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汉昭烈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沉舟烂柯

    直到战线全面崩溃,士卒们丧失斗志,哭喊着四散逃命的时候,李肃才认清了几个现实:

    他过于高估了自己

    他过于低估了牛辅

    武勇在战斗中有作用,但一个勇武的人远远比不上一个会指挥战斗的人

    牛辅即便在西凉军一干将领中是出了名的废物,战阵水平也比他高上一筹

    董卓让他挂个虚职混俸禄,又拒绝把他提到更高的位置上,是有道理的。

    经历了溃败之后,李肃并不是没有想过重整旗鼓,可是牛辅难得打一次酣畅淋漓的胜仗,狂喜之下也是紧追不放,每次李肃收拢起几千人就再次被追击而来的凉州军打散,好几次险死还生,最后他一看,不能再做这种危险的尝试




第八章 没法打了
    “是吕布来了,撤,快撤”一见来的是吕布和他的并州狼骑,牛辅心胆俱裂,他转身跑下小山包,手忙脚乱地解开拴在木桩上的战马,一溜烟就向东跑去,什么都不管了。

    牛辅一跑,他的亲兵也跟着跑,掌旗官自然也不能傻傻留在原地当靶子,于是也拖着旗子跑了,主将临阵逃脱,战场上剩余的将校们虽然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可也顿时没了斗志,带着将将收拢起来的部队便要撤离。

    此时,并州狼骑将士们已经加速到极致,呼啸着进入战场了,朝廷溃军纷纷向两侧避开,为他们让开冲锋的线路,然后略带羡慕地看着这支不过千余人的部队疾驰而过,碾压突然丧失了斗志的敌军。

    而那面高高飘扬在阵型最前方,为全军指引进攻方向的“吕”字大旗,也让他们心中一阵感慨。

    这次要是让温侯吕布率领我们出征,还会有这样的惨败吗

    并州狼骑像是暴风一般,在广袤的原野上纵横肆虐,追杀者和被追杀者,在一瞬间发生了转变,但是由于吕布麾下人数太少,又看不到对方将旗,连个主攻方向都没有,只能看着西凉军在留下几百具尸体之后重组阵型,目送他们缓缓离开战场。

    虽说是以一己之力扭转了局势,拯救下了朝廷的东征部队,但吕布环视战场,心中的怒火却是怎么都压制不住,额角上的青筋也是一个劲地跳个不停。

    “李肃呢,让他过来见我。”吕布坐在一个树桩上,吩咐手下士卒去找李肃,他的语气异常平静,但无论坐姿,表情,眼神,以及那双扶着膝盖,微微颤抖的手上,谁都能看得出来,他几乎要气炸了。

    过了一阵,在一众将士的簇拥之下,李肃来到了吕布面前,他脸上早已没了出发时的志得意满,而是布满了尴尬、不甘的表情。

    而此时的吕布已经把双肘拄在膝盖上,也不知道是在想些什么,见到李肃过来也根本没有改变姿势。

    “将军”片刻之后,李肃实在是受不了这令人窒息的压抑气氛,开口说道。

    “朝廷的军队呢”吕布打断了李肃的话头,直截了当地问道。

    李肃一愣,然后伸手往四周一比划,“活着的都在这里了。”

    “手里没兵器,身上没盔甲,这也叫军队”吕布似笑非笑地哼了一声,这时候他才站起身来环视战场,目光中满是无奈。

    这两万人是负责长安防务的戍卫部队,穿的盔甲,用的武器,都是朝廷能找到的最上等的货色,经过这一场战斗,人员伤亡过半,装备武器扔得什么都没剩下,偌大的战场,却活像是叫花子在开全国代表大会,让人看得辛酸,都忍不住想扔几个铜板给他们。

    “如今牛辅大获全胜,不久之后必将卷土重来,到时候朝廷用什么去抵挡他”吕布转过身来,咬着牙一字一字地说道:“李肃,你葬送了保住长安的最后希望。”

    李肃被说得沉默不语,浑身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他与吕布是同乡,早在边地闯荡的时候就认识,此时更是听出了对方话语中的杀意。

    士卒和能打仗的士卒不一样,前者只需要拉来人,套一身铠甲、塞一把长矛就行了,若是没钱,不给铠甲都行。

    可是能打仗的士卒首先需要身体强壮的人,想要达到令行禁止,上阵不乱跑,能走队列,敢杀人的程度,至少还得经过半年时间操练。

    然后还需要精良的武器装备,充足的粮草辎重,大量的中低层军官,这



第九章 是个人才
    “打得还不错嘛,是个人才。”

    刘备看完手中的战报,有些得意地对卢植说道。

    前两年青州刺史焦和病逝,袁绍便任命了臧洪前去接任,这个臧洪出身名门,是故使匈奴中郎将臧旻的儿子,而他也确实有本事,在南线与臧霸孙观等人相持不下的同时,还能腾出手来痛殴辖区内的青州黄巾军。

    在臧洪的打击下,青州黄巾实在是待不下去了,于是他们开始试探周边地区,想要来一次战略转移,而青州黄巾第一个寻找的方向,就是与青州北部接壤,刚刚经历了土地改革,正在热火朝天搞建设的渤海郡。

    于是乎,数万黄巾军战士扶老携幼,浩浩荡荡地向北开进,等到他们渡过黄河,进到渤海郡地盘的时候,队伍人数已经膨胀到了近三十万。

    如此大规模的行军自然瞒不过渤海太守审配的眼睛,这个人本事大胆子也大,一边派人向远在幽州的刘备汇报了这边的情况,让刘备不用担心另一边则是派人去西边河间、巨鹿、安平等地抽调兵力,召集起来的士卒都不用走路,直接乘坐漳水上的货运船只顺流而下,迅速季节到了渤海郡的治所南皮。

    郭嘉听说有黄巾军给他练手,水贼和走私的生意也不做了,带着鞠义和手中的主力就走水路赶过去了关羽听说了这个消息,又让黄忠带了两千nn手前去助阵。

    结果等拖家带口的黄巾军到达距离南皮还有近二百里路程的乐陵,刚刚踏入渤海郡境内,就撞上了黄忠、鞠义、郭嘉、审配等人率领的部队。

    若是打硬仗的话,这支混编部队或许还存在着许多沟通和磨合上的缺陷,但拿来对付拖家带口,混编到无以复加的黄巾军,就完全是碾压了。

    乐陵一战,黄巾军被迎头痛击,为首大将还没来得及叫出自己名号,就被黄忠一箭射穿了咽喉,几轮远程火力的压制之后,鞠义带着自己的百壮士冲入已经散乱不堪的黄巾军阵中,在十几名队率的统辖之下分散开来,击溃敌军任何反扑的势头。

    青州黄巾本就是黄巾军中的旁支,是在张角三兄弟的主力覆灭之后,朝廷大军撤回洛阳,才重新崛起的一股势力,压根就没经历过什么正儿经的战争,战斗力和战斗意志不用说,也就将将达到水准线上。

    他们最早遇见的青州刺史焦和是个名士,高谈阔论可以,打仗一窍不通,双方啄了个有来有回,结果熬死焦和,来了个臧洪当刺史,青州黄巾就打得有些吃力了。

    如今和幽州军打,简直就是刚出新手村的小菜鸟一头撞上满级大佬,对方还没用力呢,他们就已经满地打滚,爬也爬不起来了。

    双方交战还没一个时辰,这支青州黄巾军就全面溃败,开始做起了他们最擅长的事情跑路,心想着打仗打不过,跑总能跑过吧。

    可是当他们经过两三天的逃跑,一路逃到黄河边上才绝望地发现,河面上已经满是幽州军的船只,压根没有逃回南岸老巢的机会了,于是数十万人当机立断,选择了投降。

    “这个审配确实有一套,居然能让手底下的船队运送完将士之后直接入海,几天之内强行五百多里,又在黄河里面截住了黄巾军。”卢植思前想后,都觉得这样的战争模式有些超过他的理解范畴,不由得连声赞叹起来。

    “能够充分利用手中资源,这就是一般人做不到的本事。”刘备也有些得意,但他得意的不是自己有识人之明



第十一章 全毁了
    “袁绍要我们割让黄河以北的东郡土地”当陈宫从南边赶回来,并且得知了这个极度蛮横、极度无礼的要求之后,眼角不禁抽动了几下,但他随即就调整心情,给出了自己的意见,“给他就是了,让天下人,尤其是兖州人都看看,这个出身于四世三公,担任联军盟主的袁本初到底是怎样一副嘴脸。”

    话虽这样说,但要轻易放弃自己的家乡,尤其是放弃这一年来的建设成果,陈宫还是有些舍不得。

    毕竟眼下已经是五月了,再过几个月就要秋收,可是自己这边一走,粮食就都成了袁绍的。

    不劳而获,只等摘桃子,这就是袁绍一贯的作风。

    见到陈宫这个本地士人的代表也表态了,曹操才放下心来,开始着手部队集合迁徙的事情,既然袁绍对他不仁,那就索性把能带走的都带走,兵员、物资、人才,只要愿意跟着曹操渡河南下的,他一概来者不拒。

    数日之内吗,东武阳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集散市场,各路人马忙忙碌碌,不断地将物资运送至此,然后再跟随车队浩浩荡荡地向南边进发。

    为了确保路途上的安全,包括曹仁和夏侯兄弟在内的曹营众将全部担负起了护送的任务,其中有一个身材矮骑在马背上甚至显得有些滑稽的武将引起了过往民众的议论,但他仿佛是听不到随处可闻的窃窃私语甚至是窃笑,仍然大摇大摆地指挥军士做事。

    “文谦,你一个小小军侯,怎么架势摆得比将军还足”曹仁实在是有些看不下去,趁着歇息的时候把这个小个子武将拉到一旁,对他指点起来,“明公赏识你、提拔你,可不是让你居功自傲的。”

    被自己的顶头上司这样说了,小个子武将却仍旧把脑袋昂得高高的,理直气壮地解释道:“校尉有所不知,世人都是以貌取人,我生得矮若是再没了气势,怎能让麾下士卒老老实实地听从命令再说了,我乐进过去是小吏、现在是军侯、以后就未必不能当个将军,趁早练练架势,以后当了将军也不生疏。”

    曹仁又气又乐,可也意识到这个乐进说得确实有道理,他最早是曹操帐下小吏,一直因为身材矮小其貌不扬,而被同僚们轻视,直到在曹操来到东郡,与黑山军和匈奴于夫罗的连番激战中,他凭借着悍不畏死的战斗风格,每战必为先登,立下大功之后,才成为了统领五百人的曲军侯。

    先天条件不如别人,乐进硬是通过自强不息,将无数同僚挤在身后,拥有这样高昂的斗志,只要不死,他日后必定能做出一番功绩来。

    在无数个类似的小插曲中,东武阳的渐渐变得稀少,在陈宫等当地士人的号召下,许多年轻人应征入伍,成为了曹操部下,他们将要离开家乡,为了保卫兖州而战。

    作为首席军师,荀彧将自己安排在最后一批离开,临行之日的清晨,他和陈宫二人来到城外的一处高坡,俯瞰着整座东武阳城,心中颇为不舍。

    原本年久失修残破不堪的城墙,他们来了,修葺了

    原本被糟蹋得不成样子的农田,他们来了,开垦了

    原本坑坑洼洼通行不便的道路,他们来了,重整了。

    可是如今,到了要收获的季节,他们要走了。

    “曹公之前询问过我,能不能通过友若劝说袁绍,让他放弃吞并东郡的想法,被我拒绝了。”荀攸看着城外一望无际的农田,以及镶嵌在其中的几处村庄,语气平淡地说



第十二章 搞不清状况了
    颍川,颍阴。

    一名三十来岁的年轻人正茫然地走在残垣断壁之间,寻找着往日里家族的踪迹。

    他风尘仆仆,满脸尘霜,衣衫褴褛,脚下的鞋履都磨破了,但比起身体上的疲惫,心中的震惊和痛苦对他打击更大。

    “公达”突然间,在不远处一座保留得还算完好的房舍内走出个老者,半是疑惑半是惊喜地扬声叫了起来,“你不是被董贼裹挟到长安去了吗,怎么逃出来的”

    “原来是李伯。”这名年轻人转过身去看着对方,然后同样惊喜地叫出声来。

    这人正是荀攸,他从离开长安之后,本想着借道商县、武关,避开凉州军聚集的弘农和二百里荒无人烟的洛阳,从荆州返回故乡,不曾想王允一个命令,就让凉州军人心惶惶了,兵士人心惶惶,百姓就遭殃了。

    驻扎在各地的凉州军将士大多数响应号召,投奔到董越和牛辅的麾下,然而还有少部分人不愿再受约束,就地化身盗匪,干起了没本的买卖。

    在这样乱成一团的情况下,荀攸找不到车马,也不敢走大路,每日里昼伏夜出,翻山过涧,这才回到了家乡,谁曾想颍川更惨,他这一路走来,连个完整的房子都没怎么看见过。

    这李伯原本是荀家的老仆人,之前荀氏家族搬迁的的时候并没有变卖房产,想着万一政治投资失败,他们还能退回颍川,于是留下了几名信得过的仆人看家护院,结果凉州军一来,年轻的全跑的,李伯年老体衰腿脚不便,依靠着事先存了些粮食,对家中地形也熟悉,这个屋子藏藏,那个屋子避避,反倒是活了下来。

    此时看见荀攸这个主家子弟,李伯老泪纵横,拉着他就絮絮叨叨地讲述起这段时日的悲惨境遇来。

    荀攸耐着性子听了半天,最后才得到自己最想听到的消息:整个家族的精英几乎都跟随荀彧前往东郡,避过了这次祸乱。

    “文若叔父真是有先见之明啊。”得知家族安然无恙,荀攸这才放松下来,他无力地坐在一块青石上,脑袋低垂在双肩之间,身体一抽一抽,竟是喜极而泣。

    颍川荀氏一体两支,关系非常密切,荀攸虽然小一辈,可是和荀谌荀悦他们年龄相仿,从小就玩在一起,至于荀彧这个小叔父,比荀攸年幼六岁,却从小就显露出卓尔不凡的才识气度,一向让荀攸钦佩有加。

    如今荀彧有先见之明,让整个家族躲过一劫,更是令荀攸喜出望外,在得知荀彧和整个家族的去向之后,他略作歇息,从那些侥幸活下来的人们手中弄了些还算整洁的衣物,便将李伯托付给了乡人,自己又踏上了东去的道路。

    颍川遭受了如此劫难,而施加bn的元凶却也好不到哪去。

    李傕和郭汜正抢得过瘾,突然得到了董卓丧命的消息,顿时吓得够呛,带着部队就向北疾驰而去,一路上哭哭啼啼,为董卓这个恩主好是流了不少眼泪。

    一路上消息不断,但总体来说,都是不错的消息:牛辅杀了董越,吞并了董越的部队牛辅发出号召,召集全体凉州军向他的大旗下聚拢牛辅击败朝廷远征军,追杀二百多里,缴获军械物资无数。

    “这个牛辅深藏不露啊,以前那些蠢事怕不是他在扮猪吃虎,我们还回去吗”几天下来,郭汜被吓得一愣一愣的,他以前多次嘲弄过牛辅,这次回去恐怕没什么好果子吃。

    “回去啊,如今正是用人之际,牛辅哪舍得杀你”李傕倒是没这方面的忧虑,他跟牛辅关系不错,平日里打仗立了功也尽量照顾这个上司,如今董卓没了,牛辅成了凉州军地位最



第十三章 怕不是个假的
    等到安顿好部队,李傕和郭汜才突然发现,偌大的西凉边军,居然轮到他们这几个校尉来挑大梁了。

    而且还有一个非常不好的消息,在前两天那场营啸之中,这支部队的士气极度低落,根本无法承担作战任务,也就是说,还能保持正常水准的,就只有李傕和郭汜的直属部队。

    “这下可不好办了。”李傕语气沉重地说道:“这么多人聚在一起,每天人吃马嚼就让军粮捉襟见肘了,等下去就只有死路一条,可是”

    见李傕有些说不下去了,郭汜点点头,表示自己什么都明白。

    他们现在已经是丧家之犬,四面都是虎视眈眈的敌人,必须以战养战,迅速取得大量给养,才能够勉强活下去,在周边地区之中,符合这个条件的只有长安,可是他们两个人的嫡系部队加起来才六七千人,想要进军长安,简直是痴人说梦。
1...105106107108109...2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