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盛唐不遗憾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朕御山河
    李安闻言,不禁有些心动,大业坊的位置,他是知道的,在长安城的南部,其正南是昌乐坊,正北是安善坊,正西是开明坊,而正东则是著名的晋昌坊,大慈恩寺,大雁塔就在晋昌坊。

    另外,大唐最大的园林,曲江池距离大业坊不是很远,只要绕过通善、通济、曲池三坊,就可以抵达风景优美的曲江池。

    如此环境优美的好地方,居然有这么廉价的好房子,不买岂不可惜。

    “守瑜,这一处房子,居然是四进,价位如何”

    李安看上了最大的一处房子。

    “无恙,这应该是三进的房子,只是最后面还有一大片空地,上面只有杂草,收拾一下可以建房,因为房子原先的主人已经离开京城,急着出售房产,因此价格非常公道。”

    李安连连点头:“不错,这套房子非常的不错,我喜欢,就买它了。”’

    “大兄,这套房子前后加起来足有三十余间,我们几个也住不完啊!”

    李飞羽觉得房子有些大了。

    李安白了李飞羽一眼,这傻孩子根本就不懂什么叫投资,这么好的房子,趁着原主人急着卖,赶紧买过来再说,至于是否住的完,又有什么关系,地方越大,人住的就越舒服。”

    “你这小子,还指望一直与大兄住在一起呢现在看,这三十余间房子确实比较大,不过,待大兄娶上七八个婆娘,还不一定住得下呢到时候,你们几个都得滚蛋。”

    李安打趣的说。

    李昆雄摸了摸脑袋:“照这么说,我们也要买房子才行,要不,待大兄娶了七八个婆娘,我们就没地方住了。”

    “哈哈哈!”

    众人全都大笑起来。

    这些弟兄,全都立功受赏,手里都拥有一笔不小的钱财,在长安城南部的坊,买一处两进的院子,还是不成问题的,况且,这些家伙都没有成家,若不将赏赐的钱财用在购买房产上,只怕他们会将钱财挥霍掉,如此,岂不是一无所有了,李安作为他们的头,自然要为他们考虑一二。

    “大业坊,是个很不错的位置,虽然距离北部皇城较远,但我们都还年轻,这几里路骑马片刻就到,最重要的是,同样的钱财,可以买到好几倍大的房子,不如,我们就在这里置业,多买几套房产。”

    李安兴奋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大兄,我看行,反正手里的钱,闲着也是闲着,买房就买房吧!”

    “我听大兄的,大兄买,我就在临近的地方买一套小一点的,从吐蕃败军中缴获的钱财,加上陛下的赏赐,应该足够




第一百五十九章 国库空虚
    于诚节怎么可能不着急,大唐皇帝的意思,岂是那么容易改变的,而他却是真的输不起,这一次前往长安城为父亲皮逻阁办事,是他最后的机会,如果输了,那么,他在皮逻阁的心目中,就真的是废物一个了,如此,就更不可能打败阁罗凤,取得南诏王爵位的继承权。

    焦躁、愤恨、不甘、无力,懊恼,无数的情绪缠绕在于诚节的心头,让于诚节的一颗心都要碎裂了,他甚至想要找个人狂扁一顿,以发泄心头的巨大憋屈。

    “大唐皇帝,真的会回心转意吗”

    于诚节忐忑的看向几名心腹属下。

    “二王子放心,我等定会全力以赴的劝说右相等人,不论成功的几率有多高,我们都将全力以赴。”

    “是啊!二王子,您别忘了,在我们的身后,有太多的大唐官员,他们都支持二王子,我们不会就这么输了的。”

    众心腹随从的前途,已经被绑在于诚节的身上,为此,即使于诚节是个扶不上墙的烂泥,他们也会全力以赴的辅佐,只要于诚节能够继承南诏王位,他们还怕没有荣华富贵的日子吗

    于诚节略微心安的点了点头:“此事就依仗各位了,你们放心,只要我于诚节能够顺利继承南诏王位,各位都将是我南诏的清平官。”

    “谢二王子。”

    众心腹得到承诺,心头多少会感到高兴。

    当然,这都是于诚节等人的一厢情愿,大唐官员明白于诚节暗弱,自然愿意支持他,但关系到大唐切身利益的时候,就未必会支持于诚节了。

    在于诚节的几名心腹,为了南诏平叛主导权而奔走的时候,几乎所有接触到的大唐官员全都是敷衍,他们既收下于诚节的礼品,但同时都不给任何承诺,只是象征性的说会尽力,其实根本就不会真的去劝说李隆基,白白收下礼品而已。

    #####

    大明宫紫宸殿内,大唐皇帝李隆基翻看户部送来的奏折,并仔细询问侍立在殿内的侍御史、太府卿杨慎矜,了解太府的收入和支出情况。

    杨慎矜本是前隋朝皇帝杨广的玄孙,为人正直,颇有才干,在父亲杨崇礼死后,接任父亲生前的职位太府卿,并拜监察御史,掌管太府的收入支出。

    可以说,整个京城的府库,都是杨慎矜在管理,对于京仓里面所拥有的物资和钱财,他了如指掌,更通过严格的管理制度和高超的财物能力,杜绝了财物的浪费和损失,让皇帝李隆基颇为满意,并放心的将太府交给杨慎矜打理。

    此后,虽然杨慎矜的官位一直的上升,先后担任侍御史,但太府卿的职位始终都在身上,他仍旧是管理太府的主要官员。

    而眼下李隆基之所以突然关心太府的财物储备情况,是因为李安提出不能让皮逻阁全面负责平定爨地叛乱,以免爨地从此成为南诏的领土,而这样一来,大唐就必须出兵爨地。

    出兵打仗是需要财力、人力和物力作为保障的,在下令出兵之前,李隆基必须了解大唐国库的基本情况,从而算出可以动用多少战略资源,以及最大的出兵量。

    可太府的情况,着实不太乐观,储备的钱财并不能支持大唐朝廷四面开花式对外征战,为了防御西部和北部的强敌,大唐的资源消耗已经非常巨大,几乎已经接近平衡点,若是在南部再开辟一个长期鏖战的战场,大唐的财政将有崩溃的趋势。

    而且,大唐朝廷的财政潜力正在逐步弱化,因为随着贵族大面积兼并土地,大唐帝国的立国之本‘均田制’遭到彻底崩溃,随之而来的后果,就是税收的明显减弱,和苛捐杂税的逐步增加。

    为了维持朝廷的基本运转,获得足够多的财源,大唐朝廷不得不将压力转嫁到普通老百姓的身上,从而造成普通老百姓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百姓对朝廷的满意度在逐步丧失。

    对于大唐财政政策的弊端,和财政上的困难,李隆基是心知肚明的,他也很焦虑,但地主阶级等贵族阶层的利益难以触动,毕竟,大唐的江山就是靠这些贵族在维持和统治,万一惹恼了这些贵族,难保他们不起来造反,似乎,除了加重普通老百姓的负担,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了。

    “爨地豪族反叛大唐,朕决定派遣大军平叛,可太府的储备似乎有些不足,左藏,京仓的储备也不是太多,杨爱卿,你要想想办法,看能不能尽快获得更多的钱财。”

    李隆基看向杨慎矜,将难题转嫁给了这位财政能手。

    杨慎矜也算是在官场沉浮多年的老人了,自然明白李隆基想要大批钱财的迫切心情,不过,他也有难处,他只是太府卿,负责掌管太府的收入和支出,朝廷如何向百姓加征税收,并不归他管。

    他所能做的,就是如何通过高效率的管理来杜绝浪费,防止账目不清,导致下属贪污府库的钱财,对于如何增加府库的收入,他是真的没有什么好办法,而对朝廷税收的弊端,他也不敢随意提出改革意见,以免得罪全天下的贵族阶级。

    “陛下,微臣只是负责管理太府的收入和支出,不可能变出一大笔钱财,卑职无能,请陛下恕罪。”

    杨慎矜无奈,只得如实说出实情。

    李隆基就知道杨慎矜会这么回答,吁了口气,问道:“朕当然知道,爱卿不可能给朕变出财物来,不过,爱卿擅长管理财物,对我大唐的税收制度应该很了解,可有什么好的建议,能为朝廷增加税收的来源。”

    杨慎矜闻言一怔,税收的来源之所以不足,是因为大量的田地都被贵族侵占了,而种地的老百姓也就成了贵族的佃农,成了贵族阶级的私人财产。

    而以目前的‘租庸调’税收制度,税收是按照人头来收的,不论你有多少土地,税收都是一样的,如此,拥有万亩良田的贵族,只需缴纳极少的税收,而那些失去土地,投奔贵族的佃农,因为身份已经是贵族的仆从,当然不可能缴纳税赋,这样一来,老百姓依旧贫困,朝廷也收不到税收,所有的钱财都集中到贵族阶级的手中了。

    这是严重的弊端,从大唐朝廷默认贵族兼并土地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杨慎矜明白这一点,所有的有头脑之人,也都明白这一点,但谁都不敢乱说,以免得罪整个天下的贵族阶级,尤其是杨慎矜更不敢乱说话,因为他的身份太特殊了,他是前隋朝的皇族,万一得罪了本朝贵族,会有各种莫须有的复辟阴谋向他袭来,而这显然是他所不能承受的。

    杨慎矜额头冒着冷汗,沉思良久,战战兢兢的进言道:“陛下,温泉宫扩建颇耗钱财,若能暂时停止扩建,倒是可以省下一笔不小的开支,待爨地平定之后,再进行扩建。”

    李隆基闻言,整张脸立马就冷了下来,温泉宫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华清宫,此时的名称却是温泉宫无疑,这里是皇帝李隆基休闲娱乐的地方,进行修缮和扩建,也是为了休闲起来更舒心,虽然这的确要花掉不少钱财,但对于李



第一百六十章 募兵三千
    虽然李安知道在京城放火是一件犯忌讳的事情,不过,为了图省事也只好这么干了,反正四周都是院墙,绝对不会烧到别人家的房子。{}{} ][}

    众人从柴房找来一捆捆柴草,放置在院落的不同位置,并同时点燃,让火苗在草丛中肆虐,尽情的燃烧。

    因为是白天的缘故,再大的火苗也不会被外人看到,但这些杂草都是湿漉漉的,在燃烧的时候释放了大量的浓烟,并且,着燃烧的进行,浓烟越来越大,以至于李安几人,看了都有些担忧,毕竟,如此大的浓烟,只怕整个京城的人都能看到。

    “无恙,这一把火会让你的名气更进一步,更会让所有人记住你住在大业坊。”

    荔非守瑜咧嘴,开了句玩笑。

    李安轻轻一笑:“一把火而已,既然已经放了,那就这样吧!更出名一些,也没什么不好,哈哈!”

    “开门,开门。”

    虽然隔着三进的院墙,但大门外的巨大敲门声,还是听的轻轻楚楚,而且可以肯定,敲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并且,这一群人显得非常急迫和焦躁。

    不用想,李安也知道,这一定还是因为自己在后院放火,把周围的人给引来了。

    “昆雄、飞羽,在这里看着,千万不要让火势蔓延,守瑜、二牛,我们出去看看。”

    李安带着二人奔向前院,并将大门缓缓打开。

    在大门被打开的一霎那,首先映入李安眼帘的,是满头大汗的大业坊坊正,这个年约四十余岁的中年汉子,显得异常焦急。

    昨日办理房产凭证的时候,他还是个文质彬彬的书生,此刻,倒像是脾气暴躁的市井之徒,这也难怪,大业坊在他的管辖范围之内,如今,居然冒起这么大的浓烟,万一朝廷追究下来,他这个坊正可担待不起。

    “水,水来了。”

    几名小吏带着几十名百姓,提着装满水的小木桶,匆匆奔了过来。

    “李将军,府上出什么事了,这浓烟可真是够大的。”

    坊正眉头紧蹙,见李安几人神情安静,他觉得可能不是失火。

    李安伸手一挥,看向这些提着水的百姓:“都回去吧!后院杂草太多,让我一把火给烧了,回吧!回吧!”

    众人闻言,全都愣住了,为了烧野草,居然在后院放火,这胆子也太大了,不过,这些人都知道李安刚刚在东女国立功,得皇帝恩宠,所以,胆子比常人大一些,也比较正常。

    坊正一脸焦急,李安图省事,在后院放一把火,这可把他给害惨了,浓烟这么大,上面肯定会追究责任,不论什么原因,他都脱不了干系,谁让他是大业坊的坊正呢

    “李将军,京城是不能便放火的,您看,这浓烟这么大,只怕全长安城的人都能看见,万一追查下来,只怕……”

    坊正急的真想找个老鼠洞钻进去。

    “火是本将放的,与你无关,若是有人追究起来,你只管往我身上推就是了。”

    李安显得毫不在意,仿佛在自己的院子里放火,根本就不是事儿。

    “出了什么事”

    很快,金吾卫的将士也被吸引来了,不过,见放火的人是李安,也都没说什么,只是劝说李安赶紧灭火,以免造成更严重的影响。

    不过,李安觉得,既然这大火已经放了,估计全长安城的人都已经看见了,此时急着灭火没有任何意义,倒不如将后院的杂草全部烧完。

    很快,各级部门的官员,都知道李安在大业坊宅子放火烧野草的事情了,并迅速传开了,以至于躲在深宫之中的宦官和宫女都知道了此事。

    “李将军,总算找到您了。”

    一名小太监气喘吁吁的从马背上跳下,焦急的说道:“灵州进奏院的人,都不知道李将军去了何处,若不是这一把火,还真找不着您。”

    “是不是陛下有什么旨意。”

    李安心头略有预感。

    “李将军,陛下让您立即进宫,最好快些,不能让陛下久等。”

    “知道了。”

    李安应了一声,立即奔向战马,策马向大明宫方向奔去。

    ####

    大明宫紫宸殿外,大唐皇帝李隆基扶着栏杆,看向大业坊方向升起的巨大浓烟,眼中露出复杂的神色,自从他继位以来,已经很多年没有发生这种景象了。

    也就是说,在他继位之前,这种景象是经常发生的,大唐每一次宫廷政变,都会引起朝廷的巨大震荡,同时,每一次政变也都会在长安城内燃起巨大的硝烟,这么多年,大唐的朝政被他牢牢的掌握着,一切有可能威胁他帝位的都被他提前清除,所以,长安城再也没有燃起过硝烟。

    而此时,京城南部突然燃起硝烟,这代表什么呢是无故失火,还是有人别有用心

    “大将军,浓烟燃起的方向,应该是大业坊吧!”

    李隆基口问道。

    高力士连忙点头道:“是的,大家,正是大业坊。”

    “浓烟为何而起,有人汇报吗”

    高力士犹豫了一下,轻声道:“待会李将军到了,大家亲自问问他就知道了。”

    “什么,居然是李安搞的鬼,他想干什么”

1...6566676869...77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