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昭烈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沉舟烂柯
“给他们个痛快吧。”荀谌手一挥,十几名军士越众而出,对那些尚未彻底断气的伤员进行了补刀,一刀一条性命,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
很快,场中就只剩下了淳于琼一个带活气的,这时候荀谌才迈步向前,缓缓来到他身边,居高临下地望着这位年长自己许多的同乡、同僚。
“淳于将军,还有什么想问的就问吧,毕竟死也要死个明白不是”荀谌面露微笑,眼神却古井无波,仿佛自己面前的不是一个大活人,而是待宰的牲畜一般。
“你、你是怎么、怎么”淳于琼强撑着一口气,断断续续地问道。
“我是怎么知道你们的计划的”荀谌替上气不接下气的淳于琼说完这句话,然后俯身凑到他耳边轻轻说道:“就不告诉你。”
淳于琼怒目圆睁,荀谌却不再理睬这个被好几支利箭射穿了胸膛,有出气没进气的家伙,带着麾下士卒趁夜离开了。
逢纪在城中安排了不少负责纵火的人手,他要抓紧时间铲灭这些危险因素。
听着散乱的脚步声渐渐远去,身边重归寂静,淳于琼觉得自己的意识也在渐渐涣散,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往日旧事却一桩桩涌入脑海,像走马灯一样飞速运转起来。
十常侍之变,他背负着袁绍的期望进宫,谁曾想一千铁甲却被王允带进北邙山兜兜转转,直到太后和皇帝回宫,他还在山沟沟里面兜圈子。
那原本是汝南袁氏登上权力巅峰的最好机会,却被自己一手葬送掉了。
如今袁绍到了生死存亡之际,将殿后和收尾的重任交给自己,自己再一次搞砸,非但没有取了荀谌的人头,反倒把自己的性命搭了进去。
悲哀啊!
带着这样的想法,淳于琼缓缓闭上双眼,几滴泪珠顺着眼角流淌下来,片刻之后,他的脑袋重重一歪,彻底停止了呼吸。
与此同时,已经有数千人马趁着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作为掩护,悄无声息地从邺城南门出城,朝着同样漆黑
第一百一十三章 没经验
“主公要微服出访,怎么也不跟下面的人知会一声,我们也好送一送。”似乎是由于追得太急,郭图直到现在还喘息未定,话语声中却充满了嘲弄之意。
随着郭图的声音,几支火把被点燃,半明半暗之中人影幢幢,明晃晃的兵器四下反光,一时间根本判断不出来对面有多少人。
被半道杀出来的拦路虎阻截了去路,逢纪显得有些慌乱,而身处黑暗中的袁绍却是从容不迫,略略扬声说道:“对面是谁的部队,你们未得军令便擅离职守,如今又对本官刀兵相向,难道是要跟郭图一起谋反吗”
“我们谋反使君,你可敢站出来与郭某当面对质”
郭图怒极反笑,当即反驳起来,却不料话才说到一半,随着一声锐响,他便仰天栽倒在地,身边的士卒们连忙簇拥上去,之间郭图双眼圆睁,咽喉却已经被一支羽箭洞穿。
“首逆郭图已经伏诛,诸位将士不要再执迷不悟,速速放下兵器,跟随使君出城!”袁绍身边,冀州军最后的名将韩猛缓缓放下手中强弓,对跟随郭图追逐而来,却骤然遭遇如此变故,惊得说不出话的士卒们沉声喝道。
这些士卒们都是荀谌在清河时的旧部,虽然荀谌身份超然,很多时候可以无视袁绍的命令,但寻常士卒不可能有这种心气,况且谁都知道袁绍才是正儿经的冀州牧,是给他们钱粮的顶头上司,如果荀谌在,还能凭借平日里的威势镇住他们,可现在荀谌不在,郭图又死了,他们怎么做,也就变得顺理成章。
片刻之后,守在城门附近的士卒们纷纷放下兵器,默不作声地让开道路,任由袁绍一行再次打开城门,向城外悄然离去。
“都不要傻站着,拿起兵器跟上队伍,我们要走的路还长呢。”韩猛一直守在城门口,直到这支数千人的队伍全部出城,他才招呼那些原本隶属于荀谌的士卒们一起出城。
接下来还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情况,能多一些力量总是好的。
脚步声渐渐远去,这时候韩猛才有心情望向一旁,在那里,郭图的尸体还静静躺着。
“真是没上过战场的书生,这种局面,居然还敢主动暴露身形。”韩猛轻轻摇了摇头,有些惋惜地低声说道,然后毫不留恋地跨过死不瞑目的尸体,翻身上马,向城外快速奔去。
就在韩猛离开没有多久,城西亮起了一处火光,然后是第二处、第三处
还有隐隐约约的厮杀声穿透夜空。
就在袁绍一行离开之后不到半柱香的时间,又有一路人马举着火把匆匆赶到城门附近,为首的正是辛评辛毗这兄弟二人,他们在得到荀谌派去的人手后,在豪强们聚居的城西展开搜索,将逢纪留在各处准备纵火的家伙们诛杀干净,并将几处已经燃起的火头扑灭,这才赶往城南,准备堵截袁绍,支援提前赶来的郭图。
令辛氏兄弟有些惊讶的是,城门附近竟然空无一人,他们连声呼唤,也没有得到任何回音。
人呢
“别驾,这里有具尸体!”几名士卒高举着火把四处巡视,其中一人只顾着看高处,却被脚下软绵绵的绊了个趔趄,火把也跌落在地,这时候他才在火光照映下看清了地上的东西,顿时失声叫喊起来。
辛氏兄弟寻声而去,当他们借着火光,看清了躺在地下的尸体之后,一股凉意瞬间从脚底径直窜上头顶,不由得打了几个寒颤。
这不是郭元则吗
&
第一百一十四章 追击
当家的跑路了,下面的人投降,自然也就成了一件顺理成章的事。
天刚蒙蒙亮,荀谌便派几名得力心腹出城,向城外三面的幽州军营寨带去口信,通报了己方的投降意愿,以及袁绍一行趁夜出城,也能是要南逃兖州的消息。
“袁本初跑了”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关羽和沮授霍然起身,难以置信地问道。
身为一方诸侯,怎能如此没有骨气
但事实摆在面前,不信也得信了,看着远处洞开的城门,从城门里陆续涌出的冀州军余部,关羽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围三缺一的战术,原本是为了给敌军造成假象,让他们拿不定主意,谁曾想却弄巧成拙,给袁绍创造了逃跑的有利条件。
“传令城西和城南的部队,让他们向两个方向派出斥候搜索,绝不能让袁绍跑了。”沮授迅速做出决断,随着他一声令下,几名精干人手迅速领命,分头而去。
邺城北方和东面都已经落入刘备手中,袁绍不可能选择这两个方向逃命,既然从邺城南门出逃,那就说明,他的打算不是径直向南越过黄河,就是向西南方向,沿着太行山进入河内地界。
这两个方向上大多是平原,骑兵部队可以尽情施展,在幽州军的超强机动性下,袁绍是跑不了的。
“白马义从的主力还在武安、涉国一带,应该是赶不过来,我们能用的就只有文丑那一万骑兵。”关羽有些懊悔地说道。
由于战力占绝对上风,此次出兵又是攻城战,关羽并没有将实力最强的白马义从带在身边,而是让赵云率领这支精锐骑兵扫清魏郡西北部地区,打通魏郡到上党的路线,为下一步进军并州做准备。
这才短短十几天工夫,用脚后跟想一想,都知道赵云肯定还在数百里外,等他南下,只怕袁绍早都跑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先派人去追吧,袁绍及其部下此次出逃,必定携带大量家眷和财物,行动多有不便,逃不了多远的。”沮授安慰道:“我们现在应该进城安抚人心,先把邺城稳住。”
“先生所言极是。”关羽点点头,转头唤来周仓和廖化二人,“元福,你速速清点两千步卒,接管邺城四门城防;元俭,你带五百人进城去见荀友若,让他带路把所有跟随袁绍出逃的豪强宅邸都封了,清除隐患。”
二人齐齐抱拳应诺,转身就要离去,关羽想了想,又把廖化叫住,低声嘱咐起来,“听说荀友若在邺城颇有名望,务必要以礼相待,不可怠慢。”
廖化点点头,露出了然于心的笑容,“将军只管放心。”
等幽州军接管城防,在四面城门换上“劉”字大旗的时候,天色已经大亮,邺城内也有不少民众都走出了家门,许多人还在诧异今天为什么还没有石弹砸在城墙上的沉闷声响,眼睛尖的人却已经从各个路口的路障和顶盔贯甲的将士们身上,看出了一丝异样。
很快,城北传来齐整而又震撼人心的脚步声和马蹄声,然后,关羽一马当先,带着他的五百名精锐校刀手出现在邺城的北门。
这支部队一路直行,穿过城门,穿过面目全非的城北,穿过呆立道旁不知所措的民众,来到位于城中心的州牧府前。
片刻之后,原本高挂在旗杆之上
第一百一十五章 什么情况
人声喧嚣,战马嘶鸣,刀兵相交,发出阵阵金铁交鸣,激战还在继续,然而交战双方的心态都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战场的不断南移,慢慢发生着变化。
文丑这边从一开始的兴高采烈,变成了焦急的期盼,他们也不抱着独吞大功的念头了,转而希望友军迅速赶来,尽快歼灭这群不断冲破己方防线的敌人。
邺城豪强们的心情就更为焦急,他们虽然倚仗人数优势和殊死一搏的决心,硬生生冲杀出去几十里,但前路漫漫,己方的脚步只会越来越慢,如果继续被这样拖着,不出两三天,等到幽州军的其他部队赶来,自己这些人就要全部送命了。
“不要光顾着截杀其他人,给老子盯住最前面的马车,不要让袁绍跑了!”文丑一边厮杀一边大声咆哮,他是冀州旧将,认得对方车队中有几辆来自于州府,并且是袁绍平日里专用的,里面肯定是袁绍及其家眷,盯住这些大鱼总是没错。
随着文丑的吼叫声,他麾下最为精锐的亲卫部队在高速奔驰之中再次汇聚起来,以文丑为首,渐渐组成一个巨大的箭头,准备发出最强的一击。
从清晨追杀到现在,大多数战马已经嘴角冒着白沫,出现了力竭的征兆,如果这次冲锋不能得手,那就很难再组织起像样的集群突击了。
“要是赵子龙和他的白马义从在这里,只怕早就结束战斗了。”文丑用余光关注着身后将士们的阵型是否齐整,心中忽然冒出了这样的想法。
白马义从的战马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塞外良种,拥有举世无双的超强速度和耐力,如果他这一次能够拿下袁绍,一定要向刘使君请求给自己的部队更换战马,就算没有白马义从那样一人三马的待遇,至少也要有专门用来冲阵的良马才行。
侧后方逐渐汇聚起巨大的箭头,这幅场景落在豪强们眼中,令他们惊骇万分,同时心中泛起无比的苦涩。
那可是近千万冀州人花费了无数钱粮养出来的王牌部队,曾经是他们冀州人的骄傲,被他们看作守卫自己的无敌雄师。
如今却成了敌人!
“不能任由他们摆好攻击阵型,得赶快想出对策!”
“逢军师呢,怎么这半天都没看见他的身影了”
“我们也没有见到元图先生。”
七嘴八舌之下,不少豪强才醒悟过来,他们骤然发现,除了逢纪之外,袁绍麾下其他重臣,甚至于袁绍自己,都一直没有露面。
他们从天亮开始就一直作战,为了生存下去而拼死搏杀,根本顾不得去考虑其他的事,但现在想想,事情似乎有些不对劲了。
一名年轻豪强双腿一夹马腹,快速奔向队伍前方,在那里,象征着袁绍身份的几辆马车还在车夫的操控下高速奔驰着。
“主公在车里吗”这名年轻豪强大声向最前面那辆车上的车夫问道。
“在的吧。”车夫双手紧紧握着缰绳,小心地操纵马车避过路上坎坷之处,头也不转地答道。
“什么叫在的吧”这名年轻豪强有些急了,在就是在,不在就是不在,这个在的吧,什么意思
“我亲眼看见有人搀扶着上的车,兴许是担心被流矢射中,所以一直没有露面”车夫心中其实也颇为疑惑,只是他身份低微,所以一直不敢提出来而已,“主公从上车之后就没有说过一句话,往日里他可是最讨厌颠簸的。”
这事有蹊跷!
马车高速行驶在这样崎岖坎坷的路面,对于驾
第一百一十六章 诚意
袁绍呢
狼藉一片的战场上,所有人的心中,都不住回响着这样的疑问。
认清了自己只是弃子这个现实之后,那些凭着一股血勇之气硬抗了半天时间的豪强们彻底没了拼杀下去的意志,他们选择跟随袁绍出逃,本就是抛弃了自家的根基去求一个更好的前程,如今前程又彻底断绝了。
或许幡然悔悟,向对面的文丑投降,也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然而这个提议刚被提出来,就遭到了不少人的断然否决。
“当初刘使君派了审正南回到魏郡游说,我们这些人是怎么做的不但当面应承背后回绝,还组织人手四处截杀他,审正南是个睚眦必报的性子,如今又深受刘使君器重,我等归降于他,只怕是性命不保。”
“王兄此言差矣,有道是此一时彼一时,当年之事不过是各为其主,如今刘使君席卷冀州,虎踞河北,正是需要继续民望之时,我等在冀州素有声望,怎么说也能被他以礼相待才对。”
“你是打了半天仗,汗水都流到脑袋里了吗刘使君这些年来杀了多少世家豪强,还指望他对你以礼相待”
“那也比继续逃跑要强!文丑没有足够的兵力来歼灭我等,但他只要拖住我们就行,等到幽州军主力赶到,我们一个都逃不脱,都要死在这荒郊野外!”
随着激烈的争辩,豪强们渐渐分成了两个阵营:一个是想要当场投降,认为不管怎么说,刘备都不会把这么多迷途知返的人怎么样,只要能保住性命,他们凭借家族的人手和散布在魏郡各处的财产,蛰伏十几年就又能兴起。
另一边则是根本不相信刘备,认为刘备长久以来都是世家豪强最大最坚定的敌人,是处心积虑要彻底铲除自己这些人的,他们在三年前选择了袁绍,如今也绝不会把自己的性命交给刘备去处置。
但是,这两派人马都很清楚,自己的命运,暂时来说是掌握在文丑手中的。
投降派需要文丑相信自己,暂时停止交锋,让他们返回邺城向关羽投降;另一派需要文丑念在过去的情面上高抬贵手,让自己这些人离开冀州,去其他地方谋一条活路。
所以在短暂的沟通后,双方初步达成了默契,共同派出人手,前去一里开外的文丑那边交涉。
“你们的意思是从清晨到现在,足足打了几个时辰,跑了几十里地,才发现袁绍不在队伍中间”文丑脸上露出一丝冷笑,“聚在一起商量了半天,就编出这么个拙劣的谎话”
这些豪强是要把他文丑当傻子哄
“将军不要动怒,先听小人把话说完,我等实在也是遭受逢纪蒙骗,被他利用了啊。”前来交涉的年轻豪强双膝一软,跪在地上哀声说道:“袁公的几辆马车里面坐的都是州府里的仆从,被捆得结结实实,好几个甚至都被颠死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