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臣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光阴默
不同的是,这一次他没有再愤怒难当。对庞统私下便自做主张,让五斗米教进入他浴血奋战才攻下的地盘。
他知道,这位谋虑过人的妹婿,每落下一颗棋子,皆有深意。
既然是损伤己方的利益,来让张鲁得利,那么,必然是为了他日让张鲁百倍奉还!
“士元,此举是何所思”
很心平气静的,马超问了庞统,眼中还带上了一丝期待。
庞统被他的转变,弄得楞了下,便露出了个很开心的笑容。
他辅佐了多年的妻兄,马家军势力的继承人,终于不再只是个逞强自勇的豕突之将,而是学会了思考,学会透过表面看实际的权谋之主。
毕竟,马腾,已垂垂老矣!
毕竟,他庞士元,乃享誉荆楚的凤雏,怎能甘心将一生所学去辅佐一个勇而无谋的匹夫!
“其一,乃时不我待耳。”
带着点欣慰,庞统笑意吟吟,“关中大战将起,汉中张太守此时对我军如何,将关系到外舅的安危。是故,我军不得不割让些利益,让其保持互不相帮。”
嗯....
马超捏着胡子,微微颔首。
的确,若是两家盟约破裂,张鲁转为亲善魏公曹孟德,那么关中的马家军将陷入死地。
“其二,乃是为日后将军入主汉中,埋下一颗种子。”
&nb
第三二六章、李严的抉择
绵竹关,在鹿头山上。
扼川陕古道,是广汉郡的门户。地势雄峻,易守难攻。
但是一旦被攻破,便可长驱直入,让益州的治所成都,仅有一座雒城可为屏障。
乃战略要地也!
刘璋自然也是十分重视。
当马超兵峰抵达后,便让心腹部将张任、刘跂率精兵五千前去支援。后巴西郡太守庞羲让部将泠苞率一千兵卒支援成都,也全都扔了过去。
因此,再加上原先绵竹关隘上李严的五百守军,让小小的绵竹关人满为患。防御也变成固若金汤。
是的,绵竹关的守将,是李严。
数年前,他因家仇不愿意归顺曹军,而刘琦也代为向狡狐请求放行,便得以取道永安城入蜀中。
名声也因两度不降曹,而为世人所称赞。
士人们纷纷将他当成了忠臣的典范,广而告之,勉励他人。
刘璋得知后,也亲自招他进了州牧府,以千金买马骨的心思,授兵委任他为绵竹关守将。说什么,是将成都的屏障,交到他的手中。
其实呢,却是州牧府内僧多粥少,最后只能许给他一个闲职。
毕竟,在数年前的绵竹关,守戎之人只能无聊的数蚊子。
但是呢,自古天生我材必有用。
老天爷始终是公平的,对天下苍生玩个雨露均沾。时不时的,会扔下个机会来,至于能不能把握得住,就看个人。
李严把握住了。
当初,孟达打开葭萌关,迎接马超夺取了梓潼郡。马超在庞统兵贵神速的建议下,亲自率领一部精兵倍道来绵竹关,想玩个攻其不备的伎俩。
结果呢,李严的守备异常谨慎,完全无懈可击。
当时,很不甘心的马超,看李严兵少,还连续攻城了三日。最后在险要的关隘面前留下百来具尸体,才愤愤收兵。
是故,李严的大名,又一次让蜀中士民们传颂。
不光又狠狠的刷了一把存在感,还让大喜过望的刘璋,任命为绵竹督。勒令前来支援的张任等人,要多听李严的调度行事。
也就是说,刘璋觉得李严这个良将,是他可以依赖的心腹了。
但是呢,李严却没有将刘璋当成明主。
更没有,为刘璋不辞性命效死的决心。
好嘛,反正天下皆知,刘璋本来就不是明主;而且,他李严来蜀中,是避开曹军的兵峰,而不是来投靠刘璋。
而在绵竹关被攻打了数月的今日,他这些思绪终于一下子都爆发了出来。
因为在此刻夜半无人私语时,静静的看着一封书信。
书信最末的署名,是庞统。
李严是南阳人,又久仕刘表麾下,自然知道,这位美誉满荆楚的凤雏。
一开始,他还以为,庞统是以乡土情结来攀近乎,再卖弄学识分析一番局势利弊什么的,劝他开关投降呢。
就如当初马超,就是拿着这个伎俩,让孟达反了水。
但不是。
书信里,就一句话,寥寥数字:“正方兄,可知法孝直之事乎”
一字不谈劝降之事,却让李严百感交集,卷起心中碧波万丈,不能自平。
法正,法孝直,避关中战火往来入蜀,依附刘璋,却是被排挤。蹉跎了十数年,不过从一介县令,变成了军议校尉。
于世,籍籍无名;于己,碌碌无为。
然而,一朝愤然辞官而去,隐于雉县待明主。
后,被狡狐陈恒所重,授予军中长史之职,短短数年便因功封侯,名扬天下矣!
他李严,在刘表麾下是一郡守备,在刘琦手下是一方督军。但入蜀中后,待遇却是一个领兵五百的、无所事事的绵竹关守将。
何其屈才也!
和当初的法孝直,何其相似也!
被勾起心中感慨的李严,还知道了,庞统的言外之意。
刘璋此人,不识英才!
而他凤雏识良才!
只要李严愿意开关归顺,那么,他愿意劝说他家主将马超,愿效仿狡狐厚待法孝直故事,以军中长史之职,对李严虚席以待!
所以呢,李严就陷入了两难中。
&n
第三二七章、人终有亲疏之别
张任,蜀郡人,家世寒门。
少有胆勇,有志节,现任益州从事。
乃是刘璋从微末中提拔起来的心腹,忠心耿耿。
所以呢,当他得知李严得了马家军的书信、却不将书信示人,表示自己无异心后,就让心腹私下招来了,同样对刘璋忠心耿耿的泠苞议事。
他觉得李严,有异心。
就算没有,也要防人之心不可无。
绵竹关乃战略要地,一旦失守,对蜀中的士气打击是巨大的。尤其是刘璋一意孤行,减免了賨人的赋税以后。
他虽然是寒门出身,然而这些年随着官职的提升,家里在蜀中也有了些实力。所以也零零散散的得到了一些消息:蜀中的世家大户,都在暗地里串联,意图对刘璋不利。
对此,他已经上报给刘璋了。
但是呢,他没有确切的证据。而且刘璋觉得牵涉的官僚太多,大敌当前,不能轻易妄动,免得闹出个狗急跳墙来。
因此呢,张任觉得,在这种人心不齐的时候,任何危险的苗头,都要掐死!
都要有备,而无患!
他找泠苞来,就是想合二人之力,夺了李严的兵权,将其囚禁或者送回成都去。至于事后,会不会被刘璋追责;或者时不时诬陷了李严,这些都不重要。
反正刘璋不会杀了他这个心腹,至多就责骂几句,为了安抚人心降个职罢了。
到时候,大不了他再给李严玩个负荆请罪的戏码,就行了!
为了报效刘璋的知遇之恩;为了主公的千秋大业,区区个人的荣辱、个人前程,又算得了什么呢
对吧!
而且,他是有把握守住关隘不失的!
甚至是,收复梓潼郡的!
彼马家军,看似精锐无比,但不过是一支客军罢了!
只要他与泠苞坚决不出关隘野战,据险关而守,让战事陷入僵持,就能让马家军面临粮尽的困境中!
粮尽,其军必散!
此乃军中常识耳!他有蜀中多年积累的粮秣补给,耗都能耗死马家军!
况且,魏公曹孟德已经秣马厉兵,即将要征战关中!到时候马家军在蜀中久战不利,说不定就退回关中支援了。
天时地利,都在他这边,岂能守不住关隘
不过呢,泠苞对此,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他觉得,刘璋已经得罪了益州本土世家大户,不能再失去外来士人的人心。
是的,夺了李严的兵权,就是让外来士人失望。
李严顶着大好名声,又无反迹,无缘无故的就被拿下了,那么其他外来士人该怎么想呢会不会就觉得刘璋,已经在怀疑他们了呢
然后就变得人心惶惶,转而投向马超了呢
不得不说,泠苞的思虑,很有道理。
刘璋如今的危机,是外有马超入寇,内有人心不稳!若是外敌还没有解决之前,就引发了内部矛盾激烈化,到时候恐怕将陷入无力回天的局面。
好嘛,他们各自的考虑,都挺有道理的。
所以呢,两人嘀嘀咕咕了大半夜,都相互退了一步,终于得出了个折中的办法来。
无凭无据之下,为了安稳人心,李严还是不要动。
但是呢,张任会以李严身为绵竹督,却只有五百本部兵马为由,让泠苞率领本部一千兵卒进驻李严的兵营中,号称是为了更好的调度兵力守关隘。
如此一来,就算李严有异动,泠苞倚仗兵力优势,也可以当场拿下,确保关隘不失。
嗯,看起来,他们的计划挺不错的。
既不会引起李严的反感,也不会抹杀了对危险的预防。
就是可惜了,人算不如天算。
在卓膺将他们俩个私下议事,报知给李严以后,一切都已经注定了。
翌日,清晨。
张任与泠苞还未来得急,去找李严说起暗中谋划之事,关隘外就有擂鼓声大作。
两人连忙上了城墙一看,原来是消停了好几天的马家军,今日不知道为何,竟然一大清早的,就准备来攻打关隘了。
好嘛,对此,连马超自己都觉得有些疑虑。
骑在战马上,缓缓督促兵卒网绵竹关而来,马超时不时的,还回首瞄了眼。将眼光落在一个明显服饰不是马家军的人。
嗯,那是昨
第三二八章、自酿苦酒必自尝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秋九月。
马超与庞统率军倾巢而出,攻绵竹关。
刘璋绵竹督,南阳人李严,在战事正急时,让副将卓膺率军打开关隘,引马家军长驱直入。
刘璋军大乱。
刘跂部首当其冲,被马家军一个冲锋便击溃,刘跂亦死于乱兵之中。张任与泠苞见事不可为,乃率残兵往雒城溃败而去。
此战,刘璋军兵力十不存三,降者无数。
马超入关后,当即任命李严为军中长史,名位仅亚于庞统。又留卓膺任绵竹督,统领旧部驻守。
自己则是引兵往雒城而来。于城外十里处,扎营。待休整数日便攻城。
蜀中得知消息,人心惶惶,一日三惊。
刘璋当即让长子刘循,督刘璝、邓贤两部精锐兵马,驰援雒城。又让兵卒寻入李严府邸,将欲收其妻儿杀之。
以泄其背叛之愤。
然而,兵卒回报,李严妻儿皆不知踪影耳!
是故,李严忠义之名,诚臣之誉,堕入尘埃,蜀中人人唾弃之。世人皆谓,其早有预谋,将卖主求荣耳。
后,方才得知,李严妻儿乃是在一日前,被邸阁督邓芝所救,带往雒城外投靠马超矣。
邸阁督,主事仓粮者也。
邓芝者,字伯苗,荆州新野人,乃东汉名将邓禹之后。
初,逢乱世,乃图蜀中安定,迁家人来居。
然而贤良无人识,才学无人知,碌碌无为蹉跎时光。又闻巴西郡太守庞羲,好结交士人,乃往,依附之。
庞羲者,乃刘璋长子刘循之外舅也。
是故,芝之才学,终为蜀中所知。然,刘璋仅授予邸阁督,使明珠蒙尘。日复一日,徒然看日落月升,感慨此身终将泯然众人矣。
当绵竹关失陷消息传来,邓芝乃奋做,将李严家人携带往雒城,以求进身之阶。
李严得知后,乃大礼谢之,执手言今后两家,世代为通家之好。又将芝荐于马超,言邓芝非止于百里之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