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曹魏臣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光阴默

    然后呢,一名年近四旬的、士人打扮的官僚,却不请自来,直接坐到了陈遂的位置上,带着些饶有兴趣的眼神,看着他。

    是的,官僚。

    邓艾自幼生活贫苦,对各种形形色色的人物都见识了不少,也学会了通过一个人的气度来判断其身份。

    正所谓“居养气移养体”。

    对面坐着的人,身上隐隐就带着久居上位的威严。

    所以呢,邓艾很有礼貌的起身,拱了个手,说道:“艾...艾,见...见过上官。”

    咦

    这小子,眼力劲不错。嗯,果然还有口吃。

    狡狐陈恒心里不由赞了声。摆了摆手,露出个长者的笑容,让邓艾坐下来,问道:“汝便是邓士载”

    “诺。小子正是。”

    邓艾神色不由愈发恭敬了。

    毕竟在这里,知道他表字的人,只有陈遂和蔡文姬。这个来人,一口就道破了,说明与陈遂的关系很亲近。

    “嗯,汝现为博望县的屯田小吏,职责为看守稻草乎”

    嗯

    这人难道是陈遂的家里长辈么

    还特地让人去调查了某的底细,现在特地问起某出身,乃是在隐晦的提醒,某身份卑微,不堪与陈遂为有朋

    邓艾心中凌然,脸上有了些不卑不亢的神采,“然。艾...艾,自幼家中贫困。”

    “士载自幼贫苦,亦非坏事。”

    陈恒微笑的点了点头,徐徐出声,“自古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汝虽为微末小吏,身处卑位,却发奋读书,乃不堕青云之志也。甚善。”

    额,方才不是还很无礼的,直接道破某的出身,怎么突然之间,就变成夸人了......

    这次,邓艾心中有了些哑然。

    但是也再度起身,拱手做礼。毕竟对方是长辈,都开口夸赞了,理应做个谢礼。而且方才呼唤其为上官的时候,对方也默认了。

    不过呢,邓艾口中的谦虚之言,还没来得及说出口呢,就被噎在了嗓子里。

    因为陈遂此刻,也从屋内出来了。

    才看到这位士人,便连忙趋步过来,很恭敬的行礼,口中的话语是:“孩儿见过阿父。”

    所以呢,邓艾闻言就直接愣住了。

    这名中年士人,他,竟然是陈遂的阿父!

    整个荆楚之地都知道,蔡文姬之子陈遂,其生父是谁!

    某方才,竟然和平南将军、领荆州牧陈恒,战功赫赫的世之狡狐,同席而言谈!

    还被夸赞了!

    好嘛,也不怪邓艾惊诧。

    毕竟他不过是一个屯田看守稻草的小吏,对比这位平南将军、领荆州牧的官职而言,就是一只蝼蚁的存在。

    两者之间,犹如天壤之别,是不可能有交集的!

    “艾...艾,拜见州牧。”好一会儿,邓艾才反应过来,躬身对陈恒做了个揖。

    “嗯,不必见礼。某




第三三八章、人贵有自知之明
    用小恩小惠将草根邓艾,种到自家田亩里后,狡狐也就叮嘱了陈遂几句,就将此事扔到了脑门后。

    反正,无论是名臣还是名将,都需要一个慢慢成长的过程。

    操之过急,只会揠苗助长,让施恩投资变成血本无归。年方十七的邓艾也不例外,还是好好和陈遂一起当书佐,为未来的璀璨人生积累学识吧。

    但是呢,对一些人,狡狐却不打算有这个耐心了。

    是的,他让麾下的心腹举荐人才,充实班底,已经有了结果。马良等人为难了一个多月,终于将人给送来了南阳州牧府内。

    之所以说是为难,是因为这些人必须具备双重标准。

    不仅要才学过人,还要品德优良,尤其是要有“知恩图报”的品德。不然,狡狐提携这些人,还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呢,马良等人折腾了一阵,最后还是向朗将自己的从子、向宠的幼弟向充都扔出来了,才凑了个整,十人。

    年岁跨度也有点大,从未及弱冠,到年四旬有余。

    分别是南阳人陈震与州泰;南乡人刘干与杜褀;义阳人胡济,及其胞弟胡搏;南郡人邓方;襄阳人董恢、习隆和向充。

    其中,在陈恒尘封的记忆里,有印象的就邓方、州泰和胡济。

    因为这三个人,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上,都成为了重号将军或独领一方的都督。

    所以呢,这三个人,都被任命了军职。成了平南将军麾下的军正。

    军正,乃是掌军事刑法的官职。

    他们三人的任务,也变成了巡视荆州各地的驻军。无论是守戎的郡兵还是正在临阵的战兵,都统一督查。

    陈恒给各部军将的理由,是荆州的军队来源太杂。既有当初刘琦的降兵,又有五溪蛮和化外山民,彼此交织之下,难免会有欺压、克扣军粮等不公。

    实际上呢,却是要将狡狐的恩义和威严,都播种到每一个荆州兵卒的心田中。让荆楚之地的刀剑,唯命是从。

    而其余七人,都被任命荆州各郡的从事,职责是劝农桑和听民情。

    当然了,陈恒给的理由,同样很冠冕堂皇。

    说什么,乱世烽火不断,他作为州牧,理应督促各地的农桑,为未来足衣足食征战敌对的势力。说什么,曹老大颁布了禁止土地兼并之法,但下达到乡里之间,肯定会有欺上瞒下之事,必须明察暗访,遏制不法。

    好嘛,实际上,还是为了让荆州的豪强大户,都要仰视狡狐之恩威。

    毕竟查出来的不法之事,公布于世了,才是不法;不公布于世的,就是无伤大雅的世之常态。决定权,在狡狐手里。

    而且呢,郭淮与向宠率领的五溪蛮部,都以增援的名义,赶赴新城郡暂时归于夏侯廉调度,攻打江州。好给曹老大表个态,他陈恒,现在只想治理地方,无意于兵权。

    因为不想去帮夏侯廉背黑锅。

    是的,夏侯廉现在很悲催。

    他以左军将军的身份,来荆州督巴中兵事。但是到了以后,就发现自己被曹老大扔进了个火坑里。

    巴中之地的賨人,都被刘璋的减免赋税,变得踊跃投军为之效死。

    光驻扎在永安白帝城的黄权部,就多了两千賨人兵卒,兵力直接上升到四千,还是死守着城池里不出。

    孙子兵法有云:“故用兵之法,十而围之,五而攻之,倍而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能避之。”

    他夏侯廉麾下如今的兵力,不过是六千而已。若是攻城,那叫让兵卒去送死。

    黄权部有城墙可以依托而守,还可以发动城池内青壮协助作战。就算将六千人都打光了,都不一定能攻得下城池来。

    而且,夏侯霸从武陵郡进攻涪陵郡的策应偏师,也被遏制了。

    刘璋军巴郡的督将严颜,亲自率领两千兵卒前往涪陵郡支援,让夏侯霸的兵力反而处于弱势。对方又占据了地利,怎么敢轻易短兵相接。

    万一要是战败了,被严颜追击到武陵郡内,那夏侯霸岂不是背了个失土之罪为了夏侯廉的战功,将自己给坑了不是

    &nb



第三三九章、传唱不衰孙十万
    话说,孙权亲引十万大军,围住了合肥城。

    这个做法,一点都没有错。相反,是深谙天下大势的战略考虑。

    无他,魏公曹孟德在关中与马腾争锋;又被刘备夺了并州四郡,遏其兵力在并州一带,无力南下。

    而荆州的狡狐,兵权被尽夺,无力威胁江东。南郡太守夏侯尚,麾下多是当日刘琦降兵,还不能做到如臂指挥,有鲁肃在长沙可保西线无忧。

    也就是说,孙权攻打合肥,根本不需担心后方有敌;更不用担心曹军有援。

    如此时机,可谓千载难逢。

    举江东之地,都是这么觉得的。他们以为,此番发大兵出战,就算拿不下整个扬州,也能咬下淮南郡来。

    孙权也是这么觉得的。

    他以为,此战,可一洗当年败于狡狐之耻!让江东在他手中更加强盛!

    就是很可惜,他和他僚佐们,都忘了一件事。

    当年孙策亡殁前,将江东托付给孙权的时候,遗言是:“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知卿。”

    也就是说,孙策将江东之地交给孙权,是因为觉得他能保住江东。对于孙权的军事才能,开疆辟土的能力嘛......

    呵呵!根本不做指望。

    事实上,也是如此。

    赤壁之战,孙权没有临阵,所以打赢了。

    龙阳之战,孙权来了,然后,周大都督就悲愤亡故了。

    孙权的统帅能力,打李术、黄祖等人,挺给力的。但是遇上了将星璀璨的曹军,还是安心在后方等战报吧。

    但是呢,有些人,就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好嘛,主要此番战机实在是太好了。好得让整个江东的君臣,连伤疤都没好,也忘了疼。

    所以呢,老天爷就给了个教训。

    张辽、乐进和李典三人,仅以七千兵卒就守住了合肥。

    而张辽还招募军中勇猛之卒八百人,出城直突江东军阵之内,挡者披靡,杀得孙权军士气皆失。让孙权仅仅攻打合肥十数日,便无奈撤军而归。

    然后呢,张辽率诸军追击,不光斩杀了江东大将陈武,还差点就抓住了孙权。此战,也给张辽安了个“吴童止啼”的大好名声。

    远在河东与刘备大战的曹老大,得知战报后,大喜过望。不带二话的,就让人上表许昌朝廷给张辽封了个征东将军。

    征东将军,官位次于三公,但是职权异常的大,乃是统领青、兖、徐、扬四州的兵事。

    因此,远在荆州南阳的狡狐陈恒,得知后,也大喜过望。

    不光是因为张辽与他相善。

    更是因为,曹营中,终于有一个外姓将领,官职与职权都比他高了!他终于,可以不用被所有将领,都用羡慕嫉妒恨的眼光盯着了!

    人一旦开心了,有时候,就会口不择言。

    狡狐也不例外。

    他当时,脱口而出的话语是:“彼孙十万,真乃我军之福也!”

    呃......

    好嘛,孙权继“碧眼儿”后,又有了个新外号,被荆楚之地传颂不衰。还脍炙人口的,迅速蔓延了整个大汉朝。

    消息传到江东后,孙权差点没一口老血给吐出来。

    被敌军夸赞为福将,这个世界上,还有更恶毒的侮辱吗

    没有了吧!

    当即,孙权就勃然大怒,叫嚣着要发兵荆州,攻到南阳将狡狐虏获,碎尸万段,拿去喂了野狗。

    嗯,这就是发泄一番而已。

    江东新败,哪还有余力去进攻荆州。他也只能咬碎了牙齿,心里默默的品尝着,亡兄孙策的遗言。隐隐还觉得,这会不会是报应。

    嗯,的确是报应。

    当年仁义满天下的刘备,被狡狐一个“五姓家奴”的



第三四零章、不为人下刘坚强
    的确,刘备是在咒骂着马腾,而不是跟个疯子一样玩命的于禁和曹军。

    因为他对曹军这种打法很理解。

    如果换位思考,将敌我双方调换下位置,他也绝对这么打。无他,这种消耗战,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直中他刘备的死穴。

    还是无解的那种。

    毕竟,刘备的治下就幽州和辽东,人口就和冀州差不多。更别说曹老大占了大汉朝半壁江山作为底气了。

    就算用他麾下一个兵卒的命,换了三个曹军兵卒的命,都消耗不起。

    事实上也是如此。

    双方战争才打了一个多月,一直据城池而守的他,就有了些不支的迹象。若不是太原郡的豪强大户们鼎力相助,他的处境就更堪忧。

    嗯,这些豪强大户,对刘备军的支持,堪称不留余力,几乎将家底和人力掏空了。

    因为他们都知道,曹军的征战风格和曹老大的为人。

    当年,曹老大势力很小的时候,出征打仗还经常将家小托付给故陈留太守张邈。两人的情谊,深厚异常。

    后来呢,张邈背叛又兵败后,满门都在世上消失了。

    仁慈、宽恕,这种字眼,在魏公的身上是很少出现的。

    若是太原郡被曹军攻进来,这些豪强大户,都是灰飞烟灭的结果。别说尺竖孺子了,就是鸡犬都不会被放过。

    说不定,还是整个城池都被屠了。

    好吧,刘备也是这么恐吓太原郡的百姓的。

    让无数青壮不得不放下锄头,拿起了刀枪站在了城墙上;让殷红的鲜血与洁白的雪花,在某些人的野心里,不得不争芳斗艳。
1...99100101102103...14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