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熏香如风
众大儒纷纷看向刘备。
刘备正与南匈奴王畅谈。蔡邕这便感叹:“夏育北伐,我亦上疏劝谏。不料少君侯一战功成。且将大功让与三人,自己甘居次席。禁中皆以为是三将之功。只有我等方知乃是少君侯一手策划。今见少君侯与南匈奴王言谈甚欢,方才醒悟,比起胸怀天下的少君侯,邕心中的格局,还是小气了。”
能知道北伐诸事的人,寥寥。恩师显然是其中之一。恩师又告知三位大儒,如此一来,蔡邕自然也就知道了。
学坛三位大儒,皆从邸报中得知蔡邕上疏。其中便有:“上天设置山河,秦朝修筑长城,汉朝建立关塞亭障,用意就在于隔离中原和边疆,使不同风俗习惯的民族远远分开。只要国内没有紧迫和忧患的事就可以了,岂能和那种昆虫、蚂蚁一样的野蛮人计较长短”的劝谏。
而我大汉,从建立之初,便行归依汉化之国策。诸蛮内迁,匈奴乌桓入关。皆为我所用。便是西羌,虽时有反叛亦渐行汉化。若再有两百年国祚,大汉又该是何等气象。
大汉朝,自有一股痞气。
何谓痞气
便是指骨子里正义善良,有情有意,自信满满。但语言行动上,却不时流露出的那种旁若无人、目空一切的特质。
不服就干。
干不过认怂。好,你牛逼。要钱给钱,要粮给粮,要女人给女人。便是要烹我老爹,亦幸分一杯羹。看似低头认输,却百折不挠,暗中蓄力。一战功成。
汝还牛逼吗
敢说大话。到处吹牛逼。然后,吹过的牛逼都实现了还不算最牛逼。自己吹的牛逼,别人都以为是真的,再不敢当成是牛逼。才叫真牛逼。
这就叫痞气。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自炎汉而后,泱泱中华,再无人敢吹此牛逼。便是明证。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东汉内忧外患,无力掌控西域,遂罢都护府。百余年后,待魏晋重开西域。诸国纷纷来投,所持汉节如新。这才真牛逼。
大汉之所以是大汉。从少君侯身上便可见一斑。
路遇刘备,只闻‘要让天下皆如楼桑这般’一句,赵云便要尽其所能,待长成必来相助。见蔡邕磊落大义,史涣不避刀剑,一路相随。这样的大汉风骨,着实令人着迷。
临乡赛马会初建。一切规则皆无迹可寻。唯有先行而后定。马匹该如何装扮,赛程又该如何规划。皆是少君侯所想所创。究竟能不能适用,且走着看。
东西两排车楼。一层马厩门先后拉开。牧民养育的十余匹鲜卑良马,随之展露出来。
比起草原上的居无定所,靠天吃饭。西林邑中的牧民,衣食无忧。大把的空闲皆用来养马。且万余鲜卑良马,分给千余户,每家不过十余匹。比起以前在草原上照顾遍地牛羊的辛劳,实在不值一提。皆知马匹金贵,又是少君侯所分,故而将马匹照顾的十分周全。
顿顿饱食草料,日日擦拭梳理。各个神采飞扬,神骏异常。
车楼计三层。高五丈,广两丈,长十丈。十丈马厩,却只养马十余匹,该有多空闲。
赛马不仅比马,也要比骑手。西林邑民,来源有三。马贼妇孺、骑奴是其一。乌莲部族是其二。南下胡人是其三。
先时随马贼家眷而来的幼童,皆以长成半大少年。汉人骑奴亦渐长大,此次预赛,骑手也多是这些少年。南下胡人多是鲜卑王骑亲族。王骑已被乌莲招募,剩下家眷中并无适龄骑手。便是有鲜卑少女想要报名参赛,亦被家中劝阻。
于是,第一个赛马日,报名参赛的便是这些刘姓和阎姓少年。
草地和泥地赛道,皆是圆角矩形。近似环形。利于马匹转弯。直道长约一里,入弯后,再行八百步,又要入弯。矩形跑道四角,弯道的长度,各有百步。故而对骑手来说,直道固然重要,弯
1.88 高手云集
“可是令少君侯‘倒履相迎’的太史慈”蔡邕笑问。却不知,本该出自他身上的典故,却先出在了刘备身上。这么说来,少君侯的典故远不止三个哦。
大儒刘宠笑道:“正是太史慈。乃仲弓贤弟坐下高徒。”
陈寔捋须笑道:“太史少年时,与寡母渡海来投。少君侯本欲拜在卢子干门下。不料却与老夫心有戚戚,这便收入门内。传授经学兵法。如今小有所成,老夫甚是欣慰。”
三位大儒,纷纷抚掌大笑。都说名士斗而不破。陈寔之心,众人又岂能不知。
也该他得意。
话说,太史慈坐下千里神驹,亦出力甚伟吧。
“太史哥哥!”东侧一座车楼顶上。一身穿襦裙的胡女,正冲太史慈拼命的招手。太史慈一直微微上翘的嘴角,终于笑开。
纵马出场。无需提缰,駜駽便一路小跑着抵达车楼。有道是老马识途,小马亦识,显然早就熟识。
胡女下到楼下,駜駽与胡女亦十分亲昵。
见三位祭酒齐齐来看。陈寔仍笑:“吾徒少年时,号称打遍二邑无敌手。时常往来西林。有一两个胡友,实属平常。”
刘备早已从顺阳刺奸处得知,此女乃是胡杂马贼王之女。小名叫阿招。与太史慈青梅竹马。
女孩心地善良,别无心计。刘备便没有过问。随缘吧。
南侧泥地赛道第一轮的得胜者,亦不是旁人。乃是西林左尉阎志。
皆是少君侯麾下千里驹也。
稍作整理,第二轮初赛很快开始。
二十四匹战马奋勇争先,最后得胜的,乃西林右尉白卓和鼍龙骑军侯田冈。
诸如马兴、韩隆,还有鼍龙骑、射虎骑中的伍长、什长、队率、屯长,皆来参赛。胯下骏马虽不敢称千里,却各个神骏,乃是在万余匹鲜卑良马中精挑细选。一般马匹断难相争。
上午赛了八轮。剩下七轮留待下午。买票入场,可看一天。临乡邑民亦一日三餐。午餐虽简,却也不可免。便有西林邑中妇人童子,挎竹篮藤筐叫卖糕饼小食。
尤其是少君侯发明的‘馕烧’,最为畅销。以烤到金黄,杯口大小的‘胡饼’,又称‘小馕’,当中剖开,夹满炙烤到喷香流油的烤肉,便是馕烧。乃后世‘肉夹馍’是也。
秦汉以前,时人主食多为汤饼或蒸饼。《释名》:饼,并也。溲麦面使合并也。崔尚书《四民月令》中亦有:“立秋无食,煮饼及水溲饼”的记载。
胡饼或是在班超通西域时传入。最早一条记载“胡饼”的文字,乃是《太平御览》引《续汉书》:“灵帝好胡饼”。其次是《三辅决录》:“赵歧避难至北海,于市中贩胡饼”的记载。可见时下已有胡饼。
再夹上以胡人独有‘貊炙’之技,炙烤出的全羊、全猪,刀削出的锋薄肉片,十余片。一口下去,外焦里嫩,唇齿留香,不要太美味。
胡饼和貊炙,皆是胡人生存必须技能。不敢说老少咸宜,却实乃居家必备。西林邑中胡妇皆会。少君侯将两者合一,创造出的馕烧,为何能立刻风靡赛马场。其实很简单。味美是其一,方便是其二。此时尚无‘快餐’的定义。场中赛马精彩不断,如何肯离席外出就餐
于是人手一个馕烧,便成了赛马场独有的风景。
馕烧一个卖十文。能赚三文。万余观众,人手一个最少,若是遇到足有两尺宽的‘大馕烧’,能吃十余个典韦,那就赚大了。饶是如此,一个赛马日,邑中妇孺单此一项,便能获数万钱。每户一月可得数百钱。
除了馕烧,还有‘青甘’。一节碗口粗的青竹筒,上钻圆孔,插入一根中通的细竹节。青竹筒内装满消暑解渴的‘梅实(乌梅)汁’。青甘润喉生津,馕烧熨烫果腹。相得益彰。一筒青甘,
1.89 一骑绝尘
刘备身旁乌莲,少女心性。久坐腿麻,这便起身到平座右侧阑干(栏杆)处,与一帮女卫高声呼喊。
白卓看了看乌莲,又看了看刘备。微微斜靠的身姿,又悄悄坐的笔挺。
几位大儒知乌莲乃是乌桓王妹,不习汉礼,亦不怪罪。一笑了之。倒是南匈奴王,正襟危坐。恪守规矩。乌莲和几位胡女亲卫窃窃私语,之后小跑过来问刘备,要不要押注。
还用问么,刘备一百钱买太史慈赢。一百钱是博马的上限。小赌怡情。再多就是大博了。
乌莲噘嘴道:押太史慈,才‘百赢一’。一百钱只得一钱。
刘备笑答:总比血本无归好吧
想想也对,十几个人凑了一缗钱,皆博(押)太史慈赢。能赢十文钱,也不错。
初赛跑完,便是复赛。太史慈和阎志分居草地和泥地赛第一。田冈等人之所以落败,除去马力稍逊外,体重着实过重。太史慈和阎志皆未成年,身轻体健。正处于速度骑手最佳的身体阶段。
决赛便是草地、泥地混合赛道。
场中虽有六骑,然而所有人的目光都在居左的太史慈,和居右的阎志身上。
饶是大儒陈寔,也微微有些紧张。足见阎志乃太史慈劲敌。不知跑到哪去的黄叙,站在二楼看台向乌莲招手。乌莲这便高呼,让他上来。黄叙点了点头,乘天梯抵达五楼大平座。
左右皆知是黄忠独子,少君侯义弟,一路畅通无阻。先拜见少君侯刘备,又与西席南匈奴贵客执礼,再拜家父黄忠,和东席四位楼桑祭酒,这便坐到刘备身侧。
礼都对。在外为君臣。刘备是君,故而先摆。南匈奴王父子是贵客,故而次之。黄忠是父,且品秩最高(比二千石),而后是学坛大儒。
见黄叙鼻梁之下,皆被面具遮罩。南匈奴王子呼征,这便悄声问道:父王,为何少君侯义弟,做如此打扮
少君侯诸事,南匈奴王自当知晓:少君侯义弟,少有顽疾。呼吸不畅,便戴面具自养。
呼征这便点头:原来如此。
黄叙自幼随黄忠定居楼桑,与刘备感情极好。刘备待他如手足,颇多关爱护佑。这便命艳婢呈上果饮小食。五楼大平座空气清新,别无刺激,黄叙揭开面罩取食,容貌出奇清秀。年纪尚小。待长成,必是人杰。
呼征甚为惊叹。
南匈奴王又在他耳边用胡语小声道:少君侯号称麒麟。两位义弟,亦是万人敌。
见黄叙身染碳灰,刘备这便问道:“可是去了督亢将作坊”
位于楼桑的将作馆,已将下辖铁匠铺等工坊,尽数搬去了督亢沟水上游,水流湍急处。合称:将作坊。为方便匠人生活,刘备又在岸边排造匠人馆,作为日常起居。
黄叙点头:“正是。想打一把趁手的兵器。”
“哦”刘备笑道:“先前你说未曾想好,今已想好了”
黄叙点头:“嗯,想好了。”说着,从袖中取出一枚细竹筒。取出白绢,递给刘备。
刘备这便展开一观。
见此长刀,刀身狭窄,单刀、双开血槽,刀尖锐利,其后斜阔有反刃,钢芯木柄,后有铜鐏。刀刃形似雁翎,却又稍显厚重粗短。宛如眉尖。能削能刺,利于劈砍。
刘备脱口而出:“眉尖刀。”
黄叙微微一愣,跟着欣然点头:“妙极!正是眉尖刀。”再细想,大兄取的名字,十分妥帖啊。
黄忠亦看来:“眉尖是何刀”
刘备这便将白绢交由艳婢,递给义父黄忠。
黄忠一看便知:“可刺可斩,利于劈砍。”黄忠的坠星刀,头呈圆弧,刀刃锋利,刀背斜阔,只能斩杀,没有刺击。眉尖刀,刀尖锐利,却能如枪矛一样刺杀来敌。
这么说来,黄叙的刀法亦融入了戟枪的路数。都学杂了啊……
“多重”刘备这便问道。
&nb
1.90 沉月女校
果然是‘百赢一’的太史慈取胜。
看似不多。奈何万余观众,皆买他赢。临乡赛马会第一场,便亏了数万钱。无妨。太史慈携千里马出场,将赛马一炮打响。势必轰动临乡内外。单单临乡一地,十八万百姓,便可将赛马场次次坐满。更何况,还有闻风而动的附近州郡。
再说,太史慈又不是回回都来。
十八场赛马看下来,饶是南匈奴王亦不禁血脉喷张。南匈奴称马背民族。自小便长于马上。骑术早已深入髓里。胡人亦好赛马。然而,草原广阔,便是相约百人,亦聚不来如此声势。
更别说将赛马场建在城邑之中。南北高建看台,东西围拢长楼。人马奔驰,呼喝呐喊。声如雷鸣。这便是汉家风尚。
太史慈第一,阎志第二。
第三乃是一个胡人少年。
上台领奖。以纯熟汉话与刘备对答如流。匈奴王这便问向左右。便有人答曰,此乃胡杂马贼之子。名叫刘勇。
盘亘在大汉边郡的胡杂马贼,南匈奴王亦知。数年前,马贼皆殁于邑中。上谷乌桓趁机抄掠马贼老巢,尽取粮草辎重,却将妇孺皆送来楼桑。本以为会被少君侯割头进侯,不料竟已养大成人。
见太史慈、阎志二人与刘勇颇为熟悉,彼此相处融洽,并无间隙。刘备更是对刘勇青睐有加。南匈奴王这便默记在心。
汉胡一家,少君侯果真不是说说而已。
又见名叫刘勇的胡人,言谈举止皆与汉同。若不是面相异于汉人,饶是南匈奴王亦分辨不出。
领奖台设在五层大平座,靠近阑干之处。南北看台,仰头可见。刘备和乌莲,分别为三人颁奖,赠花。待三人高举鲜花,挥手示意,赛场内外顿时掌声雷动。
回头见黄叙跃跃欲试。刘备这便笑道:“待赤骍长成,三弟必如二弟一般赛场夺魁。”
已戴上面具的黄叙轻轻点头:“嗯!”
从来话不多说。
刘备又命人将临乡赛马会的十位股东请上台来。与赛马三甲见面。
十人皆衣冠楚楚,颇有风度。跟随少君侯,见多识广。眼界大开,心胸亦不同凡响。自与庸庸碌碌之人,有所区分。这便叫楼桑气度。
刘备引荐给南匈奴王父子。十人亦应对自如。
晚上侯府夜宴。十人亦有出席。
席间,南匈奴王举杯相问:敢问少君侯。若我部民,欲将边关荒野遍种苜蓿。临乡能否遣西林邑中牧人相帮割草车亦能否割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