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昭烈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沉舟烂柯
为了让别人活下去,士卒们继续着重复而又枯燥的工作为了让自己活下去,百姓们继续着痛苦而又漫长的旅程。
可能是为了避嫌,减少可能会发生的冲突,每到一处粥棚,被曹操派出来护送灾民的兖州军士卒都会远远地站在旁边,从不主动靠近。
又一批灾民陆续离开了,几名负责护送他们的兖州军士卒也准备继续前行,不想却被粥棚里的幽州军将士扬声叫住,“弟兄们也吃点热的再走吧。”
“不用了,我们带了干粮。”这几名兖州军士卒相互看看,然后笑着推辞起来。
“还是吃点吧,咱们这些大头兵都是穷苦人家出来的,相互之间就别见外了。”粥棚里走出个小头目模样的,硬是往对方每个人手里塞了一个竹筒,然后才转身回去。
“多谢弟兄们!”兖州军士卒们连声道谢,脚步匆匆地跟着已经走出数百步的灾民队伍而去,走出好远,他们才抬起手抹了抹眼泪,仔细端详起手中的竹筒。
为了让灾民们可以在进行中进餐,粥棚里准备的容器全部都是碗口粗的半截竹筒,内里盛放着浓稠的杂粮粥,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用这东西吃完东西,还能在路上盛水喝。”
“每人拿一个,边走边喝,吃完洗刷干净,到了下一处粥棚也不用再换新的,真是不错。”
称赞完竹筒,几人互相看看,又重新陷入了沉默。
他们之所以不愿接近那些远道而来的同行,除了军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双方从衣着、气色和精神头方面,都显得差距较大,令人自惭形秽。
被人说出“都是穷苦人家出来的”这句话,更是让他们心中难受不已。
是啊,都是穷苦人家出身,当兵吃粮求条活路,可是瞧瞧人家崭新锃亮的皮甲,红光满面的脸膛,再瞧瞧自己这些人灰头土脸的模样,同样是当兵,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正午时分,一群百余人规模的灾民队伍来到了泰山郡中部的一处粥棚,经过沿途的经历,他们已经养成了基本的规矩,排队领粥,年长和年幼的人们坐在地下稍作歇息,一切井井有条。
忽然,一阵马蹄声响起,引得人们纷纷转头过去,只见几名红袍黑甲,像是军官模样的骑士纵马而来,在粥棚不远处翻身下马,跟流民们热情地打起了招呼。
虽说并不认识这几名威风凛凛的军爷,但人家肯主动招呼,这些流民都觉得受宠若惊,连忙堆出最热情的笑容,点头哈腰地回应着对方的热情。
这几名军官在人群中分散开来,随意地边走边聊,时不时询问流民们沿途粥棚有无克扣食物,或是恶语相加的情况,然后不知不觉中,他们齐齐聚到了人群中心不远处,目光炯炯,盯上了一名大汉。
这名大汉身量颇高,头发披散在肩头,显得脸庞更加削瘦,此时他盘膝坐在地上,看着身边正在专心喝粥的七岁小女孩,目光中满是怜惜和疼爱。
几名军官在五六步远的地方停下脚步,大汉身子微微一颤便恢复平静,只是把脑袋又低了低。
粥棚里的幽州军士卒也发现异样,陆续拿起兵器站到了更的地方,流民们更是吓得魂不守舍,纷纷拿着自己的竹筒躲得远
第九十六章 她保下的
在去年那场决定青州归属的战争中,被彻底击溃,逃出青州的不光是臧洪,还有最后一支坚持战斗的青州黄巾军,还有他们的渠帅管亥。
管亥在战争中失去了忠诚的部下,失去了挚爱的妻子,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带着女儿不停地逃亡,逃出青州,前往兖州或是其他地区隐姓埋名讨生活。
谁曾想兖州也迅速陷入了战乱和灾荒,在饥饿和恐惧的驱使下,西部的百姓涌入荆州、东部的百姓则是蜂拥前往青州和徐州。
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往徐州走了,听说东海那边有专门运送流民去海外辽东的船只,逃到谁都不认识自己的地方,应该能给女儿一个安定成长的机会吧。
怀着这样的心思,管亥混入灾民队伍之中,他拆散发髻,用披散的长发遮住因常年戴着ns头巾,与面色有明显差异的额头,沿途谨言慎行,但求不引人注目,谁知道还是被眼尖的人认了出来,还招来了孙观这个煞星。
“管渠帅,你在青州纵横多年,死在黄巾军刀下的黎民百姓数不胜数,其中也不乏这样想要保护家人的吧。”孙观眼神复杂地看着那个由于恐惧和绝望,已经开始发出呜咽声的小女孩,“那些时候,你是如何做的”
“你不也是一样泰山贼的恶名可比黄巾军要差多了。”管亥语气生冷地答道,然后跨前一步,将女儿拉回自己身边,指着不远处的粥棚低声说道:“好孩子,去那里再讨一碗粥喝。”
但七岁的孩童哪是那么容易骗的,小女孩想都不想就死死抱住管亥的胳膊,放声号哭起来,间杂着含混不清的话语。
被女儿这么一闹,管亥连殊死一搏,带两条人命一起去阴间的斗志都没了,他深深吸了几口气,忍住几欲夺眶而出的热泪,抬头沉声说道:“管某的脑袋价值百金,如果束手就擒,送孙将军一份功劳,可否换我女儿一条活路”
孙观摇摇头,“悬赏百金那是臧子源说的,如今他也不知逃到了何处,刘使君又从来不用首级nn,这钱我们是挣不到的,再说活路,就算放令爱走了,她一个七岁的孩子没了父亲,又能活多久”
听孙观这样一说,管亥眼中仅剩的光芒也黯淡下去,用另一条胳膊轻轻搂住女儿,将她小小的身子紧紧贴在自己胸膛,似乎是要让彼此感受到来自人世的最后的温暖。
“真让人头疼。”孙观苦恼地叹了口气,他当年虽然恶名昭著,但从来不对老弱妇孺下手,更做不出在孩童面前杀死父母的事,跟臧霸在徐州任职,又投入刘备麾下之后,更是悔恨当年的荒唐行径,转而学着幽州军一干将领,开始捐出一部分俸禄给育婴堂,做起了行善积德的事情。
如今他家有贤妻,儿女双全,心肠变得更加软了,根本见不得这种生离死别,之前兴冲冲赶来之时积攒的冲天斗志,此时也全部消散得无影无踪了。
“管亥,孙某再给你一次机会,只要束手就缚,我就留你一条性命,交给刘使君去决定生死,如何”孙观思索片刻,最终还是决定把这个难题交给更上一级,反正他不缺钱,更不缺这种绝对优势下得来的“功劳”。
“如此也好,给我一根绳索。”管亥精
第九十七章 海内存知己
青徐两州的流民潮浩浩dang)dang)地进行着,与此同时,一支船队逆流而上,在仓亭津靠港,并卸下了堆积如山的粮包。
得到消息之后,程昱第一时间赶到渡口,然而一番询问之下,他才惊讶而又失望地得知,这只船队是来自幽州,而不是曹cao)之前发去求援的袁绍那边。
为首的年轻人名叫田豫,说是大儒卢植的弟子,此次是奉刘备之命前来吊唁,程昱虽然满是疑惑和警惕,但伸手不打笑脸人,他还是秉承待客之道,派人护送田豫一行前去鄄城,同时向鄄城方向送去急报。
“田豫,田国让。”得到消息之后,曹cao)同样有些疑惑,刘备那边能人如云他是知道的,但除了关张赵云几个讨伐黄巾时期就结下友谊的武将外,他还有印象的就只有曾经在讨伐董卓的时候,那个千里迢迢传讯的简雍简宪和了。
“此人是子干先生的高足,刘玄德的同门,前两年在徐州主持商会,据说简宪和留在中原地区的报网如今也是他在掌管。”相比起理万机的曹cao),荀彧对田豫这个基本没有在公开场合露过面的同行显然相当了解,简简单单几句话,就让曹cao)弄清了对方的来历。
果然,曹cao)来了精神,想要见识见识这个了不得的人物。
两天后,田豫一行进到鄄城,并得到了曹cao)的烈欢迎。
“久闻使君大名,今得见,足慰平生。”田豫和曹cao)相差十几岁,此时更是毕恭毕敬,令人大生好感。
对方客气,曹cao)也不落后,他地拉着田豫的手,与他并肩而行,不住询问着刘备和卢植的近况,一路谈笑风生来到府中厅堂。
主宾依次落座之后,田豫再次道明来意,曹cao)麾下这些文臣武将听闻刘备因为曹嵩逝世,专门派人前来吊慰,不由得大为感慨。
当然,随田豫一同前来的二十船粮食,就更让他们激动了。
“难得玄德还念着当年的分。”曹cao)也表复杂地叹了口气,旋即展颜一笑,将话题引向其他方面。
然后,田豫就变成了厅堂内当仁不让的主角。
他跟随大儒卢植求学,又在刘备麾下干了这么些年,从塞北草原到江淮海滨,外交内政均有涉猎,堪称全面型人才,几乎任何人提出的话题都能接上,丝毫不见紧张,座中众人虽然是以水代酒,气氛却烈得胜似美酒在杯。
“玄德公有阁下此等大才相助,难怪声势盛。”到了最后,就连荀彧都忍不住对田豫的欣赏,出声赞叹起来。
“哪里哪里,天下谁不知道文若兄才是王佐之才,在下这点本事差得远了。”田豫谦虚地笑了笑,对荀彧微微点头说道“这几年来,我在文若兄这里可是吃了不少苦头呢。”
不少人投来好奇的目光,荀彧却面色如常,随意将话题引开。
之前荀彧和荀谌二人坐镇黄河两岸,一度掐断了简雍费尽心血建立的报网,后来简雍远赴并州雁门,将重任交给田豫,田豫又以徐州作为落脚点,重新建立起庞大的报系统,与荀彧重新展开对决,此中艰难唯有他自己知道。
这种事,除了当事人,就只有双方阵营中最为核心的成员知道,就连陈宫这种被曹cao)视若心腹的人,都只是知道荀彧在做许多事,也隐约知道是什么事,但荀彧怎么做,他就一无所知了。
“回想起十年前,我与玄德并肩作战,每逢闲暇,也是众人围坐于篝火,天南海北无所不谈。”曹cao)见田豫似乎是要跟荀彧别苗头,连忙开口把话头接了过来,“往事历历犹在眼前,但当年之人已经各奔前程。”
田豫呵呵一笑,“使君每每说起曹公,同样是
第九十八章 卖粮
男人最看重友情和理想,田豫两度吟诗,恰恰合了曹营诸人的心意,一时间堂内气氛热烈,仿佛半年来的苦厄艰难都消散得无影无踪。
直到日头偏西,侍者们端来饭菜,所有人才陡然意识到,原来不知不觉,大半天时间都过去了。
由于田豫是打着吊唁的旗号而来,程昱也没有动那二十船粮食的念头,而是调了所剩不多的马车,一路将其运送至鄄城,此时众人面前的饭菜,就是田豫带来的。
“幽州苦寒之地,居然有水稻出产”看着碗里晶莹洁白的米粒,曹操惊异地问道。
“自然不是,黄河以北气候干燥且偏冷,只能种植小麦和豆类。”田豫笑着解释起来:“使君担心曹公家眷吃不得粗粝的麦饭,故而托韩州张都督送来稻米。”
韩州
张都督
所有人都有些n,大汉十三州里似乎没这么一个州,那个都督又是何许官职
“韩州便是乐浪及故三韩之地,数年前马韩出兵攻我乐浪,使君便使人执节统军而往,灭其国、徙其民、设立州郡、委派官员,将彼方化为汉土。”田豫对众人继续解释道:“那位张都督也是曹公故人,张焕张子元,曹公可还记得”
“原来是张子元。”曹操抚掌大笑,显得开心之极,“开疆拓土,扬大汉之荣威于海外,真是快意,想不到当年那数百人中,竟有如此多的英雄豪杰。”
听闻刘备悄无声息地平定了一方海外之国,并将其化为汉土,诸将纷纷面露神往之情,他们这一代人都是听着卫青、霍去病和班超那些人的故事长大的,几乎每一个人童年都曾经梦想过纵马横刀,扬威异域,如今听闻有人做出这等伟业,他们心中既有羡慕又是感慨,只恨自己被强敌锁死在这方圆之地,为求生而苦苦挣扎。
“听说乐浪、三韩之地荒凉贫瘠,汉人难以久居,不知可有此事”陈群饱读诗书,对海外诸国颇有耳闻,便拱手问道。
田豫摇了摇头,“所谓荒凉贫瘠,只是尚未开化的另一种说法,韩州西部背山面海、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河流众多,田间有五谷、林间有果蔬、山中有鸟兽、海中有游鱼,短短数年,州中人口便已涨至百万,民众安居乐业,治所汉城更是气势磅礴,不亚于大汉任何一座城池,长文兄若是有雅兴,也可以乘船前去看看。”
“不想海外蛮荒之地,居然还有此等去处。”见对方说得有鼻子有眼,陈群也不再质疑,转而赞叹起来,说实话,他一直对刘备这个人充满了好奇,若不是已经效力于曹操麾下,只怕真的会跟随田豫去幽州,见一见那位创造了无数奇迹的男人。
除了米饭之外,众人面前的菜肴便只有野菜蒸咸鱼,也都是田豫随船带来的,这些往日里显得粗陋的东西,如今却成了难得的珍馐,众人风卷残云般吃完了自己面前的饭菜,许多武将还意犹未尽地看着空空如也的碗碟。
见到这种情景,曹操也善解人意地开口,让荀彧统一安排,给每个人家中送去几石稻米和一些咸鱼,众喜,堂中气氛再度高涨起来。
许久之后,文臣武将们各自散去,田豫本想告辞,却被曹操硬拉着留在府中,说是要秉烛夜谈。
没有旁人在侧,曹操说话也就随意了许多,他看着田豫,直截了当地问出了自己这一整天都
第九十九章 信
曹操估算了一下,一石粮五百钱,十万石也不过是五千万,放在十来年前,只不过是两个太守的价格。
虽说自己连番遭受背叛,实力正处在最低谷,但不管怎么说,凑出几十万石粮食的钱还是掏得起。
“玄德有多少余粮,又能卖给我多少粮食”曹操心中稍稍有了些底气,随即又担心起刘备那边的粮草够不够了。
“卖给曹公的粮食主要是从河间渤海两郡抽调,由于我方在黄河下游的船只数量不足、运力有限,到封冻之前最多能有一百万石。”田豫不假思索地答道,应该是早就打好了腹稿。
“一百万石!”曹操大喜过望,但马上又转喜为忧,黄河封冻之前就能运来这么多粮食的话,自己有没有足够的钱财付账,这还是个问题。
另外,河间和渤海两郡落入刘备手中还没有三年吧,他是如何做到自给自足,还能大肆卖粮的
从田豫今天讲述的事情里面,曹操隐约感觉得到,刘备掌握的实力似乎是出乎意料的雄厚。
有这么强的实力,他为什么不大肆招兵买马,把天下纳入囊中呢
“如今天下大乱,诸侯并起,说得不客气点,就是亲兄弟之间也会斗得不可开交。”说这话时,曹操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玄德如此助我,究竟是出于什么意思”
“我们也曾有过这样的疑惑,但使君给大家算了一笔账,就没有人反对了。”田豫笑道:“人从怀胎十月到长大n需要二十年时间,这二十年中吃穿用度加起来是个很了不得的数字,如果我们坐视一个成年人饿死,想要弥补,就需要再花二十年时间和二十年的钱粮,曹公说对不对”
曹操点点头,“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对那些因私欲割据一方,祸乱天下的人来说,死多少人并不重要,但使君的志向是匡扶社稷,等到天下重归一统,多活下来一个人,就多一份重建家园的力量,使君说了,这些话也就曹公能听得进去,换了袁绍那些人,肯定是不愿听也听不懂的。”田豫继续说道。
这一顿马屁浑然天成,把曹操拍得浑身舒爽,恨不得肋生双翅,飞到幽州去跟刘备痛饮一番,互诉衷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