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臣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光阴默
直接将狡狐与钟繇的权柄之争,变成了未来征战的谋划;将曹丕不好说出口的话语,变成了裁决家国大事的君主权威。
也就是说,让所有人都有了一个台阶下。
国事为重嘛!
朝廷重臣之间小打小闹的争执,不是很正常嘛;钟繇的意见不被采用,也不奇怪嘛
“善!太尉此言,乃老成谋国之道也!”
曹丕大声称赞,也将此次争执落下了帷幕。
&nbs
第四四二章、贾诩后事之忧
黄初二年,公元221年,春正月。
都说新春伊始,是万象的过往揭篇。大汉朝的痕迹,就在正月的到来时,彻底消失在洛阳的每一个角落。
但有些人,还是向往着汉室积威四百年的荣耀。
自封为燕王的刘备,在祭拜先人后,便开始在幽州为汉献帝刘协披麻戴孝的发丧了。
虽然刘协还好好的当着山阳公,兴趣变成了研究医术,立志治病救人。但是呢,刘备说他死了,在幽州、辽东等地的官僚和黔首们,就都觉得他死了。
根据细作传回来的消息,幽州那边满城缟素,哀声遍野,整得挺像那么回事的。
不可避免的,燕王麾下各种人开始联合上书刘备,劝告着说什么要节哀啊,要保重身体啊,要继承大汉朝的荣光啊...
嗯,最后一句是重点。
谁都知道,刘备要称帝,也就这么一两个月内的事情了。
曹丕得知后,十分震怒。
他是从名正言顺的汉献帝手中,接过社稷正朔的,是有传国玉玺的,是天下的共主!汝个织席贩履之辈,安敢要称帝邪
安敢与朕比肩邪!
当即,就愤慨的召集朝中百官,问及了将欲攻伐刘备的可能。
只是可惜了,他得到了群臣异口同声的反对。就连远在荆州的夏侯尚与司马懿,都让人带回来一封上表,说不可行。
理由也很简单,大魏朝如今没有实力去再起大战。
谁让他个曹子桓,去年的时候一意孤行,发大兵去攻打了江东呢弄得国库空虚、将士疲惫呢
而且退一万步来说,就算要出兵也不应该是幽州,而是江东或者马家军。
毕竟马家军和江东,去年都被大举攻伐过,消耗了不少实力,正是用继续慢慢蚕食。慢慢消耗至死的时候。若是转去攻打幽州了,岂不是让马家军和江东休养生息,将去年的征战变成前功尽弃
这个观点,是如今大魏朝军中第一人,大将军曹仁亲口说出来的。
他在去年曹丕称帝的时候,回来洛阳朝贺,还没来得急赶去冀州驻防。就被曹丕亲自驾临府邸,问及攻幽州之意。
得到否定答案的曹丕,无奈之下,只能咽下了心中的不平。
就算他是天子,但也无法在满朝重臣都反对的情况下,坚持要去攻打不是去年已经有过一次了,今年还是安分些吧。
不管怎么说,这才称帝没多久呢!
而江东的孙权,得到幽州的消息后,也很敏锐的抓住了机会。
他派使者来洛阳,要和大魏重修于好了。
嗯,如今的扯皮,只是两家不要再相互攻伐。至于孙权要不要上表给曹丕称臣、曹丕要不要给他封赏个官职,那是漫长的口水战。
依然留在洛阳的陈恒,是懒得参与这种为了名义扯皮的。
他在忙着一些私事,都与国事有关。
也对,到了他这种权势,私事也就变成了国事。
其一,是老狐狸贾诩,在有一天下朝、经过陈恒身边的时候,竟然很意外的、很罕见的自言自语了一句。
“雪后天晴,翌日的河畔乃是举家出游好去处。”
好歹也是被称为世之狡狐呢,陈恒要是连贾诩邀请他前去“偶遇”一番都听不出来的话,尸骨应该早就填了沟壑。
只是,这只老狐狸,要和某一晤是为何事邪
陈恒思考了半夜,也没有理出个头绪来。
但不妨碍他,让夏侯若君和小陈亮做好了准备。
理由是他征战在外,和他们许久未团聚了,明日就去城外河畔边游玩一番吧。让年纪才十一岁的陈亮,开心得不得了,连鱼竿鱼饵都是亲手备下的。
然后呢,翌日陈恒就很意外的,和难得有闲情的贾诩“偶遇”了。
在让部曲在结冰的河面上凿出几个洞,教会了陈亮怎么用冰洞
第四四三章、我基於尔三世矣
狡狐陈恒沉默了好久,依然是不置可否。>
不管怎么说,贾诩进入曹魏数十年,立下功勋无数,如今又是位列三公,想找子孙后代找条后路还不简单。
比如趁着现在的位高权重和曹丕的宠信,直接给钟繇、曹真等人释放下结交之意,不就能得到对方的善意了吗
实在不行,也可以去求天子曹丕一番,让嫡长孙贾模去给曹睿当舍人什么的,提前谋划一番。就如他当年在魏夺嫡中,力挺曹丕当世子。
岂不是比托付给他陈恒,更有保障
陈恒想不通。
是故,他心中的疑虑就变成了担忧:难道老狐狸贾诩,看到了某的不臣之心!
“子初是否在忧虑某名声乎”
等了好久没有回信的贾诩,还以为狡狐是在嫌弃他一言乱汉室的名声,“某想推荐的姻亲之家,乃是某妻族临泾胡家,胡遵的胞妹。”
原安定临泾的胡家啊!
陈恒想起来了。当年贾诩向他讨要人情债,曾经将胡遵扔到他麾下出仕,如今官职已经是安定太守。
只是胡遵貌似都三十好几了吧
其胞妹的年纪竟然比陈亮还要小,看来胡老太公的身体还真的挺棒的....
咳!咳!这不是重点。
陈恒微微甩了下脑袋,最终还是问出了疑惑,“太尉误会了,某并非有此意。乃是在疑惑,为何太尉觉得某能托付邪”
“唉....”
贾诩昂起了脑袋,深深叹息,然后便闭上了眼睛,“无他,陛下不日将诏令天下,推行‘九品中正制’耳。”
陈恒恍然大悟。
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吏的标准,取决于家世、才德、定品三个方面。和原先魏武帝唯才是举的策略,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比如贾诩,若是放在九品中正制之内评定,他终其一生都不可能成为三公。
无论是家世还是德行,就能将他定死在“下品”!一辈子都得在郡县之地为官吏,晋升无门,有再大的才能都没有平台去发挥。
而且如今乱世争雄,各方势力都依靠世家豪强的夯实治下稳定,等于催生了世家对品定人才、提拔官吏的垄断。出身寒门之人,若不是依附在世家的羽翼下,就不会有人为他的名声背书,就无法踏上仕途之路。
看看原先的历史轨迹上,创立九品中正制的陈群,其家族颍川陈氏天下知名,结果还不是一样沦为不在“上品”之列
是故,贾诩的后人,也绝对不会再荣宠不衰了。
但如果和陈恒形成姻亲以后,就可以依托陈恒的势力,让后人有了一份保障。
毕竟这只世之狡狐,不仅在荆楚和巴蜀之地有着巨大的威望,还将当地的士人豪族都绑上了利益群体,一荣俱荣。要想捧个士人当上三公九卿,不敢指望;但两千石的郡守等,那就是手到擒来的事。
曹子桓失人心,竟然如斯矣!
就连位列三公、算无遗策的毒士贾诩,都得无奈的拖着老迈残躯来托付于他人!
那么,其他无家世助力之人,岂不是处境更加凄惨
陈恒想明白了,在心中感慨万分。
当然了,他心中的野望如同燎原之火,照亮了整个未来。
曹魏失人心,不正是我辈奋起之时吗
嗯,下次回去巴蜀之地后,某就设立个招贤馆吧!用唯才是举踏上仕途的利益,将曹魏失去寒门士人的人心,给捡起来为己用。
马上的,陈恒就应下了贾诩的提议,将陈亮的亲事给定了下来。
顺便收获了贾诩的一句话:“多谢子初今日仗义!吾虽已老迈,然而还能苟延残喘两年,他日必能报之!”
做完承诺,不等陈恒回答便起身离去。
他
第四四四章、人去风波留
黄初二年,公元221年,春二月。
刘备于幽州称帝,国号为“汉”,年号为“章武”;对天下人说要立志讨伐曹魏,光复汉室昔日的荣光。
曹丕对此,自然是不能容忍的。
虽然他现在无法立刻召集军队去攻伐,但紧锣密鼓的筹备军资等事情,还是可以做到的。为了日后能专心对付刘备,他还对江东孙权释放了善意。
他竟然对江东使者许下诺言:只要孙权上表称臣,他可以首开大魏国封外姓王的先例,封孙权为吴王!以骠骑将军之职,领荆州牧!
等于承认了,孙权割据称诸侯的合法性。
对此,朝中许多重臣都谏言了,但曹丕一意孤行。
说什么,事情要分轻重缓急,当前应该先稳住孙权,让江东不要和幽州结盟,等讨平了幽州刘备后再攻伐江东便是。
这种说法,让许多有识之士都觉得失望。
无他,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也!
封了孙权为王,承认了他的合法性,不就等于放弃了江东吗江东之地的黔首百姓,谁还会认为大魏才是正统的!
再说了,孙权称王之后,离称帝还能有多久
不看别的,大魏是怎么取代汉室的,心里就没有点数
也不想想,当年的魏武帝不过是称公而已,就引发了多少内部矛盾!还不惜将王佐之才、为曹魏建立呕心沥血了一辈子的荀彧,给活活忧愤而死了!
唉
真是崽卖爷田不心疼啊!
若是魏武帝九泉下得知,肯定会被气得活过来。
陈恒得到消息,心里替曹操不值了好久,也为自己开心了好久。
马上的,就上表向曹丕辞行,说巴蜀有些地方是刚夺得的,人心尚且不稳。他这个镇守大将若是离开得久了,怕是会让一些心存不轨的宵小有机可乘。
还用了一句话语,戳中了曹丕心痒处:“臣知陛下正筹备征伐幽州,讨伐逆贼刘玄德。臣惭愧,无法随陛下征伐,愿前巴蜀之地备粮秣备战,伺机谋取益州全境,为彰我大魏之威!”
曹丕一看,大喜。
毕竟陈恒去了巴蜀,就能让马家军不敢和刘备联合,不敢在曹丕征伐幽州之际出兵关中策应。而且陈恒还心心念念着,要为大魏朝夺下整个益州呢!
这样的理由,他怎么可能拒绝呢
当即,曹丕就将陈恒的上表传阅朝中,夸赞征南大将军的忠君爱国,让其他人要效仿之。还在高兴之下,允了陈恒另一个请求。
陈恒私下请求于他,说嫡长子陈修已经十六岁了,该是见识军阵行伍的时候了。不然等他老去,己吾陈家就没人为大魏朝征伐天下了
说得挺好听的。
曹丕也觉得挺好听的。
这只狡狐话里话外的,都给他表明了心态:己吾陈家愿意世代为曹魏征伐不臣,镇守边疆!而不是努力挤入权力中心洛阳,执掌anbg。
所以呢,曹丕的回复很快,几乎是让陈恒和江东的使者同时离开洛阳的。
嗯,就连夏侯若君和陈亮,都被陈恒以回去己吾陈家乌堡看看为理由,让他们暂时离开了洛阳这个是非之地。
是的,是非之地。
因为狡狐还没离开多久,洛阳城内市井又有了新的茶余饭后。
人们都争相传诵着魏武帝曾经的话语,曾谓武德侯曰:“我基於尔三世矣。”
看起来,好像也没什么奇怪的。去年曹魏才代汉,大家对雄才大略的魏武帝过往,拿出来津津乐道一番,也是正常。
然而,当这种话语传到了有心人的耳朵里,就变成了自觉对号入座:曹丕称帝了以后,至今还没有册立皇后及太子呢!
在这种节骨眼上,直接提及了魏武帝之言,意思不就是很明显的在给曹丕建议说:曹睿当立为太子!
更隐晦的含义是在说:曹丕能当上魏世子,
第四四五章、将欲取之
ntent
没错,洛阳城内关于曹睿的流言,就是狡狐陈恒安排人散布出去的。
虽然他的嫡长子陈恒和曹睿是总角之交;虽然曹睿对他的印象很好,多次在陈修面前称赞狡狐是国之干城。
但是,曹睿终究是太聪慧了。
所以,他以后若是变成天子,就碍到陈恒的路了。
有些时候,事情是不分对错的,只分是否有利益冲突。
当然了,陈恒不会认为用一句流言,就能将曹睿失去将来变成天子的可能。他不过是,想用这个事情,先让曹丕对曹睿产生厌恶而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