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纨绔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贪狼独坐
毕竟这事儿于李福达来说,不仅是有风险而且可能会有麻烦。
“或许说了您不信,悔迟从前不信所谓‘天理循环’的……”
便见得李福达将扳指收起,缓缓的站起来对着小公爷轻声道:“见到您,某有些信了。”
除了真有天命在身之外,李福达几乎找不出什么理由来形容他所认知的这位玉螭虎。
论文、论武、论计然、论谋略……可以说,从李福达所了解到的情况玉螭虎不仅是安邦定国之才。
而且气运简直好的爆炸!
多次看似死局,他不仅能脱身而出还有各种庇护。
这简直就像是有天命加身一般,李福达为何最终心灰意冷!
他这也是在京师被通缉的时候,潜伏下来的时候专门查探了查捕的前因后果。
作为有着多次造反经验的老牌造反高手,他很快的察觉到了看似无关的小公爷在此事中扮演的角色。
再通过种种摸查、推演之后,李福达几乎可以断定:这位看似与世无争在桃林的小公爷……
才是这一切真正的幕后之人,他甚至都没有出面便将自己彻底击垮。
深不可测!
这是当时李福达的真实想法,所以才有他把那封信投递到了小公爷手上之事。
在了解小公爷过程中,李福达除了“深不可测”之外还惊叹于小公爷的运气。
气运这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
李福达甚至一度觉着,这种东西存在不存在都不好说。
然而亦是了解到了小公爷的一系列经历,让他不得不思考:气运,或许真有!
所以,当小公爷提出他信“天理循环”的时候……
李福达心情一下子变得复杂了。
他自问谋略过人、胆识非常,身上艺能不仅乡村愚民愚妇可骗到。
更能忽悠住勋贵、举子,使人为其卖命。
然而多次起事,却总是暗淡收场。甚至输的一败涂地。
气运不在我啊!
老李如今也是几十岁的人了,熬不住多少年。
数番起落,也让他不由得开始思考:莫非真是我李家欠下血债太多!
“也罢!李某便当是为子孙谋些许福祉,积些许阴德罢!”
李福达一咬牙,缓缓的站了起来。
小公爷则是笑眯眯的走到了他的身边,拍了拍他的胳膊。
“记得我与你说的,将‘天灾’与‘失德’拆开。”
顿了顿,望着李福达小公爷轻声道:“若此事成,日后你未必就不能成大功业!”
对于聪明人,小公爷从来都喜欢把一些话说的直白点儿。
猜来猜去的会很麻烦、白费脑子,大家说清楚:我给你啥、你要做啥。
这样互相简单明了,省下来的脑子多用在做事上便是。
“近乎十余万灾民啊!”
李福达望着小公爷,苦笑着道:“您可真会给我找活儿!”
说着,他缓缓的站了起来。
对着小公爷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这才起身:“李某,定当竭尽全力!”
随后便起身直接退去。
待得他离去之后,两个身影才出现在了这屋中。
“这李福达……倒是个妙人呐!”
其中一人轻声道,而另一人则是轻声笑道:“他……恐怕察觉你我二人了罢!”
“无论他发现了没有,我都只希望他能多救下一些灾民。”
小公爷没有回头,只是远远的望着门外轻声道:“人活下来,比什么都好。”
那两个身影闻言都没有说话了,许久后才长叹了一口气。
“痴虎儿可放心,此事咱家也会盯着!必不至让他胡来。”
第六百二十八章 细雨飘洒罡风起,裂石断树若刀锋(拾壹)
“公爷,现在外间是何情况!”
滇南,春城黔国公府老书房内。
那位金铠青年早已经换上了一身居家的道袍,坐在了椅子上。
在他的对面则是坐着一位看起来像是富家翁一般,略有些痴肥笑眯眯的八字须男子。
这男子看起来年纪有五十上下,模样瞅着很是喜庆。
一脸笑呵呵的,叫人看着就亲切。
他穿着一身深棕锦缎长衫,上面的福寿团纹映衬的他更是雍容贵气。
这位年轻的公爷扫了一眼此胖子,叹气道。
“袁泰虎,到底情况如何你们调查局难道还不比某这黔国公更清楚么!”
这位金铠青年,便是现任的黔国公沐昆。字元中,号玉冈。
乃黔宁王沐英五世孙,其父成化十八年病逝于锦衣卫都指挥使充右参将任上。
三代黔国公沐琮乃其叔族但膝下无子嗣,故收沐昆为子。
弘治九年沐琮病逝,沐昆袭封黔国公。
弘治十二年,龟山、竹箐及普安州等诸蛮叛乱。
年仅十七的黔国公率军讨伐,直破三地!
可谓算得上是勋贵中较为能打、掌握实权,且有实战经验的一位。
“哎呀~公爷,您可不能冤枉卑职啊!”
这袁泰虎嘴里叫的夸张,脸上却没有一丝的惧色。
笑眯眯的望着这位年少的黔国公,啧啧有声:“有公爷在,卑职哪儿有发挥的地儿啊!”
沐昆见状不由得笑骂了一句:“好了!某与你也是旧相识了,亦莫装这副模样出来。”
两人看起来似乎真的很熟悉了,袁泰虎嘎嘎的笑的如同老鸭公。
“好罢!好罢!某亦不说笑了,我家大人来了密函让某盯着安南、东吁两地。”
听得这话,沐昆不由得眉头一皱。
关于这两地的动向他也是注意了的,的确最近下面的一些土官说有这两地的人活动。
本以为现任的安南王老实多了,没像他爹似的居然敢占大明土地。
没成想啊,安南那边是从来没放弃对大明的觊觎。
“诚公那边如何说!”
沐昆其实对于宦官的好感,比对文官的好感要足。
《明史沐昆传》说他:昆初喜文学,自矜厉,其后通赂权近,所请无不得。
浸骄,凌三司,使从角门入。诸言官论劾者,辄得罪去。
意思是说沐昆开始的时候颇喜读书断文,为人庄肃严厉很有威严。
后来“通赂权近”,就是买通权贵近臣。
“所请无不得”,就是只要他上奏没有不允许的。
于是日渐娇横,折辱滇南三司。
家里的正门都不给他们走,他们来拜访都只能走侧门。
言官弹劾他不少,但都因为弹劾他被直接干滚蛋了。
“无他,只需静待便是。”
袁泰虎面色变得肃然,对着沐昆轻声道:“那位玉螭虎,来了。”
玉螭虎!
听到这个名字,沐昆的脸色不变但心情却变得无比复杂。
算下来的话与他年龄相近者,这位玉螭虎无疑是成就最大一人。
无论是韬略才干,文采武功皆是当世翘楚。
然而对于玉螭虎,沐昆却本能的有些警惕。
别看他现在只是对那些土司们动手,可土司、土官们都归附布政使司、指挥使司了。
那么他这黔国公,还有继续镇守在滇南的意义吗!
若是如此,黔国公府……还需要存在吗!
“陛下,如今我们能拿得出手的……不多啊!”
东吁,国王明吉逾现在亦不到三十岁。
然而这位明吉逾却比他的父辈更为有谋略,东吁本存于白古、阿瓦两国之间。
可谓是夹缝中求存,这位明吉逾不敢称王。
他放下了身段到相对较为强大的白古王朝求亲,联姻之后果然力压阿瓦。
白古和阿瓦两个大国,都没有将连称王都不敢的东吁放在眼里。
而如今默默发展的东吁,已经脱缰了。
“兵是不可能出的,让安南那边出兵!”
这东吁的“王宫”实在是简陋的可以,毕竟这个时候算是困难期。
不仅得面对着白古、阿瓦两大王朝的压力,还得默默的发展蓄积自己的实力。
这位明吉逾的王宫,其实也就比大明江南的民舍略强点儿。
占地没多大不说,亭台楼阁啥的那就根本没有。
几个有限的大殿装饰,也不如后世。
后世人们不太知道的是,他们所看到的那个号称是“亚洲最大”曼德勒皇宫其实是十九世纪修造的。
即便是这座曼德勒皇宫也早已毁于战火,于是后世东吁号称“根据古籍”重修了一遍。
只是吧,这个占地是故宫55倍的宫殿在当时有没有那么大……
咳咳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安南恐怕亦不肯出兵罢……”
安南如今的国王是黎鏳,这哥们即位的时候都三十六了。
而且他没他爹那么想要扩张安南,更喜欢跟他爹似的“女谒盛”。
唔……直白的说,就是喜欢嗯嗯啊啊。
在简陋的皇宫地面上,匍匐着一个身着东吁装束的青年。
却见这青年无比着急的抬起头,声音急促:“父王!此事不可拖延啊!”
明吉逾却皱着眉头,望着下面的这青年沉声。
“莽瑞体!我的儿子,你需要知道!我们现在最大的敌人不是大明。”
“别忘了!阿瓦、白古,我们如今的大敌是他们!”
莽瑞体匍匐在地上,恭声道:“父王!儿臣当然知道!”
“但儿臣更知道,阿瓦现在已经是虚弱不堪了!他们已经老朽了!”
却见匍匐在地上的莽瑞体豁然起身,望着自己的父亲目光灼灼:“到了我们动手的时候了!”
明吉逾还是面露犹豫,东吁如何崛起的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如果不是白古、阿瓦两个王朝互相攻伐,甚至互相之间厮杀了四十年之久。
哪里有东吁王朝的崛起!
“即便是要进攻白古,也没有必要掺与到滇南的事宜中去罢!”
莽瑞体听得这话,不由得望着自己的父王眼神中流露出一丝的悲凉。
“父王,你老了!你真的老了……”
“你已经失去了荣光和进取的心了,您认为大明就会这么看着我们恢复蒲甘王朝时期的荣光吗!!”l0ns3v3
第六百二十九章 细雨飘洒罡风起,裂石断树若刀锋(拾贰)
蒲甘王国,是最早统一了整片地区的大一统西南王朝。
最强大的时候,蒲甘王国控制了包括后世湄公河大部分地区一直延伸到印度一部。
然而,中原王朝自顾不暇的时候是没有搭理他的。
当时的蒲甘王朝也很恭顺,派出使节到北宋称臣。
而到了元朝,蒲甘王朝就成为了被征伐的对象。
虽然说也有他们作死的原因,但毕竟是将存在了数百年的王朝打的灰飞烟灭。
这给后来的白古、阿瓦及东吁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当大明袭来的时候……
他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臣服,不仅派出使臣而且接受了来自于大明的敕封。
“白古、阿瓦都是大明敕封的,难道大明能看着我们吞并他们!”
莽瑞体急声道:“安南当时都已经抓住占城国王了,结果呢!”
结果是占城让大明给复国了,而且还发出了斥责信。
“我东吁如今兵强马壮,只差一个机会!”
莽瑞体几乎是要冲到自己的父王面前了,声音无比激动。
“如今大明滇南乱起来,他们就暂时无力干涉我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