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返1977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镶黄旗

    再看床上,垫的是花床单,盖的是新被子,雪白的被底,崭新的绸面,哌哌叫的三层新,怎么看怎么像娶媳妇才用的铺盖。

    于是在一种极其兴奋的情绪下,小百子不由自主地一跃蹿上了床,立刻舒舒服服地横躺下来。还故意颠着颤悠了两下,好更真切地感受床铺的柔软舒适。

    只不过,他的这种表现,却更是让老刀鱼感到心烦。

    此时,这个老海碰子虽然也坐下来,却仍在闹心病。他正在想,我的天我还怕睡掉二十头海参呢,谁知竟要五十头,今天就是把海参都能顺利卖掉,恐怕也要亏老本了

    十块钱,卖猪肉能买十几斤,老母鸡也能抓上三只,干嘛非得平白睡掉呢

    再说,就是非住不可,难道只要一个房间不好吗打个地铺也是睡一夜,这木头地这么软,怎么沙石地能睡,这里就睡不得

    这个小武啊,是好心,脑子也活,却还是太年轻不把牢,太不会过日子啦。也怪我自己,犯了煳涂,才会由着这臭小子瞎胡闹

    这么一来,他看到小百子闹腾的样子当然就格外不痛快,听见床铺嘎吱的声响也就格外闹心。忍不住便呵斥了一声,小心,你别弄脏了被子,再让人家罚你的款

    善于察言观色的小百子听了立刻吐了下舌头,就好像当佛爷抓分,无意被旁人发现似的尴尬起来。他随即悄悄起身,悄悄展平床铺,再不敢弄出一点声音来。眼睛转了转,又沏了杯热茶,默默给老刀鱼送到了手边。

    要说还是这小子会讨好人。这种体贴立刻软化了老刀鱼的心,勤俭节约惯了的老海碰子叹了口气,终于不再琢磨房钱了,一边喝着茶水,一边和小百子唠起了家常。

    京城人爱聊天,大部分人也能聊天。小百子又嘴快,他是先说地,后说天,聊完大塔聊旗杆,东家长,西家短,三只蛤蟆六只眼,家里家外一同神侃。就跟说评书似的,他彻底把老刀鱼给听入迷了。

    就这样,时间无形中过去了一个多小时,而就在天将擦黑,喝多了茶水的老刀鱼感到了饥肠辘辘,同时也想上厕所的时候,他们的房门被敲响了,是洪衍武和陈力泉回来了。

    这次再进屋,洪衍武面色倒没什么,可陈力泉的神情却明显不同,他很兴奋地把空包往地上一放,跟着就宣布了一个令人吃惊的好消息老刀鱼的海参全卖光了

    这么快都卖了

    老刀鱼和小百子全都张大了嘴。

    真的,一个没剩陈力泉拼命点头肯定。

    怎么会呢

    &nbs




第二十一章 海味馆
    老刀鱼真是没想到洪衍武有这么大的本事。 .更新最快

    剩下的海参,原本他只打算卖出六十块钱就谢天谢地了,可经过这小子的手,最后竟然变成了一百七十七,几乎多了整整两倍。那可是普通人半年的工资啊。

    说真的,自打他当海碰子以来,还从没卖过这么好的价钱。而且哪怕他诚心诚意地想谢,可人家还坚持一分不取,这又是多大的情分

    所以腰包鼓起来的老刀鱼欣喜之余,不但一口答应为洪衍武牵线搭桥介绍别的海碰子,还一拍胸脯,主动提出晚上请大伙儿继续吃大餐。

    自然喽,那十块钱的房费,此时他就不放在心里了,相反还觉得这钱花得还真值。他甚至还暗自做了个决定,要是洪衍武他们明天收了海参想继续在这里卖,第二天的房钱他也都包了。

    就这样,当天晚上,洪衍武几个便在老刀鱼的盛情邀请下,去滨城火车站附近最知名的饭店品尝了一次地道的滨城菜。

    所谓滨城菜,其实是鲁菜的一个变种分支,以海鲜为主要原料,受东北菜福建海西菜以及和餐和俄餐的影响,兼蓄中外菜系之长,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海味饭店就是一家传承近百年,且经营过俄亚大菜的老字号。这家老店在当地人口中又被称为海味馆,据说最地道的滨城菜,便是以这里为正宗。

    其实按老刀鱼的意思,本来还是想点些宫保肉丁炸丸子拼盘之类的肉菜。因为他这辈子吃得最多的就是海鲜,对这里的招牌菜还真是不感冒。来这也就是图个名气。

    可洪衍武却是个识货的,他一看菜单,发现红烧鲍鱼大虾什么的都有,价格也便宜,便想让大家尝尝海鲜菜肴正经的做法,非说要吃就吃招牌菜。

    那么客随主便,老刀鱼也就只好由着他改了戏码,点了全家福红烧灯笼海参大虾糖醋黄花鱼熘鱼片花红赤甲这几道海味大菜。

    在当年,由于体制的原因,天南海北的服务行业还有一个明显的特色,那就是职工的脾气特别大。因为收入低,又自觉是伺候人的活儿,没几个人能对本职工作尽心尽责的,大爷劲儿倒是通病。

    具体以饭馆服务员来说,跟他们打交道都得好生好气。即使这样,你要赶上个气儿不顺的,他也能晾你半天不理你,给你上菜的时间更是没谱。

    如果要是敢催服务员,那更完蛋,一准能跟你吵起来,光斗气就能给你气饱了。甚至有的地方情况严重的,还时有服务员打骂顾客的情况发生。

    洪衍武当然清楚社会上的这种弊病,他也知道自己今天点的菜肴,不但需要厨师精心制作,也需要及时上菜趁热吃。所以他就偷偷塞给负责他们桌子的服务员一包好烟,又托他往厨房送进去两包,结果这小小的贿赂果然奏了奇效。

    那服务员一改对他人的冷漠嘴脸,对他们简直周到极了,菜一出来就及时上桌。厨房收了烟也是加倍卖力气,把他们的菜全都排到了最前面。以至于周围比他们先来的客人,桌上才刚上了冷拼和渤海啤酒,他们的菜就已经全上齐了。

    弄得旁边几个客人,还以为他们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人物。特别听到他们和服务员聊天露出京城口语后,竟私下小声议论,猜测他们是来自京城的。差点没让耳朵最灵的小百子被饭菜呛到。

    不过话说回来,那一桌子的菜也真是名不虚传,每一样都做得精彩绝伦,让在座的四人差点没把舌头香掉了。

    当天最出彩的是全家福,这道菜的用料十分讲究,以海参鲍鱼大虾仁上等鱼片海螺片干贝丁鱿鱼花等近十种海珍品为主,辅以玉兰片肉片等配料,其口味颇为酷似佛跳墙。

    这可是海味馆的镇店名菜,大部分老顾客只要来这基本都会点一份。也正是这道菜最先获得了老刀鱼的赞赏,让他情不自禁地感叹,实在没想到,每天都吃的玩意,居然还能做出这个味道来。看来,我这一辈子的海物都白吃了。幸亏听了小武的,还是你们京城人有见识啊。

    而洪衍武最感兴趣的当属红烧灯笼海参和糖醋黄花鱼,不过究其原因却有点庸俗,完全是价格便宜导致的。

    &nbs



第二十二章 私人定制
    第二天虽然赶上了星期日,可才早上五点半,老刀鱼就把洪衍武他们都给叫醒了。 .更新最快这是因为他昨晚从小百子嘴里得知了招待所的规矩。

    在听说退房的期限是每日中午十二点,如果过了时间就要增加费用之后,老刀鱼生怕如果谈得不顺利,收不到海参,回来晚了还得白交一份房钱。于是他便决定第二天要早一点出门,以便打出富裕时间好及时退房。

    却没想到,事情还进行得挺顺利。老刀鱼领着洪衍武他们六点左右离开招待所,一上午连跑了五家,除了一个小子去了海边不在家,其余的竟然都谈妥了。

    有两个海碰子就待在家里,当场钱物两清。另外还有两个人去贩卖海货了,尽管让洪衍武他们扑了一空,但随后也先后在荣盛市场和玉华市场门口找到了这两个人。最后,总共是收了六十余斤的海参。

    应该说,能交易得这么顺利,主要是得益于两点。

    一是因为老刀鱼在这行里混得时间太长了,人脉广泛,情况了解。所以他带洪衍武去找的海碰子,无不是能潜下十余米的捞捕高手。

    那么这些人手里的货色自然就好,最小的也得五十头一斤,全是响干响干的硬货。

    二来洪衍武想给老刀鱼做脸,他也知道碰海的不易,于是就给这些海碰子开了个厚道价钱。

    五十头一斤的海参两毛四一个,三十头一斤的四毛一个,有多少要多少,这可比在小市场零敲碎打地卖价格还高呢,就是在夏日旺季,通常也就是这个价儿了。

    所以最后,这几个卖家都心甘情愿地把手里的存货出掉了,还一个劲询问洪衍武下次还来不来收,想把好货专门给他留着。

    在得到肯定答复后,这些人不但频频殷勤地给老刀鱼和洪衍武敬烟,甚至有人还非要请客留他们吃中饭。完全可以看出,他们对达成的交易无比满意,还都欠下了老刀鱼的一份人情。

    如此一来,招待所的房间当然就不用着急退了。因此洪衍武他们中午也没回去,在外面用滨城的特色饮食焖子填饱了肚子,下午就继续跟老刀鱼去跑工具的事儿。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碰海当然要有合适的工具配备。

    在通常情况下,潜水作业主要工具为潜水镜脚蹼网漂子,辅助工具为鲍鱼戗子鱼刀鱼叉或鱼枪。

    首先排第一位的,就是要有一付能适合自己的潜水镜。只要有了这东西,海碰子才能在水下睁眼取物。

    而脚蹼能够有效地增加海碰子的下潜速度和效率。有了脚蹼后,至少能省一半力气,能明显缩短上下水的时间,在水下呆的时间长了,捞得海货自然也就多了。

    其次就得说网漂子了。

    这玩意由浮漂和网兜组成,既能用来暂时存放海珍品,也可以当救生圈使用。

    特别要说明的一点是,这玩意构造和原理虽然简单,但浮漂的材料却分为好几种。有葫芦球囊子足球内囊氧气袋医用还有小圈儿汽车轱轳内胎。

    其中尤以小圈儿浮力最大,负重海货多。可这东西虽然轻巧又便于携带,一般人却很难搞到。

    另外,那就要有一把适手的戗子了。这种工具材料有普通钢筋的,也有上讲究的白钢棍的,基本由一尺来长的金属棍做成。

    成品的形式,一头是木柄,一头是带有倒钩的扁刃,用以在水底的暗礁缝隙处取物,多数情形下,都是为了对付有强大吸盘的鲍鱼的,所以也叫鲍鱼戗子。

    至于鱼刀鱼叉或鱼枪之类,都属水下的防身武器。但区别在于,鱼刀还可以用来处理海参,把海参的内脏剜出来。而鱼叉与鱼枪主要用于水下猎鱼。

    使用鱼叉需要高明的技巧,没个十来年练不出真功夫老刀鱼是此道高手,平生像牙偏鱼牛舌头鱼胖头鱼之类,重达十七八斤的大鱼叉过无数。

    这东西是对付越大的鱼越好用。只是如今,已经没有什么年轻人愿意耗功夫练这个了。

    鱼枪呢,因为是弹射机关,无论生手熟手



第二十三章 堪比印钞
    洪衍武的判断再次让老刀鱼心服口服。 .更新最快

    他根本没想到,这六十余斤,靠他自己几乎得卖上一个月的海参,竟然没到一天,就又让洪衍武给卖光了。

    洪衍武还是用老法子,只不过大白天打开房门,把装海参的口袋往门口一放,就有人自觉找上门来送钱。

    而且让人没想到的是,甚至就连招待所的经理,在无意中从客人口中得知这个消息后都求上了门,想让洪衍武这位神通广大的京城二商局采购员低价匀给他几斤海参。

    洪衍武当然不好拒绝,就大大方方按四毛一个的进价,卖了经理五斤三十头的海参。

    经理简直都快乐疯了,千恩万谢感激不尽,一个劲直夸京城人就是豪爽仗义。在听说洪衍武他们打算在这儿住六天后,竟然大笔一挥写了张条子,做主免了洪衍武他们的房费。

    自然,发票还是要照开的,否则洪衍武回去没法报销,就占不着公家的便宜了。不过经理的这种体贴,纯属多此一举,因为他不知道,洪衍武根本就是自己给自己报销,免掉的房费直接就是落在手里的实惠。

    所以说,这么一算下来,洪衍武他们做的这笔生意并不亏,一个海参还是卖到了八毛钱。

    只是这件事却让老刀鱼感到十分不理解。他怎么也想不通,招待所经理明明就是滨城本地人,他怎么不去市场门口买海参呢那儿的海参还要更便宜些呢,何必搭人情绕这个弯子呢。

    为此,洪衍武又做了一番自己的推断。

    他首先认为,这个年代信息还是太闭塞。毕竟不是所有滨城人都了解市场门口私下交易的情况。即便是大家都知道那儿可以做这种私下买卖,但大部分的人都是循规蹈矩的人,又有多少人敢于去私人手中购买物资要知道,一旦被抓住,买卖双方可都是要受惩处的。

    另外,光顾市场的人多半都是负责买菜做饭的家庭妇女或老人,上班参加工作的男性本来就少,就更别说像招待所经理这样小有权利的头头了。

    而在这些妇女和老人的眼中,市场上的海参哪怕再便宜,他们也会觉得贵,没有需要根本不会去打听价格。即便是有了需求,老百姓买东西也是图便宜,基本不会问津最好的三十头海参,选择基本是五十头以下的海参,所以市场上最好卖的就是八十头的海参。

    相反的,招待所经理和住在这里的客人们,却是东西越好越不嫌好,能买到三十头的绝不考虑五十头的。

    这是因为现阶段社会中官僚风气太重,办什么事都要靠送礼。他们这些人迎来送往已成习惯,又最好结交有身份和用得着的人,善于巴结领导,拍上级马屁。以便互通有无,损公肥私,为自己谋求更多的利益。那么出手就自然不会小气。

    还有,其实越是像招待所经理这样的人,就越迷信关系和后门的作用。你就是告诉他市场上有更便宜的海参,他也不会相信。即使相信,他也会抱有成见猜测市场的东西有假,决比不上有身份的人搞来的好东西。

    甚至洪衍武最后还大胆地做了个猜测,说弄不好到旺季去海边收海参的人,就是倒了一道手,靠吹嘘自己有门路,把收来的海参,都高价卖给像招待所里的这些人了。

    这一番话有理有据,听起来极有道理,基本上老刀鱼所有的疑惑都能解释清楚,让他深以为然。可沉默良久后,他不觉又复杂难言地长长叹了口气。

    说白了,一是他觉得海碰子们在市场门口售卖海参的办法真是错到家了,也傻到家了。白费了力气,却没找到真正的买主。

    二就是他为了社会上的以权谋私,送礼成风的现状甚为不满,可这些人偏偏又是海参的主要需求方,让他没法不别扭,心里也甚为矛盾。

    三来洪衍武的惊人见解让他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钦佩。他分明已经预感到了,只要有洪衍武,今年这个夏天,弄好了能顶他过去干上好几年的

    能想到这些,老刀鱼的确算是个明白人。可尽管如此,当天晚上洪衍武盘出总账后,最终收益还是把他给吓着了。

    由于这次洪衍武并不急着卖,对付买海参的人全然一副稳坐钓鱼台的样



第24章 釜底抽薪
    说真的,这辈子还没有人对“老刀鱼”这么好过。他对这几天过得日子也是无比自豪。

    试问,整个西北岸的“海碰子”,有谁住过五元钱一夜的高级房间又有谁吃遍了滨城的大馆子就更别说有谁能拥有一块手表了就连“蛤蛎湾”的大队书记,那也得靠日头算海潮呢。
1...107108109110111...48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