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昭烈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沉舟烂柯
几名卫士紧握着长长的帛带,借着河堤的坡度,将二人缓缓放下,不消片刻,刘协和伏寿便已经踩到了岸边的坚实土地,下方接应之人迅速将他们二人腰间帛带解开,护送着向河边奔去。
见到火把匆匆离开,董承等人顿时大急,他们从一开始就觉得这些卫家人对自己的态度有些古怪,如今才反应过来,原来对方是想独占天子,于是连喊带叫,有的人抓着帛带顺堤而下,有的干脆心一横,抱着头就滚了下去。
一时之间,数丈高的河堤上下,又是一片沉闷的撞击声和哀叫声,然而每个人都顾不得浑身的剧痛,拼命朝河边继续跑去。
“快点上船,哪艘船都行!”令众臣稍觉宽慰的是,卫家人并没有自行逃命,而是守在船边,为他们提供了最后的求生希望。
董承和杨奉两个人身强力壮,迅速奔到船边,把前来迎接的人推了个踉跄,自顾自地爬上了船帮。
此时此刻,不远处已经传来了他们十分熟悉的声音,那是李傕来了!
“你们这些贼子,要把天子弄到什么地方去”李傕眼力极好,一眼就看见了几条船只模糊的身影,心中顿时大急,转头呼喊起来,
第二十七章 殇
正在王烈等人暗中加快划桨速度,准备抢先渡河之际,黑暗中的河面上却爆发出了各种喧闹的声音。
“好像是他们的船漏水了”
“似乎还有人在寻找天子”
王烈等人顿时有些凌乱,大眼瞪小眼起来,只是这夜色过于黑暗,众人几乎在面对面的距离都看不清旁人的表情。
“王老大,之前是你在岸边接应,皇帝也是你给扶上船的吧”有人压低声音,不确定地问道。
“废话,老子做事什么时候出过岔子,肯定是他们人荒马乱的弄混了,再等等看吧。”王烈同样压低声音说道。
眼下不就出岔子了吗
众人暗自说道。
又前行了十几丈之后,每艘船上的人们都惊恐地发现,自己脚下的木船似乎发生了大面积的破损,冰冷的黄河水不断地从底舱涌出,水位以极快的速度上涨。
如果是白天还好说,人们不管用什么法子,总是能稍微缓解一下危机,可他们如今身处一片漆黑之中,伸手不见五指,连水从哪里冒出来都不知道,压根没有任何办法,只能疯狂地向甲板上跑去。
很快,一艘船由于进水过多,缓缓向一侧倾覆而去,船上的人们大声惊呼,然后纷纷跌入河中。
如今是隆冬腊月,天气相当寒冷,人在船上都会感觉到刺骨的寒意,更别说掉进冰冷的黄河里了,随着体温迅速流失,很多人挣扎了一阵就没了力气,只能任由河水将自己冲向下游。
接下来的短短几息时间里,五艘木船依次沉没在黄河中心,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没人能活下去。
“这下事情可大了,我们要不要前去救助”王烈喃喃说道,但他马上就摇了摇头,否定了自己之前的想法。
首先,他们不知道天子究竟在哪艘船上。
其次,他们的船也不大,已经被自己这些弟兄们塞的满满当当,很难容纳更多的人了。
第三,就算能在一团黑暗中找到天子并将他救出来,他们又如何解释自己的身份和行动
“这次行动失败了。”王烈重重叹了一口气,“我们登岸后立刻返回闻喜,就当从没来过,你们的嘴也严一点,如果被人知道是我们害得天子驾崩,那不光是我们性命难保,就连刘使君的名声也要完了。”
众人纷纷沉默起来。
“北岸埋伏的弟兄们那边怎么说”有人低声问道。
“就说天子身边这些人为了争抢登船名额,互相厮杀不休,最终把船弄翻了。”王烈想了想之后答道。
“刘使君那边呢”又有人低声嘀咕起来。
早知道这次行动完全是王烈听说天子东归到了弘农一带才临时起意,根本没来得及跟邺城汇报,如果被刘备知道自己这些人无意间弄死了一个皇帝,那后果想都不用想。
“你们只需要管好自己的嘴,其他事情有我在,不用你们操心,就算使君要怪,也有我一个人顶着。”
说完这话,王烈便向前走了两步来到船头,朝着求救声传来的方向望去。
虽然什么都看不见,但是,听着越来越远,越来越微弱的声音,王烈的脸上,却露出了一丝笑容。
兴平二年,岁在乙亥,就在这一年最后的月份里,一个消息就像是插上了翅膀,迅速飞遍了大汉王朝的每一个角落,令所有人震惊无比。
当今天子刘协在东归洛阳途中遭到李傕郭汜等人率军追杀,于陕县附近的茅津港渡河,希望进入河东地界,孰料座船损毁沉没,堂堂大汉天子、皇后、数十名国家重臣全部葬身河中,顺着
第二十八章 愧
天子横死荒郊,割据一方的诸侯们不管心里怎么想,表面上都得做出一副悲痛欲绝的表情,披麻戴孝,设置祭坛,把一切礼仪做足。
那些葬身鱼腹的朝廷重臣们也没有被人忘记,他们绝大多数都出身于地方大族,亲朋好友、门生故吏这些数不胜数,一时之间,整个天下都仿佛被哀痛的气氛给笼罩了。
作为汉室宗亲,刘备在州府之中设立了一座灵堂,内里除了刚刚驾崩的天子灵位,还有灵帝刘宏、以及被董卓毒害的少帝刘辨的牌位。
虽说刘宏并不是一个称职的皇帝,甚至算不上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但归根结底,刘备这十年来走得顺风顺水,与他当初的赏识和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吃水不忘挖井人,刘备每一天进到灵堂中之后,都要认认真真地亲手擦拭灵牌,再为这父子三人各自点上三柱香才离开。
然而,在王烈赶回邺城,呈上一份绝密报告之后,刘备瞬间就懵逼了。
“那五艘船,是你派的所谓的卫家门客,也是你假冒的”刘备还没有看完手中的报告,双手就开始抖个不停,他强忍着心中的震惊,抬起头来瞪着王烈。
王烈默默地点了点头。
自从天子一行全部葬身于黄河之中的那一天起,王烈就有些后怕了,始终担心消息泄露出去,但他并不是害怕自己会被刘备当做弃子,而是担心这件事给刘备带来麻烦。
经过一番深思,王烈最终还是决定返回邺城,把实情告诉刘备。
刘备深深吸了几口气,起身来到火炉边上,将这份报告扔进火焰之中,直到看着纸张被火舌吞噬,化为灰烬之后才再次涩声说道:“这件事情若是被别人知道,天下再大,你王烈也没有立足之地了,让那些跟着去河东的弟兄们嘴严一点,千万不要害自己。”
“要不然我把他们都带去韩州或是倭国,今生再不踏足汉土”王烈面色凝重地说道:“我也一样,再不回来了。”
“不至于做到那种份上。”刘备不由得轻笑起来,稳声宽慰道:“那些弟兄为我们的事业奋斗了将近十年时间,立下了多少功劳,因为一桩意外就把他们流放也实在是太过分了。”
王烈默然无语,只能点点头。
“还有你自己,该怎样做事就还是怎样,不要想太多。”刘备继续说道,拍了拍王烈的肩膀,然后信步走出书房,穿过长长的走廊,来到位于后院的灵堂之中。
看着被漆涂成黑金两色的牌位,刘备终于第一次落泪了。
“兄长,你对我有恩,我却不能保护你的血脉,任由他们受人欺凌,如今更是因为我的人做了错事,让你唯一的儿子死于非命。”
“……是我对不起你。”
受人恩惠却没有机会报答,甚至因为自己的原因导致对方断绝血脉传承,这种事情只要不是铁石心肠的无情之人,就一定会心生愧疚,刘备这十年来杀了不少人,见过无数生离死别,早已不再是伤春悲秋之人,但在良心和道德的拷问下,他还是失态了。
王烈站在灵堂之外,听着刘备极力压抑却怎么也压抑不住的哭泣声,心中无比复杂。
关于那天夜里发生的事,他的情报里只说了一半,另一半实情如果说出来,只怕刘备就不是现在这样简简单单地因为愧疚而哭泣了。
天子和皇后,是他亲手杀死,然后趁黑扔下船的。
五艘船船底漏水,也是他支开其他人之后,亲自动的手脚。
&
第二十九章 兴师讨逆
“对于袁公路、曹孟德他们来说,想要在大义名分上压过对手,就必须把天子掌握在手里,如今天子遇难,他们就算是挖地三尺,也会找一位宗室出来,然后将其奉为新的天子,这是为什么”郭嘉笑着自问自答起来,“因为他们不姓刘啊,天下人可都是知道白马之盟的。”
白马之盟,是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定力的,当初楚汉相争,刘邦为了增强实力,与项羽争夺天下,曾经分封了一批异姓王,并借助这些同盟者的力量击败项羽,建立了大汉王朝。
但是在建国之后,刘邦觉得异姓王终究不可信,于是以各种借口除掉了所有异姓王,将刘氏子弟分封为王,令其镇守各地,又与群臣杀白马定立盟约。
盟约中最重要的一句,“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一直被延续下来,经过四百年的风风雨雨,已经得到了天下的默认,成为人们心照不宣的惯例。
如今天子驾崩,要说那些地方实力派没有起别的心思是不可能的,但有白马之盟在头顶上压着,他们就算有天大的本事和胆子,只要心智还正常,就得老老实实地拥立一位新天子,再找机会玩个王莽当初的“禅让”好戏,名正言顺地取而代之。
这叫法理。
虽说朝廷这几年威严扫地,地方上已经变成了强者为尊,想当刺史一类的只需要打服对手,自领官职,再假模假样地派人去长安报备一下便可,但如果有人不经过这么一道程序,打破大家心照不宣的潜规则,直接自立为王甚至称帝,那就相当于否认了大汉的统治,其他人也就可以理所当然地否认他的地位,甚至下属也可以堂堂正正地改换门庭,而不被人视作叛变。
可是对于刘备这样的汉室宗亲来说,事情就容易解决得多了。
当初质帝刘缵八岁遇害,没有留下子嗣,朝臣们便从旁支宗室里选择了刘志继位,是为桓帝;
桓帝去世时没有子嗣继承大位,于是朝臣们又从旁支宗室里选择了刘宏继位,是为灵帝;
灵帝刘宏生了两个儿子,并于他死后先后登基称帝,结果都尚未成年便遭横死,按照惯例,还是应该从刘氏族人中选择一人出来,成为大汉王朝新的天子。
可偏偏整个朝廷都完蛋了,原有的流程没人能做了,谁想当皇帝的话,嘴上说说肯定是没用的,得靠手里的刀子来说话。
“除使君外,如今执掌大权的宗室有益州牧刘焉、荆州牧刘表、陈王刘宠、扬州刺史刘繇等人,但他们不是偏居一隅就是年老德薄,即使有心继承大宝,也根本没有让天下重新归一的本事。”郭嘉自得地笑道:“天子之位,只有可能是使君的。”
刘备自从穿越过来就知道自己的奋斗目标是当个皇帝,也认真回忆过历史上曹操是如何挟天子以令诸侯,一步步架空朝廷,最后把大汉变成他自己家的。
但他从未想过,原本历史上活到五十三岁才去世的献帝刘协,竟然提前四十年就呜呼哀哉了。
面对如此巨大的历史转折,刘备觉得,自己接下来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如今听郭嘉这么一说,好像天子驾崩,对自己来说倒是个好事
“奉孝那你说说,我们接下来要怎么走”刘备觉得自己在这方面的智力比较低下,还是应该虚心请教,听一听郭嘉怎么说。
&
第三十章 悔
张杨本是丁原手下将领,跟恩主一样出身不怎么样,文化水平也不怎么样,之所以可以在上党地区盘踞数年,甚至将势力范围扩张到河内,自封为河内太守,一方面靠的是当初丁原麾下能征善战的并州边军,另一方面来说,这个人也确实能打,称得上是一员猛将。
面对赵云率领的白马义从,张杨麾下的并州老卒并不示弱,虽然装备远远不如对手,但仗着主场之利和步兵协同作战的优势,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白马义从的行进节奏,没有让河内变成之前魏郡那样,被骑兵切割成一座座孤岛的窘境。
然而,当主力部队进入战区之后,整个太行山南部的战事就彻底失去了平衡,在关羽部队强大的军力威慑、以及幽州商会的各种煽动之下,朝歌以西的诸多城池纷纷掀起了脱离张扬的浪潮,人们以各地豪强为首,驱逐忠于张扬的官员,打开城门迎接刘备的军队,关羽顺风顺水地长驱直入,短短一个月时间,就把战线推进到了山阳和修武两城,与怀县的张扬军主力遥遥相对。
“敌军精通骑兵战法,擅长利用地利优势,不是易于之辈。”
形势一片大好,但赵云对敌人的实力也有了充分的了解,丝毫不敢掉以轻心,每日都要亲自率领斥候们游弋在广袤的原野之上,尽量减少怀县和周边县城的联系。
与此同时,文丑率领的一支偏师也已经沿着山阳、雍城、葵城一路快速西进,试图卡住太行八陉之一、连接上党和河内地区的咽喉要道太行陉,阻断张扬获取援助的通道。
双方在主要方向上彼此对峙,太行陉一带的战火却是愈演愈烈,俨然有成为主战场的趋势了。
“杨丑是怎么回事,我几次三番下令,让他率部前来河内助战都没有动静,如今又被人堵住了太行陉!”站在怀县城头,看着远方旌旗漫卷如云,营寨连绵十几里的营寨,张扬心中越发焦躁,来回踱着步子破口大骂起来。
杨丑是张扬的爱将,为他在上党地区站稳脚跟、又在对抗黑山军张燕的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所以张扬在南下河内之后,将上党地区的基业都交给他来打理,以太行山最南端的几条陉道为纽带形成掎角之势。
然而在刘备大军压境、张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杨丑却给他来了个按兵不动,不管如何催促,杨丑的回答总是说黑山贼张燕率军来犯,自己实在是抽不出人手南下支援。
眼看着刘备的部队越聚越多,葵城一带的防线摇摇欲坠,张扬心如火燎,派人送往杨丑那里的书信中言辞也是越来越激烈,但是,杨丑仍然不慌不忙地搬出之前的理由。
这种行径在张扬看来,实在是缺乏诚意的搪塞之语。
“白兔,以你看来,杨丑那厮究竟是想怎样”张扬来回转了几圈,突然开口向一直侍立在旁的眭固问道。
眭固字白兔,本是黑山军一员,与于毒、白饶等人齐名,位列张燕之后,后来荀谌单骑入黑山,说动这些首领率部背叛张燕,才使得刘备借助黑山军进入上党的计划破产。
在上党、河内等地混迹了几年后,眭固又投奔到袁术麾下,与袁术、南匈奴于夫罗部一起进攻东郡,结果被曹操打了个落花流水,没了落脚之地,这才重返上党,依附于张扬帐下。
虽说眭固长了一张瘦脸,双眼细长,跟“白兔”这个略显呆萌的名字放在一起极度违和,但他心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