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昭烈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沉舟烂柯
“你想在那边做什么行当”得知张焕的所作所为之后,刘备也放心了,直截了当地询问起来。
“韩州山多树多,也有几个好港口,我想利用这点优势,把木器行、造纸坊、造车厂和造船厂开起来。”张焕不假思索地答道,看样子是早就有了打算。
刘备点点头,觉得这个想法不错。
砍伐树木能提供劳动岗位,然后树皮造纸、普通木材制作各种器物,上等木料则用来造车和造船,在此期间还能促进运输行业,依托树木资源,搞起来六个行业,并且这些行业还具有极强的互补性和紧密的产销关系。
“需要多少钱”刘备继续问道。
韩州成立才一年时间,又是由乐浪郡和原三韩的土地组成,产业基础薄弱,除了农业之外没什么稳定的收入来源,若是幽州不伸出援手,张焕就算再有本事,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五亿现钱,外加一个面子,我要从幽州商会和辽东那边赊工具,赊零件,请工匠,都是得罪人的事。”张焕一脸风轻云淡,好像他口中说出来的不是五亿钱,而是五万、五千、甚至是五个大钱一样。
纵使刘备早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也被张焕的狮子大开口吓了一跳,他冲着对方瞪起眼睛,恶狠狠地问道:“赊账就赊账,要那么多现钱是做什么”
“韩州孤悬海外,n以上的百姓都在田里刨食,自给自足之余,也对故土产生一些疏离的感觉。”张焕说着说着,面色就严肃了起来,“我们需要开拓与幽州和徐州的海上商路,还需要掌握大量的钱财,通过贸易往来,把韩州和本土牢牢地绑在一起。”
“你带了这个坏家伙一起过来,就是让他给你运钱的吧”刘备看着坐在旁边坏笑不已的甘宁,恍然大悟地叫道。
“他有他的事,我们是顺路。”见刘备这幅表情,张焕就知道他已经应允了,当即放下心来
第六十四章 这个主意不错
好消息要跟人分享才有意思,秉承着这个原则,刘备压抑住激动的心情,去到后堂跟张宁和糜贞打了个招呼,说是自己有事,中午不在家吃了,然后拉着张焕和甘宁,急匆匆地跑到书院去找卢植。
自从当初被刘备一顿忽悠给迷了心窍之后,卢植最近一段时间好像又恢复了理智,对倭国有海量的金银铜矿这个说法也不是那么坚信了,刘备就想看看,等到老先生看见这些几乎就是现成银子的矿石,他会是怎样的表情。
结果和他想的差不多,在卢植专门用来谈私事的静室之中,在看到满满一小包的各种矿石之后,老先生表现出了之前从没人看见过的敏捷,飞快地把原本就关的好好的门窗又重新关了一遍,仔细插好门闩之后,才迈着大步回到桌前,将矿石一个个举在眼前端详起来。
“这几乎就是现成的银子啊!”卢植发了一阵呆,用力抿了抿嘴,努力让自己恢复镇定,“兴霸,你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给老夫讲讲,不要有半点遗漏。”
甘宁得意地清了清嗓子,便开始讲述自己发现银山的经过。
自从离开幽州之后,甘宁就亲自动手,把刘备画出来的大概的倭国地图又临摹了几份,当然,他没有用金矿、银矿和铜矿这些字眼,而是安了个“祥瑞”的名头,分发给麾下几名得力干将,让他们沿着朝鲜半岛的海岸线一路向东,经过朝鲜海峡,在九州岛北部确定了大概的方位。
然后就是继续沿着海岸线缓缓探索,从北九州到下关,来到了本州岛,之后一路前行,摸索了数百里之后,又经过反复比对和确认,才找到银山所在。
“真的会反光”刘备瞪着眼睛问道,这种事情,就算是他自己,都觉得有些匪夷所思。
关于石见银山,刘备其实也知道得不多,只是知道有这么个能够在巅峰期年产四十吨白银的银山,知道大概的位置,并且看过一个传说,说是之前人们没有意识到它的价值,直到某位商人坐船从海上路过,看见那座山在阳光照耀之下有星星点点的反光,极力推动开采,这才有了石见银山的辉煌。
之前跟甘宁吹牛的时候,刘备确实是说过,从海上都能看见银光闪闪,但坦率地说,他自己都不相信。
“是真的。”甘宁老老实实地说道。
或许是甘宁运气好的原因,在去年冬天,他要寻找的地区几乎没有下雪,失去了树叶的荫蔽、又没有积雪的掩盖,石见银山的真容根本无法隐藏。
再加上甘宁牢牢记住了刘备之前的吹嘘,吩咐手下一定要注意每一座山的异常,经过好几天时间的盘桓和观察,在数百双眼睛的注视下,他们终于发现了点点反光。
一部分人留在船上驻守,一部分人在海岸附近修筑了简单的营地,震慑在远处窥视的倭人,甘宁则是亲率最精锐的部下进入深山,当起了勘探队员。
“我们的人在山里找了几天,发现了不少矿石和细小的银粒,感觉那里不光有银矿,还有铜矿。”甘宁扒拉了几下,捻起一块带有绿色斑点的小矿石,“这个是铜绿,我认得的。”
这下发财了!
刘备和张焕对视一眼,同时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矿石这个东西就像是人一样,不可能突然出现在本不应该出现的地方,当你遇见一个人的时候,那就意味着,你会遇见更多的人当你发现一块矿石的时候,那也意味着,你发现了一处矿藏。
走在山上都能捡到现成的银子,这山里是得埋藏着多少
与刘备和张焕这两个财迷相比,卢植的表现就端庄了许多,老先生手一直没停,掂
第六十五章 没工匠,招方士
有了银山的巨大,刘备等人精神好得不得了,走路都像是带着风,短短几天时间,他们就制定出了一整套的计划。
根据这份计划,矿石被开采出来之后,经过初步破碎和筛选,会被运送到朝鲜半岛最南端,也就是后世的釜山地区,那里有一条水量充沛的大河,可以兴建水硾粉碎矿石,并进行进一步的筛选,然后冶炼成各种金属成品。
冶炼所用的燃料自然是木炭和焦炭两种,木炭好解决,砍伐树木之后,用树皮和主干之外的部分烧制就可以,而焦炭这个东西,就必须从辽东或是右北平那边千里迢迢地走海路过去。
“如此一来,又要耗费许多人力,成本也有些高了。”一想到自己要从零开始,建设一座专门冶炼矿石的小城,从衣食住行到劳作工具,一切生活来源都要通过海路运输,张焕就有些头痛了。
与其找那么个交通不便利的地方,还不如直接把矿石拉到幽州本土,利用这边充足的人力物力来冶炼呢。
“你也知道采矿这个东西,一万斤矿石里面能出二三两银子就是好矿了,把那么些东西运到幽州,需要多少船,多少时间”刘备出言反驳道:“再说了,放在与世隔绝的地方才安全,也省得派过去的人动心思。”
“这话倒是没错。”卢植点点头,赞同刘备的说法。
刘备划定的地方位于朝鲜半岛最南端,背山傍海,荒无人烟,在那种地方,金银的力,甚至还不如实打实的粮食和工具呢。
就算谁不开眼,扛上几十斤银子跑了,然后运气好,避开追捕,越过朝鲜海峡到了倭国,难道他还能拿着银子在一群尚未开化的土著那里当富豪
钱这个东西,是要在繁华的地方才有用的。
“子元啊,你现在都是个大都督了,想事情不要那么小家子气,我们发现的可是一座银山,白捡的钱,花费的那么点人力和时间在白花花的银子面前算得了什么”刘备拍着张焕的肩膀,苦口婆心地劝说起来。
张焕想想也对,辽东那边的煤矿什么的,不也是地底下挖出来的嘛,以前成本还挺高,自从这两年用上马韩人俘虏之后,人力成本削减了一大块,也就跟捡钱没太大区别了。
手里攥着这么些源源不断的财源,确实是不用在乎太多的东西,只需要把事情做好就行。
“那我回去之后亲去一趟,务必要选个好地方。”张焕点点头,然后又提出一个新问题,“我们幽州的工匠都是炼铁炼铜的,没有冶炼银矿的经验啊,这也行吗”
这一下可把刘备给问住了,他仔细想了想,感觉这种贵金属的冶炼,似乎确实是和铁那种大路货不太一样。
“先生,你看”刘备转向卢植,询问起他的意见。
老先生学识渊博,应该会记得一些东西吧
卢植皱起花白的眉毛,起身在屋里兜起了圈子。
华夏并不盛产白银,尤其是在当前这个缺乏勘探技术的时代,从而也没有发展出太成熟的冶炼技术,卢植绞尽脑汁地回忆,也只是记起了一些零星的记载。
如今天下这么乱,总不能到处派张旗鼓,寻找会冶炼银子的人吧
转悠了半天之后,老先生才停下脚步,有些不确定地说道:“老夫还真记不得有这方面的好工匠,不如从徐州和扬州那边找些擅长炼丹的方士”
&
第六十六章 又一处金山
给张焕安排完任务之后,刘备又转向了甘宁,给他下了一个新的命令。
“兴霸,你也别闲着,在徐州那边寻找方士的事情交给糜子仲去操心,另外给商队护航这种小事就交给信得过的人去做,你继续沿着海边往东北方向走。”刘备用手在地图上虚虚画了一条线,然后在本州岛的中北部位置停下,又画个圈圈,“这里有个孤悬海外的岛,找到它。”
确定了石见银山的存在和位置之后,刘备信心大涨,他昨天晚上一夜没睡,反复回忆着当初自己上大学时候玩过的游戏和看过的穿越,终于想起了一个好去处。
本以为甘宁会痛快地答应,却没想到这个家伙脖子一梗,直截了当地拒绝了,“不去,我要去南边找金矿和铜矿,还要找倭国国君搞事情呢。”
“还有金矿”张焕本来都已经准备收拾收拾出发了,一听说金矿,屁股又像是粘了胶水一样,牢牢地坐回了椅子上,“在哪里,说来听听。”
甘宁也不知是对着当初了地图研究了多少遍,没有半点犹豫,就在后世的九州岛和四国岛点了两下,“这里有几十万斤金矿,这里是几百年都挖不完铜矿,都是师兄说的。”
“走走走,我这个都督不当了,咱们两个去倭国挖矿吧。”张焕眼睛一下就瞪圆了,这些矿藏的位置都离得不远,若是真如刘备所说可以开采数百年,那就不是弯腰捡钱了。
那是天上掉钱!
“我说的地方就是个金银岛,都不用你去做别的事,找点人挖了泥巴用筛子筛,都能筛出现成的金子!”刘备又在自己新选定的地方画了个圈,然后重重点了两下。
见他这么确定,张焕和甘宁二人反倒有些不相信了。
你说哪里有银山,而且确实是被证实了,真的有,这是毋庸置疑的。
你说哪里有金矿,看在银山的面子上,我们也信,而且要抽调人手去找,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现在你把手往地图上一划拉,嘴里吧啦吧啦说上几句,这里有金子,那里也有金子,这就有点夸张了吧
倭国是你家开的,说哪有金子哪就有金子
就连卢植都有些不敢相信了,他咳嗽两声,清了清嗓子,指着九州和四国两个小一些的岛说道:“老夫也记得你当初说的是这里,至于那个黄金岛,玄德,会不会是你口误,或者是记错了”
“没错,确实两个地方都有金矿,而且都是储量巨大。”刘备坚定地说道。
张焕胸口剧烈起伏,以手扶额,半晌都没有说话。
他是真有点惊到了。
“什么都别说了,出兵倭国吧。”许久之后,张焕才平复了心情,涩声说道:“不用幽州这边出兵,我在韩州的部队再加上兴霸的水师就够了。”
作为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刘备此时却是不慌不忙地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急什么,矿在地下埋着又不会飞走,只要兴霸能把位置确定了,我们再按照之前的计划,扶持倭国本地势力,一步一步慢慢来。”
汉军战力天下无双,跑到倭国去打那些尚未开化的土著,战场上的胜负自然不用多说是稳赢,但跟土著打仗,说出去并不是那么光彩的事。
而且把倭人打败了,人家往山沟沟里面一钻,往哪个犄角旮旯一藏,谁去抓抓了谁管饭怎么在语言不通的情
第六十七章 奉旨讨贼
四月,长安。
一列浩浩荡荡的车队正在向城内的皇宫缓缓驶去,大汉王朝现今实际上的统治者太师董卓,正穿着华丽的朝服,悠闲地坐在他那辆爪画两幡,被人们称作“竿摩车”的青盖金华车上,由一队强悍的并州狼骑担任护卫,准备觐见当今天子。
今天是四月二十三,皇宫内要举办一场由皇帝亲自主持,专为庆祝太师功绩的盛大宴会,作为主角,董卓难得地起了个大早,那位不久前才被司徒王允送入府中,娇嫩得像是朵鲜花一样的美丽婢女亲自为他梳洗,甚至将他颌下原本乱糟糟的胡须都给梳理得一丝不乱。
如今董卓年纪大了,生活也过于糜烂,整个人的气色都不如几年前,唯有花费长时间的打扮,他才能从铜镜中的倒影上找到一丝熟悉的影子。
“也不知道那王允是从哪里找来了如此美貌,如此善解人意的女子,就连皇室里娇生惯养的公主都比不上她。”董卓随意地侧躺在青盖金华车厚实绵软的锦垫上,他本就身材异常魁梧,经过这两年的锦衣玉食,体型已经肥胖到了恐怖的程度,偌大的车厢,竟然被他一个人就塞得满满当当。
走着走着,董卓突然想起了什么,他侧过脑袋看了一圈,却发现担任护卫首领的吕布离开了自己的视线,或许是去队伍后方了。
“看在他这么忠心耿耿的份上,等再过些日子,老夫玩腻了,就把那个婢女赏给他吧。”董卓想起几个月前那档子破事,不禁摇着头,自嘲地笑了笑。
自从回到长安之后,吕布就成了董卓的嫡系亲信,负责保护他的安全,要说起来这个人相貌堂堂,武艺n,深受董卓器重,可就是一个毛病,让董卓总是对他不太放心。
吕布太好色了。
半年时间,他几乎把太师府的所有婢女都勾搭了个遍,原本董卓也就睁一眼闭一眼,反正那些女人都是他抢过来的,之前也经常赏赐给忠心的手下,可是在发现吕布与王允送来的那个婢女还有一腿,董卓终于忍不了了。
在太师府后院的凤仪亭,董卓抓到了衣衫不整的二人,结果吕布仗着年轻力壮,一溜烟就跑没影了,顺带还把董卓向他掷去的手戟给抓住,变成了自己的东西,那个婢女则是哭得梨花带雨,硬是把董卓的满腔怒火化为了绕指柔,此后还一如既往地受到宠爱。
这种事都能忍下来,董卓觉得,自己对吕布真是太宽容、太仁慈了。
突然,车队最前方发生了sn,许多人手持长戟,从不远处的北掖门内冲出,气势汹汹地向着董卓所乘的,最为高大华丽的马车而来。
“狗贼,你敢反我”董卓定睛一看,却发现那群乱贼里面冲在最前方的,居然是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李肃,不禁破口大骂。
李肃是五原人,被董卓一路提携,从骑都尉做到了虎贲中郎将,还在两年前那场n之战里说降吕布,立下汗马功劳,从此更是深得董卓器重。
这样的人都反了,天下难道连一个好人都没了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