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77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镶黄旗
“北极熊日夜商店”的销售额和利润均开始触底反弹。
才不到五天,本预计卖上半个月的整两吨“巧克力威化”渣滓和二百斤“酥糖”渣滓就没了。
顺带着还销出去三百个果子面包,五百个维生素面包,和五百多斤的“动物饼干”和“数字饼干”。
就连“义利”都没想到,“北极熊”这边卖货的速度居然那么快。
所以等到陈力泉带人开着卡车再来批货,张口就要双倍的时候,“义利”的销售科长简直都怀疑自己耳朵听错了。
&nb
第一百九十八章 深挖
在“义利”的支持下,有了稀罕的俏货,找到了新的利润增长点以后。x
不但附近居民和本厂工人,对“北极熊日夜食品商店”的“粉丝值”直线飙升。
许多路人也成为了商店的义务推销员。
他们自觉自愿地把这里有“巧克力威化”和“酥糖”渣滓的消息四处宣扬。
甚至不惜劳苦,亲自给同事或邻居们引路,带着旁人前来购买。
于是几天以来,商店的名气和口碑不但传扬了出去,销售额和利润也与日俱增,
账面一下飞跃提升到了一个十分优秀的水平。
优秀到什么程度呢
最差的一天,销售额也不低于三千元,而利润竟然高达一千五百元。
对半开的利润啊,这简直可以称之为百货零售业里的奇迹了。
要照这个路子维持下去,那一个月的毛利就是四万五啊。
不用问,这个店绝对开值了。
因为“商店组”,用差不多同样的人数所创造出来毛利,已经大大超过“零售组”和“制作组”卖糖葫芦时的最好月份儿了。
真要是全年算下来,那光商店这块儿,差不多就能有三十万的净利呀。
这都赶上一个上百人,红红火火的小厂了。
于是在开业两周之后,水清终于露出了舒心的微笑。
有了这样美好的远景,她感到一场辛苦终于没有白费,身上的压力大为减轻。
要按她的想法,这就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今后商店满可以稳扎稳打,正常发展了。
如果说还有什么值得奢望的好事。
顶多就是看看,能不能再跟局里所属的其他兄弟厂联络一下,继续挖一挖打折促销品方面的潜力了。
可没想到她的想法,说给洪衍武听,却被丈夫笑话了。
洪衍武说她是小富即安,思想上太麻痹大意了。
因为商场上的生存环境,其实最严酷不过。
只要脱离开计划经济,一朝兴一朝败就会是常态。
不说别的,像过去物资短期的年代,“三转一响”的企业一直是香饽饽。
可经济进入良性发展后,工业制造水平持续提高,市场就开始饱和了。
这才几年啊,除了自行车还行,其他的东西都卖不出去了,效益全下来了。
已经有不少厂子入不敷出,持续亏损了。
以此类推,今后商店也会是一样。
老话说的好,“救急不救穷”,满足于现状,全指着“义利”可不行。
人家现在帮你是情分,不帮是本分。
帮你一时也不代表要帮你一世,真有一天货源断了咱么办
何况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也是随着时代变化的。
就像现在大家买肉都买瘦肉,不再青睐“鹤顶红”一样。
如果有朝一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大家看不上这些“残货”,甚至都不再喜欢巧克力了又该怎么办
最关键的是水清还忘了,人家不是专门生产“残货”的。
即使是眼下,“义利”方面每月供给量也是有限的,大约也就够买多半拉月的。
这么一来,所谓“四万五的利润”根本就是理论上的。
所以说,在经营上自力更生,靠多条腿走路才是唯一正确的方式。
必须善于抓住顾客多方面的需求,贴合着时代向前走,才能获得发展,不被淘汰。
而作为经营者,最忌讳的就是犯懒。
永远要不遗余力继续挖掘经营上的潜能,永远要自己对自己不满意才行。
水清被洪衍武说得不好意思了,不过她没有生气,反而挺高兴的。
因为洪衍武是她的丈夫啊,比她见识广,有远见,才是对的。
而且以她对洪衍武的了解,他可不是空谈之人。
这么说,肯定已经想好了下面该怎么办了。
她可是对他层出不穷的妙招颇为期待,很想看看在他的眼里,商店到底有多少潜力可挖。
果不其然,还真给她料着了,洪衍武确实还有好多的想法要施展呢。
&n
第933章 琢磨劲儿
可千万不能小看这点。
说实话,七十年代末之后出生的孩子,成长环境已经和以前大不一样了。
他们的家庭现在都有了一定经济能力,多少可以满足他们一些温饱外的额外要求。
而且还赶上了计划生育,家里的兄弟姐妹顶多也就一个。
因此尽管属于被动消费群体,但在商品的购买和选择上,这批少年儿童无疑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决定权。
要知道,作为孩子,都爱图个新鲜,**上难以克制的特性相当明显。
只要他们一旦惦记上商店里某样东西,那就会跟大人提要求,死乞白赖地要买不可。
同时,孩子们的相处方式很像一个微缩版的小社会。
他们也跟大人一样爱显摆,容易滋生攀比心理。
因此只要一个孩子手里拿着某样新鲜零食,或新奇玩具。
在同学或邻居的孩子群里转上一圈儿,就很容易引起别的孩子羡慕,进而激发群体需求。
偏偏作为孩子们的父母,永远都是宁亏自己也不愿亏孩子啊。
特别是那些小时候吃够了苦的人,更是想把最好的都给孩子。
这样的话,只要经济条件允许,大人耐不住缠磨,多半就会答应。
即使不答应都没关系。
孩子嘛,很容易对一样不了解的东西,进行充满想象力的美化。
是越得不到,就越想要。
只要他们照旧每天来看,这事儿就没个完。
真等到哪天应了景儿,赶上大人一高兴也就买了。
早早晚晚的事儿。
总而言之,无论是从短期利益考虑,还是长期利益出发。
作为明智的经营者,都不应该再像以前那样,忽视这些小顾客们了。
而是应该认识到孩子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力。
竭尽全力的考虑孩子们更深层次、更加全面的需求,充分博取他们的好感才对。
短期看,这些孩子们已经能够间接影响父母花钱了,而且不少孩子也有了自己的零用钱。
越是让这些孩子高兴,喜欢这里,常来这里,自然就会带动客流和销售额。
长期看,经济一发展,产品种类就会丰富,竞争就会激烈。
早晚有一天,会有能和“北极熊”、“义利”抢夺京城市场的对手出现。
更何况这些孩子们也有长大的一天,到时候他们也会成家立业有自己的孩子。
只有通过“感情投资”,真正让“北极熊”这个牌子深入这些孩子的内心,让他们一想到这个牌子就充满童年的美好回忆。
甚至让他们认为买“北极熊”的产品给孩子,是一个父母爱孩子的表现。
他们才会永远保持对“北极熊”的喜爱,一如既往的做忠诚的顾客。
说到这里,水清再次忍不住拍案叫绝。
“小武,你抓人心思太准了。可不是吗我对晓影就是这样的心思,完全跟你说的一模一样。而且我觉得你说的‘感情投资’这个词儿太妙了,针对儿童的经营方向想得都绝了。这已经不光是对咱们商店经营有好处了,对全厂更重要。真应该让杨厂长听一听。我觉得要按你这个思路,厂子肯定会发展得更好!产品也会更对路!”
可对这事儿,洪衍武却不像水清那样的热衷,反倒兴趣寥寥。
“唉哟,办事不由东,累死也无功。我上次给老杨出的主意,他不声不响就给我作废了,可见他没多重视我。而且这里面还有老杨的自负,我跟他之间还差着信任呢。总之,就不是勉强的事儿。”
“干脆这样,你愿意跟老杨说,你就跟老杨说。他要听了你的呢,是他的福气,不听是他晦气。反正我是不掺乎了,我就一门心思,把咱商店弄好就得了。”
对洪衍武这样的消极回应,水清自是不甘心。
可她还要开口,洪衍武却很及时用话堵了她。
“咱们说点实打实的事啊。下一步,必须增加丰富儿童产品的种类。市面上流行的零食都要有,还要有玩具和文具。咱们局里是不是就有做文具和玩具的最好能定制一批有咱们北极熊标志的。”
“对了,我真的打算采用洪钧那小子的主意了。我想干脆咱商店自己买个电影放映机。旧的就行,再弄点动画片电影胶片。每周末都给孩子们放一场电影或是几部动画片。我想一定能吸引许多孩子来。”
“另外我还想在商店门口,再砌上两个兵乓球案子。还有过几天就‘六一’了,我想再买点气球,弄个棉花糖机器。到时候,只要来咱们店里的孩子,白送。这样孩子们高兴,家长们也会高兴。”
“对了,你甭担心成本。这都是长期可以使用的,咱们既能落个好名声,也能吸引来人流。而且这年头,咱老百姓厚道得很。街里街坊的,很少有好意思白拿东西的主儿。你给他花一个,他绝对能还你俩……
还甭说,这些主意一下把水清吸引住了,她再无心顾及其他。
不过,她可一点没考虑什么成本、好名声。
只想着是确实应该多为孩子们考虑考虑,做点实事才对。
还甭说,就在她这么想的时候,洪衍武出的最后的一个主意,居然特别符合她的心意。
因为又回到了“便民”的业务上了。
&nbs
第二百零一章 球案
就在“外卖窗口”大获成功的同时,洪衍武为了“树立专业儿童品牌形象”,开始实施的各项举措,同样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像商店门口最西边两个乒乓球案子的落成,就轻而易举赢得了孩子们的欢心。
要知道,在“小小银球传四海”的年代里,乒乓球曾为我国突破国际政治壁垒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作为全国首屈一指的大城市,京城人的生存空间,又从来都很宝贵。
偏偏所有的体育竞技项目里,唯有乒乓球所需的空间最为有限,所需设施条件最为简单。
因此这项运动,也就拥有了无比强大生命力和群众基础。
实际上,哪怕在文体事业群芳凋落的年代,兵乓球运动都因京城孩子们的普遍热爱而持续发展着。
无论是大院儿、学校还是少年宫的操场上,最常见的情景就是几个孩子,围在砖石或者土造的兵乓球台子,轮流操持着各式各样新旧不已的球拍上阵搏杀。
有的球拍甚至都已经磨得光板儿没毛了,也依然不能减少半分孩子们获得的快乐和喜悦。
只可惜就是这样廉价快乐也是很有限的。
因为和成群成伙儿的孩子比,再多的兵乓球案子也是“僧多粥少”。
往往俩人打球,恨不能有二十人围着。
这就导致球分短,三四个孩子一起打球的现象极为普遍。
另外,大院儿里的球案是被院儿里大孩子把着的。
少年宫和学校又都是到钟点就关门,不走就撵。
所以这一代儿童的记忆里,小时候很少有机会能打上几次痛痛快快的乒乓球赛。
特别是礼拜天的时候。
真想玩儿了,除了偷摸去钻学校的栅栏缝,几乎别无他法。
但即使进去了也难以得逞。
因为总是有孩子会克制不住喜悦欢呼出声,或是为争吵一个球的得失大声吵吵起来。
于是很快便会引来看门老头的巡视。
最终,从学校仓皇逃出来后,也就只能随便找个水泥地面,用粉笔画个界限。
然后靠躬着腰,驼着背,凑合在地上过过干瘾了之。
那么可想而知,洪衍武找人垒砌的这两个球案子,在附近孩子们眼里,那是何等幸运的一件事了。
几乎等同于今天的孩子们一觉醒来,发现家附近要盖个大型商场或是体育公园一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