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臣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光阴默
是的,佯攻。
因为原来那些逃回来都安县的黔首百姓,都是马家军的兵卒伪装的。
将领是孟达!
为了一战而定蜀中,庞统将葭萌关守将孟达都和其麾下的东川兵,都调来了。可想而知,刘璝引兵去救援,就悲剧了。直接被前后夹击,不屈战死于乱军之中。
哎,可惜了他的一番忠义,跟了个不争气的主公。
而和雷铜一起率领羌胡兵的庞统,也在可惜。
他不是可惜刘璝的忠义,而是在可惜,为什么是刘璝领军来救援都安县。
在他的谋划中,是以退兵之策,吸引成都的大军去攻雒城。然后再以羌胡叛乱,让成都调动为数不多的兵力来救援。
如此以来,他就可以全借着全歼这些救援之兵,然后让手下兵卒换上刘璋军的军服,逃回成都,一举诈开城门!
将成都一战而定!
甚至还可以在趁其不备下,俘虏了益州牧刘璋,让蜀中、巴中传缴而定!
哎
就是刘璋,终究还是谨慎了些。
不过,算了。
自古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现在,取得的战果也不差!
马上的,庞统就留了几百兵卒押解俘虏,留在都安城内。自己则是马不停蹄,带上孟达、雷铜二人,引兵前去雒城。
既然无法趁乱夺下成都,那么就退而求其次,将刘循的两万人都给击溃!
让成都再无足够的兵力,据城而守!
所以呢,刘循部就悲剧了。
他在城门攻破的时候,就已让大军一举压上,早就没有阵型可言。因此,当马铁带着一千羌骑如一道洪流席卷而来,他的麾下直接溃不成军。
根本无法抵御。
当紧随马铁羌骑身后的吴兰、邓芝部出现的时候,作为攻城前军的任虁部,见事不可为,便率领麾下伏于道旁,向马家军投诚。
有任虁的示范下,刘璋军犹如雪崩一样,引发了的投降狂潮。
无数兵卒都扔掉了手中的兵器,伏在地上。
整个战场之上,无人再愿意为了“刘”字大旗拼死而战。
这就让一直来回冲阵的马铁,腾出了身来,直接就带着羌骑往刘循的中军而去。他试图拿下敌军的主将,将此战落下帷幕。
刘循也不得不撤退了。他留下来,只有被俘虏或者战死的可能。还不如将麾下的兵卒,能带回去多少,就带回去多少。
为了守卫成都。
但是呢,当马铁的羌骑,好不容易被沿途的降兵堵住了前进的脚步;当他以为终于逃出生天的时候,庞统率领的人马就出现在视野里。
还是从成都的方向而来的。
这一刻,刘循的结局,已经再无悬念。
跟随他一起撤退的兵卒,都扔了兵器,伏在了地上。整个战场上,就剩下了他和身边一百多亲兵是站着的。
他凄凉的看着无力回天的局面,最终还是接受了被俘虏的命运。
再抗争,不过让忠心耿耿的亲兵们,命丧于此而已。
同样的凄凉,在半日后,在成都的城墙上,在益州牧刘璋的脸上。
他无法相信,前去收复失地的两万大军,一下子就全军覆没了。也将他心中所有希望,都覆灭了。
事到如今,蜀中还是姓刘的吗
成都,还能守得住吗
他的僚佐和兵卒们,并不知道他的疑问,却用行动给了他答案。
当马家军来到成都城下耀武扬威,当刘循以俘虏的身份出现,城内的兵卒就开始逃亡。
犍为南安人,费诗费公举;犍为武阳人杨洪,杨季休,也在当夜偷偷的逾城墙而出,投诚马家军。
与他们同去的,还有同郡人张翼。
张翼,字伯恭。是犍为郡武阳县人,高祖父张皓曾任司空,曾祖父张纲任广陵郡太守,都很有声望政绩。
他的离去,犹如黑夜中指引方向的北极星,让整个益州籍的僚佐,都蠢蠢欲动。
也让刘璋心若死灰。
吴班,这位守卫成都城的将领,来到
第三四七章、匈奴隐患可除之
并州战事打了将近三个月,也让刘备咬牙切齿了三个月。
哪怕是有诸葛亮的援军来临,他的麾下也战死了近两万人了。其中,箭矢的消耗、刀剑损耗等更是不计其数。
更别说是军粮及战后抚恤的负担了。
他觉得,就算曹军如今退兵而去,他此次出兵也变成得不偿失。
毕竟一个令行禁止的合格兵卒,并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
正常来说,三个青壮去经历血与火的考验,接受生死的逃脱,最后能存活下来的只剩那一个,才是真正的兵卒。
而他此番,带来袭击并州的兵卒,都是他麾下的精锐之师。
一战,便打没了一半。
要补充,至少需要四五年的时间!
只有幽州和辽东的他,是真的死不起。
但是呢,曹军就是抓住了这一点,一直跟个疯子一样和他往死里耗。不止是在并州,连冀州之北的曹仁部,都开始进攻张飞守卫的涿郡了。
也一样是,不顾及兵卒伤亡的那种。
战争打到现在,他甚至可以预见了未来。至少五年的时间之内,他都要被动防御,在幽州窝着。而曹军绝对会在这段时间内,最次攻击幽州!
拖死他!耗死他!
有时候,人世间就是这么残酷。就是这么一个死不死得起的问题,一个流氓一样的战争手段,反而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让完美的谋略,兵卒的勇武,都变成悲哀的无奈。
他有时候,甚至想派人去曹军的阵营中,劝说魏公曹孟德一句:马家军如今攻关中正急,我等两家就此罢兵,汝还是去防御关中吧......
嗯,这只是想想而已。
马超都攻打关中一个月了,曹军还在这里死拼,怎么可能罢兵而去!
对此,他又一次找来了诸葛亮,心情郁郁的问道:“孔明,时至今日,我军还可行汝当日之议否还能安然撤军否”
是的,诸葛亮早在马超进军关中的时候,就劝过刘备,退兵!
他觉得既然在并州已经无利可图,就不如将偷袭得到的并州各郡,都吐出来。让曹军的进攻目标,转为马超,让他们去彼此消耗实力。
当然了,在退军之前也要捞点好处的。比如将并州的黔首百姓,都强制迁到幽州等地安置,充实人口户籍。
但是当时,被刘备拒绝了。
因为不甘心。
如果就这么退兵了,岂不是此番出兵变成了败笔日后还怎么让兵卒们,相信跟着他奋战,可以抗衡魏公曹孟德呢
更何况,自古故土难离。
若是强制迁走百姓,那么也会有损他的仁义之名。
虽然说乱世中,成大事不拘小节。但是他如果这么做了,那么,他和曹孟德还有什么区别呢还怎么让无知的黔首们,期待着他再兴汉室呢
不过呢,他现在,是真的耗不起了。
“回主公,亮以为可。”
诸葛亮脸上依然是智珠在握,轻轻摇了下羽扇,却是话锋一转:“然而,此一时彼一时也。我军兵卒战损太多,若想曹军不继续追击,还需做点安排。”
呼...
刘备心里松了口气,也让脸上的表情松懈下来,“不知是如何安排”
“我军撤退之前,先让关将军率领五千步骑,进去太行山,威胁冀州!”
嗯
诸葛亮的话语刚落下,刘备的眉毛就高高扬起。带着一脸的疑惑,看着笑吟吟的卧龙,便捏着胡须陷入了沉吟。
不一会儿,他就面露喜色,一扫麾下兵卒死伤太多的颓意,击掌而赞:“孔明此言,大善!”
的确,他可以止住实力继续损耗了。
因为诸葛卧龙,给他的提议,犹如神来之笔,是此战终止的曙光!
&n
第三四八章、期望乃绝望之始
曹刘两家,终于还是罢兵了。
死伤了数万兵卒及强壮的战争,让无数百姓背井离乡的战果,是双方都是输家。
对于曹老大而言,此战简直是一无是处。
不光失去了夺取陇右的机会,还扔了无数兵卒的命、消耗了无数钱粮,换回来的却是几座空城。
该死的大耳贼,将黔首百姓都迁走了!
曹老大心里愤愤,却对此无可奈何。只能任命曹休为并州的督军,引兵驻守在上党郡,将荒无人烟的太原郡和新兴郡废弃,变成双方的缓冲带。
嗯,功不抵过的于禁,被降连降五级,挂了个偏将军的职位,成了曹休的麾下。
而刘备,站在城墙之上看着曹军缓缓退去,也有些黯然。
他本来就不雄厚的实力,损耗了一半,结果只换来数万户的战果。无论从战略意义上,还是从钱粮消耗上,都是得不偿失。
但是呢,他脸上的黯然,就持续一会儿,又变得神采奕奕。眼神中,还隐隐的透露出,一丝被称之为期待的神采。
他这些日子和诸葛亮,对以后的发展与谋划,都探讨了好多。
也得出了答案。
他决定从代郡、雁门郡等地,大举迁移户籍进去太行山脉。效仿当年的张燕,屯田以供军队就食,好让关羽部如同一把利刃,始终悬在冀州的头顶上。
而荒无人烟的太原郡和新兴郡,他也有了打算。
是的,他已经派人去传信给匈奴左贤王刘豹,让他带匈奴五部来此地耕种及放牧!
明面上的说法,是他刘备既然和匈奴结盟了,那就是一家人,有利益就也应该共享。
实际上呢,却是想让匈奴来给他充当,抵御曹军的肉盾。好给他时间休养生息,恢复此次大战损失的元气。
而且他觉得,刘豹是不会拒绝的。
他也拒绝不了!
刘豹是靠夺了去卑的权,才掌控匈奴五部的。
为了让所有人信服,为了树立威望巩固地位,他必须给匈奴五部带来利益!或者是让人觉得跟着他,要比去卑更有未来。
但是呢,刘备与诸葛亮,没办法预料得到的是,他的盟友刘豹,就算是想来,都来不了了。
话说刘豹与刘备合流起兵后,便迅速将西河郡的朝廷官吏都拿下,稳稳控制后方后,便浩浩荡荡杀入了司州的平阳郡。
一路堪称势如破竹,直到和河东郡接壤的临汾县,才被闻讯而来的曹军给堵住了攻势。
再后来,当时在关中的曹老大,让曹真督徐晃等将领引前军来防御,双方就陷入了胶状。颇有点互不打扰的怪异。
曹军这边,是因为曹老大率领大军去攻打刘备了,给曹真与徐晃的命令是防御为主。而刘豹的匈奴呢,一方面是不善于攻城;另一方面是打着保存实力的小心思。
他和刘备结盟,是各取所需,相互利用罢了!
如今曹军主攻刘备军,他若是蹦跶得太狠,难免会引来曹军的重点关照。如此一来,岂不是变成了他损耗自己的实力,为刘备军做嫁衣
无利可图的损耗兵马,但凡有点脑子的统帅,都不能这么干不是
更何况,他自称为单于,还没有彻底让匈奴五部的首领承认呢!这个时候,应该抓紧时间排除异己,安插亲信巩固权力地位才是!
怎么可能让部下去无谓的死伤!
带着这样的想法,刘豹还拒绝了刘备派来请求出兵牵制曹军的意图。
所以呢,他也错过了,和刘备军一起瓜分并州的机会。
由于他的坐山观虎斗,让曹老大心无旁鹫的进攻刘备,最终变成了导致刘备军撤回雁门郡,让他品尝了唇亡齿寒的苦果。
魏公曹孟德,亲率大军返回河东,兵锋直指他驻扎的临汾县!
好嘛,他此刻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刘备军也不可能再次出兵牵制曹军。
然后呢,抱有侥幸心理的他,派了使者去找曹老大,求
第三四九章、天下刀兵不得止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夏6月,下旬。
匈奴左贤王刘豹起兵叛乱,魏公曹孟德亲自引兵来战。又遣曹彰、夏侯称率虎豹骑偷袭后方,而原先统领匈奴的右贤王去卑,也趁机号召部众拨乱反正。
在外忧内患之下,刘豹军心大溃。本来尚未臣服他的兵卒,纷纷弃他而去,跑去投奔去卑以求庇护。
刘豹见是不可为,便引数百心腹想西逃去大漠之上,投奔西部鲜卑。
但是呢,他低估了曹老大对他的恨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