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回狂野时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爱吃烤串

    徐枢记顿了顿,又道:“这次革新,很多人付出了汗水,我们要感谢他们。是他们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原来工作可以这样干,原来还可以这样赚钱。

    而这次革新的发起者和带头人就是杨可!他是我们经编总厂的恩人。是他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是他开拓了我们的视野,是他把我们从保守落后的生产理念中带了出来。你们说是不是应该奖励他。”

    还是王霞的嗓门最大:“应该……”

    徐枢记道:“我认为也应该。首先,为了确保十月份在服装分厂全面推行革新,经过蒋慧云同志的推荐,总厂慎重研究决定,任命杨可为服装分厂生产厂长,全面推行革新计划。”

    众人惊愕,杨可多大,二十出头的毛头伙子,刚刚提拔为生产调度没多久,就升任生产厂长,这不是比坐直升飞机还快吗,坐火箭是吧。

    还有不少人感觉纳闷,杨可和蒋慧云两人不是不对付吗,这个蒋慧云咋又推荐他。

    徐枢记继续道:“蒋慧云同志和杨可同志在工作中从抵触、到不理解、再到理解、最后互相帮助,这种博大的胸怀值得我们学习。而且蒋慧云同志更是高风亮节,不计个人得失,即使在患病期间也忘我地工作,并且全力支持杨可革新生产。更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众人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经久不息。

    等掌声停止后,徐枢记道:“经厂部研究决定,并且上报纺织局批准,升任蒋慧云同志为总厂副厂长,兼任服装分厂顾问。”

    蒋慧云临退休前被提拔,这无疑是对她工作的最大肯定。

    要知道,这个提拔可不是总厂说了算,必须上报纺织局和人事局的,这还涉及到她的退休待遇问题。

    蒋慧云也感激地流下了泪,起身道:“谢谢领导对我的认可,谢谢大家对我的支持。”

    徐枢记道:“你更应该感谢杨可同志啊。”

    众人不解。

    徐枢记道:“上次我领着陈志同志和杨可同志去纺织局请示销售我们厂积压工作服的事情,杨可同志趁此机会,给纺织局领导上了一课啊。

    并且郑重说明,没有蒋慧云同志的大力支持和默默无闻地做工人的思想工作,革新不会进展这么顺利。

    杨可同志当场就提议要重奖蒋慧云同志,他说宁可自己什么名誉都不要,也要给蒋慧云一个肯定。

    他说没有前辈奠定的基础就没有今天,这是对前辈的致敬。当时局领导、我、陈志同志都感动的不得了啊。”

    蒋慧云扭头,对杨可投以感激,杨可微微点头,示意蒋慧云别激动。

    徐枢记继续道:“为了保证革新的顺利进行,经厂部研究,对服装分厂管理人员作出部分调整,王霞同志为生产调度。”

    众人都平心静气地聆听。

    “王霞同志,希望你能很好地贯彻执行杨可同志的革新,不要让大家失望啊。”

    王霞没想到会调动工作,一时间没反应过来,旁边的人捅了她一下,她才缓过神来,站起来大声道:“我听从领导安排,听师爷的话,做好本职工作。”

    众人轰然大笑。

    徐枢记也感觉到纳闷,咋还出来了一个师爷,便笑道:“王霞同志,师爷是咋回事啊”

    王霞对大家的笑不以为然,忙解释道:“徐枢记,你是不知道啊,杨可鬼道眼老多了,他刚入厂的时候,我就发现了,啥事我都问他,他出的主意吧,都挺好的,所以我就叫他是我的师爷了。”

    “呵呵,好啊好啊,能为工作出谋划策就是好事嘛。”

    随后又道:“经陈志同志、蒋慧云同志、杨可同志推荐,厂部研究决定,升任缝制一车间4班班长常春花为一车间主任。4班班长人选由分厂自行选拔。”

    众人以为调整完毕,没想到徐枢记又说话了:“鉴于技术科是非常重要的部门,不能一日无主,特任命杨可同志兼职技术科科长一职,待以后有合适人选,再另行安排。”

    此话一出,反应快的立马嗅出味道了。服装分厂生产、技术、销售三大部门,杨可一下子掌握两大部门,最近的单子还是他搞来的,这不是掌控了服装分厂吗。

    那么下一步就是……服装分厂一把手了。

    刘婧反应最大!

    这要是让杨可接管技术科,那自己再想夺回来就难上加难了。

    当下脑子一热,也不管什么场合,站起来道:“徐枢记,我不同意厂部的这个决定!”

    众人再次哗然。

    啥情况,刘婧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竟敢公然顶撞徐枢记。

    徐枢记并没有在意,很慈祥地望着刘婧,道:“刘婧同志,你说说看,不同意的理由。”

    “首先,杨可没有文凭。其次工作时间短,没有经验;三,对技术不是很懂,只是在社会学习班上学习过,那是普通的裁剪技术,与专业裁剪设计区别很大。所以不能升任技术科长一职。”

    “刘婧同志,那你认为谁更适合呢”

    “在经编总厂,除了我是服装科班出身,没有第二人,所以我认为我最胜任。”




180,10万元巨奖
    众人这次不是哗然,而是目瞪口呆。

    啥意思,毛遂自荐啊,那也得分场合啊。厂部都决定的事情了,你能挽回吗,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见过脸皮厚的,没见过脸皮这么厚的,比城墙还厚。

    徐枢记道:“刘婧同志,你的事情我已经知道了,在你没有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前,是没有资格竞争技术科长一职的。

    在我们干部队伍中,不仅要求技术过硬,更注重的是品行。你且安心工作,认真反思,在适当的时候,我会给你证明自己的机会。

    而你所说的文凭只能证明得到文凭的人曾经的学习和经历,并不能证明这人的工作能力。知识一旦与实际脱节,不能为生产服务,将变得一文不值。所以,企业要的是人才,不是文凭。

    在这里我再次重申我厂的用人标准,人品是前提,唯才是用。任何有才华的人都不会被埋没的。”

    现场再次爆发热烈的掌声。

    刘婧哑口无言,认为徐枢记偏袒杨可,无视自己,心中愤愤不已。你们给我等着,我一定报此仇。

    徐枢记继续道:“李梦洁同志就是一个例子,她学的是z文专业,按照她的特长就应该在宣传科或者工会工作。但她勤奋好学,在分厂一车间革新期间,努力充实自己,对服装生产等环节颇有心得。这样的多面手,我们为什么不重用呢。如果我们没有发现这样的人才,那只能说明是我们做领导的失职。”

    徐枢记顿了顿又道:“经厂部研究决定,调任李梦洁同志为服装分厂综合办副主任。”

    现场瞬间热闹起来,纷纷议论。

    李梦洁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大学生,就平步青云当上了副主任,虽然是分厂那边的,级别仍然是总厂这边的科员,属于平调,但实际上是升级了。毕竟挂着副主任的职称,就是有一定的权力了。

    反应最大的是夏彤,在她想来女儿也就是平调过去在生产办公室呆着,继续以前的角色,跟踪记录革新而已。没想到会是副主任。

    嗯,还是老李分析的对,徐枢记很欣赏梦洁,这是给女儿历练的机会,为以后重用打基础。

    等议论声减弱后,徐枢记继续道:“下面我要说的是今天开会的最后一项,也是大家最为关心的一件事情,那就是我们厂部对杨可的承诺,今天兑现了。具体奖励,由陈副厂长说吧。”

    众人一听都知道是杨可为厂子卖积压工作服的事情,上次开会徐枢记当众表态:把利润的50奖励给杨可。

    陈志道:“大家都知道,我厂积压10万套工作服,导致我们资金紧张,还拖欠纺织厂的面料款,纺织厂一度要起诉我们工厂,最后纺织局出面才压了下来。这次杨可同志不仅把10万套工作服卖出去了,而且还盈利很多。

    我们工作服的单价是1八元,这次是按照5元出售。每套净赚5元,10万套就是5万元,并且为我厂多赚取了50万元的面料。”

    现场一片惊叹。

    这子咋这么厉害,竟然赚了这么多钱。

    “还不仅仅如此,通过这次操作,杨可同志获得了外商的信任,外商又追加了五万套工作服订单。”

    众人再次惊呼,这子咋有这么大神通

    陈志等到现场平静下来后,一字一句地道:“这次修改工作服、再加上生产次品需要的费用,5万元已经绰绰有余。所以我们纯利润是0万元,厂部决定兑现奖励杨可50纯利润的承诺,奖金为……10万元!”

    “啊……”

    现场狂热了,眼红了,天啊,10万元!天文数字!

    有的人要窒息了,有的人心脏要蹦出来了,有的人惊呆了。

    自己不吃不喝一年工资才一千元左右,即便不吃不喝,那也得100年才能攒够10万元。

    徐枢记道:“眼红了是不,我以前就说过,任何人能卖掉工厂的库存都提成50,现在还有效,以后也有效,这就是唯才是用,多劳多得。你们要把眼红化作动力,用在工作上,同样能得到奖励。”

    然后又道:“下面请杨可同志讲话。”

    现场爆发热烈掌声。

    杨可站起来,望着众人,然后讲话,语调平和,一点没有激动和沾沾自喜的样子,显得非常成熟和深沉。

    “首先感谢各位领导的厚爱和栽培,其次感谢工友的大力支持,谢谢。

    我将不遗余力地为服装分厂,为总厂贡献自己的力量,把革新深入下去,让工友得到更大的实惠,让工厂利润更高。”

    掌声再次响起,经久不息。

    只要能让工人得到实惠的领导就是好领导,杨可的话就抓住了众人的心,哪还有不赞同的。

    要说不赞成杨可的,也只有刘婧一人。

    10万元,杨可竟然轻松得到了10万元,这是什么,这是吞并国家资产,不行,我必须阻止!

    脑子再次发热,就要站起来说话,但听见经久不息的掌声和周围人几近狂热的表情,刘婧心中咯噔一下,看来今天已成定局,无法阻止了,只好从长计议了。

    等到掌声停止后,杨可继续道:“国家改革开放的方针是坚定不移的,而我国目前的出口优势就是廉价劳动力。

    在这方面,轻工行业是最具优势的。而在轻工行业里,纺织行业是排头兵。在纺织行业里,服装加工是最具优势的。

    在未来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服装加工将占据加工出口的主要地位。这就是我们的机遇。如果我们能把握住,我们将走在其他企业的前面。

    徐枢记刚才不是说了吗,这次南方考察,那里的服装厂如雨后春笋般生长。都说南方到处是黄金,只要肯出力就能赚钱。我说,我们东北也一样,关键就是抓住机遇!

    我相信,随着我们革新的不断深入,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商与我们合作,这就是机遇,我们不能错过!

    常言道,打铁还要自身硬,只有我们技术过硬,产量更高、质量更好,就会赢得更多的客户。我们也就会赚更多的钱!

    所以,我们要把革新进行到底。”



181,等老妹回来下馆子
    杨可最后一句话说的铿锵有力,并且有力地挥舞着拳头。

    会场寂静一秒钟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王霞激动地站起来,边鼓掌边喊道:“讲的好,一定要抓住机遇,一定革新到底!”

    机遇是啥,就是这次革新,拿了半辈子死工资的人,都渴望多赚钱。王霞如雷的喊声之后,又有不少人站起来给杨可鼓掌,纷纷喊道:“抓住机遇,革新到底。”

    刘婧傻眼了,这子啥时候这么会忽悠,没看出来啊,这样下去我再想翻身可就难上加难了。不行,得想法子,一定要想法子……

    夏彤也很激动,自己一直没瞧得起杨可。此刻听完,暗忖:这子脑子里到底有多少东西,而且煽动性极强,比那些领导讲的都好。怪不得我们家老李一直夸他是一个人才,怪不得女儿喜欢他,看来还是自己看走眼了。

    不过他毕竟年轻啊,就是一股子冲劲干工作,一旦遇见大挫折保不齐会颓废,还是好好观察观察再说吧。

    刘婉欣直皱眉,因为她与杨可接触时间最长,当然知道杨可半斤八两了,此刻感觉杨可就是一个陌生人。

    一年没见,他倒是看了很多书,学了不少知识,以前怎么没发现他的这个特点。

    刘婧属于越挫越勇的人,一心想扳倒杨可,心想着用什么方法才能击败杨可。

    徐枢记看了看身边左右的副职,声道:“你们看杨同志咋样”

    陈志乐的嘴都合不上了,不停地点头、鼓掌。

    工会主任道:“果然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啊。”

    何峰竖起大拇指道:“徐枢记真是伯乐啊。”

    徐枢记笑道:“这么说你们都承认他是好样的了”

    “那是那是。”

    众人群情激昂,每个人的都对革新充满了憧憬,同时也都非常佩服杨可:看人家,年纪不大,懂得真多。

    徐枢记问李刚等人还有没有其它事情,几位副职都摇头。

    徐枢记道:“我希望通过今天的会议能给大家一个信号、一种鼓励,那就是只有认真地工作,才有可观的收入。另外,财科科长陪同杨可到银行办理转款事宜。散会。”

    这个会开了两个时,与会之人算是开了眼界:

    杨可是经编总厂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中层干部。

    得到了10万元的巨额奖励。

    同时,杨可的演讲也给了众人极大的震撼,很多干部的孩子比杨可还要大几岁,相比之下,相形见绌。

    这个杨可怎么可能是高中生

    按照他的学识,最起码也得是大学本科生吧。

    不管是啥生吧,能给员工谋福利就是好样的,就全力支持他。
1...6465666768...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