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汉昭烈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沉舟烂柯




第三十一章 修路
    随着一支支部队陆续抵达怀县周边地区,河内东北部的广大地区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刘备的大后方,作为大后方就应该有大后方的待遇,所以在第一时间,大批官员和民夫便循着尚未散尽的尘烟,接管了一座座大小城池。

    短短一个月不到,河内各地就变成了规模庞大的工地。

    数以万计的民夫丁壮驾着马车,携带着各种工具,开始修整道路,之前由于朝廷财源枯竭,道路年久失修,即使是主路都早已被碾压得坑坑洼洼崎岖不堪,车辆难以通行。

    朝廷没能力管,地方豪强自然也懒得去修路,在他们看来,这路越烂越好,天下越封闭越好,这样他们就可以安心当土皇帝,将家业一代代地传下去。

    如今刘备把手伸到了河内,这些地方实力派的思想观念,也得跟着改一改了。

    “想不到这区区一条道路,其中竟有如此多的门道,老朽活了五十多年,今天算是开眼界了。”朝歌城内,某座宅院之中,一老一少正在宽敞的庭院里对坐欢饮,酒过三巡之后,老者放下手中酒杯,有些唏嘘地叹道:“好路烂路都能走车马行人,刘使君又何必如此下血本”

    老者已经在城外的工地上参观了整整六天,感觉自己的世界观都有些颠覆。

    别人修路都是填填补补,把坑洼崎岖之处和深深的车辙填平,再反复夯实便可,刘使君麾下这些工匠民夫们却不一样。

    工匠们拿着各种稀奇古怪的玩意攀高爬低,重新规划出道路的走向,民夫们抬着长杆、绳索和装有白灰的铁皮漏斗,在地面上画出两条相距三丈有余的白线,紧随其后的民夫们挥动锄头和镐头,开始刨土挖沟,与此同时,另一批工匠们将挖掘出来的泥土石块分开,并开始和泥烧陶了。

    掘地五尺之后,民夫们开始回填工作,他们把拳头大的石块铺设在沟底,足足有一尺多厚,又在其上铺设了一层碎石、黏土和砂砾的混合物,然后用牛马等牲畜拖动沉重的石碾,或是人力打夯,将其砸压得平整坚实。

    在老者看来,如果当初没有挖那么深的沟,单单是一层石块和一层混合物,就完全可以代替原有道路的作用,接下来的工序,完全是浪费钱财了。

    因为在混合层之上,民夫们又把烧制好的各种陶板砸碎成小块,再次填了上去,并且又一次进行夯实。

    最后,民夫们或是就地取材,或是从附近的山区开采石块,又在已经相当坚实的路面上铺设了一层厚逾尺许的石板,而此时的路面,已经比旁边的地面高出一尺。

    按照老者估计,这样一条道路,怕是任由车马行人走上几十年也毁坏不了,只是修路的速度就有些太慢了,就拿他参观的一段路面来说,足足六天时间,数百名民夫才修了五十多步长。

    这样算下来,这数百人背井离乡,累死累活一年,也就能修成十里长的道路。

    “敢问公孙先生,刘使君征发这么多的民夫服劳役,就不怕他们忍受不了劳苦或是惦念家人,偷偷跑了”老者沉吟片刻,试探性地问道。

    “王公说错了,不是劳役,而是雇佣。”年轻人笑着说道:“这两年河北遭了旱灾,河流湖泊里的水源不足以灌溉太多农田,故而刘使君决定推行轮作,农田一年种麦,一年休耕将养地力,省下来的劳力不能闲着,就让他们外出务工赚取钱财养家,一举两得。”

    王姓老者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旱灾等于减产,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就算拼尽全



第三十一章 爱驴之人
    之前公孙琰前来河内的时候,刘备就给他下过任务,说是让搜寻有文采之人前去冀州参与文艺工作,如今碰上王粲,他觉得自己应该抓住这个机会。

    没过几天时间,公孙琰就通过幽州商会的关系,得知了王粲的喜好——

    这小子喜欢驴喜欢得发疯。

    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公孙琰约了王粲去郊外游玩,顺便就聊起了个人爱好,然后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到了驴身上,还没说上几句,王粲就兴奋了。

    “原来尊兄也喜欢驴”王粲两眼发光,脸上露出了由衷的喜悦,由于他这个爱好过于独特,所以在十几年里从未遇到知音,如今终于见到第二个爱驴之人,王粲觉得,自己这些年来的坚持是值得的。

    千金易得,知音难求。

    一时间,王粲眼中,公孙琰的形象陡然高大起来。

    “是啊,很喜欢。”公孙琰微笑着点了点头,“我们冀州盛产青花大叫驴,比河内这边的驴要高大一些,不但长得健硕,叫声更是洪亮无比,别的牲畜怎么也比不过。”

    “久闻河北人杰地灵,多慷慨悲歌之壮士,想不到驴也是如此。”王粲听得乐不可支,连连拍着大腿,仿佛对方是在夸赞自己一般,“尊兄最喜欢驴的哪里”

    “我以前最喜欢板肠,可惜吃多了容易腻,后来刘使君发明了新的煮肉法子和佐料,去除了肉的腥膻,我就慢慢换了口味,现在主要是吃前腿肉。”公孙琰兴致勃勃地说道。

    王粲顿时愣住了。

    公孙琰并没有注意到王粲的表情,继续讲起了刘备发明了驴肉新吃法。

    每年秋后收了新麦子,磨成面粉之后,刘备都会让人宰杀一头最肥硕的公驴,放血剥皮之后开始煮肉,用葱姜花椒等物去腥,用核桃山楂等物催烂,再搭配华佗建议用来食疗的黄芪白术等药材,煮出来的驴肉香味浓郁,入口即化,肉丝还颇有嚼劲。

    驴肉煮好之后用小火煨着,这时候刘备就亲自动手,将之前和匀揉好的面团擀成巴掌大的饼,放在铁铛上烙熟,饼熟了不算完,还得再放到铁架子上烤,直到表层变得焦黄发硬,才趁热用刀横着切成两片。

    最后的步骤就是捞出热气腾腾的驴肉,切成指肚大小的肉丁,夹在外焦内软的面饼里面,驴肉的筋香和新鲜麦子的清香夹杂在一起,让人吃一口就停不下来。

    由于馅料是驴肉,面饼又要在炭火上烤制,所以刘备就将起命名为驴肉火烧,并且被人们普遍认可。

    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刘备按照记忆捣鼓出驴肉火烧之后并没有藏着掖着,而是大大方方地把配方和工艺分享了出去,让冀州北部几个产驴大郡的人们都能享受到这种美味。

    作为幽州书院的一名学子,公孙琰曾经有幸吃到过刘备亲手做的驴肉火烧,那滋味让他终身难忘,此时说出来还是忍不住地流口水。

    “后来河间、常山和渤海等地开了许多驴肉火烧铺子,所用主料也各不相同,有用驴腿的,有用板肋的,只有一家是专用驴肠来做,味道与众不同……仲宣,你这是怎么了”公孙琰说得眉飞色舞,口沫横飞,突然,他无意间看到了王粲的脸色极差,连忙停下来询问道。

    只见王粲双手握拳,浑身颤抖犹如筛糠,牙关紧咬,双眼更是有泪光闪闪。

    “你们怎么可以这样做,还说自己是爱驴之人!”王粲悲愤地质问道。

    公孙琰愣了,“我每次回到家乡探亲之时,顿顿都离不开各种驴肉,难道这还不够爱吗”

    王粲再也无法抑制心中的愤怒和悲伤,以手掩面快



第三十二章 前往洛阳
    在公元二世纪最后的数年时间里,亚欧大陆东部最闪亮的星当属刘备,他从辽东起家,沿着幽州、冀州、司隶的路线南下西进,击溃了所有敢于阻挡自己铁骑脚步的敌人。

    兴平三年十月,持续了半年之久的河内之战落下帷幕,张扬在周边郡县全部落入刘备之手,困守怀县三个月之后率部突围,最终付出了惨重代价才冲过太行陉,返回上党地区,希望收拢留在那里的旧部,继续与刘备作战。

    然而张扬没有想到的是,迎接他这数百名残兵败将的并不是战友热情的拥抱,而是冰冷的刀锋。

    留守上党的杨丑叛变,将张扬截杀在山道之中。

    杨丑得意洋洋地带着张扬的脑袋返回驻地长子城,他却没有想到,之前山中激战,张扬虽然战死,眭固却侥幸逃出生天,并且抢先赶回了长子,说服留驻当地的张扬旧部,反过头来在城外伏击了杨丑,又将他的脑袋割了下去。

    随后,眭固率部出太行,向正在聚集兵力的关羽投降。

    冀州,邺城。

    “眭白兔,好久不见。”看着满面尘霜,身上还被绳索捆得老老实实的眭固,刘备不禁轻叹一声,让侍立在旁的卫兵给他松绑,“于毒和白绕呢”

    “白饶和于毒几年前就战死在乱军之中了,东郡,被曹孟德打败的。”眭固自嘲地笑了笑,将身上衣服整理了一番,然后对刘备抱拳行了个礼,“数年不见,使君风采依旧,着实令人欣慰。”

    刘备稍稍一愣,然后就想起来眭固说的是哪一次战斗了。

    那应该是三年前的事,袁术被刘表截断了粮道,大军无力维系,便勾结南匈奴于夫罗部、黑山叛军于毒等人前往兖州,结果在封丘遭遇曹操主力急攻,被一路驱赶到扬州才侥幸活了下来。

    “跟胡人勾结来杀汉人,死得倒也不冤枉。”刘备冷笑两声,算是给于毒等人的行为定下了性质。

    眭固默然无语。

    虽说当初名义上是联军,其实从内心深处来讲,他也是看不惯满身腥膻的匈奴人进到中原腹地,借着汉人诸侯互相争斗的机会烧杀劫掠,但黑山军本就是一支支的小部队汇聚而成,彼此各不统属,他的实力在当初的联军中微不足道,说话也没有分量,根本无法影响到袁术等人的决策。

    可是事到如今,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再去争辩也没意思。

    还不如安安静静地等死呢。

    两人沉默了一阵,刘备再次开口,问出了自己心中一直以来的疑惑。

    “你们为什么要背叛当初的盟约,转而支持袁绍”

    说句心里话,刘备觉得自己对黑山军的支持力度相当大了,不管是收留了数十万老弱妇孺,让他们有吃有穿,过上安稳生活,还是提供粮草军械,帮助他们对抗张扬,种种方面,都称得上是仁至义尽。

    可偏偏就是这支被刘备寄予厚望的友军,在他摩拳擦掌,与袁绍争夺冀州的紧要关头发生了分裂,张燕一度被逐出黑山,将刘备实力的侧翼完全暴露在袁绍一方兵锋之下。

    时至今日,刘备都不知道,当初究竟是什么人说动了于毒、眭固等人,让他们做出如此巨大的改变。

    “是袁本初麾下的荀军师孤身入黑山,对我们讲述了他的战略构想,我们被说动了。”眭固低声说道。

    &nbs



第三十二章 前往洛阳
    在公元二世纪最后的数年时间里,亚欧大陆东部最闪亮的星当属刘备,他从辽东起家,沿着幽州、冀州、司隶的路线南下西进,击溃了所有敢于阻挡自己铁骑脚步的敌人。

    兴平三年十月,持续了半年之久的河内之战落下帷幕,张扬在周边郡县全部落入刘备之手,困守怀县三个月之后率部突围,最终付出了惨重代价才冲过太行陉,返回上党地区,希望收拢留在那里的旧部,继续与刘备作战。

    然而张扬没有想到的是,迎接他这数百名残兵败将的并不是战友热情的拥抱,而是冰冷的刀锋。

    留守上党的杨丑叛变,将张扬截杀在山道之中。

    杨丑得意洋洋地带着张扬的脑袋返回驻地长子城,他却没有想到,之前山中激战,张扬虽然战死,眭固却侥幸逃出生天,并且抢先赶回了长子,说服留驻当地的张扬旧部,反过头来在城外伏击了杨丑,又将他的脑袋割了下去。

    随后,眭固率部出太行,向正在聚集兵力的关羽投降。

    冀州,邺城。

    “眭白兔,好久不见。”看着满面尘霜,身上还被绳索捆得老老实实的眭固,刘备不禁轻叹一声,让侍立在旁的卫兵给他松绑,“于毒和白绕呢”

    “白饶和于毒几年前就战死在乱军之中了,东郡,被曹孟德打败的。”眭固自嘲地笑了笑,将身上衣服整理了一番,然后对刘备抱拳行了个礼,“数年不见,使君风采依旧,着实令人欣慰。”

    刘备稍稍一愣,然后就想起来眭固说的是哪一次战斗了。

    那应该是三年前的事,袁术被刘表截断了粮道,大军无力维系,便勾结南匈奴于夫罗部、黑山叛军于毒等人前往兖州,结果在封丘遭遇曹操主力急攻,被一路驱赶到扬州才侥幸活了下来。

    “跟胡人勾结来杀汉人,死得倒也不冤枉。”刘备冷笑两声,算是给于毒等人的行为定下了性质。

    眭固默然无语。

    虽说当初名义上是联军,其实从内心深处来讲,他也是看不惯满身腥膻的匈奴人进到中原腹地,借着汉人诸侯互相争斗的机会烧杀劫掠,但黑山军本就是一支支的小部队汇聚而成,彼此各不统属,他的实力在当初的联军中微不足道,说话也没有分量,根本无法影响到袁术等人的决策。

    可是事到如今,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再去争辩也没意思。

    还不如安安静静地等死呢。

    两人沉默了一阵,刘备再次开口,问出了自己心中一直以来的疑惑。

    “你们为什么要背叛当初的盟约,转而支持袁绍”

    说句心里话,刘备觉得自己对黑山军的支持力度相当大了,不管是收留了数十万老弱妇孺,让他们有吃有穿,过上安稳生活,还是提供粮草军械,帮助他们对抗张扬,种种方面,都称得上是仁至义尽。

    可偏偏就是这支被刘备寄予厚望的友军,在他摩拳擦掌,与袁绍争夺冀州的紧要关头发生了分裂,张燕一度被逐出黑山,将刘备实力的侧翼完全暴露在袁绍一方兵锋之下。

    时至今日,刘备都不知道,当初究竟是什么人说动了于毒、眭固等人,让他们做出如此巨大的改变。

    “是袁本初麾下的荀军师孤身入黑山,对我们讲述了他的战略构想,我们被说动了。”眭固低声说道。

    &nbs



第三十三章 洛阳
    “这就是洛阳,九州的中心,四千万大汉子民心中的圣地。”

    再次回到洛阳,刘备感慨万千。

    虽然周边地区已经变成了残垣断壁,烟熏火燎的痕迹依稀可见,但洛阳城巍峨高大的城墙仍在默默伫立,无声地倾诉着那一段段历史。

    “先生当年前来洛阳求学之时,应该是这里最为繁华的时候吧”跟随在刘备身边策马由缰的是诸葛亮,如今他已经年过十五,身材越发高大,除了眉宇间仍然有些青涩,整个人看起来已经和寻常的成年男子差不多了。

    “那应该是二十年前,为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说实话刘备根本不知道自己穿越之前十年的洛阳是怎样一副景象,但那个经历了党锢之祸,人人自危的时代,应该也好不到哪里去吧,“城就像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最后难以避免地衰败下去,不管是什么原因。”

    “等到先生定鼎中原,还要在洛阳兴建一座新城,重新建都吗”诸葛亮看着破败不堪,尽显沧桑的洛阳城墙,不由得想起了位于幽州的新蓟城。

    那一座城池是刘备用于试验新的建筑材料,新的建筑工艺,新的建筑理念而建,整座城的风格极为驳杂,堪称光怪陆离,令每一个参观者都大开眼界,流连忘返,在诸葛亮看来,大汉王朝的都城,不应该是眼前这座方圆数里,被洛水限制了面积,仅能容纳下皇宫和达官贵人们官邸的洛阳。
1...158159160161162...2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