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曹魏臣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光阴默

    “喏。”

    牛盖应声离去,旁边的徐盛就侧过头微笑。

    “督军,这是要为彦云出口气了”

    我能告诉你,是陈群挖了个大坑,让我不得不跳下去吗!

    陈恒点了点头,“事有始终。留下烂摊子,以后会让人诟病。刚好楼异率军也到了。”

    三日后,雪停,天晴。

    楼异率领着三百骑兵抵达泫氏城。

    陈恒大开城门迎接,却发现楼异身边,还跟着个熟悉的身影。

    &nbs




第二零七章、有船自辽东来
    在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时候,就有深刻解释过“杀戮与恩义”的事迹。

    霸王项籍,高祖刘邦,对于关中老秦人而言,都是叛贼。

    但给两个人的待遇就不一样。

    项籍坑杀秦兵二十万,又诛杀秦宗室、焚烧秦宫殿,拉起了老秦人满满的仇恨值,导致在号称“龙兴之地”的关中无法立足。

    而刘邦,却与关中百姓约法三章,大得人心,最终能凭借关中为根基得天下。

    如果不是项籍的赫赫凶名,刘邦想得到关中人心,是不会那么容易的。

    如今,陈恒的“杀戮”,就是为了让杜袭有“恩义”的空间。

    杜袭是朝廷任命的上党太守,初来乍到,想站住脚跟对抗袁绍任命的上党太守,就必须要广施仁义,让治下归心。

    有陈恒杀戮的凶名在前,他只需要露出一点怀柔之策,便可让阳阿上至世家豪强,下至走夫黔首感恩戴德。

    毕竟有对比了不是!

    毕竟不感恩戴德,说不定就引来那位杀神了不是!

    事实上,陈恒的人情卖得太成功了。

    杜袭是笑纳了,还记在了心里。

    当他到了上党听说此事后,便拉着陈恒进了屋子里,一堆感激之意就脱口而出。

    即是感慨为了他的事,陈恒不惜用自己名声来成全又是表示大恩不言谢,以后有事他一定会帮衬一把。

    没条件帮,也要创造条件帮的那种。

    然后第二天,杜袭就急忙去了阳阿县,当场宣布各种安抚各种仁义,一下子就声望大涨。顺带的,还请陈恒多留在泫氏五天,为了将高都县纳入囊中。

    他让人给高都县令去了封书信,内容半是劝降,半是威胁。

    说什么如果举城投降,县令还是县令,县尉还是县尉,保你前程无忧。

    说什么高都县如果不投降,陈恒就要领兵过去了,他自己只能拖着五日。至于陈恒领兵过去后是什么结果,看看阳阿县的人头就知道了。

    嗯,被砍了的那些人,都是投降了的。

    还说高都县的城防虽然看起来不错,但绝对不会坚持到援军的到来。而且你们也不会有援军了

    等等之类。

    什么攻心计、讲道理、说事例、拿前程利诱、秀肌肉威胁等等手段,全都一股脑糅杂在几行文字中,扔了过去。

    将世家子深谙人心龌蹉的底蕴,彰显无遗。

    效果是也显著的。

    不用五日,只需三天,高都县就开了城门,给曹军交接了城防。事情顺利得一塌糊涂。连夏侯霸都觉得不可思议,跑来问了陈恒一嘴。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以杀止戈”吗

    所以呢,他又去抄了一遍春秋左传

    一切事了,也到了陈恒离开并州的时候。

    杜袭还是很讲就情分的。亲自送出了五十里外,不光抓着陈恒的手,感慨相识不久便道别真是可惜,还扔了几马车的土特产。

    那副情深义重的表情,腹黑如陈恒,都差点信了!

    而在河东端氏县,与廖化的分别,就真挚得多了。双方就相互拍了拍肩膀,笑了笑,一切情分尽在不言中。

    是的,在曹老大的命令中,廖化的本部兵马驻守在河东,守戎屯田自养。也就是说,陈恒带回许昌的兵卒,也就剩下五百余人。

    一个裨将军,本部兵马竟然还没有一个别部司马的多。

    呵,越混越回去了!

    一路再无话。

    回到了许昌,曹老大忙着和荀彧处理战后的各种分配,没空搭理他,就直接扔了一个月的休沐。

    陈恒左右无事,在拜访过外舅夏侯渊和丁夫人后,便带着家眷回了陈留己吾。

    小姐姐一直在己吾那片小树林里住着,嗯,现在应该叫陈家别院。陈恒也终于知道,小姐姐给二小子取的名字了。

    陈遂。



第二零八章、百战余生为悍卒
    却说陈恒一路风尘仆仆到了司空府,却被带去了个小偏厅里。

    并不是嫌弃陈恒一身汗臭味,而是曹老大的头风之疾发作了,特别严重的那种,卧床不起。

    亲兵头子许褚得知陈恒到了,便出来说了一番。还透露了个消息,说曹休已经去徐州了,主事防御公孙度。让陈恒三日后再来司空府。

    一切都安排好了,还这么急着让我回来干嘛!

    所以陈恒心里愤愤的来一句,也没有想逗留,便给许褚拱了个手,刚想说声告别的话呢。许褚反而先开口了。

    “陈议郞,某得知汝现今麾下就五百兵卒了是吗”

    额

    有你这么问人的吗打人别打脸不懂

    陈恒脸上有些尴尬,也没法发作。毕竟曹老大这位亲兵头子的性格,是出了名的直肠子,认死理。

    “咳,许校尉,有话不妨直说。”

    “呵呵,陈议郞爽快!”

    身高近九尺的许褚,对着不过七尺的陈恒露出个笑容,“某是想请陈议郞帮个忙,收些兵马到麾下。”

    大哥,你这是想害死我啊!

    陈恒心里就哀号了一句,连看许褚的眼神都不善了。

    曹老大的亲兵头子,塞过来的人马,陈恒哪敢收啊!搞不好就被曹老大心里惦记上了,比如内外勾结、意图不轨等等。

    深深呼吸了口,陈恒才尽量缓和语气,“许校尉,汝是主公宿卫。若是想引宗族友朋想入军中,直接请示主公更好。”

    “陈议郞误会了,不是某宗族友朋。而是某麾下的宿卫。”

    许褚摆了摆大手,压低了声音说,“唉,官渡之战宿卫皆随主公袭乌巢,死伤惨重。不少儿郎皆伤残,不适于再呆在军中。然而其中些许,拿惯了刀n不愿意回乡里务农桑,是故就想是否能去陈议郞麾下。嗯,某禀报过主公了,主公也首肯了。”

    好嘛!你都先斩后奏给曹老大说了,曹老大都答应了,我还敢不收下吗!

    大爷的,将我军中当成了伤兵营!

    顿时,陈恒脸色真的彻底黑了。

    然后呢,也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下了。谁让他抱着别人的大腿呢。

    “许校尉,不知这些残,咳!咳!”

    努力咽下残废两个字,陈恒直接奔主题,一刻都不想和许褚呆下去了,“是壮士,有几多现在何处”

    “多谢陈议郞仗义!”

    许褚倒是没有被人嫌弃的觉悟,“不多,就五十几人,现在宿卫营地里。某这就让人为议郞带路。”

    说完,不等陈恒开口,就走出小偏厅唤人。

    那雷厉风行的,仿佛怕晚了点,陈恒就反悔改口了一样。

    你大爷的!五十几号人,还不多!

    一阵无名火起,陈恒盯着许褚的背影,心中破口大骂。好一会儿才叹了口气,有些认命的跟了出去。

    唉,算了,扔到辎重营里当辅兵吧,至少烧个火什么的也能搭把手。

    不过呢,等到了宿卫的营地,陈恒一肚子的火气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如果许褚也跟过来的话,绝对被奉上一堆的感激之情。

    因为这些伤残的兵卒,一看就知道是百战余生的悍卒!

    虽然有的瘸了、有的缺了胳膊等等,但他们的彪悍眼神,看得陈恒头皮都在发麻。

    这是一群已经彻底把杀人当成了习惯、一种乐趣的人。

    他们看到陌生人的第一个反应,不是这个人的高矮肥瘦,长得好不好看。而是在思量,该从哪里下刀,才最省力、最高效的杀死他!

    不过想想,也对!

    能入选曹老大亲兵的,肯定都是悍卒即使伤残了都不愿意放下刀n的,绝对杀戮上瘾的狠人。

    和这些人呆在一起,是很不舒服的。

    陈恒也一样,虽然欣喜不已,也马上就开了口,“诸位,某乃议郞陈恒,许校尉应该也跟尔等说了吧去收拾一番,随某



第二零九章、汲汲营营初萌芽
    将自己的得力部将推荐出去,看起来是挺傻的一个做法。

    但陈恒并不这么认为。

    当初袁绍只身入渤海郡,为什么能得四州之地仰仗的不光是自身的才能,更多的是祖辈四世三公的萌荫和威望!

    而四世三公的本质是什么不就是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嘛

    徐盛是他的心腹,也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故吏!放出去了,就是为己吾陈氏培养出一条臂膀来!

    毕竟,徐盛是有这个能力的。

    而曹老大也不会觉得陈恒有私心,更不怕他有。

    去青徐两州,防御公孙度从海上骚扰的主将,是宗室曹休曹文烈!他的从子。徐盛到了曹休的麾下,自然也得对曹氏唯命是从。

    相反,曹老大还觉得陈恒一心为公,举荐人才,竟然不顾损失了自身的利益。

    所以曹老大好像觉得头风也不是那么疼了,很欣慰的抚着长须,笑道:“这徐盛,短短数年便积功成为都尉,子初是费了不少心思培养吧怎么就舍得让给文烈了”

    额,难道我平时装得不像个忠心之人吗

    看来以后还得多做点姿态!

    陈恒暗自在心里提醒了自己一句,马上的,脸上就一片慷慨,“恒为主公效力,麾下部将亦是为主公效力!何来彼此之分。”

    “竖子奸猾!哈哈哈”

    顿时,曹老大就作色骂了声,畅快淋漓的大笑一番后,才表了态。

    “嗯,明日让那个徐盛,来司空府一趟,孤见见汝口中之良才。”

    “喏!”

    陈恒躬身行礼,想领命告退,“主公,若是无他事,恒这就去将徐盛”

    但话还没说完,就被曹老大打断了,“子初先不急。嗯,汝在上党之功,孤已让文若起诏令了,迁偏将军。”

    “谢主公!”

    拱手称谢后,陈恒便静静的等候着下文。

    升迁这种事,早一天晚一天都会知道,曹老大留他下来,肯定不是说此事。

    果然,眯着眼睛沉吟好一会儿的曹老大开口了,“孤前些日子,与公达商讨河北之事。公达言汝入河内驻军,可保新降之地无忧。子初敢当此任否”

    咦,荀攸给我做保了

    还是让我去河内

    看来这仕途盟友,没白攀!在并州污自己名声帮杜袭的事,也没白干!

    不过,河内太守好像是魏种啊。

    当年兖州之叛打脸过曹老大,曹老大还信誓旦旦的说:种不南走越、北走胡、不置汝也!

    后来一半是怜惜魏种之才,一半为了安定人心,才将此事揭过,还赏了个河内太守。

    如今,袁绍大败,河内郡彻底归附,不放心魏种这种有前科的人,也是应该的

    “嗯”

    陈恒还在沉吟着,曹老大倒是有点不耐烦了,他头风还犯着呢。又是一个鼻音,人主威势表露无遗。

    “啊,哦。恒谢主公信任。然,恒有所思,还请主公恩准畅言之。”

    反映了过来,陈恒赶紧回应。

    心里还加了句:唉,公达兄,我怕是要辜负你一番好意了。

    “竖子!汝年未而立之年,就拜为一郡之守,尚且不知足乎!”

    好嘛,曹老大误会了,以为陈恒在嫌弃呢,就动怒了,“孤与汝先父相善,怜其之遗愿!汝个竖子,竟有推脱之意”

    原来还有这层意思!

    陈恒想起来了。他给曹老大说过,陈太公的心愿是希望自己能官至两千石太守。好传承己吾陈家官宦世家的声誉,告慰祖宗。

    没想到曹老大还记得!

    还念着当年陈太公的两次资助之情,给实现了!

    心中带着感动,陈恒大礼nb下去。

    “还请主公息怒。恒并非不知好歹,只是觉着若是完成先父遗愿,以并州西河郡守或太原郡守更好!”
1...5960616263...14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