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昭烈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沉舟烂柯
在遭到一万点精神暴击之后,刘永灰溜溜地跑了,据宫女汇报,当天下午,这小子就拉着裴大虎和刘理还有年龄相仿的张苞等人,大家围坐在一起发狠读书,俨然是要在下一次考试里挽回颜面。
儿子能知耻而后勇,刘备倒是挺高兴,但令他更高兴的,则是张宁的态度。
严要求,不惯着,到了如今的位置也丝毫不放松,这才是真正对孩子好。
为了这件事,刘备还特意和张宁交流了一番。
“如果永儿回答的是读书难,练武容易,你又该如何教训他”
“臣妾会说:年纪小小就偷奸耍滑,只捡着容易的学,长大了又怎能担起重任”
“哈哈,倒是怎么说都有理,妙极,真是妙极!”
事业有成,妻贤子孝,作为男人,这绝对是最美好的事。
此时距离登基称
第二十四章 从国事到家事
刘备曾经是个忠实的三国游戏玩家,尤其喜欢暗荣公司的《三国志》、《真割草无双》系列,每一名玩家都有自己喜爱和厌恶的角色,他自然也不例外。
他的习惯,就是不管使用什么势力,遇见糜芳、孟达、许攸、号称黄昏二神的黄皓、岑昏等人,有一个算一个,通通斩首。
然而,现实并不是游戏,如今他更是一国之君,做事不能随心所欲,以个人好恶来决定他人的命运。
有才之人,皆可为国所用。
本着这个原则,刘备还是压抑住自己的厌恶感,认可了孟达的才能,特批二人进入国子监,并下了口谕,凡是错过本年度国子监考试的士子,都有一次参考的机会。
当然了,考题肯定不会跟之前的一样。
而法正这个名字,也被列入了名单,成为国子监重点考察对象,这些重点考察对象自己是不知道的,也不会得到什么额外的好处,只是他们的生活作风、表现等等,都会被单独记录成册,交由刘备参考。
国子监的入学告一段落,御学堂的考试又如火如荼地开启了,那些参加过国子监考试的士子们都很聪明,纷纷把默记下来的逻辑题目、图形题目讲述给同行而来的族中孩童,希望他们能够取得好成绩,但是,一到开考,自以为摸到脉络,信心满满的孩子们就傻眼了。
御学堂招收十五岁以下的孩童,筛选标准也与成年人不同,鉴于他们生活环境不同,受教育程度也不同,考试内容相对传统得多,主要是测试考生的知识量,基础的算数知识,以及刘备坚持推行的,书面语与口头语之间的相互转化,好些题目甚至就是翻译整句的《论语》片段。
这一下,家学渊博,基本功扎实的孩子们高兴了,而刘备麾下那些武将家的孩子们则是愁眉苦脸,虽然他们的长辈都心知肚明,这考试对自家孩子来说只是走过场,但对于小孩子来说,比别人差,总是很令人羞愧的事。
就连刘永,也在化名参加考试之后心有不甘,跑去找母后张宁倾诉,抱怨
怨为什么只考文试,却不考他擅长的武艺和射箭之类。
却没想到,迎接刘永的不是宽慰,而是毫不留情的批评。
“读书和练武,哪个容易”
“自然是读书容易,坐在那里不用风吹日晒就可以,怎么比得上夏练三伏,冬练三九”
“那你连容易的事情都做不好吗”
“……”
“为娘又如何能相信,你在更难的事情上面下苦功了”
在遭到一万点精神暴击之后,刘永灰溜溜地跑了,据宫女汇报,当天下午,这小子就拉着裴大虎和刘理还有年龄相仿的张苞等人,大家围坐在一起发狠读书,俨然是要在下一次考试里挽回颜面。
儿子能知耻而后勇,刘备倒是挺高兴,但令他更高兴的,则是张宁的态度。
严要求,不惯着,到了如今的位置也丝毫不放松,这才是真正对孩子好。
为了这件事,刘备还特意和张宁交流了一番。
“如果永儿回答的是读书难,练武容易,你又该如何教训他”
“臣妾会说:年纪小小就偷奸耍滑,只捡着容易的学,长大了又怎能担起重任”
“哈哈,倒是怎么说都有理,妙极,真是妙极!”
事业有成,妻贤子孝,作为男人,这绝对是最美好的事。
此时距离登基称
第二十五章 选秀
除了张宁之外,卢植、郑玄、蔡邕等老臣,关羽、张飞等老弟兄,沮授、田丰、陈登等地方代表,也都纷纷进言,希望刘备广开后宫,多多播种,尽可能地扩充自己的后代数量。
按照他们的话说,帝王无家事,所有的私事都是公事,充实后宫,使更多人成为皇亲国戚,不仅仅可以在他这一代拉拢更多的盟友,而且,有了更多的后代,就可以和更多的人结亲,不断扩充盟友的数量。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这个“道”是什么,谁也说不清楚,但可以确定的一点,用合理的手段凝聚人心,是符合“道”的。
弄到最后,刘备自己也想通了,自己不知道能活多久,儿子也不知道能活多久,万一跟历史上老曹家一样,连着出两代短命鬼,那可就什么基业什么理想都没了。
与其担心儿子多了管不过来,养出一群废柴,还不如生出来之后多花些心思培养,按照他现在的年龄和精力,弄出十七八个儿子,再好好地教育教育,应该是可以的。
再说了,无论前生后世,但凡事业有成的,且不说二三四五六七八奶,大蜜二蜜的,至少都希望自己的事业能多几个有能力的接班人,不管最后能不能接到班,总之候选人得多。
那就来吧,区区美女,我刘某人有何惧哉
“都是你们逼我的。”刘备义正辞严地说道,但眉眼之中掩饰不住的猥琐笑意,还是出卖了他内心里的欢欣雀跃。
这世上哪有男人不喜欢女人的
于是,继新皇登基、伪帝授首、国子监、御学堂等等事件之后,章武元年终于传出了最重磅的消息——
天子要选秀了!
当然,“选秀”这个词的问世是在一千多年后的清朝,但类似的做法,可就是汉朝就发明的了,而且这时候的妹子也不叫秀女,而是叫“家人子”,一般都是指官员和富裕阶层的姑娘。
消息
息一传出来,天下顿时哗然,无数人奔走相告,激动到不能自已。
对于许多地方大族来说,这一天来得实在是太晚了,以至于他们望眼欲穿,眼睛都快瞪瞎了。
汉家天子历来有跟地方大族结亲的传统,而有幸成为皇亲国戚的,不管之前出身如何,都会充分利用自己跟天子的特殊关系,继续加深双方的羁绊,要么是一代代地塞女人入宫,要么是天子的小舅子们拼命表现,获取更高更重要的官职,逐渐把持朝政,为后代获取荣华富贵。
比如说,先汉的孝文皇后窦漪房,以六郡良家子的身份入宫侍奉太后吕雉,后来又被赏赐给当时还是代王的孝文皇帝刘恒,最后被立为皇后,从此开启了窦氏一族辉煌无比的历史。
窦漪房寿命很长,从宫女、姬妾到皇后、太后、太皇太后,历经四代天子,权倾朝野,窦氏一族随之鸡犬升天,兄弟窦广国封侯,侄儿封侯,奠定了望族的基础。
在窦漪房去世近二百年后,窦家又出了一名皇后,这一次是姐妹二人入宫侍奉章帝刘炟,结果姐姐受宠成为皇后,原本在窦勋犯事身故之后略有中落的家族再度复起,重新权倾朝野。
又是近一百年后,窦家的第三位皇后——桓思皇后窦妙登场,窦家第三度权倾朝野。
虽然这数百年来,窦家每一次兴起之后,都会因为跋扈过甚而被新皇帝清洗一番,但凭着在朝廷和地方上盘根错节的关系网,整个家族的富贵还是没受到什么影响,始终傲立于一线贵戚的行列。&
第二十五章 选秀
除了张宁之外,卢植、郑玄、蔡邕等老臣,关羽、张飞等老弟兄,沮授、田丰、陈登等地方代表,也都纷纷进言,希望刘备广开后宫,多多播种,尽可能地扩充自己的后代数量。
按照他们的话说,帝王无家事,所有的私事都是公事,充实后宫,使更多人成为皇亲国戚,不仅仅可以在他这一代拉拢更多的盟友,而且,有了更多的后代,就可以和更多的人结亲,不断扩充盟友的数量。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这个“道”是什么,谁也说不清楚,但可以确定的一点,用合理的手段凝聚人心,是符合“道”的。
弄到最后,刘备自己也想通了,自己不知道能活多久,儿子也不知道能活多久,万一跟历史上老曹家一样,连着出两代短命鬼,那可就什么基业什么理想都没了。
与其担心儿子多了管不过来,养出一群废柴,还不如生出来之后多花些心思培养,按照他现在的年龄和精力,弄出十七八个儿子,再好好地教育教育,应该是可以的。
再说了,无论前生后世,但凡事业有成的,且不说二三四五六七八奶,大蜜二蜜的,至少都希望自己的事业能多几个有能力的接班人,不管最后能不能接到班,总之候选人得多。
那就来吧,区区美女,我刘某人有何惧哉
“都是你们逼我的。”刘备义正辞严地说道,但眉眼之中掩饰不住的猥琐笑意,还是出卖了他内心里的欢欣雀跃。
这世上哪有男人不喜欢女人的
于是,继新皇登基、伪帝授首、国子监、御学堂等等事件之后,章武元年终于传出了最重磅的消息——
天子要选秀了!
当然,“选秀”这个词的问世是在一千多年后的清朝,但类似的做法,可就是汉朝就发明的了,而且这时候的妹子也不叫秀女,而是叫“家人子”,一般都是指官员和富裕阶层的姑娘。
消息
息一传出来,天下顿时哗然,无数人奔走相告,激动到不能自已。
对于许多地方大族来说,这一天来得实在是太晚了,以至于他们望眼欲穿,眼睛都快瞪瞎了。
汉家天子历来有跟地方大族结亲的传统,而有幸成为皇亲国戚的,不管之前出身如何,都会充分利用自己跟天子的特殊关系,继续加深双方的羁绊,要么是一代代地塞女人入宫,要么是天子的小舅子们拼命表现,获取更高更重要的官职,逐渐把持朝政,为后代获取荣华富贵。
比如说,先汉的孝文皇后窦漪房,以六郡良家子的身份入宫侍奉太后吕雉,后来又被赏赐给当时还是代王的孝文皇帝刘恒,最后被立为皇后,从此开启了窦氏一族辉煌无比的历史。
窦漪房寿命很长,从宫女、姬妾到皇后、太后、太皇太后,历经四代天子,权倾朝野,窦氏一族随之鸡犬升天,兄弟窦广国封侯,侄儿封侯,奠定了望族的基础。
在窦漪房去世近二百年后,窦家又出了一名皇后,这一次是姐妹二人入宫侍奉章帝刘炟,结果姐姐受宠成为皇后,原本在窦勋犯事身故之后略有中落的家族再度复起,重新权倾朝野。
又是近一百年后,窦家的第三位皇后——桓思皇后窦妙登场,窦家第三度权倾朝野。
虽然这数百年来,窦家每一次兴起之后,都会因为跋扈过甚而被新皇帝清洗一番,但凭着在朝廷和地方上盘根错节的关系网,整个家族的富贵还是没受到什么影响,始终傲立于一线贵戚的行列。&
第二十六章 有熟人
;
这句“越多越好”,着实显得有些猥琐,像极了过去的昏庸帝王,也就是张宁跟刘备老夫老妻这么多年,知道他不是贪图美色的人,若是换了旁人听到,指不定掉头就给传成什么样子。
尽管如此,张宁心里还是有点疙瘩,毕竟她是女人,还要帮丈夫挑选女人,个中滋味也只有自己知道了。
“我这一次弄得如此声势浩大,但归根结底,却不是为了自己多占几个漂亮女人。”同床共枕了十几年,刘备自然也看得出张宁心中的小小失落,便耐心地讲述起自己的真实想法,“国子监,御学堂建立起来,培养不同于儒家弟子的可用之才,进而把新学问推广到整个天下,这是为夫今后几十年最重要的事,倒是,只有这样还不够,我们同样需要聪慧的下一代女人。”
自从几千年前,人类从游牧进化到农耕时代,天生身强体壮,在劳动和战争中都占有优势的男性就取代掌控生育权的女性,成为社会的主宰,人类社会也由母系社会进入到父系社会,并一直延续至今。
教育,尤其是文化教育,处于比生存、生活更高的需求层级,是一种极为占用劳动力、消耗社会资源的福利,长久以来,几乎只有男人才能享有,女人几乎没有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
历朝历代,才女都会特别出名,像蔡琰、谢道韫、鱼玄机、李清照这些,都是流芳千古,被后世传诵。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奇女子确实才华横溢,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她们能够突破父系社会的垄断,这种精神值得后人敬仰。
就像两千年后,人们都津津乐道于那些寒门贵子的成功,乐于歌颂那些平民英雄。
因为实在是太难得了。
但刘备最讨厌的,就是这种人为制造出来的“难得”。
被绑住腿脚还能站上跑道,并且取得不错的成绩,这不光是参赛者的荣耀,更是主办方的耻辱。
他不希望这种耻辱发生在自己身上,即便社会生产力远远没到两千年后的水平,他也根本没有可以让妇女顶了半边天那位的雄才大略,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些事情,总是要有人走出第一步。
让精英阶层的女性拥有获取知识的权力和渠道,再一点一点地扩大范围,对华夏民族的未来是好事。
“陛下的意思是说,创办女学”
虽然刘备没有像后世不入流写手那样絮絮叨叨地说上一大堆,但三两句话下来,张宁就明白了他的想法,惊喜地问道。
“没错,之前我们让宫女跟着你和贞儿学东西,如今既然后宫要收人,那就再把步子迈得大一些,请昭姬和庄姬来教人识文断字,那些家人子们入了宫之后就先当宫女,跟着做做事,读读书写写字,等到了年龄再说之后的事。”刘备点了点头,温声说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