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有妖气客栈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程砚秋

    系统冰冷的道:“我只是对你没信心而已。”

    小二很快端上一盘麻婆豆腐,四人一看,还真只画了个瓢,色香味首先在色上就差一等。

    豆腐有些散,芡汁也不如余生调制的。

    白高兴三人尝惯了余生做的,只看一眼这麻婆豆腐,食欲就下降五成。

    不带期待的各尝一口,白高兴他们再也不动筷子了。

    这道菜勾芡手法不成,




第二百一十二章 惹不起
    右手被挂的时间长了,陡然脱了束缚略有些不舒坦。

    余生抖着手走过去,接过期待不已的黄晓初手里的刀具。

    他左手摸了摸,“老黄,你这刀不成,一点也不趁手和锋利。”

    黄晓初在一旁笑,倒是白高兴没好气的说,“得了吧,世上哪有厨子用你那么好的刀的。”

    余生在客栈后厨有二十余把刀,各有不同用处,一直被富难和叶子高等人觊觎,只觉着做厨刀太浪费了。

    “我就是想告诉老黄,我的刀比他的好。”余生得意一说。

    说话之间,余生适应了这把厨刀,右手掂来豆腐轻按在案板上,左手下刀如飞。

    虽不曾经过系统刀工测试,但余生在米粒之珠提升之下,刀工有了很大提升。

    在黄晓初惊愕之中,余生眨眼间把豆腐切出来,方方正正,大小如一,豆腐无一丝损坏。

    “把豆腐放入水里去豆腥。”余生吩咐一句。

    方才准备时,余生让黄晓初用中火烧了一锅水,里面放了盐,现在微沸正合适。

    黄晓初忙上前把豆腐小心放水里,他刚刚知道豆腐要去豆腥味。

    有些客人不喜麻婆豆腐,就是因为里面豆腥味,愚笨的他以为豆腐本就有这味道。

    余生转身又去翻炒牛肉末,牛肉末是切好的。

    待锅里半勺油六成热时,余生把牛肉末放进去,用中火慢慢炒香,直到转为金黄色捞出。

    又把豆瓣炒至亮红色,把豆豉和辣粉放进去继续翻炒,直到香味弥漫之后加入高汤和酱油、盐。

    “嗯,真香。”黄晓初在旁边说,余生翻炒时不忘告诉他调料之间的比例。

    待汤烧开后放入豆腐,余生轻轻的晃动锅子,避免损坏豆腐,并让汤汁收入豆腐。

    在起锅之前,余生道:“麻婆豆腐美味真正的秘诀在于此。”

    他告诉黄晓初豆腐起锅三道芡,“千万不能只勾一次重芡。”余生说。

    黄晓初脸一红,他的麻婆豆腐就只勾一道重芡。

    “豆腐易出水,若只勾一次重芡,不仅会失去豆腐的嫩,上桌后水也会偷偷跑出来了。”余生说。

    “麻婆豆腐要形整而不烂,一出水就会变成烂糟糟的一盘。”

    他说着把提前配好的芡汁勾在豆腐上,“你方才上的那盘豆腐品性不好就是这原因。”

    “是,是。”黄晓初用心记下来。

    余生稚气未脱,黄晓初年入中年,白高兴见他毕恭毕敬,不由的对掌柜刮目相看。

    他还是刚知道一盘麻婆豆腐有这么多的讲究,稍有不慎就失去了最好的味道。

    余生刚打的芡很轻,豆腐煮时不断的冒泡。

    余生指着水泡道:“水泡越来越大,就是水分快跑出来了,这时候就要打芡。”

    说罢,他又打一道芡,“这道芡要把调味挂在豆腐上,方才你那盘滋味寡淡是因为调味没挂上去。”

    黄晓初已经惊讶的顾不上附和了,直直看着余生的动作,把这些技巧用心记在心里。

    后厨的伙计也停下手中活儿围过来看,小二在外面喊着要粥却无人答应。

    他无奈走进来拉着伙计时,伙计才醒悟过来。

    饶是如此,伙计也不舍把目光移开余生,以至于把碧涧羹打成了河祗粥,还一半打在了外面。

    余生看着锅里的水泡,指点着黄晓初。

    “勾芡全靠眼睛看,犹如郎中的望闻问切,不一定非得三道,四道也可。”

    待差不多时,余生要打第三道芡了,“这道芡也很重要,麻婆豆腐能不能更上一层楼,全靠这道芡。”

    黄晓初虚心请教,“余掌柜,这道芡重要在何处”

    余生道:“麻婆豆腐要满足麻辣鲜香嫩烫,这道芡就是把烫锁住。”

    在余生勾芡时,蔡家小公子蔡明恭敬的领着庄子生进了赏心楼。

    “公子请。”他领庄子生上楼去雅间,庄子生却停下来,“他们怎么



第二百一十三章 酱油古方
    恰在这时,小二端上一盘麻婆豆腐,庄子生让蔡明把菜招呼过来。

    这盘麻婆豆腐摆在桌子上,庄子生和蔡明一看,“嗬,差别还真大。”

    他抬头对叶子高说,“也比归一刀的好多了。”

    庄子生是寻味斋常客,麻婆豆腐吃过不少,但像眼前这盘红亮诱人的还真没见过。

    尤其这豆腐,大小如一,一点也无,看着就是种享受。

    庄子生取筷子夹上一块,见豆腐上挂着诱人的汤汁,不见烫意,于是毫不犹豫的丢进嘴里。

    “嘶,烫。”庄子生含糊的说,但不是难以忍受,只是麻衬托着烫而已。

    这股烫意搭配着辣和麻,让豆腐在嘴里若宛若过来,滑滑的,嫩嫩的,让人恨不得把舌头也吞下去。

    庄子生咀嚼着,不待咽下去就竖起大拇指,“好,真的好,比寻味斋好吃多了。”

    寻味斋麻婆豆腐还在摸索之中,不是太浓就是太淡,不像这盘豆腐这么刚刚好。

    叶子高伸筷子夹一块,细细品味后觉着两盘麻婆豆腐天差地别。

    但是,作为在客栈常吃的人,叶子高也敏锐察觉到,这盘麻婆豆腐有失余生的水准。

    余生在客栈做的比这还好吃。

    “难道掌柜的藏招了”叶子高又尝一口,在辣和麻上区别很明显。

    这不是余生藏招了,而是调味上的区别,余生所用全为系统兑换,是以带来的味道更为正宗。

    庄子生不知客栈的更好,他只觉着麻婆豆腐再好吃也不过如此了。

    陆陆续续又端上来几盘麻婆豆腐,寻味斋在座的客人尝到后无不惊艳的交口称赞。

    “这才是真宗的麻婆豆腐。”客人惊叹说。

    “我尝过寻味斋的,不如余掌柜的好吃。”

    “那归一刀岂不输定了”

    “输了才好,让他狂。”

    在前面大堂赞扬不已的时候,后厨的黄晓初也在不住的吹捧余生。

    “行了,行了。”余生挥挥手,“现在知道我不与归一刀比试,是不敢还是不屑了吧”

    方才黄晓初虽不说,但余生知道他心里还是有这方面想法的。

    但现在余生露这一手,黄晓初知道,余掌柜只是不屑比试罢了。

    而余生来这儿露这么一手,也是为让扬州人知道,客栈麻婆豆腐不是周九章吹嘘,而是真的美味。

    待把可口的名头传扬开来,余生不与归一刀比试,也能稳压他一头。

    余生把围裙解下,“勾芡你自己再摸索,做到一盘翌日也坚挺,不因出水而形散就算成功了。”

    “是。”黄晓初在心中默记勾芡要领,见余生要出去,忙道:“余掌柜,留步。”

    余生回头看他,“怎么了”

    “来而不往非礼也,余掌柜手把手传我一道菜,我也不能小气。”黄晓初走上来。

    “这样,碧涧羹和河祗粥,我也传您一样。”他诚恳的说。

    一道招牌菜对一家食肆至关重要,看碧涧羹和河祗粥支撑起赏心楼就知道了。

    如白高兴所言,黄晓初忠厚,他见余生把正宗麻婆豆腐传他,立马就想着报答余生。

    是以,黄晓初执意要传一道招牌粥与余生做交换。

    余生道:“这不好吧”

    “没什么不好的。”黄晓初说,“我无后,蔡家小子又都不愿学,万一失传怎办”

    他不由分说的拉着余生向灶台走去,“碧涧羹还是和河祗粥河祗粥吧,这道粥鲜美无比。”

    “别,碧涧羹。”余生说,“我对鱼过敏。”

    余生懒得说客栈传下来的规矩,不然又得解释余家和鱼的纠葛,被人认为有病就不好了。

    “对鱼过敏”黄晓初一怔,这毛病有些稀罕,“那你岂不少尝许多美味。”

    “是啊。”余生心在哭泣,水里游的诸多美味与他无缘了。

    “那就碧涧羹。”黄晓初走到灶台上,把芹菜、芝麻、茴香和盐取出来,“碧涧羹食材只有这四样。”

    黄晓初告诉余生,碧涧羹淡而清香在于



第二百一十五章 麻婆派
    “坐不坐”婆娘不耐烦的看着四人。

    “坐,坐。”余生拉着三个人坐下来。

    “暂且忍耐,待会儿豆腐不成再发作。”余生悄声对三个人说。

    麻婆正宗,不代表麻婆豆腐正宗。

    余生今番出行,在各食肆转悠,就是为了传扬自己在麻婆豆腐上的厨艺。

    因此待会儿麻婆豆腐端上来,即便差强人意,余生也要鸡蛋里挑骨头,杀杀她威风。

    只是麻婆豆腐没端上来,招呼客人的老头先走过来,“客官,一共六十文。”老头笑着说。

    “这么贵”富难脱口而出,“便宜点儿。”

    赏心楼的麻婆豆腐都没这么贵。

    灶台上的婆娘不客气道:“进来时没见幡上写着‘拒不还价’”

    三人只看“正宗”了,下面小字还真没看见,也只有余生注意到了。

    “对啊,上面还写着十钱一份呢,你怎么不说”余生说。

    麻婆豁然转身,“猪蹄都涨价了,还不许我麻婆豆腐涨价了”

    “猪蹄涨价是猪蹄紧俏,你麻婆豆腐跟着涨什么”余生据理力争。

    世上只有小姨妈能从他手里抢出钱,旁人谁都没门,任你是东荒之王也不成。

    “我喜欢啃猪蹄。”婆娘的话掷地有声。

    这婆娘说的好有道理,余生被说服了,乖乖把钱掏出来。

    说是麻婆豆腐,实为麻婆豆腐浇饭。

    待四份热气疼疼的端上来时,饶是四人在赏心楼混个半饱,现在也有了食欲。

    余生仔细端详,这麻婆还真有两把刷子,在麻婆豆腐亮红诱人之间点缀着蒜绿,浇在饭上很诱人。

    唯一不足的是豆腐品相不好,但路边摊上的客人也不讲究这些。

    余生尝一口牛肉末,颗粒很小,煸的酥香,在口中咀嚼后炸出香气,与豆腐的温顺相得益彰。

    唯一不足的是,调料比例不合,豆腐收汤不足,勾芡手法略显生疏,以至于豆腐在口中有淡涩之感。

    麻婆豆腐有八字箴言,麻辣烫香,酥嫩鲜活,这麻婆做到麻辣酥嫩鲜,相比黄晓初强很多。

    “难道麻婆对麻婆豆腐有加成”余生心说。若无系统,他自认为绝无把握把麻婆豆腐做到这般美味。

    又尝一口后,余生放下筷子,“这麻婆豆腐哪里正宗了,还最正宗,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灶上的婆娘一听,提着勺子就走过来,“你说什么”婆娘叉着腰,瞪着眼居高临下的看余生。

    “我说你的麻婆豆腐不正宗。”余生抬头不客气的说。

    他坐着板凳,抬头看婆娘时气势不足,于是起来叉着腰把话重复一遍。

    婆娘与他对峙,“不正宗,怎么不正宗了”

    余生指着那盘麻婆豆腐,“调料放的多而不细,比例不合,以至于喧宾夺主,吃豆腐时常吃到调味。”

    “做的豆腐不用高汤,让豆腐不够鲜,滋味不够好。”

    “还有‘活’是麻婆豆腐精髓,你勾芡手法不成,让豆腐入口后很呆板。”

    余生音量很大,一时把草棚内所有人震住了。

    富难方才在赏心楼尝过余生做的,又悄悄尝一口眼前的,当真如余生所说。

    余生做的麻婆豆腐,勾芡锁住的烫配着辣和麻,让豆腐在口里滑滑的,嫩嫩的,眼前豆腐就不成了。

    这婆娘觉着余生所言非虚,一时有些底气不足的后退一步,“那,那又怎样,那我豆腐也是最正宗的。”

    说到这儿,婆娘底气又足了,她指了指自己脸上麻子,“我是麻婆,麻婆豆腐,麻婆做的豆腐。”

    她一仰头用鼻孔看余生,“我这就是正宗麻婆豆腐,你想要退钱,没门。”

    “谁要退钱了”余生说。
1...7475767778...50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