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变成血族是什么体验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神行汉堡

    唐宝娜笑了笑,也不扭捏,直接唱了起来。

    “漫天的话语,纷乱落在耳际,你我沉默不回应。

    牵你的手,你却哭红了眼睛,路途漫长无止尽……”

    不得不说,她的嗓音很不错,唱的也非常好。

    这首歌其实的非常难唱,特别是还没有配乐只能清唱的情况下,没有跑调、走音,相当不错了。

    虽然向坤可以从她的心跳、声音的细节,判断出她心里其实有点小紧张。

    两分钟唱罢,向坤忍不住鼓了鼓掌,诚心地表示赞赏。

    牌局继续,向坤觉得这个场合,玩“真心话大冒险”如果咨询太详细的心理学方面的问题,显得有些怪异,而且也没法问的太直接。决定今天结束后,加下夏离冰的微信,




第六十二章 观察者
    第六十二章观察者

    向坤又重新开始认真玩了,继续认真地记牌,认真地观察对手、队友,甚至开始从几女拿牌的方式、抽牌的位置来协助判断她们手里的牌。

    然而……

    不得不承认,斗地主还是一个运气占很大成分的牌类游戏,当对手的牌就是好,就是能碾压你的时候,技术什么就没那么重要了,你就是能直接开天眼看到其他三人的牌,也没什么卵用。

    特别是当夏离冰是对手的时候,向坤要赢,就更不容易。

    如果是他当地主还好,一切自己掌控,如果是他当农民……带着杨真儿、唐宝娜,还得把她们俩人的出牌习惯也加入计算,不能只按自己计算和推测的牌面走。

    杨真儿喜欢自己跑牌,偏偏坐在他的上家;

    唐宝娜出大牌和炸弹总是很犹豫,经常已经结束了,手里还一个甚至两个炸弹没出。

    所以不可避免的,当夏离冰当地主的时候,向坤若是牌太差了,或是没有“配合”好左右两位大小姐,就基本没有获胜希望。

    也自然的,他得面对夏离冰的“提问”。

    也许她不像杨真儿那么难缠,可以指定个唱歌或者做俯卧撑之类的“大冒险”

    然而当向坤刚想选“大冒险”的时候,却看到夏离冰幽幽地瞥了一眼桌上还剩的三片西瓜——三女都很默契地一直没有再去动过它们,仿佛专门留着威慑向坤的。

    “问吧……”向坤无奈叹道。

    夏离冰视线紧紧锁定着他的脸,语速很快地说道:“1秒内快速回答,你会用什么动物来形容你自己”

    向坤微皱了下眉,然后说道:“牛。”

    夏离冰点了点头,表示问题结束。

    向坤松了口气,这个问题倒是简单。

    不过她为什么问这问题这丫头是在对我进行心理学测试呢这种问题好像那种微信公众号上判断性格什么的心理测验啊你好歹是俩硕士头衔,也来点有创意的啊!

    结果又过几局,向坤再次作为输的一方面对夏离冰的问题:

    “1秒内快速回答,用一种动物分别形容我们三个。”

    又是这种问题

    向坤忍住翻白眼的冲动,看向左手边的杨真儿:“猴子!”

    胳膊被掐了一下。

    看像对面的夏离冰:“狐狸。”

    对面面无表情,眼睛微眯,看着确实有点像只狡黠的狐狸。

    看向右手边的唐宝娜:“梅花鹿。”

    唐宝娜抿嘴一笑,伸手扶了下眼镜。

    晚上十点多的时候,向坤看了眼时间,便想要告辞,结果又硬被杨真儿留着玩了一个多小时,到快十二点才离开。

    至于夏离冰,则留在她们家里一起睡了。

    “你真的不留下来和我们一起吃夜宵我们吃的都很清淡的,蟹肉粥、虾肉粥什么的,你应该也可以吃吧”唐宝娜在门口看着向坤换鞋的时候,忍不住又问道。

    “我晚上一般不吃东西。”向坤穿好鞋,笑着摇头道。

    “那……回头联系你路上小心。”

    “嗯,回头联系,拜拜。”

    看着向坤进入的电梯下行后,唐宝娜关门回到屋里。

    杨真儿已经在追问夏离冰了——今天把她叫来,就是为了让她来“看看”向坤的。

    “怎么样,看出什么来了么你说‘琦玉老师’到底怎么想的,居然不敢吃西瓜就算他痴迷热量控制,这西瓜也没多少糖分吧”杨真儿拉着自己的表妹问道。

    夏离冰却是直接拿起桌上的西瓜吃了起来:“我怎么知道他怎么想的”

    “诶你不是心理学的硕士么”

    “心理学又不是读心术。”

    不过看到走回来的唐宝娜,夏离冰还是把吃完的西瓜皮一扔,擦了擦手,开始说道:

    “他不论是说话还是打牌的时候,都很喜欢盯着别人的脸看,警戒心比较强。”

    “从打牌的过程来看,他明显能够记牌,而且并没有盯着自己的牌或桌上的牌多看,记得很轻松,对数字的记忆力很强。”

    “在第一局之后,他明显开始放水,胜负心不强。后来被娜娜姐问完问题后,



第六十三章 意念训练?
    第六十三章意念训练

    离开唐宝娜家的小区后,向坤没有马上叫滴滴,而是在路上慢悠悠地散起步来。

    他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在晚上于比较繁闹的区域“巡街”了,即便是已经临近十二点,这边附近的很多餐馆、便利店、小吃店也都还开着门,路边也随处可见送外卖的小哥、刚刚娱乐归来或正要去娱乐的行人。

    这段时间,经过针对性的训练和几次变异后,他的感官能力有了很大提升的同时,大脑处理这些信息的能力,也同样突飞猛进。

    就好像现在,漫步在街头,他的脑海里就依靠着视觉、听觉、嗅觉的各种信息,将以他为中心的、周围直径十米内的全息图构建、想象了出来。

    当然,想象出来的图像和实际还有很多细节上的差距,但已经足够他判断周围的情况了。

    而当他在路上看到人,也都会下意识地用最快的速度判断出对方的职业以及可能的目的地。

    比如刚刚和他擦肩而过那个脚步踉跄的小哥,穿着白色短衬衫、深色西装长裤,身上汗味的程度表明他今天一整天应该都在室外活动,所以大概率是一位需要在外奔波的业务员。身上的酒味和烧烤味,则表明他应该刚刚和朋友或同事撸完串,现在要回家。

    做出这个判断,只用了2秒多钟的时间。

    当然,向坤不敢确定自己的判断就一定正确,反正这只是他对周围环境和人的初步“扫描”,就好像雷达一样,只有明显的异常,才会引起他的着重注意。

    他相信,随着他针对性训练的加强,以及饮血次数的增加,身体继续变异,他的判断速度和准确度会进一步的提高。

    如果他听到夏离冰对他的第一句判断——“警戒心比较强”的话,一定会深表赞同。

    他确实有着很强的警戒心,特别是在变异之后。

    警戒心来源于不安全感,而不安全感的根源是未知和不确定性。

    在知道能够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引导饮血后变异的方向后,向坤便不断地加强自己的感官能力,以及对感官信息快速处理和判断的能力,为的就是获取更多的信息,减少周围环境的“未知”,让自己时刻处于一个能够掌控和了解的环境中。

    不过真正的“未知”并不在外,而在他的体内。

    相比于对外界的信息收集,向坤的不安全感更多的是来自于自己的身体。

    这具一直在变化的、超出普通人太多的身体,有太多的“未知”和“不确定性”。

    哪怕向坤已经记录了大量身体变化的数据,总结了大量变化的规律,甚至已经可以用针对性的训练来引导变化的方向,还弄了个“吸血鬼变异模型”,但事实上,对于自己身体的异变原因,依然知之甚少,也不知道这变异最终会将自己导向何处。

    如果可以的话,向坤其实希望能和一些权威医疗机构、研究机构合作。

    但互联网上没有找到任何相似的“病例”,没有找到任何相关的信息,却让向坤暂时打消了这个想法。

    在收集了自己身体组织所化成的灰色粉末后,他也想过把样本送去一些对外营业的实验室进行检测,红外、核磁、xrd、元素分析一系列做下来,差不多也能有结果了。

    但他担心,若检测出来是某种已知、常见的物质还好,若是一些特殊的、奇怪的东西,那很可能会提前暴露他的秘密,引来麻烦。

    他也曾想过干脆再去读一个生物类的研究生,自己研究自己以后搞不好还可以得个奖什么的……

    不过这想法也很快被否决了,他现在的情况并不适合与人一起学习,而且对于现在5-6天就是一次变异周期的他而言,这个学习过程可能太长了。

    自学

    其实从变异刚刚开始,他就在大量阅读医学、生物方面的基础教程和各种相关的前沿资讯,为了能找到解释自己身体变异的理论和方法。

    只是那些内容太过于浅显,套用在普通人身上还好,在他身上却行不通。

    所以他偶遇李教授的时候就聊了很多,听到唐宝娜说杨真儿在制药公司工作、晚上还有个医科大学的硕士,就立刻答应过来一起打牌,就是希望能够通过与这些“专业人士”的交流,知道自己应该往哪个方向去的学习。

    虽然杨真儿是财务,夏离冰是精神病和心理学的研究生,今晚的交流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不过和三女打牌、闲聊,倒是让他感觉回归了一丝正常生活的节奏,他觉得这对自己的心理调整还是有益的。

    而且晚上在他的刻意引导下,他们谈到了一些超能力、吸血鬼、变异方面的电影,比如斯佳丽约翰逊的《超体》。

    讲的是女主角吃了药大脑开发度飙到100%变成超人类存在的过程,当然,“普通人大脑只开发10%”这个问题已经被很多文章辟谣过了,就是扯淡。

    &



第六十四章 幻觉
    第六十四章幻觉

    向坤摇了摇头,把那张面巾纸扔进垃圾桶,然后开始他每次醒来后都要做的统计工作。

    体重小幅增长,体温小幅下降,上半身的肌肉维度变化不大,大腿围增长了一点点。

    因为他现在很少进行纯力量的训练,而更多的是类似之前爬山、冲山这类的综合训练,重速度、敏捷、反应和爆发力,所以力量和体型、体重的增长,会比较协调。

    创伤的恢复速度快了8秒,依然还在稳步提升,视觉、嗅觉、听觉等感官能力,也能从主观感受到一点进步。

    他看了下时间,晚上9:17,还不算太晚,于是换了衣服出门。

    向坤在路上走了一会,不停地对路边经过的人进行快速判断,以验证自己这一次饮血的变异情况。

    这次的饮血期,他训练的主要方向,就是对感官信息的快速处理、判断,是对大脑的针对性训练。

    从路上对几个行人的快速判断情况来看,确实有了明显的提升。

    向坤停下脚步,拿出手机叫了辆车,前往一家比较有人气的连锁咖啡厅店。

    这个时间,这家咖啡店里的人应该还不少。

    二十多分钟后,向坤站在咖啡店前,拿出手机开始计时。

    推开门,他走向点餐台的速度刻意放缓,用了11秒,慢慢站到了点餐队伍的后面。

    而在这个过程中,他已经统计完了这咖啡厅此时的初步情况。

    这家咖啡厅的形状接近长方形,点餐台在整个咖啡厅的中间,视线比较好,可以直接看到整个咖啡厅的情况。

    除了大门外,左右两侧还有一个小门,洗手间门在点餐台左侧,咖啡厅内共有大小不一的桌子36张,点餐台内3个服务员正在忙碌,点餐台外1个服务员在上餐,现在不包括他有客人43人,16男27女,其中有2个年龄看起来5、6岁的男孩,1个更小一些的女孩,点餐台前包括他在内有5人在排队。

    除此外,他还在这11秒内,快速判断出了5个人可能的职业:

    坐在右手第三张桌子上在敲打着笔记本的年轻男性,应该是个it从业者,正在一边浏览技术网站,一边打代码。

    排在他前面、身材高挑、穿着职业装的女丽人是这栋大厦上面某公司的行政人员,因为他看到了对方还拿在手里的工牌。

    左侧长条沙发上的三个女性都是家庭主妇,带着两个孩子,正在聊某个女明星的八卦。

    ……

    向坤没有在点餐队伍后站多久,队伍前才有2人点完东西付完钱,他就已经转身向大门走去了。

    在旁人看来,他似乎是不耐烦排队,不愿意等了。

    但实际上,向坤是已经完成了对整个咖啡厅内所有人的快速“观察”,没有再待下去的必要了。

    整个过程从他进入咖啡厅开始,共耗时1分52秒。

    当然,他并没有判断出所有43名客人的职业,只判断出了29人,而且也不能保证就一定正确。

    但对于此时的向坤而言,重要的并不是判断结果——那只是为了训练而预设的一个方向而已。

    重要的,是判断的速度,或者更具体一点,大脑处理感官信息的模式和效率。

    毫无疑问,经过这一次的变异,向坤的大脑处理和判断感官信息的速度提升了很多,特别是同时处理多个感官信息、观察多个目标的“多线程”处理能力。

    在变异以前,向坤也可以一边削苹果一边背单词,一边听郭德纲相声一边写毕业论文一边嚼口香糖,甚至左手画圆右手画方。

    这些事情看似一心两用甚至三用,但实际只有一些很简单的事情可以做到,而且更多的是发出一个指令,然后身体依靠本能完成,比如脑子里在专心想着一个事情,身体则“自动”地在做饭、放洗澡水、搓澡、吃饭等等。
1...1617181920...2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