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霸业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渤海郡公
建文皇帝在南京乾清宫起火之后,正要投身烈火,忽然想起太祖爷留下的箱,一向藏在奉先殿,他赶快命太监将箱取来,锁孔被铁汁灌死,无法将箱打开。他同几个准备从死烈火中的忠臣用斧头将箱劈开,看见里边有剃刀一把,袈裟数袭,还有一张黄纸,上面写着从亡诸臣姓名。
建文帝随即由从臣帮他剃了头发,从臣们也互相剃去头发,大家换了袈裟,从水西门逃出南京,从此就在云贵、广西、湘西各处过云游不定的生活,逃避了永乐皇爷的侦捕,得到善终。崇祯暗想,永乐爷是十分英明的皇帝,手下有不少奇异之臣,是不是预知子孙有亡国之祸,也给他留下一只箱,就放在那第三个黑立柜中
他想返回奉先殿,命太监将那第那黑立柜打开,看有没有皇兄留下的一只箱。但是他对吴三桂的救兵仍怀着一线希望,加上实在困乏,就不再去奉先殿了。
回到乾清宫,崇祯已然非常疲惫,便遣散身边的宫人,让他们下去休息,身边仅留下魏清慧一个宫女侍奉。
绕过乾清宫正殿,回到暖阁休息,魏清慧打来清水服侍崇祯洗了脸。
又端来一碗米粥,国事艰难,连崇祯的待遇也一直下降。当然这也和崇祯严格要求自己有关。
他一边嚼着米,一边看着兄长打的黑漆漆的柜子,心里上下忐忑的不行,问自己道:“这大好的江山,怎么说没有就没有了呢莫非到时候朕真的要在乾清宫举火**吗”
魏清慧服侍崇祯漱口以后,躬身请他到御榻之上休息。
崇祯奇怪的看了魏清慧一眼道:“今夜哪个奴婢值夜那么不懂规矩怎么还没来”
“是奴婢值夜。没有让其他人来。”
“啊这些日子,你服侍朕,那么辛苦,为什么不换个人来”
“国家不幸,在这个关头,让其他毛手毛脚的人值夜,奴婢难以放心。”
“哎,你这样辛苦,朕心里也是不忍的,你去洗个澡吧。”
“哦!”魏清慧不知道崇祯什么意思,莫非陛下要临幸我只是国事如此焦灼,陛下身体虚弱,岂能在着急身上浪费体力
一会儿若是陛下固执施恩,着急该劝谏他,还是好生的承欢呢
魏清慧的脑袋里闪过无数画面,不由的想起往日里,老宫女们说的故事,若是自己侥幸得了龙种,自己跟陛下要个信物,到时候逃到民间,也算是保住了陛下的血脉。
“陛下。”魏清慧羞答答的看着崇祯,一直紧张的不敢抬起头来。
“你抬起头来。”
“是。”魏清慧清脆的应了一声。
崇祯细细打量着眼前的秒人,只见她眉目俊秀,唇红齿白,举止娴雅,体态轻盈,一看就是世间少有的美人。
“你感觉徐梁怎么样”崇祯没由来的问了一句。
魏清慧一愣,不知道崇祯话中何意,但是依然恭敬的回应道:“徐指挥自真定府掌军以来,运筹帷幄,战阵指挥,连战连捷,是大明难得的虎将。”
“朕准备将你赐给她,你可愿意”
“啊!”魏清慧连连后退,身子直接撞在柱子上,焦急的说道:“莫非奴婢做错了什么,陛下您不要我了。”
看着眼前的都人哭的梨花带雨,崇祯摇了摇头,笑着说道:“你没做错什么,徐梁将军与国有功,朕本该就赏赐他些什么。你也不用叫屈,徐梁将军的作风,朕已经派东厂打听的清清楚楚,是个地道的正人君子,你嫁给他是难得的福气。”
“可是陛下已经将江南第一美女陈圆圆赏赐给他了啊。”魏清慧不解的说道。
对于徐梁这个战无不胜的将军,魏清慧确实有所了解,在私底下也确实非常钦佩他,不论是真定府大捷,还是居庸关鏖战,这个年轻的将军都用他的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但是仓促之间,陛下要将自己赏赐给他,自己心里难以接受。
自己好歹也是乾清宫的最红的都人,身份何等的高贵。怎么可以跟一个红尘女子共侍一夫
崇祯笑着摇摇头说道:“这件事情,你不用担心。朕虽然将陈圆圆赏赐给徐梁,但是徐梁却秉承君子之风,让她自行离去了。朕现在想来,赏赐风尘女子给他,或许对他来说,是个天大的侮辱。”
听了这番话,魏清慧这才稍稍放心。
皇命不可违,既然皇帝下定决心,那就是谁都不能更改的事情。
魏清慧心里明白,崇祯这是给自己安排退路。
徐梁那里看似非常危险,但是他身边还有一万能征善战的将士,到时候打不过李自成,逃跑还是可以的。魏清慧心里天真的想着。
“奴婢侍奉陛下那么多年了,奴婢担心奴婢不在您身边,别人侍奉你,没有那么妥帖。”
“傻孩子。朕现在这般模样,哪里需要别人侍奉。就当朕感谢你这些年的侍奉吧。”
说着崇祯不愿意让魏清慧再说神马,而是摆摆手,说道:“明日朕便遣人送你到居庸关,你带个口信去给徐梁将军,就说那日他跟朕所说的计谋,朕准了。”
魏清慧点点头,虽然不知道崇祯所说的是什么,但是她很守规矩的没有插嘴。
见到魏清慧很懂事,崇祯点点头说道:“你我主仆一场,朕记得你颇懂得占卜,不若在测个字吧。”
“陛下写个吉利字吧。”
崇祯想了想,眼下最吉利的子。莫过于有救兵来援,北京有救,于是笔走龙蛇在御案上写了个有字。
魏清慧确实懂得些占卜之术,拿过纸来,横过来看看了看,眉头一皱,却旋即恢复了平常色。
“陛下,大喜,您这个有字,大气磅礴,拆开来年,正是十日多两脚,可见关宁大军正在迈动双脚拼命往京师赶,最多十日便能到了。”
崇祯做了十七年的皇帝,何尝不知道魏清慧刚才眉目一闪,定然有什么不祥的事情。
不过崇祯问了几次,魏清慧都不愿意说起。
而且这十日多两脚的说法挺吉利的,崇祯自己心里喜欢,也没有追问。
“朕要休息了,你在侍奉朕一晚,明日就去居庸关!”
说完,崇祯走上御塌,翻身睡去。
魏清慧看着手里的有字,眼泪止不住往下流。
没错她刚才情急之下欺瞒了崇祯,这个有字,根本没有十日多两脚的拆法,十日是十日,十月是十月。十日是好事儿,但是十月就是大坏事了。
“十”“月”二字,大不是大,明不是明,大明王朝真的要完了。
看着崇祯已然睡去,魏清慧站在原地,面如土色,瑟瑟发抖。
“老天爷,您怎么能这样陛下乃是英明之主,您为什么非要透露亡国之相”
这个时候,玄武楼传来三响云板,魏清慧明白,已经是三更天了。
默默的寻了个垫子坐下,心里为国事担忧,急的眼泪不停的往外流。
崇祯躺在枕头上,却怎么也睡不着。刚才魏清慧目光躲闪,定然隐瞒了什么,不祥之兆是八成的。
而且徐梁只有一万新兵,能否真心抵抗李自成呢
人越是疑心,想的越多。他为什么平白无故的要去居庸关真的是去大战了吗
李过大军北上,到时候他大开城门,配合李自成,南北夹击,自己这北京城用不了多久,就会被攻破。
城池一旦被攻破,自己殉国是必须的。
自己是汉家王朝的帝王,就算是死,也必须堂堂正正,大气凛然的死。
自己既然一时糊涂,没有选择拿下,那么自己就该承担这个后果。
先祖层云,天子守国门,君主死社稷。
死字而已,有何可怕。真正让崇祯担心的是这些黎民百姓。
只是自己的能力到这儿了,天下百姓管不了了。
他又想到了自己的嫔妃和子女,到时候要不要学建文帝举火**,到时候大家举火**,连尸体都不留给贼人。
先祖辛苦打造的宫城,也必须付之一炬,一点儿都不能留给创贼。
至于宫中的宫女,他们不该死,到时候点燃宫城,这些人又多半会连累。
忽然想起了建文帝的事情,自己能不能跟建文帝一样逃出去呢
魏清慧忙碌了一天,本来就很疲惫,正昏昏欲睡的时候,他感觉殿内有奇怪的震动。
魏清慧担心陛下有什么闪失,急忙跑了 过去。只见崇祯崇祯逼着眼睛,啊啊啊的大叫。
“陛下!醒醒!陛下!醒醒!”
崇祯一边咆哮,一边大哭。
“你看画像!快看画像!”
崇祯的眼睛睁开,蹭的一声,抽出宝剑,朝着自己皇兄留给自己的遗物。
是一口黑黝黝的立柜。
剑光一闪,箱子的锁头已经被砍断。
“皇爷,您这是怎么了”魏清慧惊慌的问道。
崇祯不去理会魏清慧,将黑色的立柜打开,里面是个黑黝黝的箱子,上面有一副画,是兄长时候跟自己游玩儿的场面。
画中兄长的眼神充斥着对自己的关爱。
画底下是一把钥匙,崇祯用钥匙打开箱子,箱子里最上面还是是一幅画,打开画卷,上面是一位穿着龙袍的帝王,没有戴帽子,披头散发,悬梁自尽,样子非常可怕。
他忍不住大哭起来,这便是兄长的意思吗
兄长你锦衣玉食了一辈子,却让我承担所有的后果吗
“陛下,箱子里还有其他的东西。”
崇祯看了一眼箱子中卷在一起的白绫,摇摇头说道:“罢了,先这样吧。我的兄长果然最疼爱我。”
第二百零四章 祭孔
第二百零四章祭孔
国事到了这种地步,崇祯还是坚持每日都要上早朝,真的是不论刮风下雨,朝钟照常响起。
本来想在被窝里睡个懒觉,以完美姿态迎接李自成的大人们心里是非常抵触的。
国家马上就要灭亡了,您身为皇帝,还不想想后事,您老是折腾我们干啥
您安心的在家里是上吊,还是抹眼泪,您自己折腾就得了,您叫着我们干什么啊!
我们只是打工仔,我们肯定不会跟着您殉国的您不用太在乎我们的!
群臣看着端坐在龙椅之上的崇祯,心里忍不住一阵腹诽。
看着底下那一群软绵绵,有气无力的臣子,崇祯心里的怒气就不打一处来。
但是自己是君主,不能乱了气度。虽然昨夜噩梦连连,崇祯依然平静的说道:“如今国事困窘,李自成大兵压境,诸位大人可有退敌之策”
李自成心里恼火,明知道眼前这群废物不会给自己什么建设性的建议,但是依然忍不住开口问了他们一句。
“这。”
“这。”
陈演和魏德藻两个内阁大学士,你看我我看你,皆摇摇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话。
其他的大人们也一个个老老实实的眼观鼻,鼻观心,一语不发。
仿佛跟木头人一样杵在朝堂之上,崇祯气的要着火,但是却也无可奈何。
大明不以言治罪,更不能以不言治罪。
你们好歹也是科举取士的能人,怎么一个个到了关键时刻就都成了闷葫芦
朕不要你们给什么建设性的意见,你们哪怕是说个错误的意见,让朕听听,朕心里也舒坦啊。
“诸位大人,就没有什么要说的吗”
崇祯又问了一句,这一次依然一个开口的都没有。
崇祯看向自己的周国舅,毕竟是自己的大舅哥,跟自己是一家子,关键时刻给自己出出主意,鞭策一下群臣也好啊。
看见崇祯望向自己的眼神,周国舅猛脖子一抽,人躲在了群臣后面去了。
哪里还要一丝一毫往日里作威作福的模样,就像是个胆到了肥硕的老鼠。
左都御史李邦华看不下去了,心一横抬腿便往队列外面走,他的门人弟子赶紧去他他的袖子,不想让它逞能。
国家都到了这个地步,您老人家就安心的等着国家覆灭,我们迎立新军就得了,您出什么头啊。
李邦华回头狠狠的瞪了自己的门人弟子一眼,浑身充斥着浩然正气。
“废物!”
那些门人弟子竟然一个个骇的不停的往后退。
“陛下,臣有本奏。”
李邦华的声音充斥着整个大殿,每个人的耳朵都听得清清楚楚,大家不自觉的将眼神望向了李邦华,想看看他说什么。
李邦华朗声说道:“眼下李自成百万大军东进京师,而京师可战之兵又寥寥无几,臣日观天象,乃是文气不足所致,臣肯定陛下亲自前往山东,祭拜孔圣人,以求圣人庇佑。”
曹化淳年迈苍苍,听了李邦华的话气的直哆嗦。
心里暗道,你他娘的胡说八道什么能不能给个靠谱一点儿的建议
都什么时候了国家都要灭亡了,你不说点儿整军备武的话也就算了,你让皇帝陛下去山东祭拜孔老二
这就是阉人的缺陷了,不学无术,肚子里没有韬略。
刚要开口痛骂李邦华一顿,崇祯却心领神会了李邦华的意思。
既然不让去南京,我可以去山东祭拜孔子啊。你们不愿意跟我走,没问题啊,我拜完孔子,可以直接从山东走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