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77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镶黄旗
说实话,他们受聘本是为高薪所动,心里是带着一定的固有偏见,打着下乡吃苦的准备来的。
结果没想到龙口村的实际条件这么好。
教师宿舍里纱窗、暖气、电风
风扇、冰箱、洗衣机、电视,一应俱全。
就连教室条件也比京城一般的小学好不少,黑板教具一应俱全,都是新的。
要单以硬件儿来论,不知道的能把这儿当市重点了。
甚至伙食全是免费的,一日三餐都在村里饭馆吃。
早餐是馒头、稀粥、鸡蛋、咸菜、腐乳管够。
正餐标准是每人一个菜的份额,可以自主点菜,大伙儿凑在一桌吃。
所以在几位老教师的眼里,龙口村距离实现已经不远了。
他们不免有点感动的私下里说,没想到龙口村这么重视教育,给大家这么好的待遇。
这要是不能把村里的孩子教出几个有出息的来,对不起村里的厚待啊。
但说到底,触动最大的,还得属洪衍亢。
因为他的思想里,对内地落后、保守、愚昧、贫穷的印象,才是最深刻的。
一方面,是他真没想到红色政权下也能出现这样安居乐业,生机勃勃,奋力追赶时代脚步的村落。
另一方面,作为村里的带头人。
无论是安书记的淳朴、热情,允泰的气度、素养,还是兆庆谦和、友善。
都让他不能不心生好感,不被他们的人格魅力所打动。
但最让他没想到的,却是通过这三位,居然又把洪衍武身上隐藏的本事给显露出来了。
比方说,接风宴上。
安书记敬完教师们,就私下跟洪衍武讨教。
说他现在为难的是,村民们有钱了反倒不会好好过日子了。
聚赌酗酒的越来越多,还有乱搞男女关系的,问他有没有什么办法。
这可是涉及到人性弱点的难题。
人吃饱了,确实很容易游手好闲,硬管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洪衍亢自觉难解,可洪衍武却能以毒攻毒,一下子看到问题本质。
他都没打磕巴,说不就是钱多了闹得嘛,那就好办。
“您啊,双管齐下,一方面举办工艺技术和体育文艺比赛。用物质奖励和荣誉,来引领村民兴趣向良性发展。”
“另一方面也用经济惩罚道德败坏的行为。谁胡来,年底分红就酌情减扣。”
“反正规矩做人有赏,自甘堕落就罚。那到底是要富还是
是要穷,他们自己就掂量出来了。”
安书记听了是茅塞顿开啊,觉得靠谱。
立刻举起大拇指,一仰脖儿就把杯中酒干了。
洪衍亢经过细思量,也不能不说这个堂弟当真懂得人性。
看来让他管企业,当总经理,肯定能井井有条。
而跟着兆庆又和洪衍武讨论起买卖的情况,
洪衍亢这才得知,敢情京城故宫和长城的旅游商品,也是这位堂弟的财源之一。
那不但赚的是外汇,销售渠道也近似垄断了。
好家伙,这龙口村整个厂子的东西都不够他卖的。
要再加上服装的买卖,里外里那每月得赚多少啊
于是洪衍亢不免又觉着小瞧这位弟弟了。
后生可畏啊,就凭这样的眼光,这样的手段,照他这个年纪。
的确应该算是商场中年轻一代中的佼佼者了。
香港那些商界名流的后代,是绝没有这样白手生发的本事。
难怪人家不在乎他那一百万,难怪二叔对他这么看重,这般放心呢……
而就在洪衍亢正觉得自己对洪衍武越来越了解,已经可以基本客观的认识他的时候。
结果允泰又跟洪衍武讨
第三百章 刷新认知
;龙口村还是那个龙口村,但又不太像那个龙口村了。
因为这里和往日最大的区别,不仅仅在于村里确实富了,盖了不少新的大瓦房。
家家户户都买了大彩电,成了京城范畴名符其实的第二个彩电村儿。
更在于公用设施的兴建与完善。
在见证了这个村子数百年历史的大榆树下,除了村委会和学校起了两栋相当规模的新楼房之外。
村民们过去乘凉的几块大石头和一个石碾子都被挪走了。
换成了出自工艺品厂,簇新的六组石桌石凳。
那条蜿蜒曲折贯穿村子的黄泥主干道,也已经被拓宽成了水泥路,路两边正在增置路灯。
此外,还有了公共厕所,公共澡堂,公共图书馆、饭馆、商店。
而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全是安太阳和安月亮哥儿俩去城里送货,顺道从“北极熊第一服务公司”转批的东西。
因此饭馆和商店就门口也仿效“北极熊日夜商店”和“北极熊餐厅”的样子,在门口摆出了不少撑着阳伞的塑料桌椅。
可供村民们闲坐,在此享受一瓶冰冻啤酒或冷饮……
说白了,此处已经不是过去那个愣头楞脑,充斥着落后小农意识的传统农村了。
而是变成了一个具有前卫性格和城镇化意识的现代化村庄。
要知道,京城大部分小胡同才不过刚刚随着城市道路升级改造,顺带把泥土路改成了沥青路。
京城第一个彩电村,虽然也靠着好几个村办厂赚了大钱。
可钣金、喷漆,破坏了自然环境不说,村干部都忙着给自家盖房,并没有一个子儿花在公共设施上。
因此龙口村眼下呈现的新面貌,别说旁人了,就连洪衍武也是大吃一惊。
他真没想到兆庆全凭自己的规划,能把村子改建的这么好。
就凭他的这份远见卓识和大公无私,不少乡长或县长恐怕也及不上呢。
而那些受聘而来的“京城小学”的六位老教师就更开心了。
说实话,他们受聘本是为高薪所动,心里是带着一定的固有偏见,打着下乡吃苦的准备来的。
结果没想到龙口村的实际条件这么好。
教师宿舍里纱窗、暖气、电风
风扇、冰箱、洗衣机、电视,一应俱全。
就连教室条件也比京城一般的小学好不少,黑板教具一应俱全,都是新的。
要单以硬件儿来论,不知道的能把这儿当市重点了。
甚至伙食全是免费的,一日三餐都在村里饭馆吃。
早餐是馒头、稀粥、鸡蛋、咸菜、腐乳管够。
正餐标准是每人一个菜的份额,可以自主点菜,大伙儿凑在一桌吃。
所以在几位老教师的眼里,龙口村距离实现已经不远了。
他们不免有点感动的私下里说,没想到龙口村这么重视教育,给大家这么好的待遇。
这要是不能把村里的孩子教出几个有出息的来,对不起村里的厚待啊。
但说到底,触动最大的,还得属洪衍亢。
因为他的思想里,对内地落后、保守、愚昧、贫穷的印象,才是最深刻的。
一方面,是他真没想到红色政权下也能出现这样安居乐业,生机勃勃,奋力追赶时代脚步的村落。
另一方面,作为村里的带头人。
无论是安书记的淳朴、热情,允泰的气度、素养,还是兆庆谦和、友善。
都让他不能不心生好感,不被他们的人格魅力所打动。
但最让他没想到的,却是通过这三位,居然又把洪衍武身上隐藏的本事给显露出来了。
比方说,接风宴上。
安书记敬完教师们,就私下跟洪衍武讨教。
说他现在为难的是,村民们有钱了反倒不会好好过日子了。
聚赌酗酒的越来越多,还有乱搞男女关系的,问他有没有什么办法。
这可是涉及到人性弱点的难题。
人吃饱了,确实很容易游手好闲,硬管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洪衍亢自觉难解,可洪衍武却能以毒攻毒,一下子看到问题本质。
他都没打磕巴,说不就是钱多了闹得嘛,那就好办。
“您啊,双管齐下,一方面举办工艺技术和体育文艺比赛。用物质奖励和荣誉,来引领村民兴趣向良性发展。”
“另一方面也用经济惩罚道德败坏的行为。谁胡来,年底分红就酌情减扣。”
“反正规矩做人有赏,自甘堕落就罚。那到底是要富还是
是要穷,他们自己就掂量出来了。”
安书记听了是茅塞顿开啊,觉得靠谱。
立刻举起大拇指,一仰脖儿就把杯中酒干了。
洪衍亢经过细思量,也不能不说这个堂弟当真懂得人性。
看来让他管企业,当总经理,肯定能井井有条。
而跟着兆庆又和洪衍武讨论起买卖的情况,
洪衍亢这才得知,敢情京城故宫和长城的旅游商品,也是这位堂弟的财源之一。
那不但赚的是外汇,销售渠道也近似垄断了。
好家伙,这龙口村整个厂子的东西都不够他卖的。
要再加上服装的买卖,里外里那每月得赚多少啊
于是洪衍亢不免又觉着小瞧这位弟弟了。
后生可畏啊,就凭这样的眼光,这样的手段,照他这个年纪。
的确应该算是商场中年轻一代中的佼佼者了。
香港那些商界名流的后代,是绝没有这样白手生发的本事。
难怪人家不在乎他那一百万,难怪二叔对他这么看重,这般放心呢……
而就在洪衍亢正觉得自己对洪衍武越来越了解,已经可以基本客观的认识他的时候。
结果允泰又跟洪衍武讨
第三百零一章 明知故犯
洪衍亢是装醉回来的,而且心里充满了问号。
不为别的,他是真不知道洪衍武在酒席上的这种许诺,回头该怎样收场。
桌上的可都是红党的地方官员啊
在这样的体制下敢糊弄他们话说了不算能有好果子吃吗
说起来真够蹊跷的。
像洪衍武这么精明的人,不应该不懂得这里面的利害关系啊。
他也不是一喝酒就失控,爱信口胡吹的主儿。
那他这么干为的什么到底是真糊涂还是另有用意呢
总之,洪衍亢的心里是忽忽悠悠,就想着赶紧找个独处的机会,跟洪衍武问个明白。
这样的他,哪怕酒劲儿真有点上头,可躺在兆庆家的床上怎么可能睡得着呢
偏偏气人的是吧,洪衍武居然连他屋门也不进来
就待在院儿里头,跟那几个不肯睡午觉的孩子们闹着,最后竟然还要带他们几个去水塘里摸鱼。
耳听着兆庆进屋去拿鱼篓子的动静,洪衍亢这下再忍不住了。
赶紧也从屋里钻了出来,说天儿热,要同去消消暑。
就这样,仨大人带了兆庆儿子裕祥、还有洪钧、洪镒和水晓影。
去村里商店买了几个救生圈,又一起出村奔南直插下去。
那边有个波澜不惊大水泡子,长着大片大片的荷花。
到了坑边,发现不但莲蓬充满了诱惑,水也很清。
于是孩子们全都欢实起来,压根不用大人吩咐,就知道该做什么。
洪钧带头儿脱衣服,抢先抄起鱼篓子下了水。
一个猛子,就奔了大反光镜一样的对岸游过去。
这是因为有太阳的地方暖和,鱼才多。
可惜他的有利地形是白占了,因为他的队友只会捣乱。
真等到其他的几个孩子跟小狗似的套上游泳圈,一个个也扑腾下水了。
很快他们就把鱼都给赶跑了。
洪钧忍无可忍地从水里伸出脑袋呵斥弟弟妹妹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