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晚明霸业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渤海郡公

    大明江山三百年,汉人功绩彪炳千秋。他不担心李自成颠覆了大明,他担心徐梁与他交谈过程中满清渔翁得利。

    李自成粗人一个,他对于满清不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但是崇祯有。

    他不想做这个汉人王朝从此衰落的罪人。

    可以说,所有人眼中的崇祯是非常勤奋的,他经常以尧舜禹自比,要做千古第一的帝王,他登基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铲除魏忠贤,还天下官场一个清静。

    后来更是重用袁崇焕主政辽东,希望可以抵抗辽人进攻的脚步。

    他让散落天下的太监全都回京,防止他们干预天下的政务和兵事。

    他每天天不亮就上朝,比起他前面的每一任皇帝都要勤奋,凡事都要事必躬亲。

    就这样,崇祯一干就是十八年,可是让崇祯如何都没有想到的是,国事就在自己的勤劳中江河日下,一天不如一天。

    崇祯如何也想不清楚,为什么在自己之前,从嘉靖皇帝开始,每一任皇帝都深居简出,起居注上都说了,那几任皇帝,玩的时候居多,可是国家并没有要玩儿完的迹象啊,为什么自己勤劳了十几年,王朝就不行了呢

    是积重难返还是被自己积极坏了

    崇祯是聪明人,从走进皇宫的那一天起,他就感觉到大明王朝的气运变弱了。成祖时代,连续北征,打的蒙古人到处逃窜,四方蛮夷来朝,那个时候的大明是何等的威风。

    而如今摆在崇祯面前的呢宦官专权,东林乱权,流贼造反,他或许可以继续跟前面的皇帝一样,对朝廷的乱响默不作声,任凭他们继续乱下去。

    也许任凭乱象折腾下去,明王朝会在多持续下去几十年。

    但是那种火法实在是太窝囊了,这不是崇祯能接受的。

    他知道他每天勤于政事,太监不喜欢他,读书人也不喜欢他,自己的敌人也不喜欢自己。

    他们喜欢的是深居简出,对于朝政不闻不问的帝王,这样他们就可以肆无忌惮的争夺权力了。

    东林和宦官只见的争斗,有太多的尔虞我诈,甚至皇宫里,皇帝的废立,皇子的生死,都有他们的干预。

    在这看似安逸的京师里,有太多嗜血的豺狼。

    别人都羡慕皇宫的权位,但是在崇祯看来,这里更像是一座巨大的牢笼。逃不出去,也逃不掉。

    不知道他多少次在夜晚的噩梦中被惊醒,浑身的大汗侵湿透了身上的龙袍;冥冥之中,他总感觉那些死去的先皇们在嘲笑自己。

    “朱由检,你瞎折腾什么越折腾王朝的气运就越少。多让大明活几年不好吗”

    现在大明王朝就像是一座空中的花园,士大夫不老老实实的干活,宦官整天想着获取更多的权利,武夫们一个个想着自立,没有一个人真心为朝廷做事。

    崇祯就一个人,用尽全身的力量去扛着王朝最后的气运。

    有的时候,崇祯想想自己活的真的太累了。




第一百七十七章 曹化淳
    第一百七十七章曹化淳

    处理政务到了深夜,崇祯忽然没由来的问了一句,“曹化淳呢”

    身边的宦官躬身说道:“陛下说在文华殿召见他,他已经在哪里恭候圣驾多时了。”

    “陈演呢”

    “也去差人请了。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到。”

    他将奏折放到一边,从旁边拿着碧玉杯喝了一杯浓茶,轻轻的出了一口心中的闷气。

    整个暖阁的宫女和太监没有一个人敢出一口大气,他们很想知道外面的战事如何了,好早作打算。

    可是就连皇后都不敢开口问一句国事,这是祖宗家法。这一点儿崇祯是拎得清的,他愁眉不展的喝了几口之后,多了几分精神,将被子放回桌案,烦躁而又威严的沉声说道:“起驾。”

    崇祯还没有到文华门,睡梦中的曹化淳就被人叫醒,揉了揉眼睛,将自己弄的很是狼狈的模样,跑到汉白玉甬道一旁,用尖尖的嗓音喊道:“奴婢曹化淳接驾。”

    崇祯看了曹化淳一眼,见到他双眼通红,也是一直没有睡觉的辛苦模样,点点头说了句,“辛苦了。”

    曹化淳做感激涕零状,希望让崇祯多看一样。

    崇祯却不理他了,下了车驾,穿过宫殿,一直走进文华后殿。

    随行的太监点燃香炉,在雕龙椅上铺了仗软垫子。

    曹化淳跟着走了进来,重新跪拜,行三拜九叩的大礼。曹化淳如今虽然手中握着大权,但是却谨慎微,生怕让崇祯对自己有丝毫的不满。

    “今天外面的消息如何了怎么李自成那边忽然断了消息”

    曹化淳跪着回答说道:“李自成并没有进攻京师附近的州县,而是暂时驻扎大军,看情形似乎在犹豫什么。”

    有半盏茶的功夫,崇祯没有说话。其实,有东厂的细作,对于外界的形势,他可以随时得知。

    用不着曹化淳跟自己提起,但是为了保持帝王的威严,他想让曹化淳开口说。

    “昌平之地乃是祖宗的陵寝,必须好生守候。”他慢吞吞的说道。

    “请陛下放心。李国桢已经调三大营部分精锐驻扎昌平,依奴婢看,昌平眼下并不是很危险。”

    崇祯从贴身太监手里接过一杯茶,淡淡的茶香沁人心脾,他用嘴唇轻轻地咂了一下,若有所思地端详着这一只天青色宣窑暗龙杯,欣赏着精美的名贵艺术。

    曹化淳完全明白崇祯的心思,但是他也不敢轻易开口提起那日崇祯与徐梁暗中商议的事情,免得日后皇帝主意一变,自己吃罪不起。

    毕竟这件事情还不用徐梁这个层面的人去做,但是曹化淳无论如何也不想背黑锅。

    站在崇祯身边侍奉的几个太监更是一点儿声音都没有,偷偷的打量着崇祯脸上细微的表情。

    他们都知道崇祯要跟曹化淳谈什么机密大事,但是没有崇祯暗示,他们不敢私自退出去。

    这些贴身的宫人侍奉崇祯有许多年了,他们会跟着崇祯眼神的变化,手指的挪动,来判断他们下一步的行动,做到万事合乎崇祯心意。

    等到崇祯轻轻一咳,众人明白了什么,在很短的时间内,蹑手蹑脚的退了出去。

    现在殿内只剩下崇祯和曹化淳两个人,崇祯站起身来,在殿内来回踱步片刻,然后压低了声音问道:“曹化淳,你这几年替朕做了不少辛苦事情了,若不是国事日衰,朕也不会让你从老家赶回来。但是眼下朕手下无人,也只有你这样的老人朕用着才放心一些。你可要办事心一些,剿灭闯贼,护卫京师,万不可辜负朕的期盼。”

    曹化淳在家休养已经有几年了,对于朝廷的事情,他根本不希望来趟这一趟浑水。

    但是皇命在前,他根本不敢违背。

    如今本来回到京师,本以为可以有一番作为,结果崇祯让他办事心一些,他已然明白,崇祯自己已经有了决断。

    此次与闯贼交锋,并没有与他们决战的意思,而且曹化淳心里也明白,李自成势大,已经不是今日的朝廷可以剿灭的。

    但是他明白,崇祯此人最好面子,他不敢直白说出言下之意,只能用慷慨的语调回答说道:“陛下信任老奴,是老奴毕生的荣耀。老奴定然会赴汤蹈火,战死沙场,不辜负陛下多年来的豢养之恩。”

    崇祯欣慰的点点头,在龙椅上坐下,轻声说道:“起身吧。”

    曹化淳又给崇祯磕了一个头,然后站起身来。等着崇祯跟他谈那个机密的话题。

    “勤王的兵马迟迟不到,京师三大营和新兵营虽然也有十几万,”崇祯忽然将话题转入整体,“但是却并不是什么精兵强将,而且历年用兵,国家元气损伤很大。就算是朕有把握击败李贼,但是对于虎视眈眈的满清,却也没有了很好的控制手段。如果没有必胜的把握,我们还是有个持稳为上策。你是老人了,如今又是监军,总要相机进退,不可盲目。”

    他把相机两个字咬的很重,生怕曹化淳不明白自己的意思。

    停顿片刻,见到曹化淳将自己的话听了进去,停顿片刻,思忖了一番,继续说道:“如果我们孤注一掷,跟闯贼拼死起来,将来与满清交锋,定然会处于弱势,不如留点儿家当,日后也好恢复元气。”

    话说道这份上,曹化淳怎能不明白崇祯的心意,赶忙跪在地上,说道:“陛下深谋远虑,说的道理已经很明白,老奴一定相机进退,不辜负陛下的心意。”

    “使将士以弱对强,埋骨疆场,不仅损耗国家的元气,真的内心也是不忍的。”崇祯一脸悲悯之色,看向曹化淳,淡淡的问了一句,“你可明白”

    曹化淳知道崇祯是个死要面子的人,关于议和的话题,只能说道这里,接下来的话,必须由自己说下去,于是赶紧放低了声音。

    “陛下乃是仁德之君,爱将士如己出之子,今日的形势而言,同时要面对闯贼和满清,兵力和财力确实不足,如果议和成功,让我们有了休养生息的时机,确实乃是绝佳的上策。”

    “外面群臣的意见如何”崇祯问道。

    “外面也在讨论接下来该怎么办如迁都一事一样,议和他们也是不能接受的。”曹化淳不敢在此事上撒谎。

    其实崇祯早就把风声放出去,以试探臣民。如今不仅朝臣不同意,就连国子监的书生都连连上书,让崇祯压力很大。

    听了曹化淳的话,崇祯有些怒意,“这群废物,就知道唱反调,他们真有本事,怎么不提刀杀敌浪费真的粮食。不管他们怎么说,朝廷完了,他们换个帽子继续做官,你我却不会有好下场,议和的事情必须继续。”

    “老奴明白了。”

    “对于闯贼,必须要招抚,一定要招抚。”崇祯的语气非常坚决,但是他又不肯用议和这个词,所以故意用招抚儿子,来维护自己的尊严。

    “想要促成此事,必须有强援才成,不然以李自成那狡猾贼子的性子,是不肯轻易投降的。”他接着说道:“吴三桂那边怎么样了”

    “还在路上。”

    “让他们快点儿!他想要什么,朕都给她。”

    “是。”

    一个年老的长随太监提着宫灯入殿,弯着腰说道:“陛下,陈大学士来了。”

    “让他进来。”



第一百七十八章 要钱没有
    第一百七十八章要钱没有

    陈演五十多岁的年纪,中等身材,因为最近的压力太大,两鬓和胡须都开始发白,脸颊有些瘦削,面容枯槁,哪里有半分作为帝国首辅应有的神采。

    本来在家里睡觉睡得好好的,结果得了密诏,让他深夜入宫间驾。

    陈演虽然刻薄寡才,但是却并不傻,他比谁都清楚,崇祯这十有**要找自己算账了。

    因为当初李自成东征的时候,就是自己站出来各种唱反调,如今李自成势大,京师陷入艰难的困境,崇祯最应该恨的人便应该是自己。

    陈演做好心理准备,与家人一番道别。刚坐上轿,家里便传出一阵阵哭声。

    老朱家刻薄寡恩的性格深入人心,陈演这边一出门,家里人就认为她十有**回不来了。

    在文华殿内西值房中休息焦急等待许久的陈演见到曹化淳出来的时候,习惯性的上前问好,陈演能有今天,内臣给自己的助力最多,所以陈演从来不放弃任何结交内臣的机会,更何况眼前这位是曹化淳,崇祯最信任的内臣之一。

    拱拱手,担忧的问道:“曹公,陛下深夜召我等入宫,所为何事”

    曹化淳手一抖,将陈演递过来的银子收到袖子里,在他耳边低声呢喃着说道:“我看陛下是

    想跟李自成议和了,但是他又怕落下个向敌求和的罪名,陈阁老,你自己斟酌吧。”

    陈演点点头,心里有了底,同曹化淳一拱手,随后随着年轻的太监走了进去。

    当年轻秀气的宫女掀开黄段子门帘以后,陈演弯着腰,脚步轻快,恭敬的走进文华后殿,陈演不敢犹豫,磕头拜倒说道:“臣,陈演拜见陛下。”

    虽然崇祯让自己做了内阁首辅,但是却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因为便览朝臣,能偶扛起大任的人物,是在没有几个。

    虽然对于自己不满意,但是崇祯却轻易也不肯换人。不然依照崇祯走马灯换阁臣的习惯,早就换掉自己了。

    眼下不换自己,不是因为自己多么受宠,而是崇祯手底下没有人才了。

    虽然知道崇祯不会轻易换掉自己,但是他也知道崇祯是一个性格十分多疑,刚愎自用,而且极端暴躁的人物。

    自己若是那句话,那个动作做错了,很可能惹恼他,被他治罪。

    所以纵然是内阁首辅,陈演一如既往的表现的很谦逊,对皇权的畏惧。跪在地上,一动不动,连头都不敢抬,就老老实实的等着崇祯训话。

    “先生起身吧。”崇祯说道。

    陈演又磕了个头,这站了起来,安静的恭候着崇祯训话。

    崇祯咳嗦了一声问道:“鼠疫眼下正在扩散,可有好办法处理”

    陈演摇摇头,“正在组织顺天府的医生处理,但是如何处理鼠疫,内阁一直没有合适的条陈。”

    崇祯心里微微有些不悦,你好歹是内阁首辅,连个鼠疫都处理不好,你这不是尸位素餐吗

    不过崇祯并没有在这种细枝末节上怪罪他,反而轻声问道:“吴三桂何时能够赶到”

    “吴将军一定能赶到。”

    对于这个所问非所答的答案,崇祯依然没有愤怒,陈演所言一定能赶到,就是说短时间内赶不到,也就是所谓的远水解不了近渴了。

    “城中的防守如何”

    “阎应元,徐梁,李国祯都是国家难得的名将,由他们驻守京师,安全自然无忧。同时,工部紧急铸造的红衣火炮已经运送到城头,配军营正在训练专门的炮手。”

    听到崇祯在这方面的答案,崇祯算是比较满意,点点头。他想询问议和的事情,但是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迟疑了片刻,换了个话题,说道:“如今闯贼势大,国家援兵不继,财源枯竭,兵员不足,不易应对。朝臣空谈误国,不切实际,到了如此紧要关头,还天天说着天子守国门的空话,不能为朕分忧,着实让朕难做。”
1...8384858687...44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