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熏香如风
向来稳重的吕冲也狂喜忘形:禀少主,公刘忠义无双。某愿以全家老小作保,请少主收留!
魏袭亦单膝跪地:某也愿以满门作保!
刘备又岂能不应。这便冲左右说道:速取绣衣甲来。
吕冲、魏袭大喜。
绣衣甲,乃是绣衣吏所披。为少君侯心腹!初次见面,便委以重任。饶是史涣,亦不禁动容。
1.79 十里楼桑
名人必有典故。
没有典故,又岂能青史留名
望梅止渴,得陇望蜀。三顾茅庐,髀肉复生。诸如此类。
赛马场眼看便要完工。能工良匠,岂能空闲。只看少君侯日进斗金,却不见少君侯花钱如流水。百里临乡,数座城邑,皆平地建起。单单靠售卖盐渍木,便成辽东巨富的田氏,便可见一斑。如今已有大小船只,一万丈。实在是富可敌国。
为使百石商船能从桥楼下穿过,驶抵清溪港口。桥楼势必要稍稍架高。
清溪上游水路,可行百石商船。再大,则力有不逮。故而溪谷桥楼下穿,只需令百石商船通行便可。
这都不难。
桥楼延伸,轨路便也跟着延长。刘备索性将轨路直接连到西林,与西林轨路相接。四匹骡马拉行的舫车,也如同车轮舟一般,改成在底层车厢安装一部卧式轮机。由蒙上双眼的骡马绕行驱动。?刹车制动,也有所变化。主驾刹车。杠杆介入,止住传动齿轮,又将驱动齿轮推离。如此一来,轮机舱内骡马即便仍在绕行,齿轮只会空转,不会驱动舫车。副驾同时拉动扳手,车尾便有石砣落下。石砣如船锚,以锁链拖拽,可助刹车。
待今冬第一场雪悄然而下时。十里长街已初具规模。
史涣麾下游侠,皆来自沛国。
建武二十年(公元44年),光武帝封其子刘辅为沛王,立沛王国。治相县。领二十一县:相县、萧县、杼秋、丰县、沛县、临睢,太丘、建平、鄼县、谯县、郸县、铚县、竹邑、蕲县、符离、谷阳、洨县、虹县、向县、龙亢、公丘。
沛国,前为沛郡,故秦泗水郡。
泗水多豪侠。史涣为首的百余豪侠,皆是虎贲。豪侠与宿贼不同就在于,一正一邪。
蔡邕与家属髡钳徙朔方。阳球接连派出刺客,一路追杀。所遣刺客皆为蔡邕的大义所感动,不肯从命。其中,史涣出力甚伟。抗命不遵,已坏规矩。如今投靠刘备,亦有辟祸之意。
于是百余泗水豪侠,六百里去信沛国家中。家人纷纷迁来楼桑定居。
事不宜迟。不等溪谷桥楼建好,这便有亲族迁来楼桑。刘备又让田韶大船,入淮接济。顺流出海,再入涞水逆流而进,泊在白湖水榭。
如此不等大雪封路,已迁来千余户。百余豪侠,九族齐聚。千余户实属平常。
桥楼巍峨高耸,自不用说。便是前后两座附楼,亦颇多气派。比起沛国老家,有过之无不及。楼桑的水洗、水暖、水淋设施完备。生活富足安逸,出入舒适便利,闻所未闻。
且户户分美田五十亩。前后附楼,再租为商肆,家中亦领薪俸。本以为举族逃难,不料活成天上人间。
个中滋味,先苦后甜。
当初,为防水患,刘备不惜工本,用青石筑堤。大堤下宽上窄,方才牢固。故而外侧坡地一直延伸到田边。最宽处,约莫六七丈。最高处上下落差,约莫二、三丈。
若堤上铺轨路,堤面便需拓宽。干栏式重楼,正当其用。
靠近田埂的洼地,夯下防腐桩柱。桩柱高度与堤面齐平。上架横梁,再覆青石板。将堤面拓宽一丈。供行人往来。排建立起的桩柱,十分牢固。别说走人,便是行车也可。然而,为防微杜渐,刘备还是只做行人道。
行人道旁边,便是高栏重楼。这些重楼,除正前一边靠与河堤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全靠桩柱支撑。利用坡堤和田头的野地,即不挤占水田,且无需夯平地基。所有防腐桩柱,皆外包方形砖筒。坚固耐用。
所谓砖筒,便是一种外方内圆的空心砖。内部圆柱体空心,用来插入防腐桩柱。厚厚的砖壁,用来保护桩柱不受外力伤害。如此一
1.80 西邸卖官
母亲听闻蔡邕请刘备前去相见。亦上楼来,为刘备整理仪容。
又叮嘱刘备,一切随缘,切勿强求。
刘备笑着点头。
溪谷大建,并未影响邑中。楼桑依旧太平盛景。史涣携百余泗水豪侠来投,让临乡绣衣吏人手充足。足可保治下平安。蟊贼自有刺奸、贼捕。宿贼交由绣衣吏。若遇大股流寇,麾下数千虎贲枕戈以待。
刘备自能高枕。
为防不测,刘备多乘车出行。御赐安车经过侯府良匠多次改造,内外已不可同日而语。
学坛守卫见是侯府安车,不曾阻拦,升闸放行。沿林荫道,穿学坛,自抵后院,停在精舍门前。刘备下车,整理衣袍,命人上前通报。
蔡邕亲出出迎,刘备急忙在阶下行礼。
蔡邕亦执礼走到阶下。请刘备入内。
脱鞋入室,宾主落座。蔡邕枯坐许久,才开口道:少君侯可知西邸之事
刘备叹了口气:备已尽知。
是岁,陛下初开西邸卖官。公开出卖官爵,按照官位高低,开价不等。俸禄二千石的官,卖钱二千万,四百石的官卖钱四百万。其中,按德行依次当选的,可出一半的钱。或者至少出三分之一的钱。凡是卖官所得,皆在西园另设钱库贮藏。
听闻西邸初开,便有人到宫门上书。指定要买某县的县令、长官职。根据每个县的大小、贫富等好坏情况,县令、长的价格亦不等。富者足钱买官,贫者可到任后加倍偿还。皇帝还私令左右出卖三公、九卿等朝廷大臣的官职。诸公卖钱一千万,诸卿卖钱五百万。
当初,皇帝为侯时,常苦于家境贫困。等做了皇帝,又常叹息桓帝不懂经营家产,没有私钱。所以大肆卖官,聚敛钱财,作为私蓄。
蔡邕便问道:此乱国之兆呼
刘备轻轻点头:此风一开,清流士大夫必耻于为官。朝政被奸佞把持,纲纪败坏,礼坏乐崩。买官之钱,到任后必将十倍百步搜刮而来。近年来,灾异不断。本就民怨沸腾,再行盘剥,苦不堪言。长此以往,必出大乱。
蔡邕叹了口气:先时,少君侯恩师,上陈八事:用良(让州郡核举贤良,随才任用)、原禁(对党锢之人多加赦宥)、御疠(安葬无罪被害的宋皇后的亲属)、备寇(优待侯王之家,以防变乱)、修体(征召如郑玄之类有才德之人)、尊尧(按时对郡守刺史进行考绩)、御下(杜绝设宴请托之类的恶习,责成有司办好荐贤之事)、散利(建议皇帝不蓄私财)。只可惜陛下不纳。如今更是变本加厉,公开卖官鬻爵。让人痛心疾首。
这段话看似平静,却正如最后无力吐出的四字:‘痛心疾首’。
刘备深知皇帝秉性。
之所以拼命捞钱,乃是自小穷怕了。即便身处皇位,万万人之上。亦缺少安全感。恩师说,陛下要以国为家。然而,这天下,究竟是谁的天下是世家大族、刘氏宗亲,还是万千子民,亦或是他刘宏(灵帝)一人之天下
朝政如何角力,刘备不得而知。
想必陛下心中,有自己的答案。
见刘备不语。蔡邕又问:听闻少君侯圩田百万,皆分与流民。自家未取半亩。不知是否属实
刘备答道:家中有美田百余亩。足够吃穿。少时家父久病卧床,家中物什皆被典当一空,一贫如洗。母子三餐不继,常为米粮所困。后得美田百亩,才渐好转。以己度人。行圩田筑城,不过是想让天下母子,
1.81 围猎祭祖
《风俗通》:“腊者,猎也。因猎取兽祭先祖,或者腊接也,新故交接,狎猎大祭以报功也。”
围猎乃是王侯之乐。
临乡侯府车马尽出,声势浩大。便是几位学坛大儒,亦兴致高昂,各乘高车,行进在队列之中。
车轮高大,故能在雪地通行。
刘备乃是诏封辅汉将军。将军以下,可设军侯、司马、校尉、裨将军、偏将军、中郎将等。论功行赏,以义父黄忠为校尉。统领数军。并非不想封义父将军。义父却推辞不就。说,论功方可行赏。无功受禄,寝食不安。刘备也就没有坚持。反正大汉朝风雨飘摇,贼反不断,有的是机会。
围猎,谓四面合围而猎。又称狩猎。
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为何狩猎是王侯之乐,从人数规模上便可知晓。寻常之家,如何能凑齐十面埋伏之人
鲜卑马长于关外。能耐严寒。数百鼍龙骑,射虎骑,绕行雪原旷野。马佩铃铛,骑士呼喝。驱赶野兽。刘备身披大氅,骑黄駥马。在义父、徐荣、黄盖、乌莲、白卓等人的陪同下,徐徐而进。
路遇慌不择路的走兽,便一箭射死。刘备弓术承自三叔和黄忠。百发百中,无有失手。
辗转返回野林西境边的临时营地。已有数十辆高车拼凑成一个硕大的车房。车上帐篷高举,篷内有数个绿釉陶烤炉,一字排开。刘备自居上首。家臣和大儒名士对面而坐。
烤炉器型精美,四个底足为熊饰,侧边正中各饰以铺首,炉边绘制纹饰,炉底还设有漏灰孔和托盘。烤炉内炭火熊熊。家中艳婢手持数枚穿好的肉签,放在炉上燔炙(fan zhi),右手摆扇驱风,十分熟络。
“燔,加于火上。炙,贯之火上。”
没错,刘备正和大儒吃烧烤。
时下,烧烤成风。
“炭,烧木留性,寒月供然(燃)火取暖者,不烟不焰,可贵也。”
‘桑炭甚美’,‘不烟不焰’。用来炙烤,正当其用。家中来自西域的艳婢,不仅精通牛炙、牛胁炙、牛乘炙、犬其胁炙、犬肝炙、豕炙、鹿炙、鸡炙等多种烧烤肉食。还会貊(mo)炙。
“貊炙,全体炙之,各自以刀割,出于胡貊之为也”。貊,并非之古书上记载的一种野兽。而是指先秦时的北方异族。貊字古多作“貉”,往往与“胡”连称:“胡貊”。泛指北方异族。《山海经》有貊国,近燕。《周礼》有“九貉”。足见其族类多而杂。
所谓‘貊炙’,意识就是说北方貊人的烧烤。诸如:烤全羊、全猪的胡俗烧烤技艺。又称:烤全牲。
貊炙之器,实在过于硕大。不易携带。故而此次吃的皆是各种肉串。
烤肉金黄流油,香气扑鼻。
烧烤用签,多为单股。材质多为铁制。也有两股,或三股。称“两歧簇”和“三歧簇”。
吃着喷香流油的燔炙,喝着熨烫好的松泉酿,帐外白雪皑皑,帐内温暖如春。饶是几位大儒亦频频举杯,各有欢颜。
时下,衣食住行,皆与等级挂钩。
王侯一日四餐,权贵一日三餐。齐民一日两餐。一般人家,少有肉食。“食蔬粝荤茹,膢腊而后见肉”。遇灾荒更是“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夫一豕之肉,得中年之收,十五斗粟,当丁男半月之食。”便是说此。
富者更富,贫上加贫。归根结底,还是不均。
临乡户户美田五十亩。足可丰衣足食。于是“民间酒食,殽旅重叠,燔炙满案”。便是明证。
刘备曾说,平生心愿便是天下皆如楼桑。少君侯言行如一,所言非虚。
1.82 膂臂当车
李永,梁国睢阳人氏。曾任富春长。为避仇家追杀,故远赴楼桑。寻泗水豪侠史涣相帮。梁国与沛国,皆属豫州刺史部。李永与史涣,少时便已相识。任富春长时,亦有恩于史涣。事出紧急,抵达楼桑后,多次联络史涣,皆未能相见。无奈滞留,又遇冰冻。这便闷闷不乐,在邸舍借酒消愁。
若能寻楼桑明庭乐隐说项,或有转机。
这便与相熟行商约定时辰,回船酣睡。
一夜无话。
翌日清晨。李永早早起身。整理仪容,换上新衣。见时辰尚早,这便想去桥市买几封果礼。也算不空手登门。
沿新铺设的青石板道一路东进。两侧脚手架林立,座座重楼正拔地而起。皆立辽东大木为桩,外包砖筒,上建梁架,平铺木板,再起高楼而成。楼高五重,二楼以上另设前后平座。两面坡顶,排瓦如鳞。廊柱檐墙,皆坚木包铁。一般箭矢断难射穿。火箭天袭亦不惧。少君侯富甲一方,为使治下民众安居,可谓不惜工本。
楼桑民多地窄,本无处安身。不料年前忽开溪谷宅院。桥楼和两侧高栏重楼,共可纳流民千余户。李永这便动了心思。楼桑虽号称五缺,却兵甲强盛,坞堡连横。固若金汤。少君侯少时便诛杀流寇马贼。去年又北上塞外,夜袭鲜卑王庭。杀得胡虏溃不成军,尸横遍野。威震北疆。
若能迁入楼桑,还有何所忧!
多日惆怅,一日得舒。身轻如燕,健步如飞。循着一家果脯商肆。
时下的甜味,主要有麦芽糖、蜂蜜和蔗糖三种。麦芽糖称“饴”和“饧”。《礼记内则》提到:“枣、栗、饴、蜜以甘之”。早在春秋时期,先民已能用粮食制造麦芽糖。
许慎《说文》:“饴,米糵煎者也”,刘熙《释名》则说:“饴,煮米消烂”。将谷物煮熟或蒸熟后,加上磨碎的麦芽和水,在适宜温度下,使原料中的糊化淀粉渐变为麦芽糖。然后滤去渣滓再经蒸发,即得到稠厚的麦芽糖和糊精的混合物。
除去饴糖,还有蜜糖。少君侯后院仓楼四层,有蜜蜂数十箱。割取的蜂蜜,食之不尽。少君侯便逢春腊二赐,赏赐给家臣部曲。商家再买来,蜜制成果脯。称:蜜饯。
除去饴糖和蜜糖。邑中新有蔗糖。乃北迁山蛮带来。
先秦到两汉,有不少文献提到甘蔗和蔗糖。名称却有所不同。《楚辞招魂》提到“柘浆”,即甘蔗汁液,司马相如《上林赋》上书“甘柘巴苴”,亦是指此。《说文》:“蔗,藷蔗也”,张衡《七辩》有“沙饧石蜜,远国贡储”之句,《三国志孙亮传》也提到“交州献甘蔗饧”。
《吴越春秋》上有“越以甘蜜丸报吴增封之礼。”
诸如此类。
商家亦买来,将时令鲜果经糖渍煮制后烘干而成,有梨脯、桃脯、杏脯、枣脯、青梅脯、蛮查(山楂)脯、柰脯等,诸多品种。其色泽金黄或琥珀或翠绿,鲜明透亮。老少咸宜。
郑玄注《诗经周颂有瞽》时提到:“箫,编竹管为之,如今卖饧者所吹也”。时下街市已有吹奏排萧叫卖饴糖的小商贩了。
走街串巷的货郎小贩,少君侯亦未禁止。正如除去酒垆、客舍,平常百姓亦可将临街楼房改成商肆。租赁自营皆可。只需去市楼办个市籍,缴纳百取二的市租便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