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娘娘万福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醉雨玲珑
吕盈盈看了一眼脸色稍稍发白的顾言熙,虽说顾言熙没有多做其他的言语,可是她还是敏锐的感觉到此时顾言熙的心情不是太好。
她也不太明白顾言熙为何突然之间情绪变得不高,只能先呵呵笑了两声之后,主动扯开话题,道:“我们已经离开世安院有两炷香的时间了,也不知道此时世安院那边的情况怎么样?说起来我是最害怕参加这样的宴会的,规矩多,耗费的时间长,比我练一天鞭子都累。”
重生之娘娘万福 第742章 面圣
第742章 面圣
看着摇动着胳膊做出松快动作的吕盈盈,顾言熙盈盈含笑。
倒是唐馨在这个时候开了口:“世安院里虽说一派祥和,但实则冷枪暗箭让人防不胜防,老太君让我们出来,是真的心疼我们,不愿意让我们听那些乱七八糟的话,累了心情。”
顾言熙瞅了眼关键时刻总能特别通透聪慧的唐馨,说:“如今九阳城战事吃紧,朝廷的兵马跟叛军打的如火如荼,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连京城这天子脚下都变的人心惶惶。咱们那位视皇权为一切的天子都在这个时候屈尊来一个臣子的府中庆贺,可见情势的紧迫性。如今这样的状况,诸位皇子应该做出表率,最起码也要团结一心,为君分忧才是;可是,刚才在世安院的情况你们也看见了,那几个皇子妃还真不愧是皇上的好儿媳,都这样了还不忘给对方挖坑,恨不能坑对手一把。这般不分场合,不理国情只为私利的样子,实在是令人齿寒可笑。难怪那些叛军能够一路势如破竹直逼京城而来,可见这也不是没有理由的。”
吕盈盈赶紧拉了一把顾言熙的袖子,拧着眉心教训她:“我先才说的那些话你全部都丢到狗肚子里了是不是?我怎么跟你讲的,这些狂孛之言你在我面前说说倒也罢了,万万不能在外面提起,难道你真想给顾府招来祸事吗?”
顾言熙看着紧张的吕盈盈,说:“我可不是那种愣头青,我讲话也是看情况和场合的好不好,眼下在这里只有我们几人,难道你们还会出卖我不成?”
“我们自然不会出卖你,但是你也应该知道什么叫做隔墙有耳。”吕盈盈头疼的看着顾言熙,暗暗后悔懊恼着:“早知道你这丫头是个如此‘危险’的人物,我就不应该将九阳城的情况告诉你。让你现在动不动就感慨一顿,也不知将那些消息告诉你,是为了你好还是害了你。”
顾言熙抱住了吕盈盈的胳膊,一扫先才的沉稳从容,再次变的调皮起来,冲着吕盈盈就吐着舌头道:“我知道盈盈对我最好了,也知道你最是关心我。就算是为了你们这些关心我的人,我也会好好保重自己,绝对不会让自己在这种敏感的时候被人抓住把柄,或者是落入他人陷阱之中;这样,你总该放心了吧?”
唐馨也在一旁帮腔道:“四姑娘,你放心,我也会替你看着娇娇的;现在的娇娇跟以前比起来要可靠许多,我相信她定会有法子保全自己。”
吕盈盈听了唐馨的话,没好气道:“你替我看着她?你这个呆丫头,你跟她顾言熙混在一起,只有被卖的份儿,哪里能够看的住她?罢了罢了,谁让我跟你们成了朋友呢,大不了这几天我派人留心着清平侯府,若是发现任何风吹草动,定会第一个站出来不饶那歹徒。”
顾言熙见吕盈盈到现在都记着姚济庭盯上她的事,只有无奈的轻轻摇头;在这种时候,她也不能多说什么,以免说得太多,让盈盈察觉到不妥,只能讪讪的陪着笑,同盈盈一起说笑着其他的事。但同时,心中却并不担心盈盈的插手会影响到大局。
以她对朱氏和姚济庭的了解,这两个人都是擅长伪装且颇有恒心的人,只要是他们心里打定的主意,定会想尽办法的去完成;这种品质本是很好的品格,只可惜这两个人都将这种坚持不懈的毅力用在了旁门左道上,难怪清平侯府会在短短数十年间,没落到如今这般地步。
顾言熙同吕盈盈几人在长廊下玩的开心,直到世安院那边派了丫鬟来寻,她们这才知道帝后的仪仗队来了。
当今天子和皇后能够亲临景阳侯府为老太君过寿,这算得上是景阳侯府这近十年来最大的荣光,也是这段时间京城里传的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传闻之一了。
毕竟是帝后亲临,顾言熙等人自然不敢在这个时候慢待,忙跟着来喊她们的丫鬟们去去往前厅迎接,在前厅上,顾言熙碰见了母亲,吕盈盈和唐馨也被她们的母亲带走;一同来参加寿宴的朝臣和女眷们,在一声声的高呼万岁中跪在地上,向那龙行虎步走来的天子和皇后行礼。
顾言熙跪在一个并不起眼的角落,趁着母亲盯的不紧,稍稍抬起头看向那龙姿凤仪的帝后。
当今天子梁武帝对顾言熙来说并不陌生,毕竟是年轻时战场上征战杀伐过的人,哪怕是在龙椅上过了十几年的太平日子,一双虎目依然炯炯有神,可以想象在发威的时候,又该是何等的震慑四方;至于那皇后娘娘则是梁武帝还是皇子的时候就跟了她,这些年来也算是中规中矩的守在后宫之中,算不上太得宠,但位置却依然无人能够撼动。
跟在皇后身侧的太子和太子妃端的是一副夫妻和睦的样子,只是那看似和善的太子在瞅见自己的几个兄长的时候,眼睛里闪过冷光,一瞅就知道是不对付的。
眼下,景阳候同老太君已经被梁武帝搀扶起来,因为跟顾言熙相隔的比较远,她也听不见他们在说什么,只是隐约听见了梁武帝的笑声,那笑声倒是也爽朗大气,不像是近日来受战事困扰的模样。
想必梁武帝此次出现在臣子的府邸,是要势必将这场戏给做足了,所以在朝臣和女眷面前,丝毫没有露出一点对前线战事的担心,反而故作从容,想要给人留下乾坤尽握的自信一面。
可是梁武帝却不晓得,他的这场戏做的有些过了火;颇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看来此次他费尽心思的出宫来到景阳侯府折腾的这一出,所想要达到的效果未必能够如他所愿了。
“你这傻孩子,怎么还敢在这个时候跑神?赶紧起来。”
就在顾言熙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之中时,母亲的声音从头顶上传来,顾言熙一愣,这才察觉到自己竟然成了在场中唯一一个依然跪在地上行礼的人,好在她所处的位置比较偏僻,这才没有让其他人注意到她的怪异行为。
林氏瞅着像是失了魂儿似的女儿,抓住了孩子冰凉的手指,凑近到她身边关心的问:“你这孩子怎么了?从刚才开始就心不在焉的,是不是累了?”
顾言熙在脸上挤出笑容,对母亲摇头道:“不是的娘亲,我还不累,我只是突然之间见到帝后同时驾临,被他们的威仪所摄,这才晃了神。”
听见顾言熙这么说,林氏自然是不信的:“你以为你这个理由能够将我骗过去?别人不知道,我可是最是清楚你的胆子有多大,当初你被常贵妃迫害算计,连夜带着证据就进了宫,在皇上面前直接发作,硬是将常贵妃和婳宜公主的计谋拆穿与御前;由此可见,你这胆识恐怕比你父亲还要足;能干出这种事情的人,又怎么会被帝后的威仪所摄?娇娇,为娘向来相信你,知道你这个孩子做事是有分寸的,但是,你也不能让为娘为你太过担心知道吗?尤其是今天,万万不可在御前失仪。”
顾言熙没想到在最后,父亲还是将那一晚的事告知给母亲,既然母亲什么都知道了,那她也没什么好藏着:“娘,你放心,我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林氏听了顾言熙的话,又上下打量了她两圈后,这才稍稍松了口气,继续和顾言熙站在人群之中。
只是,顾言熙和林氏没注意到的是,站在距离她们不远处的朱氏将顾言熙和林氏的互动看的一清二楚,尤其是在看见顾言熙恍恍惚惚的样子后,更是满意的在嘴边露出一个意味深明的笑容。
先才庭儿派人告诉她,顾府的三姑娘似乎不是个好相处的时候,她还暗暗担心,忧心自己的儿子会在顾言熙面前碰了壁,没想到这一切竟是她多虑了。
刚才顾言熙恍惚失神到连站起来都忘记了,可见这个丫头就算是出身不错,也是个没有上过多大台面的,对付这样的小姑娘,只要花言巧语小心的哄着,就不信她不会被哄的晕头转向;而只要她晕了头,那么距离他们母子的计划也就不远了。
想到这里,朱氏就攥紧了手中的帕子,脸上的决绝之色更加明显。
梁武帝此次出现在景阳侯府,为的就是做出姿态安定京中百姓,只是,就算他表现的再放松从容,眉眼之间偶尔流露出来的疲惫和焦虑还是让身边了解他的人尽收眼底。
景阳侯不愧是这些年来深得圣心的人物,自然清楚梁武帝是为何而来,虽说帝后亲临,给景阳侯府带来了无上的荣耀与尊荣,可是他也要小心谨慎的伺候着,生怕有一丝的怠慢。
在梁武帝来了之后,景阳候先是陪着梁武帝同极为近臣说了几句话,跟着,就将梁武帝引去了府中书房,也算是给疲惫的梁武帝找一处暂时休息歇神的地方。
重生之娘娘万福 第743章 暗涌风波
第743章 暗涌风波
一进书房,梁武帝脸上的笑容就敛了几分,眉宇之间的阴郁之色更是扑面而来,让跟在他身后的景阳候和太子都能明显察觉到他低沉压抑的情绪。
太子是当今皇后的嫡长子,在众位兄弟之中排行老七,也是诸位兄弟之中最碌碌无为的那一个;若不是会投胎,投进了皇后的肚子里成了嫡子,恐怕这东宫之位怎么轮都轮不到他的头上。
好在他也知道自己是个有多大能耐的人,平常时间里就算是被几位狼子野心的兄弟暗戳戳的欺负一下,也会忍耐下来;只是,但凡是个人都会有几分脾气的,哪怕是太子性格再好,也无法容忍几位兄长对他的东宫之位垂涎欲滴;这也是他为什么在近年来同几位兄长越来越势同水火的原因;以前父皇没有册立东宫的时候,他们兄弟几个还能维持表面上的平静和谦和,可是,随着册立圣旨的下达,他的身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之后,所有的一切都在一夜之间发生了改变。
太子知道自己是个愚笨的,相较于几位兄长更是要显得平庸许多,好在他一来占着正统的名分,二来也算是让梁武帝颇为放心,所以就算是几位兄长在私底下卖命的折腾,储君的位置依然被他坐的牢牢地。而太子也知道,想要继续护住自己应该得到的,就必须要做一个懂事贴心的儿子,这样有梁武帝在背后加持着他,就算是几位兄长再绞尽脑汁,怕是也无法达成夙愿。
这也是为什么太子近段时间以来常常在梁武帝面前晃悠的一大原因,他很清楚自己的父皇是个怎样的人,一个靠着篡位才当上一国之君的男人,心思之敏感,心眼之纤细恐怕无人能及;应付这样的亲生父亲,太子很懂得去做一个谦卑礼让的样子,好让自己的父皇对他放心,让他知道,就算是册立了东宫,东宫的威慑也无法撼动天子手中的皇权。
事实上,太子走的这一步棋算是走对了,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梁武帝还是比较满意自己的这个儿子;最起码跟其他几个狼子野心的儿子相比,梁武帝更放心将这个碌碌无为的儿子放在自己的身边。
也正是因为在梁武帝的身边待的久了,太子清楚的知道九阳城的战事已经进行到了什么地步,也知道这叛军的来势是何等的气势汹汹。
这几天,太子也是日愁也愁,头上的白发都愁出来几根;他想不明白,为什么叛军会在这个时候突然之间发作,明明他距离帝位只有一步之遥了,明明只要再等上几年,待父皇宾天了之后,他就是这大梁的新主人了。
可没想到,他这美梦还没有做起来,叛军就揭竿而起,打着清君侧的名头直攻京城;如今,他也只能暗自庆幸,庆幸自己眼下不过是个小小的储君而已,叛军闹事上头有父皇顶着,而以父皇的手段,怕是也容不下这股叛军作乱。
但,让人想不到的是这叛军竟然如此厉害,一路势如破竹,不过用了短短数月的功夫就从边陲打到了九阳城,眼下在九阳城摆开阵仗,和朝廷的军马剑拔弩张、势同水火。
想到这大梁的江山很有可能会被叛军拿下,太子就觉得两股战战,连吸口气都十分困难;而今,瞅着父皇那难看的脸色,太子不用想就能猜出父皇是因何而如此。
景阳候不愧是个老谋深算的,在看见梁武帝和太子的脸色之后,就站出来道:“听说吕将军已经在九阳城外同叛军对峙上,以吕将军的能耐和本事,定不会让叛军讨到好处;皇上,如今已经入了冬,眼见着天气一天比一天冷,您还是需要多多注意身体才是。”
听着景阳候的关心,梁武帝从鼻腔中发出一声冷哼:“若是吕捷能够攻破叛军的防线,也不会让朝廷的军马在九阳城外耽搁这么久。”
隐隐听出梁武帝语气中的不满,景阳候的心底就传来一声‘咯噔’,“也不能怪吕将军在时间上拖延,那叛军俨然是已经形成了气候,而且他们还打出了那个人的名号,得了不少民心,吕将军能够将战事暂且稳下来,已经算是不错了。”
梁武帝何尝不知吕捷已经是尽了力,可是,他远在京城之中,每每听到战况的汇报都会忍不住心烦气躁,尤其是在听见那人的名字时,更是恨不能将几个字嚼碎了咽进肚子里。
可是,在满腔的恨意过后,梁武帝只觉得满身疲惫,尤其是眼下,听着外面的热闹声和搭建起来的戏台子里传来的锣鼓喧闹声,他更觉得身上似承担着千斤的重担,压得他快要喘不过气去。
突然,一声嗤笑从梁武帝的口中泄了出来,只见他靠在身后的椅背上,仰起头看着头顶的房梁,同站在下面的景阳候道:“现在,连你都不敢在朕的面前提起那个人的名字。其实朕知道,你们是怕犯了朕的忌讳,昭文太子,朕的亲兄长,没想到他都死了这么多年了,还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影响着朕,连朕的臣子都一并影响着。”
太子和景阳候听见梁武帝说出那个人的名讳,当场齐齐跪下,尤其是太子,更是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低声呼喊着梁武帝:“父皇……”
梁武帝看着他们二人这样,呵呵的又笑了两声:“怎么?听见朕将这个名字说出来,就将你们吓成了这样是不是?难怪朕的朝廷军马不是那些叛军的对手,因为连朕的心腹和儿子都被这个名字吓成这般,何况是那些将士们呢。”
景阳候不明白为什么梁武帝会突然之间在他们面前说出这些话,但是他能够体会到此时梁武帝心中的愤懑;不然,他也不会在臣子和儿子面前失态。
“皇上,臣等不是畏惧那人的名字,朝廷的将士们也不会畏惧那些叛军,若这世上真的有什么东西能够让万万百姓臣服,铮铮傲骨的将士们追随的只有坐在至尊之位上的天子和巍巍皇权。”景阳候的身体里不愧是流淌着将门之后的鲜血,哪怕是从未上过战场,哪怕是在这小小的书房之中,那股从骨子里迸发出来的沉稳大气依然让人刮目相看。
“叛军纵然成气候了又怎样?在我朝廷军马面前,早晚有一天会土崩瓦解;因为当今天下,是皇上您的天下。那个人就算是在生前再得民心,他也没有那个福气坐在这天子之位上,俯瞰这芸芸众生。这已然说明您才是天选之子,在这一点上,谁也不能否认。”
梁武帝怔怔的看着景阳候,像是被他口中的话所震撼:“爱卿说的这些,当这是心里话?”
景阳候再次叩跪道:“字字真心、句句肺腑,绝对不敢欺瞒皇上。”
梁武帝看着景阳候那双镇定自若的眼睛,盯着瞅了半晌之后,突然‘呵’了一声,就再次靠在椅背上,伸出胳膊搁在自己的脑袋上,微微仰着头,遮住自己的双目:“爱卿,既然你同朕说的是实话,那么朕在现在再问你一个问题。”
景阳候道:“请皇上赐问。”
梁武帝道:“若是当年朕没有起兵逼宫,当今这天下定然会是皇兄的;若是皇兄坐在这个位置上,大梁的天下会不会有另外一番天地?皇兄从生下来的那一刻就被当成储君来培养,自小身边就围满了太傅太保,事实上,皇兄也从未辜负过所有人对他的期望;他成长成了所有人期待的样子。宽和、善良、睿智、聪慧,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有一颗包容的心,跟朕的性格有着强烈的对比与反差。如果说朕是那能搅动风云的飓风,那么皇兄就绝对是一轮人人喜欢的骄阳,光芒万丈、温暖人心。如今,四方叛军搅动生事,不就是憎恨着朕当年用雷霆手段谋害了一位这般出色的储君吗?爱卿;朕问你,朕真的就比不上皇兄吗?哪怕是一点点,都比不上吗?”
景阳候看着周身都像是被笼罩在阴霾之中的天子,再扭头看了看始终低垂着头不言语的太子,一时间心情复杂,但却也不敢在这个时候耽搁梁武帝的问话,尽快做出回答,说:“臣实话实说,臣的答案是臣也不知道。”
本以为景阳候会给出一个直接的答案,可没想到他却在这个时候给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
别说是梁武帝了,就连太子都一愣,回过神,扭头朝着他看过来。
景阳候就像是没有察觉到那两束怪异的眼神落在自己的身上似的,继续说:“臣不是逃避问题,也不是害怕说出大逆的答案会惹得皇上您不悦,因为臣知道,既然皇上这么问了,那么不管臣给出什么样的答案,您都不会怪罪臣。但只可惜,对于跟这个问题,臣自己也回答不上来。因为,当储君和当天子是不一样的,一个合格的储君不一定会是一个合格的天子。昭文太子是一个合格的储君,但最后登上这天子宝座的人是您。”
重生之娘娘万福 第744章 目的达成
第744章 目的达成
梁武帝看着景阳候恭敬沉稳的身姿许久,很久之后才仰起头哈哈大笑了起来:“朕直到今天才知道,原来爱卿的口才竟也是这般伶俐,倒是让朕眼前一亮、耳目一新。”
一边说着,梁武帝一边做出一个起来的动作,同站起来的景阳候道:“爱卿说的没错,不管皇兄生前有多高的威望,到最后还是朕有这个福气坐在龙椅上成为这大梁江山的主人;既然最后,老天站到了朕这一边,那就证明朕才是那天命所归之人。朕真是糊涂了,竟然会被那些不成气候的叛军影响心性至此,看来朕真的是老了,这种事要是搁在朕年轻的时候,又怎么可能会让叛军猖狂至此?年纪大了,性格也会变的优柔寡断起来,丝毫没有曾经的魄力和手腕。”
太子看出父皇的心情不错,赶紧在这个时候出声说:“父皇春秋正盛,儿臣还需在父皇身边多多学习几年,多聆听父皇的教诲,哪里有什么‘老’之说?在儿臣看来,叛军眼下气势的确是了得,可是毕竟是一些乌合之众,朝廷军队所到之处,父皇君威所迫之时,定会让那些不成气候的叛军溃不成军,届时,可让四海好好看看我大梁以军武立国的这句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太子的这番话算是说到了梁武帝的心坎里,让原本眉宇阴沉的他再次展露笑颜,连脸上的疲惫之色都被驱散了不少。
“爱卿,今日朕带着太子和皇后前来打扰你,你可千万不要怪罪朕。”
景阳候忙躬身行礼道:“帝后亲临,乃是无上荣耀,景阳侯府上下无不感恩,又怎么敢说一个怪罪之词呢?倒是微臣的府邸简薄,慢待了皇上和太子。”
梁武帝满意的看着景阳候,不愧是兄弟二人合力将一个侯府支撑下来的能人,所说的每一句话,哪怕是每一个眼神都让人心底里熨帖。
就这样,帝后和太子在景阳侯府中又打扰了半个多时辰之后这才离开;而随着帝后的离开,老太君寿辰的宴会也进入到了快结尾的时候。
顾言熙从头到尾都被自家母亲紧紧地拽在身边,坐在女宾用膳的席面上,认认真真的品尝着侯府厨子精心烹制出来的菜肴。
林氏看着只知道吃的女儿,拿起帕子轻轻地为顾言熙的嘴角沾了沾,用只有她们母女二人能听见的声音同顾言熙说道:“你这孩子,怎么只知道吃呢?刚才老太君让你们出去到后花园里走了走,你可有什么机遇?为娘不瞒你,为娘从踏进这侯府的那一刻开始就四处打量了一圈,今日可是来了好些京中的贵公子,还有几个侯爵世子,你们都是年轻人,又都是坐不住的性格,侯府的后花园景致十分不错,难道你就没有在那个地方碰见稍微中意一点的人吗?”
顾言熙给自己的盘子里夹了一块藕片,看着母亲那双充满了期待的眼神,先是无辜的眨了眨眼睛之后,这才慢悠悠的回答着:“既然母亲这么问,那我就据实相告了;不瞒母亲,我的确是在后花园里碰见了一位主动找我说话的公子。”
一听这话,林氏立刻喜了:“我就说嘛,今日我将自己的孩子打扮的如此漂亮精致,又怎么可能会不招人眼?快,快给娘说说,你见到了谁?可大探出他是哪家的公子了吗?”
顾言熙将藕片递进了口中,依然是那副无辜天真的样子:“打探清楚了,是清平侯府家的世子,名叫姚济庭。”
“什么?”林氏手指一颤,差点将手边的杯盏给撞掉了:“你说你撞见了谁?”
许是林氏的动作太大了,顿时就吸引了桌上几人朝着林氏和顾言熙看过来,坐在林氏身边的曹氏用帕子掩着嘴悄声提醒林氏:“妹妹,沉稳着些,大家伙儿都朝着你看过来呢。”
听了曹氏的提醒,林氏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忙在脸上挤出一个勉强的笑容,含笑对着纷纷望过来的人点头示意,直到那一双双好奇的眼神从她的身上移开之后,这才稍稍变了脸色,再次凑近到顾言熙身边,问:“好孩子,你快告诉母亲,你碰见了谁?可受到了欺负?”
顾言熙已经将口中的藕片吃干净了,拿起手边的茶盏喝了一口香茶,看向如临大敌般的母亲:“娘,你别大惊小怪,不是你说的吗?今日帝后会亲临景阳侯府,这侯府上下定会十分安全,不会有人欺负女儿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