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77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镶黄旗
甚至已经有点捺不住性子,难以再等待洪衍武和陈力泉跟上了,打头第一个抢进了院门。
家就是家,这实实在在,绝不是虚的。
才一脚踏进老宅院门,一股散发着木材和潮气相混合的气味儿,就迎面向他扑来。
这味儿他太熟悉了,这味儿吹在他的脸上,就像在太阳穴上抹了老虎油,让他精气神儿全都活跃起来。
他要的就是这个,这么多年,盼的就是这味儿。
而刚走过阴影,迎面而来的砖雕影壁墙,更是牵动了他的肺腑中的感情。
这可是十几年来,他不知多少回梦到的地方。
他万分欣慰抚摸了几下影壁墙,欣喜这面墙保存的完好无损,感到这就像一个真正忠诚的朋友一样,一直伫立在这里等他回来。
而当他大踏步地走到了垂花门,也就看到了侯在四扇绿门前的李福。
但尽
尽管这回迎接他的是真正的故人,他却几乎差点就认不出了。
三十年过去,“衍美楼”当年最机敏、最灵活的堂头儿,早已今非昔比。
那一头花白的头发和一脸褶皱,已经道尽人生的沧桑。
倒是迈进二门之后,洪衍亢惊喜的发现,洪家专用来待客的外院,竟然比他小时候印象里还要漂亮几分、气派不少。
梁栋、斗拱、檐角、门窗、仿柱,华美非凡,处处精致,就像新盖好的宅邸似的。
一点没他想象中坍塌了半度墙,房上屋下蒿草遍地的落魄景象。
而从李福的话里,洪衍亢得知这竟是洪衍武一人之功。
大为吃惊之余,他不禁对这个弟弟愈加刮目相看。
作为长房唯一能操持实务的人,他心里当然非常明白。
能把老宅修缮的这样的好,绝不是手里有钱就能办好的事儿。
这里面有太多需要操心的地方了,真是个既耗精力又容易遭怨的大工程。
要让他来办,他都没把握能办成眼前这个样子。
而眼前的事实足以证明,洪衍武不光有任事之能,还有对家族之爱,对父母之孝啊。
再加上洪衍武一再谦虚,微微一笑,毫不居功自傲。
让他更是对这个弟弟好感大增,喜爱到了心里。
别看他们认识才不足二十四小时。
可不知不觉,洪衍武就在他心里,已经完成了由血缘兄弟,到大方有趣的兄弟,再到有本事且大方有趣的兄弟,再到可充分信任又有本事的兄弟之数度转变。
从这一刻起,他不会再把洪衍武当做普通的年轻人来看待了,而是视为可以平等讨论家务、外务等大事的人。
他由衷觉得,洪家能有如此的子孙,不仅是二房之幸,更是洪家满门之幸。
当然,这种情形下,其实容不得他对这个优秀的弟弟多加夸赞。
因为一行人结伴再穿过一道侧门,很快就进入到了洪家内院。
&nbs
第二百九十五章 欢聚一堂
祭祀过了祖宗,又走马观花似的逛了逛老宅的各个院落。
等到再回到石头小楼,洪家可就是另一番热闹的景象了。
敢情洪衍亢除了同样给洪衍文一家三口和洪衍茹补发了红包。
他还从行李里拿出了从香港带来的一些领带夹、钱包、打火机、发油、香水、口红、玩具,分给给兄弟姐妹们和洪家孩子们。
合着昨天去洪家,他带去的那些全是给洪禄承老两口的东西。
像这些时髦的小玩意,才是他馈赠其他亲人的见面礼。
不用问,年轻人嘛,都好个新鲜劲。何况谁还能不喜欢礼物啊
因此尽管洪家的孩子们在物质享受上已经属于内地尖端水平了,并不缺少这样的东西。
可受了这样的礼,依然是兴高采烈,欢声笑语一片。
而且谁都没想到,就连李福也有份呢。
洪衍亢同样双手奉上一套剃须刀给他。
还面带诚恳地说礼轻情意重,请李福不要嫌弃,并且感谢他多年对洪家的帮衬。
这不但让李福惊喜非常,笑眯眯地称谢不止。
也让洪禄承看得暗暗点头,觉着这个大侄子知礼、稳重,处事周到,很会为人。
但这还不算什么呢,真的等到洪衍武开车把寿敬方接了来。
洪衍亢礼数周全的优点,才算发扬到了极致。
当时,洪衍亢一见到这位世交表叔,二话不说就迎上去,按照老规矩认认真真给请了一个安。
尽管寿敬方很是吃惊,一个劲地说。
“哎,眼下民国都过去快四十年了,已经不用再讲这些老理儿了,随便点没什么……”
但洪衍亢却仍旧坚持如此,而且还声称是奉了母命。
“不瞒您说,家母生前在香港时,曾反复叮嘱,说如果有一天,我能再回到京城来。无论什么时候见了洪家的亲戚和世交的长辈,都要按老规矩行礼,千万不能马虎。使人都知道,洪家的长孙是有教养、懂规矩的……”
结果就这么几句话,立刻就让寿敬方产生了好感。
老爷子不禁为此发出一声感慨。
“你的母亲的礼教是极严的,一向教育子孙们以敦厚谦让为处世美德,以爱家爱国为立身根本。也是难为大嫂了,洪家的长媳不好当啊。离京这么远了,她心里还记得这个……”
当然,说到这里,双方无不意识到气氛因话题已经显得有些沉重。
于是为了不扫兴,赶忙都不约而同把话题转到了别处。
“表叔,香港是没有好中医的,没有一个人的黄岐之术能及得上您。倒是那儿的药材的种类比较多,几乎整个东南亚的好东西都有。我带回来一些犀角和龙涎香,还希望您笑纳啊。也好让我助您治病救人,间接积些功德,”
洪衍亢不动声色,一顶高帽儿送了过去。
那寿敬方哪还会不眉开眼笑的简直如沐春风。
“过奖,愧不敢当啊。这明明是你赠我厚礼,怎么倒像你求我一样大侄子,你实在太客气了……”
“你看,表叔也没什么还回赠的,这样吧,我观你气色有点阴虚阳亢,虽不至有大碍,可这一年多来,你的头痛、眩晕、失眠、多梦是免不了的……”
“我一会儿给你号号脉。我还你一个神清气爽、安神入梦做回礼,可好”
而这下洪衍亢也是面露惊喜啊,赶紧一抱拳。
“表叔,我就说嘛,香港的医生真没有一个及得上您的。您看的太准了。”
“我最近一年,睡眠确实不好,每天也就五个小时左右。吃安眠药也不管用。我总以为是精神紧张才睡眠不足呢。”
“头疼也有,可我又给当成了安眠药的副作用。现在才明白到底怎么回事。”
“您要能治好我这个毛病,那我这趟回来可太值了,侄子实在感激不尽。”
“哈哈哈”这么一来,在场就没人不笑的了。
午饭的席面,洪家在餐厅里开了两桌。
包括李福在内的长辈和男丁一桌,几个妯娌和洪衍茹带着孩子们一桌,正好每桌八个人。
每桌菜色也一样。
都是“葱烧海参”、“奶汁二百”、“烧明虾”、“宫保鸡丁”、“软炸里脊”、“爆三样”、“木樨肉”、“冬瓜盅”这八道菜。
不能不说洪衍武和陈力泉的手艺确实很有样儿了。
这每道菜的味道都特别可口,尤其是“葱烧海参”。
饶是在座的皆为知味之人,可人人尝了,都免不了得竖大拇指,竟挑不出毛病来。
其实这不奇怪,这就叫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张大勺”那是什么样的能耐
有他的指点,这么重要的菜洪衍武和陈力泉要是出岔子才怪呢。
别的甭提,就一个小窍门,就够其他的厨子琢磨一辈子的。
什么啊
那就是葱烧海参,要想有葱香味,那得提前把葱熬在汤里,然后撇去。
做菜的时候不能现放,后放的鲜葱只是为了好看而已。
要不明白这条,怎么做也没法有葱香味儿。
更何况洪衍武他们还有材料上的优势呢。
海参一共十三个品种,唯独辽东“灰参”才适合做这道菜。
而他们可有“大将”送的辽东最好的“干海参”啊。
这种材料的差距,就连“张大勺”的技艺也没法弥补。
要没这个正宗的好干货,怎么做也逊色。
如此,要手艺有手艺,要材料有材料,才是这道菜惊艳四座的原因。
但这还不是席面上的全部内容呢。
除此之外,每桌各加上一只从不远处“聚德全”总店取来的烤鸭,这才是真正的主菜。
而作为当仁不让的京城的代表美食,烤鸭的味道是无需争论的。
就别故里的洪衍亢,一吃上这曾经熟悉却又隔绝了多年的美味,就撒不开手了。
满嘴流油的一气儿吃了三卷鸭子,这才算是喘了口气,能稍作休息。
按他的话来说,香港虽然也有烧鸭、烧鹅。
可那东西调料味太重,味道也偏甜,还带着骨头。
不似烤鸭,味道亲切,吃法自由,可加面酱、黄酱、辣酱,也可自行调配葱丝、黄瓜条、蜜瓜条、金糕条。
&n
第二百九十六章 琼浆玉液
;洪衍亢正式住进了石头小洋楼。
他被安置在了二楼窗户向西的那个一居室里。
虽有西晒,朝向算不得好,可这是他自己要求的。
因为小洋楼朝向最好的房间本是洪寿承居住过的套房。
外间窗户向东,卧室向南。
而洪衍武为了他的父亲,已经把这个套间按照当年的样子尽量做了复原。
客厅墙上照样挂了一张洪寿承和曾婉华的合影。
这样一来,当洪禄承来到小洋楼,便大可以去里面坐上一坐,以慰思念亲人之苦。
洪衍亢总不好糟蹋了洪衍武的这份孝心,把三叔的房间给占了呀。
至于其余房间,当属那带阁楼的一居朝向最好。
可洪衍文一家人又早一步住了进去。
而且他们的小女儿洪铢还特别喜欢在阁楼上玩。
所以哪怕洪衍文主动相让,洪衍亢也不能夺人之美啊。
这样他也就只能从其余空着的两间房里挑选了一个。
不过实话实说,这间房也有一个独到的好处。
那就是带了一个足足十几米长的曲尺形的阳台呢。
阳台的花柱像珍珠串一般,新奇别致。
窗户又是一排水纹花饰的百叶窗,窗上还有绿色的遮阳棚。
这里的傍晚,夕阳西下的景色非常的美。
如果这个时候能咂着冰冻啤酒,坐在阳台上,是很享受的事。
况且洪衍武给二层楼的房间都安装了空调,且有独立的卫生间。
哪怕真是最热的时分,有了这些现代化设施的帮助,也并不真的难过。
再说了,住了这许多天,洪衍亢又何尝有过呆呆的闷在家中的时候啊
他的兄弟姐妹们都是不惜请假,轮流来陪他。
热情亲切的带他去看这个,他曾经一度熟悉,如今却又被时光冲刷得分外陌生的京城。
像6月18日,洪衍亢就在洪衍文的陪伴下看了故宫,逛了中山公园。
中午坐在“来今雨轩”的大树下吃了“冬菜包子”,晚上还去了王府井吃“萃华楼”。
6月19日,则换了洪衍争带他去逛“北海”、“景山”、“什刹海”。
午饭他们是“仿膳饭庄”吃的。
哥儿俩没少聊儿时逛荷花市场、北海划船的往事。
晚上又去了前门大街吃“都一处”的烧麦。
那也是他们少年时,经常一起去光顾的馆子。
6月20日,因为疲倦,洪衍亢决定暂歇一天。
但晚上,他又禁不住洪衍文和许崇娅的盛情相邀。
随他们一家三口,去了南河沿儿的“欧美同学会”参加“民促会”举办的餐会。
不但吃了顿正宗西餐,结识了不少同是香港回京的“民促会”亲属,还票了一晚上的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