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剑武林行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夏至栀桐
当年赵廷美贪图其母的美色,奸污至死。后又恐此事败露,被兄长知道。便差人灭了张家满门,实为可恶。而后听说尤书博被刺,原本只是怕就是败露,才对此案关心备至。而后发现这个张家后人,张延曦居然是个武艺高强的奇人。这才动了心思,假意施恩,设下圈套,收入手下成为得力打手。甚至知道如今,张延曦都不知奸母杀满门的仇人,居然就是自己人为恩公的魏王,蒙在鼓里快八年之久。
还好其师父假瘸子孙兆远后来知道此事,觉得此事蹊跷,有很多疑点。便遍访大名县多地,结果寻的一位当年参与此事的捕快,问出此时。又搜集线索证物,意图告知张延曦。
只可惜晚了一步,张延曦如今以助纣为虐,身陷死牢,危在旦夕。
张延曦看完秦王送来的老师亲笔书信,以及一应证物,顿时心痛欲绝,脑炸欲裂,昏死过去。半个时辰后,才悠悠转醒,又是嚎啕痛哭,一求已死谢罪。
秦王对此也是唏嘘不已,任谁也受不了,一心报答恩公变成血海深仇的仇敌这种遽然变换的身份。这张延曦一代豪杰,却被魏王玩弄与鼓掌之中,让不禁感慨上天的不公。
等张延曦冷静下来,秦王才道:“既然你已知魏王面目,本王希望你能戴罪立功,供出魏王所行罪责,同党,以及勾结外敌的渠道、方式、人脉。你可愿意。”
张延曦却傻愣当场,不言不语。秦王知其受此刺激,恐怕一时半会儿难以接受。便也不急于一时,只是站立一旁,等待其恢复神智。
张延曦呆了多时,冷不丁道:“魏王自前年我受封十三侠起,遣我办事。先是送信于契丹,说是共谋大事。后又遣我寻来孟玄宝、孟克等人,共同谋划篡位之事。曾安排孟克去往杭州……”
这才将自己如何帮的魏王赵廷美,收拢同党,勾结外敌,谋划策反的以往经过,一一告知。秦王殿下忙命手下记录下来,留做他日呈堂证供,已报天子。
直到此时,魏王赵廷美谋反一案才算是水落石出,公之于众。
第七十二章 杨瑾帅兵出征 王猿尾随而去
宋太宗赵炅,看着面前秦王送来的奏折,面色沉重。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亲弟弟居然对自己有如此恨意,居然与大宋死敌勾结,心痛不已。当年皇兄太祖所言的君王孤独,自己总算是深刻的体悟到了。当年太祖还有自己这个值得信任的弟弟,而自己呢,又有谁能信任、倾诉。也许这就是君王注定的命运,也正是这份命运,注定了君王必须冷酷无情。以天下事为己任,不是说说这么简单。
秦王站在一侧,却不敢言。谋反之人可是皇叔父的亲弟弟,自己的亲叔叔,自己又有什么资格去说呢。
长久的沉默之后,太宗叹息一声道:“告诉所有参与此事之人,不得透露半点风声。若是为辽人所知,内乱如此之大,势必得寸进尺,发兵攻宋。此事援军不至戍边之城,决不可透露半点风声。只当从未发生过,告知所有知情者,凡泄露此事者视叛国罪,就地处斩。”
秦王领命,下去吩咐去了,余下之事不再重提。
再说五月初八以至,杨延昭领兵五千,要出开封直奔雁门关。折夫人带着家中女眷,幼子前来送行。同来的还有秦王殿下、义侠吴广、开岳剑王猿以及一些与杨家交好的朝中官员、将领。此外,白少羽接圣命随行,负责保护新任驸马的安危。
原来太宗念柴郡主乃太祖最疼爱的义女,这要是新婚不久便守了寡,日后如何向兄长交代。其实,若非朝廷如今实在没有可用之将,太宗又何必派这位新任驸马领兵北上。也是事出无奈,为了完全,之后又派大内高手相护。秦翰最为大内侍卫的总管,自然要由他来推举。这内侍之中,自己肯定是要护卫皇上,四大高手皆尽受了重伤。唯有飞鸿受伤最轻,如今已经恢复妥当,自然只好命其前往。
杨延昭与众人一一告别。到柴郡主面前之时,大手轻抚妻子肩膀,看着怀中幼子杨传永,道:“不必担心,此去代州,只是守军。以雁门关之险,辽军还不敢轻入。”
柴郡主满面温柔道:“夫君放心,我会照顾好婆婆和儿子,此去前线,万不可大意。”
杨延昭重重点头,不再多言。踩镫上马,便要率军出发。兵刚出城不足百里,白少羽突然碰了碰杨延昭的大枪,使了个眼色,示意旁边林中有人。
杨延昭大惊,难道还有余孽未出,意欲阻拦援军出征。便要命官兵去搜查,却见白少羽摇了摇头。杨延昭不明所以,白少羽偷偷在大腿上比划了一下。杨延昭恍然大悟,哈哈笑道:“这林中,想不都这么多野猴子。军中善射者,若能射下几只,给兄弟们弄点野味,也算壮壮此行了。”
说罢便要命左右弓箭手向林中射箭。却听林中一人惊呼:“大哥莫射,哪有什么野猴在此,是兄弟我啊!”说罢,林中跳出一人,短衣短裤,鼻直口方,双臂及膝,身背巨剑落在路旁。非是旁人,真是皇上钦赐御号开岳剑的王猿王青山。
杨延昭怒道:“你个小兔崽子,我说刚才怎么不言语,原来在这憋着坏水呢。说,你跟来干甚”
王猿嬉皮笑脸道:“大哥莫怪,我也是出于好意。大哥出征,这白少羽有何能耐能护的大哥周全。还得是亲弟弟我才行,有我巨剑在侧,他人不能近你十步之内。”
白少羽本就与王猿不对付,这王猿居然还出言不逊,上来就诋毁他,怎么能忍。掏宝剑道:“废话少说,非我军中之人,半路劫道。我奉圣旨,要护将军周全。看你并非善类,我这便先收拾了你。”说完就要跳下马。
王猿一举巨剑,就要迎战。杨延昭气到:“行了,别闹了。大军行进,哪有你们这般胡闹的。尤其是你,大伤未愈,就跑来捣乱,哥哥知你心意,可也不能让你胡来。赶紧给我回镖局,好好养伤。”
王猿一听大哥发话了,忙道:“那些伤早就无碍了。师父常说我皮糙肉厚,轻伤半日痊愈,重伤五日便好。大哥你看,我这巨剑舞的,哪有半点伤情”说罢,手中巨剑翻舞,刷了几个剑花出来。
杨延昭当然不信,憋他回去。谁料王猿死皮赖脸,就是不走。还扬言道:“哥哥若是不让,我便在后面偷偷跟着。不过我这干粮可是忘了带,若是半途饿死,也不好说。”
杨延昭无奈,只好让他留下,命人送信回镇远镖局告知王猿去向。又找人牵来一匹战马让其乘着,也好省些体力。王猿不肯,觉得自己走的更快。杨延昭怒道:“你若不乘,便给我滚回去。”
王猿也怕大哥真的生气,只好答应,骑在马上。白少羽从他跟前经过,瞪了王猿一眼也不理会。王猿撇撇嘴,坐在马上随兄长前行。
再说此时镇远镖局,吴广带着王猿回到局里,命其回床休息。结果办了点事,回头再看,王猿早就踪迹全无。吴广命人出去查找,却迎来一位小校。此人带来杨延昭口信,说王猿已经跟去出征队伍。杨将军劝他不走,只好让他跟着。一路必将妥善安排,让吴大侠放心。
吴广送走了小校,便气的开口骂道:“我就知道这小子之前默不作声,没装什么好屁。没想到果然如此,居然跑去了援北队伍之中。我这就去抓他回来。”说罢就要出门。
结果这小校刚走,又来了一位秦王府的卫兵。正是之前于吴广相熟的张厚。此人送信,说是秦王有要事相商,让吴大侠速速赶往秦王府。
吴广无奈,只好随性。这时,镖局墙头上弹出一个脑袋,却是一身女装的拓跋玉儿。原来拓跋玉儿在侯王府无事来做,想起来这王猿人确实不错,想过来瞧瞧。她这人,仗着轻功好,常常不走正门,翻墙跃顶的。谁知来了镇远镖局,却不见王猿。
正好此时小校送信,便躲在墙头偷听,这才知王猿已经跑去援北军中。眼珠子一转,打定主意,便跳下墙头。找了个小要饭子,给了个赏钱,命他去侯王府送信。说公主无事,要出外走走,让王兄莫急。自己便出了开封,追援北军而去。
第七十三章 令公之死 太宗震怒
杨延昭援北军发兵第三天,一件始料未及的小心宛如晴天霹雳,震惊了整个军团,甚至整个大宋都为之震惊。
大宋抗辽名将,北征西路军副都部署,金刀无敌老令公杨继业中箭被擒,生死不明。其次子杨延玉为救父脱困,寡不敌众战死疆场。此外岳州刺史王贵也已为国捐躯。
杨延昭听此噩耗,如五雷轰顶当初晕死过去。军中将士皆是黯然落泪,感慨老将军的意外身亡。
远在开封的天波杨府更是哀嚎痛哭之声不绝于耳,一应女眷,孩童无不掩面而泣。倒是折夫人一拍八仙桌道:“哭什么哭我杨府男儿战死沙场,乃为勇士。老令公虽不知生死,但若只府中之人如此哭哭啼啼,定然不得安心。杨府上下今日起,不得再提此事,也不可落半点眼泪,让人开不起我养家儿郎!”
宫中的宋太宗当场踢翻了龙桌,掩面痛哭良久。而后在咆哮声中,质问探马发生何事潘美初九理应带四州百姓返回雁门关呢,杨继业为何孤军深入
探马来报:“潘将军领天子命,领云、朔、寰、应四州黎民返回雁门关。结果遇见萧太后所率辽十万大军主力来袭,夺了寰州。杨将军向主将潘美和监军王侁提出了撤兵之策,即四州守将轮次抵抗辽军,各州百姓在军队护卫下且战且退。
然而监军王侁不惜翻脸道:‘杨将军虽系原北汉国降将,却号无敌,可见威名。如今畏敌不战,出此下策,可是别有用心否’又向潘将军提议,命杨继业立即率军北上迎击辽军,四州守将则领百姓速速过雁门关,才可尽快保的百姓安危。杨将军若是不肯,可视为通敌卖国,三军前违抗将领理应压入囚车,他日入朝候审。
尽管杨将军知此事乃王侁为报杀之之仇,故意为之。可看潘美却不出言反对,知道此话定是戳到主帅痛脚。自己乃降将,本就非是宋国之将。若非太宗器重,如何有今日地位。宋将中,向来人人不服,对其百般刁难。
这潘美虽然从来没有与自己有什么过节,可耳濡目染,多少也受到影响,对降将也有偏见。自己若再推脱,必然遭至更深猜忌。为了顾全西路军大局,杨将军毅然执行命令,决心与萧太后率领的辽军主力冒死一战。
于是老将军道:‘末将并非畏死,实乃时机不利,不愿将士们白白送死。既然王将军已出此言,末将若是再做推脱,定然乱我军心。末将请缨,即刻领兵出发,狙击辽军。’
潘美点头允许。临行前,杨将军与潘帅谋定,自己亲率部下将士,在应州驻扎。辽军必然派主力来袭。四州百姓,趁机迁徙南迁。西路主力军护送百姓后,在朔州南陈家谷设伏,接应其部队撤退。
结果潘美将军率军护送百姓南迁入关后,设伏陈家谷,苦等杨将军迟迟未到。监军王侁道:‘辽军十万,杨将军相比已经抵抗不住,以身殉国。潘将军若再再此耽搁,待辽军主力赶到,恐怕皇上下达保护四州百姓的旨意便要落空。’
潘将军道:‘此时与本帅与杨将军所商之时还未到,若是此时撤兵,杨将军赶到岂不是九死一生。’
王侁道:‘杨将军此时未见踪迹,相比已经为国捐躯。若是此时还不趁早撤军,耽搁时机。岂不是对不起杨将军一番苦心。如今四周百姓安危要紧,潘将军不要再耽搁了。’
潘美被其言所动,撤兵返回雁门关。岂料宋军刚走,杨将军便率部赶到。见潘美未在此设伏,知道大势已去,虽率手下将士,已死相抗,老将军亲手斩杀辽军百余人。然而寡不敌众,杨延玉、王贵双双阵亡。老将军战马中矢,无力跑动。辽将耶律奚低箭射杨将军,致使其坠马被擒,生死不详。”
太宗一听,气往上撞,吼道:“速速命人,将潘美、王侁押送回朝。朕要看看,这两个混蛋,有何颜面告慰杨将军在天之灵。”
不出两日,又有探马来报,辽军主帅耶律斜轸命人送回杨将军遗体,道:“老将军无愧金刀杨无敌之风采,被擒之后至死不详。只言‘太祖厚恩,无能为报。今日被奸臣所害,兵败陈家谷,无颜面圣,已死相报’虽后绝食三日而死。
我帅虽与老将军敌手多年,却心心相惜。不忍其客死他乡,无处安葬。虽命送回老将军遗体,望宋国太宗好生安葬。”
至此,一代英雄金刀无敌老令公杨继业,以身殉国。时年雍熙三年,五月十二。
宋太宗赵炅吊唁道::“执干戈而卫社稷,闻鼓鼙而思将帅。尽力死敌,立节迈伦,不有追崇,曷彰义烈!故云州观察使杨业诚坚金石,气激风云。挺陇上之雄才,本山西之茂族。自委戎乘,式资战功。方提貔虎之师,以效边陲之用。而群帅败约,援兵不前。独以孤军,陷于沙漠;劲果猋厉,有死不回。求之古人,何以加此!是用特举徽典,以旌遗忠。魂而有灵,知我深意。”
随后命人在天波门的金水河边建无佞府一座,赐金钱五百万盖“清风无佞天波滴水楼”。并亲笔御书“天波杨府”匾额,下旨凡经天波府门前通过的满朝官员,文官落轿、武官下马,以示敬仰。
折夫人闻令公、次子之死,自认“折”姓不吉。为保杨家儿孙不再战死沙场,随改“折”为“佘”。意在子孙福禄有余,由她一人撑天,独受外来之灾。从此著名的北宋杨门女将之首,佘赛花重获新生,为大宋抗辽,立下了汗马功劳。
杨延昭知父已死,却已不是前几日那般不省人事。虽然眼露悲伤,却从不言于他人。率军援北,一路北上。王猿知大哥虽然不言,但心中痛苦绝非寻常。能忍受如此打击,不露于形表,定然艰难无比。可是自己又无法为其分忧,只得默默守护,希望大哥能早日重振雄风。
预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卷。
第七十四章 抵达代州 缉拿潘王
雍熙三年,五月十五。历经七日长途跋涉,杨延昭终于抵达代州。代州城门之下,守将潘美一脸悲痛迎接援北军。
待二人相见,杨延昭二话不说,大喝一声:“将潘美、王侁压入囚牢。”
潘美深鞠一躬,内疚道:“叔父不仁,害你父身陷辽军,此为一罪。叔父不诚,未等你父归还便弃他而去,此为二罪。你父忠君爱国之良将,却因我之过命丧陈家谷,我亦无脸面对为此身死的大宋将士。今日得见杨将军之子,我潘美愿受一死,以谢老令公及众将士在天之灵。”
杨延昭冷哼一声:“不必了,潘帅之过,理当朝廷处置。末将若是越庖代俎,岂不是视朝廷如无物,欺君犯上。你也不必如此假惺惺,他日朝中,你好好想太宗交代即可。赶紧压下去!”
一行士兵围上,就要缉拿潘美。潘美身后兵将,意欲阻拦。潘美略一摆手,道:“令公之死,皆我之过。尔等在此听令,日后若谁敢再言此事,斩立决。我愧对大宋忠臣,无言辩驳。尔等好好守护雁门关,无可违抗杨将军之令。”说罢,束手待绑。士兵将其压下,打入囚车。
身后将士个个紧握拳头,却不敢违抗潘帅之命,只好忍着。
杨延昭扫过众人,又道:“监军王侁何在还不束手就擒”
一名年轻将士上前,非是旁人,却是前宰相之次子,赵承煦。只见其道:“潘帅虽不叫我等言他之事,但事实便是事实。潘帅也是为奸人王侁所惑,才撤走陈家谷,害得令公被擒命丧。将军自北征以来,身先士卒,从未临阵怯懦。如此不顾生死之人,又怎会陷害令公。都是那王侁所为,危言耸听,派手下探子谎报军情。才让潘帅未能正确定夺,害死老令公及其部下。如今王侁便在城内饮酒作乐,你大可派人将其缉拿。”说罢,又向前一步,等待受罚。
杨延昭却不理会,道:“随我入城,先去缉拿监军王侁。”便其一众代州将士不顾,入了代州城门。
只见代州城中,百姓皆是披麻戴孝。原来老令公镇守雁门关多年,治军严格,对关内百姓不仅从不骚扰生事,还多有资助。令公常道:“守关,不仅要兵强马壮,城高地险。更要军民一心,同甘共苦,方可保一方平安。”
老令公如此说的,也是如此而为。周边郡县、州府百姓也都受其恩惠,对老令公敬爱有加。如今令公殉国,代州及周边百姓,自发披麻戴孝,为令公送行。
众百姓见是杨延昭入城,纷纷跪倒,痛哭流涕,喊道:“杨少将,要为老令公报仇啊!”
杨延昭深受感动。想不到父亲虽为奸人所害,却受百姓爱戴,也不枉此生一世英雄。振声道:“父老乡亲放心,我此次来此,为的便是替父报仇,保家卫国。大家快快请起,莫要在这般。”
安抚完代州百姓,杨延昭驱马前往王侁住所。百姓自己为其闪开道路,引杨延昭前去。
一到王侁住所,只见其坐于堂中,身边翡翠的酒壶盛着美酒,自斟自饮。身前几道美食香气扑鼻,时不时还夹上几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