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血丹心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流年书柬
从三十余丈高的地方摔下来,武功再高,也不可能活命。更何况,只是一个小小的孩童。
所有人都大声惊呼起来。司马夫妇更是魂飞魄散,在这一瞬间,他们知道将要永远的失去明珠了!
那小孩子的身体被抛出去后,头朝下直直的坠落向地面。这山月老人十分歹毒,他唯恐元召的厉害超出自己的预计,因此,先以这孩子为诱饵,分散他的心神,然后飞刀直斩。在这样全身已被控制的情况下,对方如果还能不死,那他的命就算是真大!
飞链旋刀是山月老人多年以来的独门兵器,长长的铁链如影随形笼罩敌人的周身上下,而那把飞旋的短刀更是变化莫测追魂夺命。也不知道已经有多少人的性命葬送在这把刀下。两人之间的距离本来就很近,他杀招陡出的同时又使劲的收紧了缠绕在元召双腿上的那根铁链,满打满算元召绝对无路可逃!
山月老人激发全身的潜能之后,身形高大力大无比,元召那单薄的身体果然经不得他臂上的千钧之力,整个身子竟然一下飘了起来。
不过,还没等着山月老人大喜得手呢,忽觉臂膀间一股大力袭来,在酸麻和剧痛中缠绕臂间的铁链竟然脱手而出。从他眼中所见,对方的身体好像在空中稍微的迟滯了一下,然后如同化身成了一支利箭,腿上犹自带着那根铁链猛的就飞了出去。
山月老人心中震惊,自己手中具有怎样的力量,他当然很清楚。却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元召那如同一片枯叶般被拽离地面的身体,竟然能在空中借力生力,突然爆发出丰沛无极的力量。那股力量十分强横,如果不是他察觉到不妙及时松手,很有可能连这只胳膊都保不住了。
不过,山月老人吃惊归吃惊,他随机应变的速度也非常快。见元召飞跃出望星台外半空,试图去救回那孩子,老者怪叫一声,另一边手腕翻转,飞链旋刀逐影随形刺向元召的后心。
元召知道这身怀妖术的老家伙很难对付,心中已经十分小心。不过他还是没有料到,此人已经失去人性,即便是小孩子的生命,在他眼里亦如蝼蚁一般随手就抛出去了。
在这样的危急时刻,元召已经什么也顾不得了。他现在心中唯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不惜任何代价,也要救回明珠的性命。
穿越者的身体具备无可估量的潜能,元召深吸一口气的功夫已经全身经脉逆转,体内如同山洪勃发海啸澎湃,八荒之力横生!这是他第一次在瞬息之间激发全身的能量,虽然知道强行这样做,很可能会招致极其严重的后果,但现在救人要紧,根本就无暇多想。
迎着太阳的光芒,头下脚上整个身体飞跃俯冲下去时,元召感觉眼睛有些刺痛,看不太清楚周围的景象,不过他还是努力地睁大眼眸看到了那个小小的身形。胸膛间的气息似乎要破体而出非常难受,双掌用力已经崩断了束缚的绳索,一伸手抓住了急速下坠的司马明珠脚踝,然后顺势挽在了右臂弯间。
一切恍若电光火石,此时距离他从飞檐跃下不过几个呼吸之间,耳边听到无数的惊叫声时,感觉到后背剧痛,那把呼啸而至的飞刀已经深深地透体而入。
刚才他已经发觉背后危险的来临,并不是没有办法去躲开。不过,胸中一口气息将尽,手指堪堪已经捉到明珠儿的脚边了,如果稍一迟误,就再也没有机会救得他性命。因此他拼着受此一刀,咬紧牙关,一声未吭。
山月老人的飞刀有半尺多长,他修为深厚,这一刀之力把整个刀头都扎了进去,不禁大喜过望。正要倾注臂力给被伤者造成更大伤害,忽觉得手上一空,却是元召趁着身体下坠之势,硬生生的把刀从背上拔了出来。
山月老人一呆,飞链旋刀就势打了个旋儿,收了上来。看着元召抱着那孩子直坠下去,不免心中有些遗憾,刚才那一刀也不知道有没有刺中他的要害,不过从这么高的距离跌下去,料想重伤之后也难以活命。此地不易久留,还是先想办法离去为妙。想到这儿,他略一迟疑,四处扫视一眼,暗想脱身的办法。
人终究是血肉之躯,他这一刀,还是令元召受了很重的伤,刀口又深又宽,身在半空,血已经涌了出来,染透了他的青衫滴落到怀中的明珠脸上,那孩子忽的睁开眼睛,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n
bsp; 形势危急,命在旦夕之间!但有一线生机,元召当然不会束手待毙。他双腿被铁链缠绕,行动不便,笔直的往下坠落之际,早已瞅准第三层凸出的飞檐一角,他用尽全部力气左脚把半截铁链甩动,正搭在那飞檐边缘,虽然并没有挂住,但坠落的速度终究是稍减了几分。
所有人都看得清清楚楚,一片惊叫慌乱,想要过来救援者,崔弘和李陵几人算是行动最快的,但跨越几十丈的距离,却显
第四百四十四章 浮生若梦 守你盛世容华
弓箭,可能已经算得上是这个时代最厉害的单兵作战远程武器了。而九臂连环弩的出现,又把它的威力提高了十几倍。在两军战场上,只要弓弩出现的地方,必定是死伤无数,血流满地。
不过,以这么厉害的武器并且是万弩齐发来对付一个人,却是第一次。有幸领受这种“特殊待遇”的山月老人,那时正飞身跃到那片树林边想要遁逃,惊觉不妙回头看到万点黑簇笼罩了半边天空如疾风骤雨而来时,不知他作何感想
无论是魂飞魄散还是愤懑填胸,这个世界上已经无人知道。五千愤怒的赤火军骑兵连续的三轮齐射,已经把他站立之处方圆几十丈的地方变成了弩箭簇满的森林。山月老人的尸骨,如果仔细去找的话,还是可以找到的,不过那也只是一只密密麻麻的大型刺猬而已,找不找得到已经没有意义。
这个曾经去西域苦苦修习妖术的老家伙虽然已经死的不能再死,但骠骑校尉和赤火军并没有忘了这件事。等到在将来的某一天,在西域之外的那片地方遇到修习同样这种妖术的妖僧时,血染黄沙,白骨成堆,将军一怒,屠城灭国!
元召伤的很重,背上的刀伤还在其次,最主要的是他为了救明珠,强行逆转全身气机,突然爆发横绝之力,大伤身体元气,所以三五日之内并不能恢复,需要慢慢的调息休养,暂时不能跟皇帝回到长安朝廷了。
今天发生的一系列事,令皇帝龙颜大怒。当场就发布了几道命令,西凤卫的人已经马上奔赴天下各郡县,亲自监督部署,一场彻底的搜捕杀戮马上就会展开,这一次,任何人都不敢姑息怠慢。
整个庭院被羽林军严密警戒,元召敷药之后并没有休息,他侧卧在榻上,与皇帝单独交谈了将近一个时辰,然后车驾就回转长安了。至于具体说了些什么内容,外人不得而知,各类流传于世的史书中,也并没有一句话记载。不过后来的研究者,从大汉对西域各国在不久后展开的各种军事外交行动中,已经能大体推测出这次并无任何记载的君臣会面究竟商讨了些什么。
这样的正式君臣奏对,本来是应该在含元殿的朝堂上举行,由太史令正规的记载下来的。不过因为元召的受伤,就改为在长乐塬上君臣两人秘密交谈了。?皇帝还是有些不放心他的伤势,想要调派宫中御医前来,不过被元召认真地谢绝了。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外伤是次要的,最主要是要调息休养受损的内息,那些太医院的御医们对此又有什么好办法呢
皇帝拍了拍他的肩膀,心中有无限感慨。叮嘱他好好养伤先不要挂念那些杂事。他会让太子暂且留在此处,如果有什么需要紧急上奏的,可让太子代为传达。
元召拜谢。他自然知道皇帝留下太子刘琚在此的真正用意是什么。虽然没有明说,却人人都心知肚明,那是等他伤好之后一起回长安的。
一些与他素来交好的朝中大臣们也相继来看望过后,长安学院诸事已安排妥当,便跟随着皇帝车驾一起回转长安去了。
来自长安的所有人走后,长乐塬上终于又恢复了平静。元召终究是损耗过度,感到有些疲惫,便昏昏沉沉的睡了过去。
自从筹备长安学院的诸般杂事以来,他便没有好好的休息过。这一觉便睡得有些长,日出月落,不知时辰……等到再次睁开眼睛醒来时,有些黯淡的昏黄灯火中,有人伏身在他床榻一侧正在朦朦胧胧睡着。
在特意剪暗的烛火光里,衣不解带守候了三天两夜的女子显得很是疲惫。可能是实在坚持不住了,粉颈低垂,头搁在蜷起的胳膊上,眼睛闭着,两腮之间犹自挂着晶莹的泪珠。
元召暗自在心中叹息了一声,有些微微的歉疚。自己行事随心所欲,却没有考虑到这些最亲近之人的感受。终至身遭不测,却连累她们受苦受累。
时候虽然是春天,但夜里终究还是有些寒意。见苏灵芝衣衫单薄,怕她着凉,元召轻手轻脚地坐了起来,想要给她盖上一床薄被。但忽然见灵芝一把抱住了他的胳膊,嘴里带着惊恐之意大声地喊出了声。
“元哥儿……!你别死、不要……不要丢下我啊!元哥儿!呜呜呜……!”
元召没有说话,他知道,她只是做了一个噩梦。也许在梦中经历了生死分离,犹自沉浸其中的悲伤。不禁心中涌起无限柔情,伸臂把她轻盈的身子抱起来揽在怀中。灵芝渐渐安静下来,似乎又重新睡去。在片刻之后,像是感觉到了什么,她忽然睁开了眼睛,这次是真的醒来了。
“元哥儿……你……我好怕啊!嘤嘤嘤!”
摇曳不定的昏黄烛火中,她看到睡梦中那张满是鲜血的脸此刻正带着笑容在温和的看着她。这几天的心力交瘁加上担忧,在这一刻忽然都涌上心头,她再也忍不住,把脸伏在他的胸膛放声大哭起来。
“灵芝姐……哦……。”
梨花带雨,犹惹人怜。元召素来刚硬的心肠似乎被什么东西无端的触动了一下。他其实一直以来并不怎么会哄女孩子,一时间有着微微的手足无措。然后,他用手拂开遮乱那张清丽容颜的秀发,低下头去,在苏灵芝蓦然睁大的目光中,深深的吻上了她的樱唇。
苏灵芝在他怀中的身子猛然
第四百四十五章 文韬武略 青史篆刻潇洒
在长安含元殿的朝会上,大汉帝国出兵征伐西域的决议正式决定了下来。有了四年前第一次对匈奴战争取得的巨大胜利,这一次即便有匈奴骑兵的威胁,也并不再如从前那样畏惧。
西域那些国家蕴藏的巨大财富,在从前的时候朝廷上了解的还并不多。不过,随着这几年汉朝使团的出访和民间商贾活动的增加,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那里有着无数的宝藏等待着去开发和获得。
巨大的利益诱惑和汉朝军队的战力,令许多人开始看好这次西征,而为了在这其中取得意想不到的好处,便有许多股势力开始了暗中的活动。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西征决议通过后,在选派披甲西征的将军和军队的时候,却又横生了许多变数,以至于在几天之后将会掀起一场精彩的对决。
虽然朝堂上的许多大臣,都曾经在长乐塬上亲眼见证过那支最新命名的骑兵精锐,让他们担当西征主力必定胜算极大。但在此时此刻牵扯到背后巨大利益的情况下,很多人也不得不改变了主意,开始出声支持某些想要从中渔利的势力。有人的地方便有江湖,这句话不仅适用于江湖,更适用于朝堂。
而除了这些各怀目的的势力之外,在大汉军中也是有许多人跃跃欲试的。功名但在马上取!但凡是军中男儿,谁不想凭着自己的弓马战略,去开疆扩土立下赫赫功勋,进而加官进爵青史留名!
因此,当皇帝刘彻说出自己属意的西征军队是被他亲口赐予称号的赤火军时,竟然出乎意料的遭到了一大部分朝臣们的反对。
反对的理由,虽然一大堆,但总起来说就是这次事关重大,派这样一支曾经被记大过处分的军队作为主力西征,是有些太草率了。更何况,听说这支骑兵的主将,年轻的有些过分。这样的兵将,怎么能担当如此重任呢一旦有个闪失,挫折了锐气是小,耽搁了西征进程那可就追悔莫及了。?不仅是朝中大臣们有这许多反对的声音,大汉军中也有许多不服气的声音,甚至就连曾经同袍的黑鹰军将士中,也有人跃跃欲试想要挣得这次机会,立下更大的功劳。
而令皇帝有了稍微犹豫的是,王太后和漱玉宫李夫人的几次察言观色的提及,让他开始有了一些别的考虑,未免令当初的决心有些动摇起来。
其实如果抛开个人私心,她们说的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为了皇帝自身的权威和皇权的绝对安全,已经不能让建章宫势力发展的太大,不管是在宫中还是在朝堂,都应该有能与之抗衡的势力存在了。
所谓为君之道,除了乾纲独断拥有无上权威之外,还应该懂得在朝堂宫廷都要扶植起不同的力量,让他们互相为敌不断争斗,皇帝垂拱而座担任裁判者的角色。只有这样,皇权才能保持稳定,臣子们也会减少许多悖逆不臣之心。
有了卫青和黑鹰军为外援的建章宫,翅膀已经足够硬了。而想要在未央宫中选择能与之抗衡的力量,现在看来,确实是有些必要。出自王太后的这番意思,令皇帝刘彻考虑了很久。
而漱玉宫的李婉玉更是瞅准时机流露出好几次意思,想要让自己在北军大营担任将军的兄长李璇玑带兵建功立业,凭自己的本事去为家族争得无上荣耀。
她的言外之意并不需要多说,皇帝自然就会明白。
李婉玉为他生下的小皇子也已经四岁多了。这是一个极富心机的女子,她即便是不为自己的将来着想,也会为儿子的将来做好安排的。
不管是将来她的儿子被分封为王还是有更大的奢望,强大的家族后盾是必不可少的。虽然历代皇帝都曾经立下过规矩,严禁后宫外戚干政,但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在错综复杂又异常残酷的皇权争斗中,没有强有力的亲族支持是万万不行的。这样的事,不管是前朝后宫还是本朝,都发生过很多次活生生的例子。
皇帝一直很宠幸这位绝色佳人。李婉玉的美,艳绝后宫。即便是皇后卫子夫容貌最盛的时候,好像也比她现在略有不及。
所谓爱屋及乌,因为李婉玉的得宠,李家兄弟李璇玑和李延年这一文一武,也都得到了皇帝的重用。李延年随侍帝侧红极一时,就不用多说了。而自从上一次北军大营被皇帝抓住机会进行了彻底整改之后,正当壮年的李璇玑已经被封为北军大营的主将,统领将近五万大军驻扎在长安城北,为护卫北城的屏障,其受信任程度可见一斑。
皇帝刘彻受不得这枕边风,在一次酒后终于答应让李璇玑领着他的部分北军大营兵马也参加西征的行动。但对于这位美人请求皇帝拜她兄长为征西将军的事,皇帝却始终没有点头。
李家兄弟也确实有些本事,但分跟谁比啊,要是与元召和他的弟子们相比起来,皇帝自然分得清谁高谁低。军国大事非同儿戏,更何况,这件事他已经打算全权交给元召统筹调度。而元召的意图是以赤火军为主力,已经和他明确的请求过。
不过,在不影响大局的情况下,臣子们之间的互相争斗是在皇帝的纵容之内的
第四百四十六章 归来长安 原是故地情深
元召终于又回到了长安。他的伤还并没有痊愈,但他还是来了。这既不是为了皇帝的征召,也不是为了朝堂的权力,只是因为他的亲传弟子霍去病要踏上新的征程,他要亲自注视着她远行。
皇帝已经采纳了元召的提议。在长安城南最大的校军场内公开选拔西征将军,比武夺帅。皇帝诏书中说的很明白,凡是大汉军中将士,皆可参加。只要能在骑射、兵器等各方面力压诸军者,马上就可以登点将台授将军印。
元召已经详细的对霍去病交代过皇帝此举后面牵扯的复杂关系,嘱咐一定要小心。霍去病骄傲的抬起头,她才不管那些乱七八糟的势力纠缠呢,想要去做的事,谁挡在马前,就把谁打趴下就行了!
元召见她一副毫不在乎的样子,苦笑着摇了摇头。有些人的骄傲是天生形成的,遇到困难只会越挫越勇,却永远也不会改变。更何况,已经束甲罩袍的霍去病脸上流露出只有在他面前才会偶尔展现出来的娇憨之态,大咧咧的说了一句。
“不是还有师父嘛!不管捅出任何篓子,你自然会有办法帮我善后呀!嘻嘻。”
都这样说了,做人家师父的岂能示弱?虽然打马而去的身影并没有求他去观战鼓励,但临去时眼神中的希望,元召已经记在心中。
于是,他带伤来到了长安。有许多事,也确实到了该处理一下的时候。有许多将来的打算,还要从这里开始。
作为具有双侯爵称号的人,在长安城内,元召现在其实有两处府邸。一座是位于朱雀大街中段的安国侯府,这是皇帝亲赐的。而另外一座就是长乐侯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