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曹魏臣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光阴默

    是的,这位前半生以勇武闻名天下“豕突之将”,终于成长为合格的一方诸侯。

    尤其是在他举家在冀城被杀戮后,更导致他更加注重亲情了。

    这就让马岱内疚更甚。

    虽然他至今都不知道,曹军是怎么跨过兰山关隘的。但这不妨碍他这个汉中督军觉得,自己给势力带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甚至是,为马家军敲响了积弱的未来。

    所以他将阳平关的防务,交给了马超的部将,自己则是带着本部人马,前往定军山的对面山头安营扎寨。

    还每天带着兵马在山下鼓噪邀战。

    想努力做点什么,来减少自己的失责。

    只是驻守的黄忠部,对他的各种侮辱,全都当了耳边风。只是手持三石铁弓,在半山腰上,将胆敢进入射程的兵卒,一一射杀。

    马岱的兵力不多,不敢攻上山去,无奈之下,也只好等着马超的大军到来。

    而南中的庞统,得到消息时,却是满脸的惆怅。

    他才刚收服了云南郡,把早就表示归附的永昌郡连成一片;将马家军在南中之地的根基夯实。还没来得及欣喜呢,噩耗便传来了。

    而且,犍为郡的守备督军吴壹,也派人送来了紧急军情:狡狐陈恒出现在江阳郡!

    所以呢,庞统心中的无力感,瞬间蔓延了整个躯体。

    以他的才智,当然知道狡狐从汉中赶回来的目的。

    但是他对此无解。

    他是知道的,以吴壹的才能,是无法对抗狡狐的。哪怕是吴壹手中的兵马,比汉阳郡曹军还多了点。

    或者说,整个蜀中,没有人在对阵狡狐的时候,报有信心。

    李严也不行!

    就算他们敢有信心,庞统也不敢对他们有信心。

    在从南中赶回犍为郡的一路上,庞统的心中才有了决断。

    他亲自坐镇犍为




第四三六章、曹魏代汉
    延康元年,公元220年,冬十一月。

    第二任魏王曹丕,继位后便发动的第一次征伐江东,在耗费了无数钱粮后无功而返。因此司马懿奇夺嶄春郡的功绩,便成了他能拿出手的遮羞布。

    他在下诏收敛、祭奠阵亡将士后,便亲自作上表朝廷给司马懿请功。再加上司马懿,本来就被曹丕当初友朋相待,让这个鹰视狼顾的官职,一下子连跳数级,从中坚将军变成了征虏将军。

    这个官职是和法正的征蜀将军是同级的,也是仅次于夏侯尚的安南将军。

    所以呢,一时间司马懿的风头在朝中无两。人人竞相奔走相告,称赞其为谋略奇才,曹魏的中流砥柱。

    而且很凑巧的,曹丕另一位友朋之臣,吏部尚陈群,也无意中将司马懿的威望推波助澜了一把。

    是的,陈群曾经给曹丕做过选拔官吏的建议。

    曹丕准了,让他制定了“九中正制”,又称“九官人法”。是通过家庭出身和背景、个人行才能、确定级三个方面,来作为士人出仕的选拔变成制度化。

    这种制度,本来的出发点是好的。它的要求是评议人物的标准,强调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几乎延续了已故魏王曹操时期,多次颁发的招贤令。

    但是呢,在实际的执行上,却变成了世家大族的狂欢盛宴。

    无他,家世他们有;道德他们也相互吹捧;至于才能嘛

    如今的大汉朝,有几家黔首百姓,能有机会让孩子读呢他们能在苛捐杂税中,保证不挨饿就是天大的福气了!

    比如刚刚立下战功的司马懿,出身于天下望族河内司马氏,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借上了九中正制的春风,被人称之为世家子的典范。

    当然了,这是曹丕罢兵归来的小插曲而已,人们很快就被另外一件事给吸引走了注意力。

    天子刘协,在朝中百官的友好建议下,让御史大夫张音持节奉玺绶禅位,要将皇帝的宝座让给曹丕。

    曹丕在三次上表辞让后才接受了。登受禅台称帝,改元黄初,改雒阳为洛阳,大赦天下,让大汉朝变成了大魏朝。

    就是有些细节,经不起推敲。

    冬十一月,不过才三十天而已!

    就这么点时间,竟然将“禅让”和“推禅”,三次来回相互客套的流程走完了!

    还能抽出时间来,盖好了受禅台、准备好了魏王变成魏帝的各种服饰、物等等礼制所需。更别说,禅让天子位置的刘协变为爵位公,直接就一锤定音的确定了,以河内郡山阳邑万户俸养。

    不过呢,这种细节,没有多少人去关注。

    关注了的人,也不会说出口。

    反而曹丕做的另一件事,让人在心中诟病。他在接受刘协禅让的时候,就公开把刘协献上的两个女儿纳为妃子,这是有违礼制的!

    如果说曹魏代汉乃是大势所趋,人们对曹丕一个月内就当了皇帝,还能理解;那么,他纳了刘协的女儿就是私德有亏,让人对未来失望。

    才刚称帝呢,就贪图女色而不顾礼制的约束了,以后得变成怎样呢

    人们隐隐有了答案。也隐隐觉得,以后还是不要抱太大希望的好。

    值得一提的是,曹丕登基之后,便设立了中省。

    官员统一由士人充任,原由尚郎担任的诏令文起草之责,转由中省官员担任,机要之权渐移于中省。

    而中令,是太原孙资。

    就是曾经与狡狐有过交集,关系处得时分融洽的孙资孙彦龙。

    他友朋贾逵,也得到了曹丕的善待,出任豫州刺史。再加上郭淮、王昶等人也一直是曹丕的故吏,意味着并州士人的势力,终于在朝中占了一席之地。

    嗯,曹丕追谥曹操为魏武帝,并总结了大汉的兴衰,定令妇人不得预政,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又不得横受茅土之爵。

    顺带的,还削夺了藩王的权利。

    比如曹植和曹彰这两人。他们被封了王以后,就被勒令不许参与治权和兵权,举动还受到严格监视,形同囹圄。

    这么说吧,在这个年头,就连一只豕都可以自由的出去啃啃草呢!

    徒手可撕裂猛兽的曹彰,想出去狩猎一番,都会被一堆卫士簇拥着。看似前拥后呼,威风无比,实际上这些人兵卒都是曹丕派来监视他行踪的。

    &nb



第四三七章、去打脸!
    孟获派来的使者,是孟琰孟休明。

    但这个人并非是孟获的亲族,而是出身于朱提郡的大姓孟氏,是根正苗红的汉人。

    最初蜀中动荡时,朱提孟氏觉得鸡蛋还是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便让家中子弟孟琰带着百余人去投靠了为夷汉所服的孟获。

    仗着同姓的那一点渊源,还有家族的势力和自身才学,孟琰得到了孟获的器重,成为麾下数个心腹大将之一。

    但是这些对于狡狐而言,孟琰也就那样了。

    以他现在的权势,动根手指头,都能把朱提郡孟氏连根给拔了,何必在乎只小喽喽呢

    是故,呆在汉阳郡的他,接见孟琰的时候,不等对方说话就滔滔不绝的扔出了安排。

    “汝朱提孟氏,若是愿意资助我军五百石军粮,某便让汝领校尉之职,归征蜀将军法孝直统领;至于孟获嘛,就随某前往洛阳拜见天子吧。某能保证,他必然得到天子善待,不仅得封列侯,子孙还能世代袭爵荣享富贵。”

    孟琰有些愕然。

    他是长得熊腰虎背的没错,是南中闻名的猛士没错,但这不代表他没有读过书,不知道两军请降要走的流程啊!

    自己话都没说一句呢,这只狡狐就对他和孟获等人安排好了!

    不过呢,这个条件挺不错的....

    等他回过神来,便开始佩服狡狐的手段。

    曹丕称帝的消息,整个天下都知道了。南中也不例外,比如黄权和马谡部,这几天就没有继续进攻,而是忙着将大汉的军旗换成大魏的。

    还让南中之地的土人们,四处去抓孔雀和大象,说什么是要拿去雒阳当可喜的。

    在这个时候,作为彝族首领的孟获,前去雒阳朝拜表示臣服,肯定是会被善待的。

    试想下,曹魏才刚代汉呢,就有蛮夷前来归附了,这不就是意味着曹魏乃人心所向,让四方皆服吗

    这种事实,比什么黄龙现于井等祥瑞,要靠谱得多不是

    曹丕对这种事情,绝对会喜闻乐见的不是必然会对帮忙刷了曹魏威望的孟获,大举封赏厚待之不是

    而且,他自己作为使者,也沾光了。

    他成为孟获的大将,目的不外乎就是想让朱提孟氏多条后路而已。如果能成为曹军的校尉了,岂不是就让家族继续传承下去了

    完美!

    至于五百石军粮嘛,不过尔尔了。

    作为南中豪族的孟家,这点底蕴还有的。别说拿出五百石粮秣会伤不了筋动不了骨,就算是一千石,拿出来都不带眨巴个眼睛的!

    不过呢,既然是使者嘛,该有的姿态还是要做的。

    咳...咳...

    孟琰藉着咳嗽,清了清嗓子,也是将心中喜悦给压下去,拱手执礼而言,“将军的善意,某必然一字不漏带回去给蛮王。只是,蛮王乃彝族首领,麾下儿郎皆是本族之人,是故,蛮王若是去了洛阳,恐怕会担忧族人以后的生活。”

    好吧,他这是很隐晦的提醒狡狐:若是想让孟获接受去洛阳的条件,最好还是做出个保证,让彝族等部众以后不会被压榨。

    这小子很上道嘛!

    狡狐一听就露出了微笑,用讚许的眼光瞥了孟琰一眼,心中也有了个念头:这种识趣的人,担任个校尉职位,可能是委屈了。

    “汝前来巴中之时,必然经过朱提郡,而汝家中之人,未曾告知如今现状乎”

    额....

    孟琰又一次尴尬了。

    他路过的朱提郡的时候,当然接触过家族之人。

    所以他也得知了,如今南中被曹军所佔据的地方,无论蛮夷还是汉人,日子过得还是挺不错的。

    汉人们原先的田地,都被保留了;而蛮夷们都被太守府的僚佐们,组织了起来,在半山腰上开闢了田地。

    没错!

    山上竟然也能耕种!

    曹军带着蛮夷们,根据山坡的地面坡度大小、土层厚薄,开闢出条状阶台式或波浪式断面的田地,一下子就让南中多了好多耕地!

    据说曹军管这个叫“梯田”,但南中的黔首百姓们,都很爱戴的



第四三八章、愿司马仲达同往
    从凌驾青云之上,到跌落尘埃之下。》八》八》读》书,..o

    司马懿的心情转变,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

    沙场立功而扬名朝野,被曹丕捧起来的他,还接到调令从荆州赶来许昌,以地方督军的身份参与操办禅让的典礼。

    可以想象的,那个时候的他,是多么备受朝中百官瞩目;变成了天子的曹丕,对他是多么器重与恩宠。“朝中新贵、未来三公之选”等等这类标籤,几乎成为了定论。

    他自己在心中,也是壮志酬筹的。

    带着雄心万丈的豪情,每天用良好的世家子修养,接待变得门庭若市的家中访客;用谦虚的语言,对来各种人的道贺与高帽子扔来。

    说什么,自己不过是赖天子曹丕的虎威,胜了一阵而已,些许功劳不足挂齿;不过是夺得了一个山郡而已,尺寸之功微不足道。

    等等。

    然后呢....

    没多久,还真变成了微不足道!

    在半个月前,关中都督曹真以八百里军情传信给曹丕。

    说狡狐奇袭夺得了汉中,如今正被马家军攻击中。又说他已经将麾下兵马往陇右与武都郡施压,请示曹丕一番:是否要趁机攻打陇右

    曹丕看到军报的时候,那个场面司马懿至今还记得。他几乎是手舞足蹈的,状若癫狂的大笑,连声讚歎曰:“朕有世之狡狐为爪牙,何患天下不能平也!”

    连在兴奋中,让口水湿了鬍鬚都没有发觉。

    司马懿对此,很能理解,所以心情一下子就跌落穀底。

    汉中郡,对马家军的意义非凡;对曹魏而言,同样如此。因为当年魏武帝大举进攻过,后来因为军粮不继而返,引为憾事。

    而如今,却是插上了曹魏的大旗!

    此举对于狡狐而言,是完美证明了,他督战益州的职责与能力当之无愧!

    对曹丕而言,则是继位为君的他,子承父业后励精图治,奋发神勇完成了魏武帝的遗憾!

    从古至今,没有比做到先帝未能做到的事情,更适合被冠上“明君”的光环了;也没有比帮忙君主达成心愿的臣子,更有资格简在帝心了。八.八读书,..o

    司马懿甚至已经想到了,也许在曹丕的有生之年,作为政敌的他和钟繇等人,都无法扳倒狡狐的权势。

    至于理由是什么,看曹丕癫狂大笑后,一锤定音的事情就知道了。

    他直接下诏,让人前去巴中之地传狡狐来洛阳;又让人立刻筹备祭品。说什么,等狡狐到了洛阳,他要亲自和狡狐一起去邺城外的高陵,将夺得汉中之事告慰九泉下的魏武帝。
1...132133134135136...14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