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狂野时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爱吃烤串
170,变通
于是,杨可又开始侃侃而谈,不时地举例说明,可以说是言简意赅,通俗易懂。
只听的两人目瞪口呆。
最后,杨可道:“我正在我们工厂进行革新,目前只在一车间实行新的生产工艺和流程,下一步将全面推行。”
华美慧道:“你的工厂,你的一车间”
杨可知道,像华美慧这样的年轻人根本不了解国内实际情况,她们的思维凡是企业都是私人的。
于是笑道:“工厂是国家的,我只是管理者。不过,将来我会有自己的工厂。”
“真的吗如果你有自己的工厂,那我就说服我父亲与你合作。”
华美慧说完,扭头对张琳道:“奶奶,行不行啊”
“行行行,你说了算。”张琳满脸慈爱地说道。
杨可道:“我们现在也可以合作的,而且我知道柔道服用的面料是纯棉布料,尤其是对竹节布要求很高,我们市里就有一家纺织厂,可以生产这种面料的。”
张琳来了兴趣,问道:“这家纺织厂生产的质量怎么样”
杨可回身把地上的包裹拿过来,打开,拿出一套工作服递给二人,道:“这个面料就是他们家生产的,你看看,不论是棉纱质量,还是密度,都非常标准,而且疵点很少。”
张琳翻来覆去看了个遍,不时用手指搓搓,道:“面料确实不错,只是面纱是陈年的,而且做工也达不到我的要求,与你所说的相去甚远啊。”
杨可道:“不瞒您说,这是前几年生产的,我这次来就是想把它推销出去的。”
“哦,怪不得。”
华美慧看了看,道:“奶奶,以前的事情怎么能和现在相比。我们不是还去襄平吗,正好顺道去看看,就知道他说的是真是假啦。”
“行程的事情还得你爸爸定,到时候再说吧。”
华美慧撒起娇来:“奶奶,就去看一眼还不行啊。再说了,他还欠我东西呢”
杨可一愣,我啥时候欠你东西了,我咋不知道。
张琳也纳闷:“杨先生欠你什么”
“她答应做我的导游,领我逛完襄平呗,你说是不是欠我的。杨可大哥,你说,是不是欠我的。”
“欠欠欠,随时奉还。”杨可笑道。
就在这时,李炳焱走了进来,杨可与两人告辞,拎着包裹,追上李炳焱。
“杨,什么急事”在电梯里的李炳焱问道。
因为混的非常熟了,所以李炳焱有时候也称呼杨可杨。
杨可指了指包裹,神秘地道:“给你送好东西。”
进入房间,杨可打开包裹,把工作服拿出来,递给李炳焱。
“这是做什么”李炳焱接过工作服,看了看,问道。
“你不是要加工工作服吗,而且一直没有合适厂家,我们厂正好有存货,卖给你。这样你就省去了很多麻烦,而且不耽误工期。还能省下来工期做别的,岂不是一举多得。”
李炳焱皱了皱眉,把五套工作服都看了一个便,道:“你的提议确实很好,但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才可以。”
“说说看。”
杨可没想到李炳焱没有拒绝,心中狂喜。这说明李炳焱为这个单子确实着急了。
李炳焱翻看着工作服,很有条理地说道:
“一,你拿来的样品,规格与我们的工艺规格有一些差异。
二,款式有也有点差别。
三,如果我公司购买你们的产品,是属于商品交易,而不是产品加工,性质是不一样的,我们公司将上交更多税金。
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要经过你们这边的层层审批,最终能不能批下来,还是未知数。”
说完,把工作服放到一边,耸了耸肩,无可奈何地道:“你的提议很好,但不切合实际,很遗憾。”
对于前两点,杨可倒是不怎么在意,毕竟一个工作服,还是可以商量的,也可以修改的。第三点确实难住他了。
在当时,卖给外商货物是要审批的,而且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配额!
没有相应的配额,就卖不出去商品。而配额则是由国家具体分配的,这就是计划经济,无法更改。
在当时,谁能搞到配额,那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这个人也就是能人了。
杨可转了一圈,突然有了主意,眼睛一亮,说道:“我们可以变通一下。如果你把单子给我们,我们属于先垫付原材料款,并且出具原材料采购的发票,这样操作的话,还是我们加工,并不是你们购买,不就成了。”
李炳焱一听,也是眼睛一亮,随后暗淡下来,摇头道:“供应原材料的厂家出具证明,那就是弄虚作假,这么大的单子,数额巨大,是犯法,查出来后果不堪设想。不行,坚决不行。”
杨可道:“你理解错误,我不是开假发票,我是真采购面料,把面料囤积起来。明白吗”
李炳焱惊愕,盯着杨可,道:“你是说,我的单子给你,所有主辅料都正常供应,你们并不用,而是用这批工作服代替”
“是的,至于这些主辅料,我们以后可以慢慢消化的。”杨可点头道。
“好主意,好主意,杨可,你不做买卖真是屈才了。”李炳焱兴奋地双手击掌道。
杨可直言不讳,问李炳焱价格。
因为是杨可找上门来推销,而且工作服的尺寸规格有点差异,所以李炳焱并没有告诉杨可原价,而是降低1元。
再他想来,杨可肯定能答应,因为前几年的面纱比现在便宜。
于是说道:“扣除省服的佣金以及各种费用,主辅料和加工费加在一起为:50元。”
在杨可想来,顶多达到0元,没想又多出50元。
其实近几年面纱一直涨价,尤其当年涨幅更大,杨可只知道一个大概,并不知道准确数字。
再一点,当时外商来大陆寻求合作,还不是很了解大陆,所以给的加工费相对高一些,但比他们在本地的加工费,那可是低了很多很多。所以当时的服装厂,只要能揽到外贸活,就赚钱。
178,开导夏彤
李刚安慰道:“消消气,消消气,孩子嘛,想法不成熟,有些偏激,是很正常的事。要慢慢开导,慢慢开导。”
夏彤白了李刚一眼,道:“你别总糊弄我,说,咋开导”
李刚对儿子道:“纹革,给爸拿酒。”
“都啥时候了,你还有心喝酒。”夏彤道。
李纹革立马起来去拿酒,他知道,老爸一说喝酒,准有好事。
李刚喝了一口酒,清了清嗓子,道:“纹革,你也坐下,听我慢慢道来。”
“老爸必有好事啊。”
李刚缓缓地道:
“你俩想想看,梦洁学的是z文,在总厂是干事,以后呢,只能熬年头,论资排辈,顶多混个宣传科长,那也得十五年以后,那时梦洁已经接近中年了,是不是
另外,现在服装分厂是什么地方,是纺织局注目的地方,市电台记者和辽东日报记者又来了,这就是说市里和省里都重视分厂的革新,革新一旦成功,会咋样
首先就是奖励革新的倡导者和执行者,这时候必须让梦洁往前冲。
你俩拽她后腿,就是耽误她前程,明白吗
再有,在分厂取得成绩,得到荣誉后,再回总厂就不一样了,还能是干事吗
你俩再想想,徐枢记的眼光咋样,他能坑梦洁吗他这么安排一是欣赏梦洁的才华,二是给梦洁镀金。”
夏彤沉思片刻,道:“老李,经你这么一说倒真是这么个理,你咋不早说”
李刚又喝了一口酒,吧嗒吧嗒嘴,道:“一直是你唠叨,你也没给我机会说话。”
夏彤看着李刚,道:“老李,真有你的,我让你开导女儿,你倒是把我开导了。只是这样一来她和杨可那子又在一起了,我还是不放心。”
“你真是死脑筋,女儿取得荣誉,身价更高,到时候她自己就会提高找对象的条件,还用得着咱们操心啊。”
“可是……”
“可是啥呀可是,如果杨可被提升,你同意不,比如提拔他当服装分厂厂长,你同意女儿和他处对象不”
“老李,你是不是异想天开,做梦呢,杨可多大,岁,即便当分厂一把厂长也得40岁,你让女儿40岁嫁给他吗,我可等不起,我还要抱外孙子呢。”
“你能不能多看看报纸,现在提倡干部年轻化,而且杨可手中有客户,又深受徐枢记赏识和厚爱,纺织局和市里对他都很重视,只要他不出错,分厂一把厂长很快就是他的。”
“那你给我一个期限。”
“10年之内肯定成。”
“10年啊,那女儿都岁了。”
“也许六七年也说不定,你就别想那么多了,现在首要的就是让女儿去分厂跟着革新。我告诉你哈,最近总厂有不少人托关系要进服装分厂呢,都被我挡住了。”
“为啥”
“就是我刚才说的那些呗,谁不想沾光啊,这就是资本,明白吗。而且分厂生产厂长、生产调度、技术科长都是空缺。一旦革新成功,分厂的中层干部肯定得调整、补充,所以很多人都惦记着呢。”
“我不是光顾着女儿处对象的事了吗,其他的我也没想那么多……”
李纹革崇拜地看着李刚,道:“老爸,你分析的太对了,我完全同意我妹去分厂。只是……杨可这子太狡猾,可别让我妹妹吃亏了,不得不防。”
李刚指着酒杯,示意李纹革斟酒。
然后道:“以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其他的不讲,他杨可的人品我还是信得过的。”
……
竖日一早,杨可刚进工厂,便听见李梦洁的声音:“通知,通知,八点0分召开全厂中层干部扩大会议。”
杨可进来时,徐枢记马上招手,让他坐在圆桌旁边。
吕燕和刘婉欣也坐在圆桌旁,微笑向他招手。
这是啥情况,杨可随即意识到今天的会议不简单,不然不能把记者请来。于是招招手,微微一笑,坐了下来。
刘婧下意识地站起来,随即想到自己现在是白丁一个,没有资格再上前面坐着了,旋又坐下,恨的咬牙切齿。
因为是月底,首先是各个车间的工作总结汇报。
最后一个是服装分厂汇报,蒋慧云和杨可挨着,声道:“你说吧。”
杨可摇头,道:“你说。”
蒋慧云站起来,道:“因为涉及到缝制一车间的革新,本来我是想请杨可同志说的,他比较腼腆,那就由我来说吧。”
众人哄然大笑,杨可干的那些事,是腼腆的人能干得出来吗。
等众人笑罢,蒋慧云讲了各个车间的生产情况,最后讲到缝制一车间的时候,00多人都竖起了耳朵,仔细聆听。
“一车间这个月的产量,比另外三个车间的平均产量高出一倍。”
众人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惊叹。
同样一天工作八时,产量竟然翻翻了!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紧接着,蒋慧云又道:“一车间工人9月份的平均工资比其他车间工人的平均工资高出60,如果用具体数字来说,就是多出60元!”
众人哗然,有的人甚至双眼发光、发红、发蓝!
天啊,这么多。要是持续这样的话,那一年就多赚70元啊。
等众人声音了点,蒋慧云又道:“这个月一车间的标兵是高素娟,她的工资是06元。”
“啊……”
这次不是哗然,而是惊呼,有的人甚至站了起来。
06元,是很多人的三四个月工资。如此算下来,干三四个月就相当于赚了一年的工资。
杨可心中也默默地算了一下,自己重生前是01八年,每个月工资4000元,按照高素娟赚钱的比例算,那就是一万元以上。
心中也不仅惊讶起来,一个机台工,一个月赚一万元以上!而且还不加班,在上一世应该还没有这么高的工资。
在座的绝大多数是国家干部,一直自豪挣的比工人多,如今算来,自己这点儿工资顶个屁。
有个别人心中愤愤不平,啥意思,难不成我们当干部的还赶不上他们工人
这是啥,这资本主义路线。
179,我不同意厂部的这个决定
蒋慧云汇报完毕后,徐枢记首先讲了一下国家坚定不移地执行改革开放政策。并结合经编总厂的实际情况,要求全面贯彻执行革新。
然后道:“我看在座的诸位都非常激动啊,杨可同志的革新成果是不是触动你们了。如果想多赚钱,你们也可以参加革新嘛。如果怕吃苦、怕受累,那就抱着铁饭碗吧。我这个人向来都是讲究民主的,不强人所难。所以呢,各位回去都好好想想,节日过后,每人得交上来一份决定书,要明确阐明自己的观点,是否参加革新。我会按照每个人的意见重新安排工作。”
众人一听,这回是动真格的了,两条路,自己选。心中都开始盘算着自己的九九了。
徐枢记又道:“我只想问一问,产量上来了大家高兴不,大家的工资比以前多了,大家高兴不”
“高兴……”
绝大多数人都喊着,属王霞声音最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