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晚明霸业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渤海郡公

    李自成到达居庸关的兵马本身就不会超过三十万,这一战便让他伤筋动骨了。




第二百章 喜讯吗?
    第二百章喜讯吗

    夜幕低垂,天空中的的星辰也有气无力的吊着,仿佛与年迈的大明王朝一样,随时能坠落星河。

    四月份的天气,已经偏于暖和,柳叶轻抚,槐花芬芳,沁人心脾。

    钦天监的利玛窦戴着四方平定巾眺望星辰,代表着李自成的那颗大星,本来三月就该取代紫微星,谁曾想到忽然暗淡下去。

    而渐渐迷茫的紫微星忽然放出耀眼的光芒,在一侧有一颗锃亮的白虎星熠熠生辉。

    心中大喜,呢喃说道:“自从在徐光启徐大人哪里学来这望天之术,一直没有表现的机会,如今正是个机会,向崇祯陛下报喜。白虎生威,紫薇归位,贼星西退,主天下大吉。”

    一旁的学生却拦住了利玛窦的脚步,摇头说道:“老师,大明王朝已经腐朽而堕落了,弟子认为连同他们的学说也是错误的,不然他们的王朝也不会走到今天的地步,我们要相信社会科学,大明王朝走到今天这一步,已经不行了。咱们没有必要将这毫无联系的事情禀告给大明皇帝陛下,以免新君入朝,找我们麻烦。”

    “可是这套学问流传了几千年,定然有他的道理,我们的学说虽然好,但是未必适合大明。我们宣扬我们的知识的同时,也要消化他们的学说。如今白虎生威,多半是前线打了胜仗,我理应禀告圣上,让他嘉奖前线的将士。”

    “老师,您这是何苦呢大明只想获取我们的知识,并不准我们传教,这是一片得不到上帝保佑的土地,我们又何必帮他们呢我们还是安心等到新王朝的接替为妙,说不准到时候咱们就有机会传播主的荣光了。至于他们王朝争夺的事情,又关我们什么关系”

    “这!”利玛窦低着头,沉思了一番,最后收回了脚步。

    是啊,自己没有必要去给自己找麻烦。大明王朝都已经走到今天这一步,还有什么希望。

    当利玛窦放弃禀告崇祯的时候,一匹快马却从北而来,入通州直接进入了密云总兵唐通的大营。

    唐通身为密云总兵,手下的兵将也有上万人。

    但是这上万人的兵马比起徐梁来说,差了许多层次。

    先说上万人,连个整齐的军营都没有不说,而且通州的百姓也遭了大罪。

    家中的钱财和粮食被抢劫一空,连带着女人也受到了凌辱,很多有贞洁的妇人直接投井而死。

    所以当地的百姓恨唐通甚于恨满洲的鞑子,至于李自成那更是他们心中的大救星。

    唐通才不会管别人怎么看自己,在他看来,只要能玩儿女人,能有数不尽的财宝,能有大权在握,这就是男人幸福的一生。

    此时的唐通正在一个年芳十八的辽东姑娘身上纵横驰骋,至于崇祯皇帝的命令,他是丝毫不放在心上。

    大明王朝完了,等到李自成拿下居庸关,自己马上就献出通州,做那从龙功臣。

    一匹快马入营,丝毫没有引起一丝的动静,甚至根本没有人在乎这报信的士兵。

    “什么你说什么徐梁赢了他击退了李自成”

    正在兴头上的唐通忽然感觉下体一泄如注,整个人仿佛泻掉了所有的精神。

    他手里死死的拿着士兵送来的战报,他很难相信手里的这份战报是真的,但是事实却又真的是如此。

    居庸关守住了,李自成退兵了。朝廷的心腹大患李自成竟然退兵十五里,准备与朝廷和谈。

    天啊,唐通的世界观瞬间便崩溃了。

    当初得到李自成几十万大军进攻居庸关的消息,唐通的魂差点儿吓没了,自己手下的兵马本身就不多,而且这些年与满清作战,精锐消耗殆尽。

    如今指着自己手下这些残兵败建,拿什么来抵挡如狼似虎的李自成

    左思右想之后,唐通终于想到了一个完美的计策,那就是跑。

    反正现在是乱世,自己手里掌握着兵权就是大爷,崇祯的皇命出了皇宫就跟废纸一样,他拿什么来找自己的麻烦。

    自己只不过是换了一个享福的地方罢了。至于他手下的军官大多数也都是贪生怕死之辈,让他阿门跟李自成的精兵去交锋,也根本没提不起胆气。

    所以一夜之间,唐通拿着他在这乱世之中生存的本钱,一路狂奔,跑到了通州,做起了土皇帝。

    丢失了居庸关他丝毫没有感觉到羞耻,反而恬不知耻的跟崇祯要赏钱,要给养,只要崇祯不给,他就不会动用一兵一卒。

    当然,他心里明白,就算是崇祯给他再多的银两,他也不会动用一兵一卒。

    唐通虽然打仗不行,但是心里却很清楚,自己现在的荣华富贵是怎么来的。那是自己依托手底下的兵换来的,如果自己的兵拼光了,自己什么都不是。

    而且一想到袁崇焕乃是被凌迟而死的,他就更没有兴趣为朱家效死了。

    不过让唐通如何也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跑到通州,屁股还没有坐热,居庸关的捷报竟然就来了。

    死活不敢相信的唐通赶紧拍使者前去确认,结果战报没有错误,徐梁斩杀闯贼无数,李自成兵退十五里,准备和谈。

    反应过来的唐通赶忙叫来了自己的谋士,一个一脸麻子的读书人,这个读书人叫吴丹琦。

    唐通指着吴丹琦骂道:“你不是说闯军势不可挡吗你不是说居庸关人心惶惶,根本就抵挡不住吗你不是说跟着你退出居庸关,让李自成拿下居庸关,咱们就可以做从龙功臣了吗怎么成了这种结果人家徐梁不但守住了居庸关,而且还立下了如此赫赫战功,咱们呢咱们身为居庸关的守将,只见了个影子,就望风而逃,把天大的功劳让了出去。这一战徐梁得得到多大的赏赐起码一个侯爵跑不了吧!老夫要杀了你这个废物!”

    那读书人吴丹琦心里明白,人家徐梁能击退李自成,那是他有本事,有能耐,跟您有什么关系

    不过吴丹琦如何也放不下唐通给他的荣华富贵,一点儿读书尊严都没有的样子,苦着脸说道:“将军息怒,是在下看走了眼,让大人蒙受了天大的损失。只是眼下并不是将军您发火的时候,而是接下来咱们该怎么办”

    “哎!”唐通长叹了一身,颓然的做到了椅子上。他其实心里明白,这件事情与自己的谋士并没有多大的关系,真正想跑的人是自己。

    自己才是那个真正贪生怕死的人。



第二百零一章 冒功
    第二百零一章冒功

    唐通颓然的坐在椅子上,看着眼前恭敬的吴丹琦,实在是无话可说,跟随自己多年的这个吴丹琦先生其实不错的。

    虽然没有什么本事,出谋划策,运筹帷幄,样样不行,看到鞑子大军的时候甚至吓得尿了裤子。

    但是他胆怯却保证自己的在这个乱世中,实力可以保存。

    与当初在战场之上那些纵横捭阖的谋士相比,确实差了一天一地。

    可是自己活的好好的就可以了啊。

    只要自己锦衣玉食,自己管别人又做什么

    可是自己无能无所谓,你徐梁做什么出头鸟

    老天爷,你从哪里搞来的这个家伙,他凭什么这么厉害啊。

    都是两条胳膊,两条腿,凭什么我看见李自成大军的时候,就吓得两条腿发抖,你徐梁就敢上去拼命,还能打退敌人

    看着唐通在那里犹豫,吴丹琦眯缝着老鼠眼,一脸谄媚的说道。

    “将军,不管徐梁多么能打,但是他毕竟初来乍到,京中根本没有什么关系,而且居庸关又是您治下的城池,打退了李自成,还是您的功劳啊!您有这天大的功劳,您应该马上向朝廷请功才对!只要咱们请功的奏折送到朝堂上去,以目前的大环境来说,崇祯必然不吝赏赐。”

    “可是这仗是徐梁打的,将来朝廷追究起来”唐通还有些犹豫。

    “大人,这军队的战功从来没有说是分配给一个人的时候,他徐梁在真定府的时候,一场大战下来,还不是要分润给多人。咱们报上军功,本来就是理所应当,居庸关毕竟是咱们的防区,徐梁的战报发给兵部,本身便是越俎代庖,他若是识相的话,便分他一些。他若是不识相,咱们便将军功全部吃掉。这朝堂上那么多大人,乃是龙椅之上的崇祯,怕是不会相信徐梁凭借着几千新兵就打下那么大的胜利的。

    退一万步说,就算是朝廷最后真的发现了,到时候赏赐已经发下来了,崇祯会因为这点儿事儿,而得罪您吗他不会,他也没有这个胆气!他这个时候正是需要您帮他稳定朝局的时候。”

    “你说的对!”一语惊醒梦中人,唐通心一横,抢夺别人的战功,在他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你虽然能打,但是不还是给我做了嫁衣吗这一次好处,唐通吃的是心安理得。

    再说了,自己本身便是居庸关的主将,这么大的功劳,无论如何都应该属于自己。

    这便是唐通的无耻之处,有困难你上,有功劳我来。就算是别人说我吃相难看,我也能吃的心安理得。

    脸面算什么东西能过得舒坦那就是好日子。

    想到这里,唐通看向吴丹琦的眼神柔和了许多,从怀里掏出几张银票递了过去,不复刚才的怒气,“我得先生,正如汉高祖得到了张子房啊!”

    “大人夸奖了,为您出谋划策是人应该做的。”看着手里大额的银票,吴丹琦的眼睛里泛出贪婪的目光。

    自己追随唐通是为了什么还不是这一张张可以让自己后半生舒舒服服活着的银票吗

    至于别人的死活,关我什么关系

    有这么一个贴心的读书人,不求夺取天下,起码可以让自己在乱世中活的舒坦就行了。唐通越想越得意。

    于是乎,在吴丹琦这个卑鄙无耻的读书人笔下下,一份全新的大捷出现了。

    上面记载的是,李自成大军东征,我们的唐通总兵,临危不惧,运筹帷幄,先是示敌以弱,假装将大军调入通州城内,实际上却是诱敌深入,等到李自成中计之后,我们的总兵大人,亲率三军杀入敌阵,一举攻破了李自成的大营,逼李自成退兵十五里。

    我们的大人的英勇感召日月,愿陛下的江山万里永固。我等愿意为陛下抛头颅,洒热血,永固江山。

    至于李自成的兵力,大笔一挥,从不足三十万,变成了一百万。杀敌数量也被夸张到了三十万,反正朝廷现在也没有办法派人去清点人头。

    实在不行了,抓住满城的百姓,杀了做反贼就是了。

    不过唐通也意识到了徐梁的本事,知道这个时候得罪死了徐梁不好,最后在战报的末尾提了徐梁两句,此战,徐梁所率的新兵作战也颇为英勇,帮助本官牵制了敌人,希望陛下能够对封赏嘉奖。

    捷报写完,将路过此地的使者杀死,换了个自己人,带着捷报去了京师。

    徐梁知道唐通贪生怕死,不敢跟李自成交锋,但是他却不知道唐通杀了自己人,冒领了军功。

    当然,就算是徐梁知道了唐通冒领军功,他也不在乎。如今乱世,崇祯能够给他好处已经非常少了,顶多是给他封爵之类的赏赐。

    可是如今这乱世,爵位值不了几个钱。甚至因为爵位过高,反而会成为出头鸟,还不如闷声发大财,慢慢的恢复兵力。

    这一战,自己的兵马损失实在是太过于惨重了。

    这一战,徐梁损失了起码超过三分之二的兵力,各级军官死伤更是惨重。

    在徐梁的指挥下,新兵营真的是军规森严,兵法如山。

    兵员可以在居庸关里就地补充,很多参与了战事的年轻人见到了徐梁的本事,都跃跃欲试,一是希望保护自己的家人,二是希望有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

    此外,兵器、战马、粮草的损失也非常惨重,全都需要补充。

    徐梁招募士兵的要求非常严格,必须是十八岁到四十岁以下的成年男子,第二必须是家庭清白,不吸食鸦片,不赌博的良家子,第三不能是家中的独子。第四,必须身强体壮,身高在一米七五以上的。

    当徐梁以虎豹骑指挥使招募士兵的时候,真的是应者如云。

    以往朝廷都是强迫百姓入伍,不发军饷不说,而且还让士兵自己准备粮食和刀剑,这让很多人对于朝廷的做法非常反感。

    这也是好儿不当兵的由来。

    可是现在机会来了,徐梁的招募告示上写的清清楚楚,只要你来参军,就有一顿三餐可以享有。

    对于连年干旱的大明来说,能够每天吃三顿饭,真的是天大的诱惑。

    男子汉大丈夫,谁不想有尊严的活着。

    居庸关俨然成了一座庞大的军营,每天都有大量的年轻男子前来投军,尤其是看着被埋葬在土坑里的闯军尸体,更是给了他们天大的自信。

    “好男儿,就该持七尺青锋,博一世功名。”



第二百零二章 百姓安置
    第二百零二章百姓安置

    居庸关。

    选拔完青壮参军,补全虎豹骑一万人,剩下老幼起码十几万,这让徐梁的脸上一直充满了忧虑。

    青壮的男子自己都选拔走了,剩下的都是些妇孺老弱,自己若是外出打仗,他们该如何生存在这乱世之中呢

    徐梁并非是真的的冷血无情之人,而且这些老幼的家人都在自己的军中,自己不得不为他们考虑。

    这一日,徐梁正在军中发愁,碗里的大米粥虽颗粒饱满,美味可口,但是徐吃起来,却总是食之无味。

    陈半书悄悄的推门而入,躬身行礼说道:“卑职陈半书,拜见大人。”

    徐梁笑着说道:“原来是陈先生来了,眼下大战初定,您不在家中陪伴夫人和孩子,怎么还有时间往我这里跑别打起仗来,又嫌弃我不给你假期。”

    陈半书是个看起来有些死板的读书人,不论走到哪里,总是习惯性的拿着半本论语。

    取自宋朝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

    起身之后,笑着说道:“知道主公心中忧虑,臣下不敢在家中独子享受美好时光,特来为主公您分忧来的。”

    不同于方书琦等人称呼徐梁为将军的习惯,陈半书习惯称呼徐梁。

    因为自从徐梁舍身救自己的那一刻起,陈半书便已经将身家性命送给了徐梁。
1...9495969798...44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