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熏香如风
粒粒洁白的“河东大盐”。腌制的鱼酱、香肠、火腿,色正味美,久存不腐。故而经常有辽东盐船沿大河而下,入汶水,经老鸦渡抵达清溪。
大盐一石,值八百钱。百石盐可卖八万钱。
辽东盐商,见楼桑车轮舟往来,灵活迅捷。便想以盐价折算船价。无奈船坞繁忙,自家订单尚且不能完成。无力为盐商督造。
盐商来找楼桑长乐隐。乐隐笑道,这有何难造新船难,改旧船易。何不把盐船改造成车轮舟
盐商大喜。便又去寻船坞主事。主事告知苏伯,苏伯又来禀报刘备。刘备欣然点头,可也。
苏伯又问,这改造费又当如何收取。
造一艘百石车轮舟,材料人工,共需两万五千到三万钱。只是改造的话,材料人工皆能省下颇多。然而,车轮舟贵在技艺先进。不能以成本价来折算。
刘备想了想道:跟盐商说,若能降低盐价,可免费为其改造。有多少盐船,便可为他改造多少。
苏伯领命而去。
不久,便和盐商谈妥。大盐一石,可贱卖五百钱。
刘备甚喜。这便让船坞为其改造车轮舟不提。事实上,盐价之所以昂贵,与其运费相关。“一车载二十五斛,与僦一里一钱。”僦车一里一钱,河东到涿县,辗转两千余里。故而盐价需要八百钱一石。
改用舟船,运费自能降低不少。还卖八百钱,便是高价。五百钱也有薄利。若改成畜力驱动的车轮舟,运费还低。故而精打细算的盐商,这便主动降价,只为能改造船只。
刘备欣然同意。
&nb
1.68 西林大建
鲜卑战败。草原无主。许多牧人被掠入中原。因刘备家艳婢中颇多胡女。少夫人公孙氏亦有外族血统。且常伴少君侯左右的乌莲,亦是乌桓王妹。加之邑中胡姬众多,好妇、舞姬、市侩,皆有。
于是,‘鲜卑婢’,风靡邑中。
历史也是如此。在新罗婢没有风靡大唐前,鲜卑婢便已风靡两晋。
《世说新语阮咸追婢》中记载的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骑驴追婢。便是追一名鲜卑婢。
这些鲜卑女子,皆是三郡乌桓从草原上抄掠而来。姿容艳丽,肤白如玉,被高价贩卖。一个妙龄鲜卑少女,竟作价十万乃至百万钱。别说三部乌桓,便是刘备也不禁咋舌。
于是,抄掠来的鲜卑女,皆被三郡乌桓善待。乃至她们的家人,生活也一同变好。
楼桑繁华富庶。少君侯宽法严律。又耻于蓄奴。故而被乌桓贩来的鲜卑女,皆获优待。许多日久生情,纳为妻妾,亦是平常。
刘备虽抵触人口贩卖。可若能让乌桓善待鲜卑部民,又促进鲜卑汉化。也就没有反对。只不过,雇佣、聘娶劵书却要一丝不苟。严格执行。若遇抛弃虐待,定严惩不贷。?初时,身不由己,被乌桓贩卖。随着鲜卑婢在楼桑生活安定,常与族人互通消息。后来,便有越来越多的鲜卑女子,自愿远赴楼桑,暂居蕃邸。在市楼签订受雇劵书,成为鲜卑婢。
所谓‘富长良心’。楼桑邑民与人为善,仆人亦受善待。比起草原生活,简直云泥之别。吃饱穿暖,又无重体力劳动。乐不思归。
所谓‘饱暖思,饥寒起盗心’。
人皆一样。并无汉胡之分。乐不思归的鲜卑女纷纷思春。
于是、娶妻纳妾鲜卑女,又成楼桑风尚。很快殃及临乡。甚至关外草原上的零散部族,亦纷纷携女南下。西林邑竟不知不觉,涌入千余户!
中央偌大的苜蓿草场,皆备帐篷占满。
好在堤上苜蓿丰茂。牧民泛舟来割,足以自用。
只是这千顶帐篷,实过密集。不仅易染病疫,也易引火灾。乌莲来找刘备。
刘备这便说道:不如苜蓿草场也建车楼
乌莲摇头:无轨如何建车楼。
刘备笑道:那就铺轨便是。轨路如街道。纵横交错,轨上再架车楼,不正如楼桑这般
乌莲不禁咋舌:若是全铺上铁轨,耗费颇巨。
刘备笑答:此次北上,斩获颇多。有余钱贩来足量铁矿石。只需舟行督亢,运抵铁匠工坊。便可随时铸成铁轨,再送到西林港铺装。
乌莲点头:如此甚好。
铸轨无需耗费龟兹钢锭。一般的铁矿石就好。这便命宗人去贩购铁矿石。
西林邑原先是一块林间空地。横竖二里有余,不到三里。夯筑西林垣墙时,刘备特意命人伐木垫土,凑足三里。面积本就不大,沿墙内建了一圈铁轨后,中间的空地全都种上了苜蓿。如今苜蓿地已被大大小小的帐篷占据。这些胡人,也是自来熟。又或者到了少君侯这里,感觉宾至如归。反正也没见把自己当外人。
据说,其中有不少是曾经鲜卑王骑的部族。最后残余的鲜卑王骑被俘后,一直关押在白檀城牢内。后来高车副伏罗氏送来大单于一众首级,又当面展示。言,大单于已死,你等皆不用再为其尽忠。
正如乌莲在演武场将胡杂贼酋的紫貂皮胄,遍示场中妇孺一样。
见大单于首级,依照草原惯例,被俘鲜卑精骑,纷纷投靠杀死鲜卑大单于的副伏罗氏。然而,其中亦有不少人认为,真正杀死大单于的其实是汉胡骑校尉,临乡侯刘备。是他先杀死了大单于的一世英名。而副伏罗氏杀死的,不过是个垂垂将死的鼠疫病人。
这其中,尤以鲜卑王骑居多。约有一千王骑,不愿投副伏罗氏。说只愿投汉胡骑校尉,临乡侯刘备。
留守白檀城的三位将军,受刘备分功大恩。便不曾阻拦。遂让王骑从鲜卑牢营中领出各自家人,由卢龙塞入关。拖家带口,迁往楼桑。
&nb
1.69 吾家麒麟
并非只有冬季,胡人才车居。逐草而居时,胡人亦会乘帐篷高车迁往新牧场。这也是一段不短的旅程。转移牧场不难理解。牛羊遍野,终归会将一片草场吃光。为了不使牛羊啃食草根,影响来年牧草的生长,便要换一处新草场放牧。
只是长草的地方,并不能成为牧场。水草、水草,除了草,还要有水源。故而,有经验的牧人心中,便有一片片适合迁徙的牧场。放牧,在刘备看来,其实就等同于看天吃饭。
草原上,堪称灾难的因素有很多。狼患、蝗灾、旱灾、雪灾。还有大疫。诸如此类。
‘饥寒起盗心’。故而,连年抄掠边郡。
对千余户‘零散部族’的到来,刘备一开始报之以十二分的警惕。毕竟数月之前,还是生死大敌。双方搏命对战。王骑同袍,甚至亲生兄弟,多有死于刘备之手。岂能不心存恨意。
说与乌莲听。乌莲却轻轻摇头。言道,草原儿郎便是如此。先前听命于檀石槐,任其驱策,不避生死。大单于一世英名,毁于你手。你便是草原上最强大的那头苍狼。于是,他们又听命于你。这,便是草原的道义。
杀死老王便是新王。
刘备理解了。
只是,草原的规矩不应该只针对胡人吗
乌莲答道,你是胡骑校尉。阵中又有王兄和我。当然符合草原规矩。
这下全明白了。
乌莲断言,还会有更多的鲜卑精骑,南下归附。
刘备叹了口气。心中不禁徒生出一种难以名状的的怅然之感。小时候,总以为敌人都是罪恶滔天,恶贯满盈之辈。长到了却发现,有时候不过是为了挣一口饭。
见刘备沉默不语。乌莲忽又说道:“蕃邸有一位熟人,想见你。”
刘备还未从复杂的情绪中走出,便随口应了声。
乌莲又道:“要不,我去给你捎个话”
“咦”刘备这才看向乌莲:“去给谁捎个话”
乌莲却卖了个关子:“待我问好再告诉你。”
刘备点了点头。乌莲清白无心计。不想说的事,他绝不会再问。这么长时间相处,不是家人胜似家人。刘备念着她的好。
几匹千里神驹,入后院马厩,可把苏双紧张的不得了。整日不得安生,晚上也要起来数次下到马厩查看。生怕与青駹抢占槽头。好在青骢马给了周泰,不然指不定要乱成什么样。
左右告诉刘备,这便找来苏伯,单独隔出三座宽敞的大马间,供白蹄乌、黄駥、白龙居住。
趁此机会,刘备便封张世平、苏双为洗马。秩比六百石。
苏双仍要推迟,却被刘备好言阻止。秩比六百石,月谷六十斛,一年七百二十石。折成五铢钱,为二十一万六千。
苏双和张世平骤领高俸,心生不安。不料侯府上下,邑中内外,皆交口称赞。一金知人心。掷金买病马。皆是少君侯旧事。苟富贵,不相忘。两位少时好友,今食高俸。正如少君侯仁主之风。
立夏之后,开始育秧。
此乃稻作至关重要的一步,不得有丝毫差错。圩田还在深入。待育秧结束,插秧始。可得新田五十万亩。今年临乡将有美田,百万亩。
少君侯是临乡之主。圩田百万亩,却没有私占半分。家中还是溪谷那百余亩水田。如他所说,母子二人,妻妾八个。百亩已食之不尽。
临乡计:一万五千一百九十二戸,十八万一千四百二十余口。年前‘人岁六十三钱’的献费。刘备足足交了一千一百四十二万九千四百六十钱。
经由黄门令左丰上报禁中。在诸侯中排在前列,十分考前。圣心大慰。这便询问左丰:不是说临乡百里水泽,无有寸土。何来如此多的民众
左丰这便将少君侯,圩田造地,建楼筑城,广纳流民,恤养孤贫。绘声绘色的说与圣听。
陛下听后,龙颜大悦,不禁抚掌长叹:果是吾家麒麟子。
左丰亦喜气洋洋。
开春后,颁下北伐封赏圣诏。左丰自请赴楼桑宣诏
1.70 奉诏和亲
刘备虽颇多感激。
可在家臣看来。此次封赏,差强人意。
辅汉将军有名无实,麾下无军马可用。将临乡重归于县,擢升刘备为县侯。爵位虽升,土地却无增加。
若如此来看,亦不尽然。
辅汉将军虽是杂号,却是陛下金口诏封。麾下虽无汉军,却有家将部曲。刘备便可酌情提拔封赏。县侯之上,便是诸侯王。临乡百里,与下等县相当。以后再立新功,再往上便可封王。
二十一级爵位,王爵非刘不授。故而对一般人来说,爵位只有二十级。
刘备却是汉室宗亲。二十一级王爵,自然能封!
设身处地。刘备亦知陛下为难。毕竟,从军功上看,刘备居于次席。军功第一的三路主帅皆封县侯,食两千户。而临乡一地却足有万户。刘备其实已是万户侯。食邑万户以上,号称“万户侯”。
乃是非刘姓封侯之最高一层。
大汉四百年国祚。万户侯又有哪些人呢
酂(cuo)侯萧何、平阳侯曹参、留侯张良、长平侯卫青、冠军侯霍去病。
刘备尚未及冠,便能与先贤诸君并列。已是优宠。再者说,虽汉室一脉同气连枝,可从亲疏上说,刘备与当今圣上,并无多少亲情可言。
刘备心满意足。
正欲起身。抬头却见左丰笑容中,皆是未尽之意。
刘备一愣,这便问道:我家陛下可还有话说
听刘备来问,左丰笑容更盛。摇头晃脑,挤眉弄眼,故作神秘。
刘备不禁笑道:少令欲让备长跪不起呼
左丰这便躬身答话:奴婢岂敢。只是袖中尚有一诏,未及宣出。想着诏书中圣上所言,不禁替少君侯万千欢喜。这便失态,还望少君侯雅量海涵。
还有一诏
别说刘备,就是陪跪一旁的众家臣部将,亦一惊。
何事不能同诏宣出,却要分成两诏
刘备这便跪伏在地,恭听圣诏。
左丰果又从另只袖中取出一诏,徐徐展开。
“鲜卑逆乱,为害久远。幸赖祖宗之灵,大军数路并发,扫荡厥庭,一战功成。今有高车副伏罗氏,一心向化,长为汉藩。愿嫁王女汉氏以和亲。临乡侯备,和睦宗邻,恤养孤贫,孝悌力田,修仁行义。乃吾家之麒麟也。可聘副伏罗氏女为脩靡夫人。称朕意焉。”
话音刚落,满堂寂静。
刘备更是五体投地,并无只言片语。
眉飞色舞,宣诏完毕的左丰,表情颇多尴尬。四处看过,见无人抬头。这便躬身在刘备耳边悄声说道:“恭喜少君侯,贺喜少君侯。陛下金口玉音,给少君侯定了门亲事。”
刘备悄悄抬头,亦小声回道:“我已有妻。”
左丰恍然大悟,这便悄声笑答:“陛下知也。名唤公孙,乃清白人家,少君侯待如长姐。故而,此次和亲,乃是聘副伏罗氏女为脩靡夫人,非正妻也。”
“何为脩靡夫人”刘备不放心。万一接了圣诏,岂不令人寒心。便是他自己,也无法释怀。
前面说过。光武中兴,提倡俭朴。六宫称号只剩皇后、贵人,贵人金印紫绶,俸禄不过数十斛;又置美人、宫人、采女三等,无爵秩,只在岁时赏赐充给。皇子封王,妾数原无限制,此时亦定制。正妻称妃,妾不得超过四十人。
“列侯之妻称夫人。”
《汉书文帝纪》有云:“七年冬十月,令列侯太夫人、夫人、诸侯王子及吏二千石,无得擅征捕。”
刘备当是列候。故而‘脩靡夫人’,在他看来,正如自己是将军,号‘辅汉’。脩靡夫人,自然是夫人,号‘脩靡’。
故而不奉诏。
 
1.71 以鹿为帜
刘备年方十七。虚岁十八。尚未及冠,不宜嫁娶。圣诏也未指定日期。不急。
君子成人之美,小人趁人之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