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汉昭烈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沉舟烂柯

    “至于酒池,呵呵。”刘备笑着对诸葛亮说道:“你还没怎么喝过酒,在为师发明蒸馏设备,弄出了烈酒之前,人们喝的可都是味道寡淡、还有不少渣滓的酒。”

    作为资深酒鬼,年轻时喝酒动不动就以“斗”为计量单位的卢植,在这方面是最有发言权的,老先生轻咳一声,回忆起过往的那些所谓的“美酒”。

    “当年的酒水又淡又浊、与其说是酒,还不如说是有酒味的米汤,不等把人喝醉就先喝饱了,着实过不了瘾,而且不耐久放,很容易就变酸发馊了,也容易招苍蝇。”

    被具有生活经验的人已解释,诸葛亮马上就明白了,就算商纣王真是个残暴的人,也绝对不会弄个能熏死人的臭肉林子、再弄一池子馊米汤来造福苍蝇蛆虫、恶心自己。

    这玩意想一想就知道,不是正常人能够接受的事物。

    除非纣王本身就是个苍蝇成精了。

    &nb




第九十一章 卢植的担忧
    “既然先生有如此宏大的计划,为何不在前几年,或是现在就做呢”诸葛亮有些诧异地问道。

    “因为实在是抽不出人手和时间啊。”刘备叹了口气,无可奈何地说道:“除了学艺不精、还在书院中努力的之外,幽州年满二十岁的人已经全部撒在我方领土上了,整日忙得不可开交,就连为师自己都已经断更好几个月了,书局和印刷坊过来求了好几次,可我就是挤不出时间。”

    刘备说的是自己之前写的一本,杂糅了话本、演义和后世的武侠元素,书中充斥着各种恶俗桥段,但放在这个精神食粮匮乏的时代就是无比的珍馐美味,每出一部都会受到数以万计的读者追捧,如今他断更半年,隔三岔五就有疯狂的读者和听众围在州府门口情愿,要求刘使君继续书写他们心中的传奇。

    这件事卢植和诸葛亮都知道,老先生还曾经半开玩笑地建议刘备让蔡邕接手来续写,但蔡邕老先生是个正派人,节操值的下限都比刘备的上限要高不少,虽然文采远胜,但写出来的剧情连老先生自己都觉得寡淡无味,最终还是放弃了。

    听到刘备如此解释,诸葛亮还是觉得有些不甘心,“就算人手在紧张,十来个人总是能挤得出来的吧,编写这种宣传的东西又不是什么高深的事情。”

    “没意思,我方领土不需要,地方领土没必要。”刘备摆了摆手,“你要牢牢记住一点,相比起跳出来跟我们做对的敌人来说,那些将自己的心思藏在深处、甚至会表现出一定程度善意的敌人更可怕,为师现在在做的,就是尽量让这些人跳出来,然后按死。”

    诸葛亮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另一边的卢植老先生却是目光一凛,暗中叹息起来。

    与儒家信奉的中庸、仁恕、得饶人处且饶人不同,刘备做事向来激进,甚至可以说是有些极端和偏激,尤其是在对待旧有的秩序这方面,他几乎就是一个颠覆者、破坏者。

    对于其他有意争夺天下霸权的诸侯,比如袁氏兄弟、刘表、曹操等人来说,世家豪强是最好的助力,他们拥有雄厚的财力和人力,掌握着绝大多数生产资料,可以帮助任何一位主公迅速积蓄实力,在角逐中占得先机。

    而且与世家豪强结盟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稳定,不论是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还是在问鼎中原之后,只要在上层进行利益分配,达成一个大家都差不多能接受的默契,新王朝的架构就顺理成章地建设起来了。

    但刘备不一样,他从一开始就要颠覆这个层级分明的游戏规则,从辽东到幽州,再到冀州、青州,无数世家豪强被连根拔起,侥幸逃过一难的也失去了土地和人口,除了金钱之外,再没有威胁到官府统治的能力。

    同时,刘备对水利、道路这些耗费巨大人力物力、建造工期长、见效时间久的设施表现出极度的狂热,卢植甚至一度认为,自己这个得意弟子是秦始皇的门生。

    其实这也怪不得刘备,毕竟他是从有着“基建狂魔”称号的泱泱大国穿越而来,见识了华夏民族五千年开拓蛮荒的历史,无数天堑变通途、荒山变良田的壮举,血液中流淌着人定胜天的基因。

    坦率地说,每当看着广袤无垠的农田、笔直宽阔的道路、碧波荡漾的渠道,整齐划一的房屋,刘备心中总是会泛起由衷的喜悦,这种喜悦,甚至超过雄壮的军队、伟大的胜利能够带给他的。

    “玄德



第九十二章 曹操的痛苦
    卢植担心的事情固然有他的道理,用后世的话来说,那就是长期割据会产生分离主义,用欧罗巴举例,一块面积和华夏差不多大的土地上,由于没有出现过长期稳固的大帝国,使得各地区分离主义盛行,到刘备穿越之前,已经存在着六十个民族、四十四个国家、三十多种官方语音,各种矛盾层出不穷,严重消耗了每一个国家的实力。

    但刘备并不担心这个,自从秦王扫,四海归一,书同文、车同轨以来,华夏就在事实上成为了一个整体,再加上汉朝这个延续了四百年的长寿王朝的存在,任何时候,统一都是人心所向的政治正确。

    真正让刘备决定做出现在这样战略规划的,是他穿越前百年间发生的一系列变动,由于敌人太不争气,某个充满理想、充满蓬勃朝气的新nn在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情况下,迅速成为了正朔,也正是由于胜利得过快,没有足够的后备人才,新建立的国家从上至下,不可避免地充斥着旧贵族、投机者和潜伏下来的敌人。

    十几年后,在狡猾而又充满了耐心的敌人面前,骄傲如雄狮、强大如神祇一般的君王轰然倒下,新生的国家也摇摇欲坠,几乎再度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这样的事,刘备不希望发生在自己和自己将要建立的国家身上。

    他宁可不要速成的帝国王朝,也要培养出能够继承自己理想的班底,为此花费再多时间也在所不惜。

    那些成长于相对公平正义的环境之下的新一代,怎么说也要比旧时代培养出的贵族要好吧。

    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间,秋天就到了。

    可是这个秋天对于中原一带的人们来说,却是充满了苦涩。

    在曹操和吕布的连番激战中,兖州各地大多遭受了波及,民众流离失所,大片土地荒废成了杂草从,经过三个多月的鏖战,双方都失去了继续交战下去的勇气和斗志,只能偃旗息鼓,希望重新继续力量再战。

    然而,他们失望又恐惧地发现,铺天盖地的蝗虫群席卷了整个兖州,毁灭了绝大多数的作物,民众们拼死拼活从虫嘴里抢下来的收获,甚至不足以让自己和麾下将士活到下一个秋收。

    九月,曹操撤离濮阳,朝着自己的根据地鄄城方向走去,途中一度断粮,还是依靠程昱派人送来的几十车粮食才熬过了最艰难的三天路程。

    “程仲德真是能人,军中连树皮草根都接济不上了,他居然还能从地方调集粮草和肉脯来应急。”

    “听说这位程公在兖州颇具民望,与各地豪强都有交情,实在是个手眼通天的人物,有这等本事不足为奇。”

    怀着对程昱的感激和敬仰之情,这支精疲力竭的军队抵达了鄄城,可是在迎接的人群之中,他们却没有见到居功至伟的程昱。

    没有什么盛大的迎接仪式、没有丰盛的接风宴席,在短暂的交接之后,曹操集团的主要文臣武将都汇集到临时腾出来的县府之中,开始商议下一步的战略。

    会议很快就结束了,众人纷纷离开,只留下曹操与荀彧在堂中对坐。

    “程仲德呢,他怎么没来。”看着荀彧阴郁的面容,曹操终于开口问道。

    “他在处理善后。”荀彧涩声答道。

    “什么事情需要善后”曹操目光一凛。

    “劫粮、杀人、肉。”

    一瞬间,天旋地转的感觉再次充斥在曹操的脑海,让他根本无力思考,荀彧疲倦沙哑的声音就像是从另一个世界传来,扭曲、缥缈、却又清清楚楚地传入耳中。

    之前几天,曹操就不止一次地看着那些新鲜的肉脯起过疑心,兖州境内的树皮草根快被啃光了,路边的流民都饿得在吃土,什么地方还有大量的牲畜可供宰杀

    如今谜底终于揭开,也确实是曹操心中隐约确



第九十三章 赈灾
    和曹操一样,吕布也饱受缺粮之苦,由于濮阳近年屡遭战火,又曾是曹操的主要粮食来源地,根本存不下什么粮草,之前为了对抗曹军,吕布和陈宫等人不断招兵买马,部队数量众多,进一步恶化了形式。

    为了让部队活下去,吕布不得不放弃好不容易才到手的濮阳和东郡,率领部队朝着东南方向而去,希望在尚未被战火笼罩的兖州南部求得一条生路,同时也能与陈留的张邈兄弟形成掎角之势。

    有道是强弩之末,其势不能穿鲁缟,吕布军在转移途中经过承氏城,想要进城征粮,但城中豪强李进召集族人和城中百姓,号召他们坚决抵抗,吕布攻城数日,最终因为士卒困顿而再次撤离。

    曹操军和吕布军的困境被所有兖州豪强看在眼里,这群墙头草再次改变立场,很多原本支持吕布入主兖州的人也反悔了,纷纷缩进坞堡观望局势发展。

    在这种困境之下,吕布军一直撤退到山阳才勉强站稳脚跟,缓缓恢复起实力。

    兖州变成了人间地狱,东边一山之隔的琅琊却幸运地赶在蝗灾蔓延而来之前完成了秋收,但是,几员泰山郡出身的将领,却对家乡人的遭遇极为不忍。

    “灾民一日多过一日,最远的甚至来自于定陶一带,听他们说蝗虫过境之后,地上连一点绿色都看不见,人们连草根都吃不到了。”在泰山郡查探一番之后,尹礼带着人马返回了琅琊,但回想起灾民们讲述的景象之时,这个面对千军万马都面不改色的汉子也难受得想要落泪。

    兖州大饥,人相食。

    这就是他们给刘备送去的情报,短短七个字,却沉如千钧。

    “琅琊这边的收容准备做得如何了”臧霸皱着眉头问道。

    “不乐观。”孙观摇摇头,“琅琊拿得太出乎意料,幽州那边紧急派来的官员数量太少,光是稳定局势就全耗尽了,我们自己又不懂这些理政治民的东西。”

    几个大老粗互相看看,然后齐齐叹息一声,无力地垂下头。

    其实会不会统筹兼顾、安置灾民这些都是托辞,如今天气尚暖,灾民们只需要一些事物来维持姓名就行,他们只是不敢在刘备做出明确回复之前动用宝贵的军粮。

    虽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没有人会喜欢擅做主张的部下,更何况不管曹操或是吕布,那都是未来要面对的敌人,用自己的钱粮赈济敌人治下的百姓,这叫什么事

    正在众人垂头丧气的时候,有人进来禀报,说是徐州方向来人,臧霸精神一振,连忙抢出屋外相迎,当他看到来人乃是田豫,脸上顿时布满笑容。

    田豫是卢植的得意门生,正儿经的刘备师弟,说话极其有分量,前些年在草原上闯下名头,这几年又在徐州掌管商会和谍报,堪称财神爷一般的人物。

    他来了,那就什么都好说。

    “臧校尉,久违了。”田豫与臧霸略做寒暄便迈步进了门,然后就是一愣,“诸位怎么愁眉不展,是琅琊这边出事了”

    “此事一言难尽。”孙观苦着脸接过话头,然后就把当前兖州遭受的灾荒和己方的困难说了出来,最后试探性地问道:“我们能不能调拨些军粮,赈济投奔而来的灾民”

    “军粮就是军粮,任何人不可擅动,这是规矩。”田豫平静平静地说道,然后他轻轻一笑,对着无比沮丧的众人透露了一个无比震撼的消息,“我这次不是一个人来的



第九十四章 应对
    对琅琊这边的臧霸等人来说,田豫的到来,使得他们有了主心骨,做事效率一下子就上来了。

    数日后,两千人马在孙观的率领下进入泰山、鲁国、东平等地,他们分为五十人一队,各自护送几辆马车,在兖州和徐州之间的交通要道设下密密麻麻的粥棚,反正荒无人烟的村庄和房舍很多,随便占用就好。

    在他们身后,还有源源不断的粮车穿过泰山周边地区,向兖州运送粮草。

    做完这些之后,田豫又马不停蹄地赶往青州找张飞和太史慈,青州位于兖州正东面,想必也有数量众多的灾民需要安置,反正顺路,过去看看也好。

    刘备一方进行了毫不掩饰的大规模动作,这种事情自然是瞒不过兖州各地的官员,新任泰山太守薛悌就是其中之一,这人虽然有才干但太过年轻,一时间弄不清楚孙观那些人究竟是来打仗的还是来做什么的,派人前去交涉,又被毫不留情地骂了回来,什么无能之辈、坐视百姓饿死的话像是不要钱一样地喷在使者脸上,听到转述之后,薛悌也觉得脸上发烫,更加不敢擅作主张,便命人快马加鞭,将自己辖区的情况汇报到了鄄城。

    听说幽州军大肆进入泰山诸地,文臣武将们全都坐不住了,纷纷找到曹操,商讨起己方的对策。

    “这刘玄德究竟想要做什么”陈群挠着乱糟糟的发髻,满脸苦恼地问道,繁忙的工作已经让这位出身于世家大族的年轻俊才彻底失去了往日里潇洒自在的风度,如今他头发散乱、面色憔悴、嘴唇起皮,声音也有些沙哑,扔在人群里根本看不出来是个士人。

    “邀买人心、窥探地形、试探我方虚实,不过是这几样,还需要问吗”荀衍冷声说道,他当初来到曹操麾下的时候充满了豪情壮志,以为从此就会从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谁曾想两年拼搏下来,曹操非但没有开疆拓土,连自己的基业都丢了一大半。

    在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之下,荀衍整天都怒气冲冲,此时又把火气撒向陈群。

    陈群也不甘示弱,当即反唇相讥,“信中说得清清楚楚,来的是孙观孙仲台,当年纵横青兖徐三州的泰山贼贼首,对那里的地形比我们都熟悉十倍不止,他需要窥探什么地形”

    “那其他两项呢,长文你又有什么可为刘备辩解的”荀衍跳了起来,丝毫不顾及自己的世家子弟身份,对着陈群吼叫起来。

    “都坐下,好好说。”

    一个平淡而又冷静的声音响起,二人都不用看就知道是曹操发话了,连忙老老实实地坐回原位一语不发。

    曹操扫视一圈,见众人神色各异,心中不由得暗叹起来,往日里连战连胜,春风得意,大家一团和气,掩饰了不少问题,如今陷入困境,而且是很难渡过的难关,很多人的性格缺陷就暴露出来了。

    眼下自己最信得过的四名谋士之中,荀彧和程昱都在外奔走,往来拜访世家豪强,希望从他们那里获取钱粮应急,荀攸和曹仁沿着吕布当初撤退的路线来到成阳、乘氏一带,并在当地驻防,为鄄城提供屏障。

    唯一留在鄄城的戏志才,还因为车马劳顿,从今年年初就一病不起,征讨徐州、兖州变故、濮阳之战,什么都没赶上,时至今日还是出不了门。

    如果荀彧和荀攸有一个在场,像荀衍陈群这些人就连大声说话都不敢,如今他们不在,这些人就跳起来争吵,这叫什么人才

    “你们或许都不了解刘玄德,此人胸怀大志,专爱做扶危济困之事,当年他只有一千幽州义勇,就敢护送二十万黄巾余众跋涉数千里,到辽东安家落户。”曹操压下心中的失望,微笑着对众人说道:“邀买人心这种



第九十五章 匪首
    兖州,泰山郡。

    “一人一个,不要停,继续走,再过十几里就是下一处粥棚了。”

    “不要抢,不要挤,每个人都有。”

    远道而来的幽州军士卒和同样远道而来的逃荒百姓们汇聚在一个个设置在道旁的粥棚,经过短暂的对话之后,再次分道扬镳。
1...142143144145146...2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