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熏香如风
“足下快快请起。”倒是南匈奴王先反应过来。伸手将贾诩扶起。
贾诩起身后言道:“千里马常有,然伯乐难寻。贾诩自诩有(张)良、(陈)平之奇,却苦无明主。而立之年举为郎官,本想在这洛阳朝堂之上一展宏图,奈何生不逢时,屡遭蹉跎,一言难尽。正欲称病辞官,不料在此地遇见君侯!先前托言试探,乃知遇明主矣!这便毛遂自荐,愿为君侯驱策!”
等等。
赤菟、贾诩。的卢、徐庶。好像又被套路了啊……
刘备心生感慨,面上和煦一笑:“本侯位卑地窄。先生大才。若蒙不弃,便…先以侯府庶子,兼领将军府主簿如何”
此言一出,引无数惊呼。
饶是南匈奴王,亦目瞪口呆。
庶子,周代司马属官。掌诸侯、卿大夫之庶子的教养等事。秦因之,置中庶子、庶子员。汉以后为太子、列候属官。
主簿,掌置。乃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文献通考》:“盖古者官府皆有主簿一官,上自三公及御史府,下至九寺五监以至郡县皆有之。”秦汉时因是长官亲吏,权势便已颇重。待魏、晋以后,统兵开府之大臣幕府中,主簿更常参机要,总领府事。
关键是俸禄!
以刘备的爵位和将军号,侯府庶子、将军府主簿,皆秩六百石。月谷七十斛,年俸八百四十石。且还是食双俸!
两项相加,年俸一千六百八十石。折钱五十万四千!
前有华佗,后有贾诩。皆食双俸!
如此重俸,又如此重用。饶是贾诩,亦不禁泪洒当场。这便整理衣冠,肃容伏地行大礼。口呼:主公。
刘备这便扶起。
先有桃园结义,再有马市认主。君
1.16 降服烈马
众人收拾心情。且看君侯义弟如何降服烈马。
九尺大汉站在牢笼门前。似感受到逼人气势,被激怒的野马王愈发暴躁不安。不时叩响前蹄。马蹄重击石板,竟发出金石之音。如此铁蹄,着实强悍。若再钉上马掌,此马便可如攻城槌,为一杀人利器。
“开门。”稳稳站定,关羽一声低喝。
四周仆从皆看向贵霜使者。
见主人轻轻点头,奴仆便齐齐上前,合力拉动吊绳。
包铁闸门徐徐上升。脱困在即。野马王鬃毛飘张,鼻息如练。微微压低身躯,在闸门越顶的瞬间,奋力一跃!
铜锤般大小的前蹄凌空高举,又轰然砸下。
由静而动,弹指一挥。众人下意识的眨眼。野马王加速下落的昂扬身躯便催动一对铁蹄,重轰向关羽面门。
关羽吐气开声,双臂上举。竟一把攥住蹄踝!
由静而动,再由动及静。皆在电光火石间。众人惊呼还未出口,人、马已相抵角力。野马王前蹄被锁死,斜横半空。无法发力,暴跳如雷。竟如嗜血猛兽,低头咬向关羽。
关羽侧身躲闪,顺势一甩。将野马王掷向身后。
丈长骏马,重逾千钧。竟被轻易甩出!
立足未稳,关羽一把薅住长鬃,飞身跨上马背。
将将撑起身躯的野马王,浑身一激。双眼瞬间泛红。血光并凶气骤起。微微屈膝,奋力跃出!在马场中上窜下跳,状若疯虎。
可无论它如何翻腾。关羽双腿紧夹马腹,稳如泰山。
人马狂舞,绕场奔腾。宛如烈焰游龙,惹来阵阵惊呼。
关羽紧抓长鬃,发力夹住马腹。野马王修长的身躯,竟被箍出一条恐怖的凹痕。剧痛难当,野马王浑身冷汗直流,落地后殷红似血。好一匹汗血宝马。
一时碎石迸射,浮尘四起。
奔腾跳跃,横冲直撞中。野马王忽然站定,气喘吁吁。
整个马市随之寂静无声。
只见。关羽缓缓撤力,却不放松,跟着撤去一手,探身摸向野马王口鼻。是让野马记住主人的气息。
须臾。野马王开始追着关羽的手掌,亲昵的打起响鼻。
也不知是谁带头,场地场外轰然叫好。
张飞重重擂拳,满脸都在替二哥欣喜。刘备亦与有荣焉。
“有道是香车美女,宝马英雄。”贵霜使者抚掌赞叹:“煌煌天汉,足见一斑。足见一斑!”
南匈奴王亦赞叹:“君侯义弟乃真英雄也!”
贵霜使者这便命人取来马证,交于刘备。
“谢贵使成全。”刘备笑着点头。
“岂敢岂敢。”贵霜使者肃容回礼。
无功不受禄。
刘备冲史涣耳语数句。史涣这便带人回府,抬来内装千枚马蹄金饼的钱箱,交给贵霜使者。千金买千里马。正当适宜。
使者大喜。连连称谢,命人收下不提。
“大哥。”绕场数圈,关羽翻身下马,赶来相会。
见他先前在马背上下翻腾,颇为惊险。不知可曾受伤。刘备这便问道:“可有闪失”
“未有闪失。”关羽答道。
刘备松了口气,遂笑言:“此马便依主簿所言,取名赤菟。”
关羽抱拳道:“喏!”
先把两位义弟遣回。携贾诩与南匈奴王、贵霜使者再谈西域诸事。待天色已晚,起身回府。
发不发兵,且看陛下与朝中诸公,如何决断。
辅汉将军府中诸事,皆转交给贾诩。七婢只管刘备衣食起居,诸如此类。
黄駥、赤菟、白蹄乌。三匹千里马各霸槽头,关羽和张飞整日泡在演武场,乐此不疲。刘备在京城少有朋友。除了时不时登门的小师弟刘晔,也就出
1.17 正月旦会
天还未亮,刘备便被绾儿姐唤醒。沐浴梳洗,穿戴朝服。
朝服,又称“具服”。是大祀、庆成、正旦、冬至及颁诏开读、进表、传制等重大典礼时使用的礼服。样式是‘衣裳制’(上衣下裳,汉服四大基本形制:衣裳制、深衣制、袍服制、襦裙制)。先秦以皮弁、玄端为朝服,皆以十五升夏布为之,即二尺二寸幅内含一千二百缕的苎麻布。西汉朝服承秦制,亦为玄色,只在领袖部分缘以绛边。
东汉明帝永平二年,依据周代冠服之制,并参酌秦制,制定了冕服、佩、绶和朝服等一系列制度。其朱衣朝服,遂成后世典范。
时下朝服包括梁冠、赤罗衣、白纱中单、青饰领缘、赤罗裳、青缘、赤罗蔽膝。
如此隆重的礼服,刘备少有穿着。今被七婢合力披穿上身,端镜一照。满满汉风汉仪。
刘备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剑眉星目,龙鼻悬胆。举手投足,利落洒脱。昂然丈夫,文武双全。七婢眸如春水,渐生波澜。如此人杰,自幼相伴长大,如何能不珍爱。
好在,黄门令左丰,遣小黄门赶来领路。让初入宫廷的刘备松了口气。
所乘车马亦来自禁中。左右伴驾皆帝国虎贲。小黄门时常往来传话,早已相熟。饶是如此,见一身朝服的临乡侯走出府门时,亦不禁心生折服。
如此人物。果然是天家麒麟子。
这便躬身上前,掀开垂帘。刘备登车入内。徐荣、程普、史涣三将,各领精骑绣衣吏,高举火把,从旁护佑。
能参加正月旦会,殖货里左邻右里皆与有荣焉。这便纷纷中门大开,携娇妻美妾立于阶前,为临乡侯送行。一路碎步随行的小黄门亦面露喜气。
出里道,入御道。路上车马众多,人马嘶鸣。两旁骑卫皆高举火把,连成长龙。此时入城,皆是参与正月旦会。绵延无尽的车队,亦是大汉气象。
由上东门入城,车马尤其多。前面还有洒水车,正加紧清扫街道。
车速不快。一路小跑的小黄门,终能歇一口气。
北宫前御道。车辆排队停靠路边,一身朝服的大汉官员,纷纷下车。手持朝笏(chao hu),相互见礼,三三两两,向宫门走去。
北宫经历代先王增修加建,如今已是一座规模庞大,气势恢宏的宫殿群。四面辟有宫门,和南宫一样以四方之神相称。即南为朱雀门,北为玄武门,东为苍龙门,西为白虎门。位于中轴线上的大殿有温錺殿、安福殿、和欢殿、德阳殿、宣明殿、平洪殿。宫殿雄伟,门阙高峻,气势磅礴。另在中轴线两侧,还有殿观近二十座。
其中最为恢弘的便是德阳殿。离洛阳四十三里的偃师城,尤可望见德阳殿及朱雀阙,郁郁与天相连。
东汉大赋,李尤《德阳殿》:“开三阶而参会,错金银于两楹;入青阳而窥总章。历户牖之所经。……周阁迥匝,峻楼临门。嵯峨概云,青锁禁门;廊庑翼翼……”后汉书亦有:“(德阳殿)周旋容万人。陛高二丈,皆文石作坛,激沼水于殿下,画屋朱梁,玉阶金柱,刻缕作宫掖之好,厕以青翁翠。”
可见德阳殿有多宏伟。
无需学百官宫外下车,刘备车驾一路驶入宫中,就近下车。小黄门一直陪行在刘备左右。带他抄近路,穿左掖门,抵达德阳殿。
正月旦会,乃是一场开年盛会。人来人往,场面空前。其中汉胡相伴,乡音互杂。人山人海,蔚为壮观。
此时,陛下与文武百官尚未出现。
聚拢在大殿周围的,多是赶来朝贡的蛮、貊、胡、羌使节,郡、国上计吏,还有与会的宗室诸刘。
立在殿前中阶,指挥一众小黄门安排朝贺队伍依次入列的,可不正是黄门令左丰。
实在是挤不进去。小黄门只得踮着脚尖,远远的呼唤。
左丰闻声抬头,一眼便看见了鹤立鸡群的临乡侯其人。
&nb
1.18 岂若麒麟
陛下身着朝服,自德阳殿内走出。端坐龙榻。
百官自殿前两侧入场,立于中庭。
三公居首,领百官面向皇帝。
赞礼之太常(九卿之一,掌宗庙礼仪),高声唱喝:“跪——”
群臣双膝跪地,直身,双手持笏,平举。
“拜——”
群臣弯腰,手至地,笏横置地上。
“稽首——”
群臣伏地,首至地。
“起——”
群臣站起。
“跪——”
群臣双膝跪地,直身,双手持笏,平举。
“拜——”
群臣弯腰,手至地,笏横置地上。
“稽首——”
群臣伏地,首至地。
“起——”
一连三次.行三叩九拜之礼。
太常又高声唱喝:“皇帝为君兴。”
临轩高坐的陛下,这便起身。以示对三公礼贺的敬谢之意。
三公跪伏,皇帝坐下。
汉代,皇帝对三公的礼敬仪节称“兴”。是以起立作为对三公进见的迎接礼,或对其叩拜的还礼。
皇帝册、授王、公爵时,王、公拜谢,皇帝也以起立作答礼。
汉礼有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其中稽首是重,是臣拜君之礼。”。《周礼春官大祝》中说:“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
“九拜”属于大礼,《礼记郊特性》:“大夫夫臣不稽首,非尊家臣,以避君也。”意思是说,稽首是大臣拜见君王之礼,家臣不可行此礼。
时人“席地而坐,引身而起,则为长跪。首至手则为拜手(跪下行礼时,两手拱合到地,头靠在手背上)。手至地则为拜。首至地则为稽首。”
所以,三叩九拜之礼,并不是说跪三次,磕九个头。而是根据场合的不同,选择‘九拜’中的一种。
好在刘备练习纯熟,未有半分差池。
黄门令左丰送上名册,太常这便高声唱喝:“贵霜王使觐见——”
蛮、貊、胡、羌,等国宾,先行朝贡。
贡品不可能拉到现场。已交由大鸿胪属下治礼郎,清点入库。
贵霜使节也没少在治礼郎的督导下,暗下苦功。觐见礼仪甚是周全:先跪地行礼,再说贺词,最后上呈礼单。
礼单由黄门令左丰当场诵读。
觐见朝贡的走位为:西入东出。后进后出。
无论立于哪支队伍之中,皆要如此走位。
朝贡礼单,不可谓不隆重。然而朝廷赏赐亦重。一进一出,汉庭其实占不了多少便宜。
开始刘备还有些紧张。随着三郡乌桓使者和南匈奴王等人,先后入场朝拜。便不紧张了。
“百蛮贡职”之后,便是“众郡奉计”的重头戏。
却并未像刘备想的那样,群臣口诛笔伐,各种质疑批斗,驳斥的体无完肤。陛下更未亲自‘受计’。郡、国上计吏,各自陈词。言语简练而又瑰丽。暗藏许多颂扬、溢美之词。
虽说文辞华美,听多了却也让人乏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