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回狂野时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爱吃烤串

    人们怀着无限憧憬离开了会场。

    ……

    毫无疑问,杨可得到10万元奖金是全厂有史以来最重大的新闻,而且不是之一。

    各个车间主任回到本车间,首先是宣传会议内容和精神,然后就宣布了这个重大新闻。

    杨大河像做梦,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车间主任走到杨大河身边,拍着他肩膀道:“大河,你儿子有出息啊,得到的奖金我们一辈子都赚不到,真是厉害。”

    工人也纷纷上前道喜,有的人喊道:“大河师傅,请客哈……”

    10万元啊,这可是天文数字,杨大河被吵的还是缓不过来神,也不相信是真的,于是对车间主任道:“主任啊,你可别拿我开涮了,我给儿子打电话。”

    接电话的是王霞,确定杨可得10万元奖金是真事,而且现在跟财会科长去银行转款了。

    杨大河这才相信,两眼放光,张大嘴巴一个劲儿地笑,不知道说啥好。

    周芳在另一个车间同样听见此事,也是不敢相信,急忙跑到杨大河这里,杨大河道:“我刚打电话核实了,儿子确实得10万元奖金。”

    “真的呀!”

    周芳瞪大眼睛望着杨大河,差点晕了过去。

    有工人道:“周大姐,夏大夫这回不会拒绝你儿子追她女儿了吧。”

    “这回呀,我看得是李梦洁反过来追你儿子吧。”

    “周大姐,真羡慕你有一个好儿子啊。”

    周芳不仅想起了刘婉欣,这孩子还是挺好的,怪只怪我们杨家没能耐,最终两人分道扬镳。

    如今儿子有钱,是得给儿子张罗婚事了。

    李梦洁这孩子更是不错,年轻漂亮、还是大学生。得回去好好问问儿子,是不是真喜欢李梦洁,要是喜欢的话,那可得好好待人家,不能再重蹈覆辙了。

    ……

    老两口下班进入院中,都没有进屋,而是在院子中转来转去。

    巨额奖金就像燃烧的火一样,让老两口激动不已,依旧没缓过来神。

    杨大河毕竟是男人,看了看门,道:“孩子马上回来了,快做饭吧。”

    周芳这才进屋做饭。

    不大工夫,杨可回来,杨大河立马上前接过杨可的自行车,杨可道:“爸,我妈呢”

    “你妈做饭呢。”杨大河放好自行车,说道。

    周芳虽然在做饭,但心思都在外面,一听见开门声,立马就出来了。

    还没等说话,杨可先说话了:“妈,我得到厂子奖金了,别做饭了,等老妹回来下馆子。”

    周芳双手在围裙上擦着,满眼热切地望着儿子,问道:“得……多少啊。”

    杨可从裤兜里掏出一个存折,递给周芳,道:“10万元。”

    周芳接过,急忙翻开,仔细一看名头是杨可,金额果然是10万元。

    “老头子,真是10万元啊。”周芳激动地道。

    杨大河伸手接过存折,仔细地看着,双手有些发抖。

    老两口虽然已经有了精神准备,但此刻看见存折上是数字还是激动不已,不知道说啥好。

    杨可道:“爸、妈,别激动,我以前不是说过吗,以后我会越来越用钱的。”

    周芳流着泪道:“能不激动吗,我和你爸就是一辈子不吃不喝也攒不下这么多钱啊。”

    杨大河毕竟是一家之主,控制住激动心情,咳嗽了两声,道:“看你这点儿出息,没见过钱咋的,还哭了,也不怕孩子笑话。”

    周芳抹了一下眼泪,笑道:“你见过,在梦里吧。自己孩子,笑话啥。”




182,杨可的建议
    杨大河挥挥手,道:“快做饭吧,我都饿了。”

    杨可道:“不做,出去吃。”

    杨大可道:“财不外露,在家里高兴就行了,你去买瓶酒,我在家喝。”

    杨可转身出去买酒,周芳紧紧攥着存折,急忙进入房间。

    ……

    竖日(0日)一早,总厂开了一次革新审核会。

    参加此会的人有:徐枢记、李刚、何峰、工会主任等厂部领导。

    服装分厂这边则是:陈志、蒋慧云、郑峰、销售厂长、杨可、李梦洁。

    主要目的是为杨可的革新方案和具体措施把关。

    李梦洁把事先印刷好的资料,发给众人,杨可开始逐项讲述。

    众人不时提出问题,杨可逐一回答,就像一场答辩会。

    李梦洁则是做记录,把所有问题,以及杨可的解决方法都详细记录下来,为修订革新方案做准备。

    当众人没有问题后,徐枢记道:“杨同志,真是辛苦你了,你放心革新,我们在座的这几位都是你的后盾,有什么难题尽管说,我们为你解决。”

    杨可首先感谢领导的信任,并且保证把革新进行下去。然后话锋一转,道:“徐枢记,我还真有一个建议,想了很久,觉得现在实施正是时候。”

    徐枢记笑道:“你的建议一定与众不同,我很感兴趣,大家也很感兴趣,说吧。”

    杨可道:“我们服装分厂目前职工500多人,虽然不,但与大的企业竞争还是处于劣势。就拿盛京第一服装厂来说,他们比我们大一倍,我们根本竞争不过他们。最后我没法子,只好冒充港商,把他们的供销科长忽悠走了,这才得到这笔单子。但我不能总忽悠人啊。”

    杨可忽悠包常胜的事情,早让王霞传的神乎其神,大家一听,都笑了起来,这子鬼道眼就是多。

    杨可继续道:“这次港商下的单子虽然是以我们为主,以盛京第一服装厂为辅,但保不齐下个单子就给他们了,我们只能接单子。”

    顿了顿又道:“鉴于以上这种情况,我建议招工,最少00名女工,然后进行培训、上岗,这样我们就有一定的竞争力了。以后根据需要可以再陆续招工。不知我的建议如何”

    众人都望向徐枢记,徐枢记道:“这个建议很好嘛,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工会主任道:“现在的年轻人怕吃苦,一下子招00名,恐怕很难。”

    其他几人也都持这种观点,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何峰提议分阶段招工,在三五年内招齐。

    陈志反对,等把工人招齐了,黄瓜菜都凉了。

    徐枢记望向杨可,道:“杨同志,你有什么法子吗”

    杨可道:“我确实有一个法子,只不过有点难度,这就需要徐枢记您亲自出马了。”

    徐枢记来了兴趣,望向众人,笑道:“哦,看来你是给我出难题了呀,我倒是要听听怎么个难度。”

    杨可道:“我们可以分两部分招工,一部分在市里招工,这一部分操作很简单,按照程序进行就可以。

    另一部分在农村招工。

    凡是符合招工条件,并且报名的人,经过考核后,给他们办一个集体户口。

    也就是农转非,变成城市户口,只不过落户在经编总厂,只有结婚的时候,才可以迁出去。

    这样不仅便于管理,还保证了招工数量。”

    众人一听,眼睛一亮,这子的鬼道眼真是多。相互看了一眼,陷入沉思。

    在当时,城乡差别极大,农民靠种地生活,收入微薄;不像市里人,有工作,有工资保障。

    农转非则是一种户籍制度,农就是农民,非,是指非农业生产的人。这种制度诞生在改革开放期间。

    国家为了城市发展和规划,占用一部分土地,便把拥有这部分土地使用权的、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口,进行保障性安置,办成性质为集体所有制的企业,使得这部分人成为第三产业劳动的人口。

    这是国家给予这部分人员生活和生产等各方面的政策性保障。

    对于农民来说,如果能农转非,那可是天上掉馅饼的事。但是国家是有严格规定的,不是轻而易举地就能办成的。

    徐枢记皱了皱眉,然后平静地道:“杨同志,你具体说说如何操作”

    杨可道:“农转非是国家新出台的政策,已经有三四年了,在大中城市已经逐步实施,我们这里迟早也要实施的。

    我们可以做一次先吃螃蟹的人,第一个申请办理农转非。我们只要按照政策执行就可以,不过在操作之前得先办理几件事情。

    据我所知,我们工厂一直使用滑子煤矿的媒,拖欠煤矿很多钱。滑子煤矿是我市偏远山区,因为我们是大集体企业,正好附和农转非的条件。

    我们与滑子煤矿申请合作,征用他们一部分土地,进行生产。这样就可以招收滑子煤矿地区的人,进行农转非。

    同时也可以减免一些所欠的煤款,如果操作成功,那就是双赢。”

    徐枢记眼睛一亮,随后又问道:“征用的土地做什么如果没有实质用途,市里是不会批的。”

    “既然是合作,完全可以在那里建分厂,当地农民很多,不愁工人。也可以做别的,但我暂时还没有想好,土地暂时先放置也可以。最主要的是招工,然后再研究土地的事。”

    徐枢记望向其他几人,道:“杨同志的想法很有意思,给了我们启发,你们觉得怎么样。”

    工厂扩大规模这是好事,自己可以一展抱负。陈志做为分厂厂长,第一个赞成。

    其他人也都赞成。

    工会主任有些担心,道:“能招工固然好,但是,我怎么听都像在钻政策空子。而且这是我们一厢情愿,不知滑子煤矿和当地乡里咋想,还是再研究研究为好,不能操之过急,以免犯错误。”

    徐枢记道:“这事还就真的马上办。这样,我一会儿就去纺织局汇报,然后再去市里详细咨询一下,如果有操作的可能,不管多大困难,都得办成了。”



183,具有传奇色彩
    郑峰问道:“如果招工成功,分厂没有设备,她们能做什么”

    杨可笑道:“我们不是有50万元的面料吗可以卖了,然后买设备,50万元用不完的用。

    分厂办公室后面还有很多趟房,可以作为车间、宿舍。”

    徐枢记笑道:“杨同志,敢情你早就谋划好了。”

    杨可挠了挠头,道:“嗯,早就有这个想法,现在感觉时机成熟了。”

    众人不得不佩服杨可脑瓜灵活。

    ……

    蒋慧云、杨可、李梦洁三人回到生产厂长办公室。

    王霞道:“师爷,刚才有一个叫沈建设的人打来电话,让你给回话。”

    就在这时,刘婧推门进来,四人看了她一眼都没理会。

    刘婧走到蒋慧云桌前,就要说话,蒋慧云低头写字,根本没抬头。

    李梦洁坐下来,边收拾资料,边道:“建设哥他能有啥事,呵呵,对了,一定是玉姐的事,我的宝贝女儿啊,我都想她了,你快回话。”

    王霞听的云山雾罩的,没结婚咋还有女儿了。

    刘婧正要说话,听李梦洁的话,便把话咽了回去。

    杨可拿起电话,拨通总机,要了外线电话,说了几句放下。道:“还真被你说着了,他们兄妹明天请我们吃饭,我们能见到女儿了。”

    “那我得给宝贝女儿买礼物啊。”

    “别忘了给我带一份,上次没给女儿礼物,我怪不好意思的。”杨可道。

    王霞蒙圈了,瞪大眼睛。指着二人,道:“你俩都有女儿了”

    李梦洁一脸的幸福感,笑道:“是啊,我们的女儿。”

    刘婧也惊愕万分,怪不得两人形影不离,原来都有女儿了。杨可岁,刚刚到法定结婚年龄,这么说是提前结的婚。

    国家号召晚婚晚育,他俩这是违反婚姻法!刘婧心中狂喜,终于让我抓住了你们把柄,等着吧,你俩。

    蒋慧云见刘婧站在自己桌前不走,头也没抬,问道:“刘,你有事吗”

    刘婧回过神来,道:“蒋厂长,这批单子都已经下机台了,技术科的人没什么活,我是来问问,他们是不是可以回技术科”

    蒋慧云放下手中的笔,抬头道:“刘婧,我希望你能摆正你的位置,技术科的事情自有郑厂长和杨厂长管,你干好你的本职工作就行,别瞎操心,没其他事回去吧。”

    刘婧一直在车间望着总厂办公大楼的大门方向,见几人出来,知道会开完了,便急忙下楼来到生产厂长办公室。

    她主要就是想打听打听会议内容、结果,说技术科的事情只是做为一个理由罢了。

    此刻被蒋慧云顶了回去,脸上有些挂不住。但自己现在啥都不是,又是自己找上门来的,没有理由争吵。

    登时无话可说,愣在当场。

    四人各忙各的,把她当成了空气。

    刘婧肺子都要气炸了,但又没法子,想吵架都找不到借口,只好心中发狠,要与四人死磕到底。

    回味杨可和李梦洁的话,眼珠一转,计上心来,转身出去。

    李梦洁抬腕看了一下时间,道:“我中午出去买礼物,可是不知道买啥”

    王霞一直感兴趣这个“女儿”的事,于是问道:“给谁买礼物,说说,我和你蒋姨给你俩出主意。”

    李梦洁笑道:“王姨,你是对我女儿感兴趣吧”
1...6566676869...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