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血丹心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流年书柬
季布在景帝年间已经故去,季心老矣,专心静修,不再管世间俗务。这一代的家主就是季英,此人继承了其父之义烈也继承了二伯的骁勇,虽然隐在闹市,却势力通达天下。
在几位得力手下的护拥中,来到月满楼,掌柜的连忙迎上来,把事情经过详细报给主人,听到发生冲突的双方,季英心中一沉,顿感有些不妙。
他心中涌起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次的事情必须好好处置,否则,有可能会给家族带来麻烦了。
那些长安子弟,自然是素来相熟的,平日里没少来此,也算是他的子侄辈了,偶尔遇到时,对他口称叔伯,执礼甚恭。
至于长乐侯元召的名声,季英当然知道,这位如同星辰般闪亮崛起的小侯爷,他的全部资料,在季家手上也有一份。
季英曾经仔细的研究过元召所做的每一件事,试图从中发现他的神奇来自何处,但他与许多人一样,得到的结果也只是迷惑不解。季英想不明白,世间怎么会有如此人物,他的本事都是从何学来的,难道真的有天赋之才,生而知之者?
当他把此疑惑去询问那位季心老爷子时,这位九十多岁的老人微闭着双目,淡然而笑,却并没有告诉他答案,只是要他自己去用心睁眼看世事,自然会知晓其中的因果,而不必缘木求鱼。
季英听不懂这些高深莫测,恭敬的退出来时,却没有听到身后的喃喃低语:“人世间,五百年有圣人出,天道自有大任寄托,凡夫俗子岂能解其奥秘呢……。”
季英带人来到楼上时,元召正扶了陆老头出来。他自制的药效果很好,那会儿给他服下后,不大的功夫就醒过来了。小冰儿帮着包扎了头上的伤口,止住了血,看样子应该无大碍。
陆家姐弟满心感激,自不必言,见老父无恙,拥在他身边,忍不住又流下泪来。
小冰儿却没忘了师父说过的话,临走时用剑敲了敲案角,一双妙目含了煞气,似笑非笑的看着缩在墙角儿的那群人。
几个纨绔人人带伤,忍了心中怨毒,却不明白她是什么意思。见到她的眼睛瞪了瞪,似乎又有要发怒的迹象,年长些的郦平安无奈的叹了口气,一言不发,从怀中掏出两锭沉甸甸的金子放到了案上。
两锭金子足有十两之多,小冰儿伸手拿过来,掂了掂,很满意,顺手塞到陆浚的怀里,然后才跟了师父走出来。
“长乐侯,就要这样走了吗”
季英虽然没有见过元召,但他一眼断定,走在前面的这个白衣少年就是了。只是自己这一群人登上楼梯口,他却连看都不看一眼,擦身之间,就欲离去,这让一向心高气傲的季英难免心中有些不快。
东方朔却知道这家酒楼的底细,见对面这人在十几条大汉的簇拥下,雍容华贵,气度不凡,他立刻猜出这一定就是季家主事人了。
他紧走两步,伏在元召耳边说了一句。元召眼皮连抬都没有抬,只是在嘴角哼了一声,脚步没停,继续向楼梯口走去。
今天跟在季英身边的都是季家子弟,走出去,那也都是在江湖道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傲礼多尊,目空一切惯了的 。见家主发话,对方连搭理都不搭理,这如何能忍得!
“呔,小子,且住!我家主人问你话呢,你怎敢如此无礼,当这月满楼是什么地方了!”早有几人闪步挡住了去路,怒目而视。
小冰儿见又有人挡路,她才不管对方是谁呢,正好刚才还没尽兴,举剑就要窜过来开路。元招却摆了摆手制止住了她。
“原来是季家人哦……呵呵!”他脸上闪过一丝意味不明的笑,轻蔑、不屑、又有些惋惜。
季英见他如此懈怠,心中的不满转化成了怒意。即便是皇亲国戚,当朝王公,到了这里也是客客气气的。你只不过是个小小的闲散侯爷,有什么资格在这里摆谱?
季英脸色沉了下来,因为这时他终于看到那群从房间里出来的伤号了。几乎是人人带伤,血迹斑斑,更有陈家和周家的那两个,断胳膊断腿,已经成了废人。
季英感到脑袋嗡嗡作响,今日之事必定难以善了!没有人比他更清楚这群人背后拥有的力量,这长乐侯下手也太狠了。难道就没有考虑到会有什么后果吗别说是他了,月满楼这次也难脱干系。
“元召,你小小年纪,怎的如此不知轻重?下手恁得狠辣!即便你本事再大,就能这样任意妄为吗”
他这一开口,东方朔心中一沉,季家有近百年的侠义名声,他满以为季家主事人出现,即便不会向着己方,起码也会问清缘由,主持公道,给双方调解一下。没想到他开口就指责元召,不禁令人大失所望。
元召立住脚步,冷冷的撇了对方一眼,然后缓缓的开了口:“关中季家,好大的名声。世间听闻,当年乃祖季布,以任侠行义,天下闻名。我也曾心存仰慕,没想到今日一见,后人竟不堪至此,与恶为伍,沆瀣一气,百年的名声可以休矣!”
他语气平淡,好似只是随便品评,却一语道尽这其中的关系。东方朔与小冰儿心中大赞,小侯爷说话从来都是一针见血,令人心中大快!
季英什么时候受过这种言语!尤其是元召话中透出的意思,竟然是说他们家族浪得虚名,为恶帮凶。是可忍,孰不可忍?!
“你、你个乳臭未干的小儿!信口雌黄。今日你要不把话说清楚,就休想走出月满楼半步!”
家主发怒,跟随的族中子弟和手下们更是义愤填膺,今天竟然有人敢欺负到他们头上来了,真是吃了熊心、咽了豹子胆了!管你是什么侯爷鸡爷的,先打了再说。
十几条大汉各执刀棒,呼啦啦涌过来,就要动手。正在这时,却忽听得楼外马蹄声动,在楼前停下,随后一小队红袍白羽的骑士走了进来。
领头的是个英俊的青年将官,一抬头,正看到在二层楼梯口对峙的两帮人,先是一愣神,然后手握剑柄,领着人就从楼梯上来了。
第一百七十三章 生死成败 善恶之间
自从元召走后,季英便陷入了纠结之中。他毕竟是经历的世事比较多,非那班纨绔子弟可比。
由元召临走时撂下的那几句话,联想到曹襄对他的态度,再联想到他与皇城两宫中的关系,季英的心里突然有些忐忑。
安排人帮着各家护卫们抬着自己的主子回家,季英有一种预感,这件事也许还远远没有完。这一点儿,从那些怨毒的目光中,任谁都可以看得出来。
平常身份的人,如果互相使气斗殴,出了这样的事,自然是要报长安府衙秉公处理。但这些人,自然没有这种必要,他们行使的是另一种法则,会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解决。各凭实力,生死自负!
说到实力,季英并不看好元召的未来。国家承平日久,这不再是一个凭个人武勇就可以称王称霸的时代,即便是西楚霸王复生,也不会再有那样使群雄俯首,一人震慑整个天下的局面了。
现在,贵族勋臣们以利益结成的纽带已经遍布这个国家的方方面面 ,如同一张巨大的蜘蛛笼罩在王朝的上空,牵一发而动全身。季家虽然已经退出朝堂,但身在局外,反而看得更加清晰。
如果就某一件事,触犯了他们的意志,不用发动全部的力量,只动用很小的势力,就可以使朝堂变色,皇帝束手,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夸大其词,这就是当朝政治的现状。
就拿今天这几位纨绔子弟来说吧,毫不夸张的说,只是这些家族的联合,就是一股强大的力量了,小小的长乐侯能抵挡的住?
郦平安与郦世宗,合称“郦家二少”。他们的祖辈就是在高祖皇帝和吕后驾前备受宠信的郦家兄弟~郦食其与郦商。
郦家的名声并不怎么样,其所作所为甚至为正人君子所不齿。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在几代皇帝心中的分量。因为这是最懂得投机的一家人。
郦食其以智谋闻名,可惜在群雄争霸的时候,因为计谋失败,被当时的齐王下了油锅,活活的烹煮了。他死的早,没有享受到后来的荣华富贵。也因了高祖皇帝心中的这份怜悯之情,他的弟弟郦商便更加受宠。
大汉开国以后,郦商被封为信成侯,食邑万户,几十年一直荣宠不衰。后来他的儿子郦寄,更是不惜以卖友求荣的名声,做了一次更大的政治投机,博取了更大的富贵。
当时那位伟大的女政治家吕后刚死,长期在她威严压服下唯唯诺诺的臣子们,终于再也忍受不住心中压抑的怒火,来了一次复仇的总爆发!
有一支举足轻重的军事力量,驻扎在长安北门外,震慑皇城,这就是最精锐的汉卒北军大营了。
北军大营的指挥权直接掌握在皇家手中,当时的军中统帅就是吕后的亲侄子吕禄。太尉周勃想来接管这支军队,却连营门都进不去,人家连鸟都不鸟他。
后来还是这位曾经最受吕后信任的郦寄,用借口把他的挚交好友吕禄骗出了大营,这才让太尉周勃成功夺了军权,联合众臣,发动政变,宫廷染血,江山变色。
天下人从道义上非常不耻于郦寄的行为,因为他又名况,所以都称其为“郦况卖友”。但不耻归不耻,却没有人敢惹这一家子,都知道郦家就如一条盘着的毒蛇,阴柔毒辣 ,做事没有底线。
陈家就更不用说了, 由曲逆侯丞相陈平衍生的这一脉,在长安城中,那就是最顶级的几家豪门之一。
其余的周、樊、傅、靳、赵这几家侯门都是有着深厚的军中背景,将门之间彼此盘根错节,势力庞大,更是招惹不得。
所以,季英想不明白长乐侯元召为什么会有那样的底气。在明知对方招惹不得的情况下,还敢出重手,他难道所依仗的就只是两宫的宠信吗
怀着满腹的疑问和不安,季英回到府中,又来到了后院儿,他想寻求二伯季心的解惑。
正在静修的老者睁开了眼睛,饱经岁月沧桑的面庞无悲无喜,他看了看站在面前的人,兄长季布的儿子,今年已经四十岁了。自己没有所出,季英,从小便也是他的儿子。
“英儿,你知道你父亲名满天下的时候,有多大岁数吗”
季英有些发愣,不明白二伯为什么会问这样的问题。但他还是恭敬地回答道:“听说父亲以任侠守诺而闻名于世,大名彰显时,也不过是个十七八岁的少年而已。”
“呵呵,不错,兄长当年英姿勃发,见者无不折心。无论是江湖豪客,还是乱世武人,不顾千里之遥,争相来投奔门下者,数以万计。这么大的名声,所凭者,唯有一个‘侠&039;字尔!英儿,你可知道这个‘侠&039;的本意?”
季英心中一动,隐隐明白了什么。他的身上毕竟流着的是英雄后裔的血,虽然经过红尘熏染,浮世迷乱,但毕竟还保存着那一缕善念。
季心看他若有所悟的样子,心中稍感宽慰。
“兄长一生,不畏权贵,凌强扶弱,凡事只为正义。天下百姓争传‘得千金,不如得季布一诺&039;。这就是侠之本意了,希望你要谨记。”
季英跪倒在地,满脸羞愧:“谢二伯教诲,季英记下了!”
白发萧疏而依然精神矍铄的老者摆了摆手,示意他起来。
“如果我所料的没错,朝中即将要发生大变了!国家发展到现在,国力越来越强盛,也是该到了出一位具有雄心壮志帝王的时候了。而那帮顽固的家伙们,既想只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儿,不想再出一点儿力。又不舍得把手中权力让出来,年轻的天子岂会甘心?这样的矛盾,越积越深,已经成了一个僵局。现在,也许到了该破局的时候了。”
季英看着老人眼中的睿智光芒,心中无比佩服。真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啊!
“二伯,您的意思是说 ……皇帝与朝中权贵们之间的矛盾已经很深了早晚会爆发?”
“不错!但不是早晚,而是已经开始爆发了。自从这次他们利用天意开始压制皇帝以后,两者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可以说这是一场朝堂上的战争,现在两军对峙,就看谁先破局,谁就能取得极大的胜算。”
“破局?二伯难道认为,皇帝有那个能力一举摧毁朝中的庞大势力吗”
季心淡淡的笑了。他虽然壮年时同样以骁勇闻名,但他心中最崇敬的人,却不是那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霸王,而是手无缚鸡之力的留侯张良。
季心中年以后,折节向学,曾经执弟子礼,拜在张良门下,侍奉过他一段时间,所得所学,终生受益。
他后来也学张良一般,退出朝堂,大隐隐于市,做了一个富家翁,静心养性,参悟大道。所以,今天作为局外人,对天下局势,厉害关系,反而比任何人都看的透彻。
“天子打不打得开局面,就看他这次下不下得了决心殊死一搏了。至于他选定的开局之人嘛……英儿,你不妨多注意一下那个长乐侯,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呵呵!”
季英心中一惊:“二伯,您的意思是说,那位小侯爷就是天子选定的破局之人?这怎么可能!这样重大的事……他小小年纪怎么能担得起?”
季心微微叹息了一声,人的智慧是不相等的,子孙的福祉,需要他们自己去开创争取,他也没有办法去强求,只能尽力说的清楚一点儿了。
“英儿,你难道没有认真的研究过这位小侯爷从前的所作所为吗我敢断言,元召将来做出的事会超乎所有人的想象,甚至连这个国家,未来在他手上,也会改变成我们未曾见过的样子。世间五百年,当有圣人出……英儿,好自为之吧。”
说完,他坐回榻上,自去闭目养神了。
季英心中已是惊涛骇浪,他没想到二伯对元召的评价会这么高!但家族所有人对老爷子素来敬服,他自然不敢妄加反驳。当下恭敬地告退,回到房中自去暗暗的思索不提。
元召出未央宫回到长乐侯府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
之所以耽搁这么久,是因为小太子刘琚多日未见他了,听到他入宫的消息 ,早早的就在御道边等着他,见他出来,又拉着他去博望苑自己的读书之所,献宝似的给他展现了自己这段时间努力所取得的进步。
受卫夫人的温良性格影响,无论是素汐姐妹还是刘琚
第一百七十四章 万千朱紫 一人白衣
曾经尽量求得圆满,以为重来就没有遗憾,每天太阳照常升起,但有些人却从此不再见。
元召坐了一夜,也想了很多。其实,在小冰儿醒来之前,他已经知道了事情的大体经过。
那个孩子,也就是被小冰儿救回来的陆浚,他的身上其实并没有太重的新伤,之所以昏迷,只是因为激愤过度所造成的。
醒来之后,他哭着非要来看冰姐姐,于是,元一领着他来到了元召的身边。
元召默默的听着那些人间暴行,脸上无悲无喜。不是他不知道世事的凶险,可是终究还是太低估了人性的罪恶。
天黑下来的时候,陆浚和姐姐把老父安顿好,开始收拾家务。平白无故的招致这一场无妄之灾,姐弟俩心情都不太好。好在左邻右舍都很热情,纷纷过来探望。
仗义每多屠狗辈!市井之间,往往反而能见真情。虽然都是些无职无权的平民,帮不上什么大忙。但一边义愤填膺的骂骂那些倚仗权势作威作福的家伙,一边送来一些滋补物品,说些宽慰的话,这样的温暖,就足以让这对姐弟感激不尽了。
陆家老爹终究是年纪大了,今日里连惊带怕,又受了伤,早已经沉沉睡去。
姐姐璐儿不放心小陆浚的伤,又用一块柔软的棉布浸了温水,让他脱去衣服,细细的给他清洗擦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