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闺逆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不倒先生
“五小姐冤枉啊,老奴们跟在老太爷身边多年,对苏家是忠心耿耿,日月可鉴。您年岁尚小又是临危受命,难免被奸佞蒙蔽而失了偏颇,还请您三思行事。”
张老四高声叫屈,不仅搬出他们是老太爷的人来压制苏知娴,还暗讽她年纪小办事不牢靠,语气里大有要教她做人的意思。
苏知娴起身,走到冯、张两家人身前,几脚直接踢翻他们面前的五六个木箱子,无数的金银首饰和银票滚落在地,粗粗看上起竟有上千两的银子和几十锭金元宝。
而散落一地的银票,最大的面值五百两,最小的五十两,那一堆粗略估计起来也有三五千两。
“区区一个家奴,家中竟藏有如此多的现银而你二人在府中的月银不过是二十两罢了,敢问它们从何而来”
苏知娴随手从地上拾起两锭金元宝,朝欲要狡辩的冯大和张老四面上砸去,直接砸破了两人的额头,将他们疼得龇牙咧嘴。
二人刚想发火怒斥,但在看到五小姐手里又捏了两块更大的金元宝之后,便捂着流血青肿的额头,不敢吭声了。
“怎么觉得我冤枉了你们,很委屈”
&nb
第八十五章 这是说亲来了?
等苏知娴用过午膳再回到议事厅时,只有三个二等管事提出了离府的要求。
其中一位管事与他的家人本就是因为身契即将到期,早就有自赎为良民的打算,此次正好提出来,不仅可与东家好聚好散,也能全身而退。
而另外两位管事则也是因为贪墨心虚,怕苏知娴会秋后算账,这才迫不及待地想要自赎出府。反正就算留下来,日后也必定得不到重用,还不如离开再谋出路。
对于前者,苏知娴是和颜悦色,只让对方支付了身契上规定的赎金便他们出府了,而后两者,苏知娴则要求他们赔付五倍的赎金才肯放行。
那两位管事自知理亏,不敢辩驳,只能捏着鼻子交了银子,吃下这个哑巴亏。
随后苏知娴又提拔了几位副管事上位,接替了这些人的位置,该赏的赏,该罚的罚,并重新定下了几条新府规。
一番恩威并施之下,总算树立起自己的威望,也安稳了浮动的人心。
对于下人们来说,内宅主母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掌权持家的,操持庶务的。而五小姐今日表现出来的才能让他们心悦诚服,仿佛又重新找回了主心骨一般。
府里一下少了几十位奴仆,许多岗位空置了出来,苏知娴立即又招了几位牙婆进府,打算再采买一些新人进府。
这一次,她要的人全部是签死契的,与活契比起来,这些人明显要更忠心护主。
苏知娴挑了一些老实勤快的去大房伺候病中的林氏,其他人便打散分配到各个空缺的岗位,而冯大和张老四的肥缺,则由苏鼎和苏承两兄弟指任继任人。几番安排下来,苏家总算又恢复了正轨。
不知不觉,就已经到了三月下旬,苏知娴这才惊觉,春闱马上就要开始了,小舅舅要下场参加会试了。
这一日,她刚从朝晖阁探望林氏出来,便有婆子慌慌张张地来报,辅国公夫人及其沈二公子和沈八小姐来访。
苏知娴讶异,过两天就是春闱了,沈慕庭此时不在府里安生备考,怎么跑这儿来了。
更奇怪的是就连国公夫人也来了,莫非这趟拜访另有深意
诧异归诧异,苏知娴还是收起了心中的猜想,通禀了老太爷和老太太之后,叫上大堂哥和嫂子狄氏,五人亲自出府迎客。
两方人马在府门前相互见过礼之后,便引到了正堂说话。
谢氏此次是携带一双儿女来探望病中的老太太和林氏的。
“此前听闻老夫人与二夫人身体抱恙,那时我府中琐事繁多无法脱身前来,故而只差了人送了些补药过来,实在是失礼了。近日惊闻苏大夫人不幸中风,贵府大公子与我儿乃是同门师兄弟,犬子也得叫她一声伯娘,故而今日不请自来,还望老爷子、老夫人莫见怪。”
“岂敢,岂敢,国公夫人与令公子、千金大驾光临,是我们接待不周才是。”
老太爷赶忙应和道,心里暗中揣测着谢氏的来意。
“老爷子太客气了,贵府礼教甚好,有口皆碑。老夫人近来身子可好些了”
谢氏笑笑,转头问起一旁脸色蜡黄无神、身体孱弱的老太太。
这一场病几乎去了老太太半条命,最近才堪堪缓了过来,整个人无精打采的,看上去就是一副大病初愈的样子。
“有劳国公夫人挂念,托您的福,老身最近好多了,大夫说只要好生将养着便可。”
谢氏身份贵重,老太太说话难免小心翼翼,语气中还带着谄媚的笑意。
“老夫人您是吉人自有天相,必定多福多寿,长命百岁的。”
“那便多借贵人吉言,老身在此谢过国公夫人了。”
老太太眯着眼睛乐呵呵地笑,她就爱听好听话。
“今儿我们娘三过来,是特意探望老夫人和大夫人的,不知她如今可还方便见客”
老太太闻言眼眶一红,“老大媳妇如今不太好,几位太医都说她这辈子恐怕都只能当个活死人了,为免惊吓到贵人,国公夫人还是不去瞧得好。”
一想起大媳妇的惨状,老太太就心有余悸,生怕自己一个挺不过来也落得那般下场。感同身受之下,一时也忘了面前来客的身份,十分耿直地说了实话。
老太爷清咳了几声,止住了妻子的话头,而后面色尴尬地向谢氏赔不是。
“老婆子心直口快,说话没有分寸,还请三位贵人不要介怀。老大媳妇病体沉珂,确实不便见客,几位有心了。”
谢氏见提及林氏,苏家众人皆是一副面色沉痛的模样,当即明白苏大夫人的病症只怕比外界传得还要严重,不由心生戚戚,为之惋惜。
“老爷子和老夫人千万不要气馁,天下能人智士辈出,大夫人吉星高照,或许很快就会有人揭了贵府门外的求医榜,治好大夫人的。”
老太太抹了一把泪,连连点头,“正是呢,承您吉言了。”
自从林氏的诊断结果出来之后,不死心的苏家人便重金对外悬赏,只要有人能医治好或缓解林氏的病症,就给予十万两银子的诊金。
是以近来出入苏家的医者大夫如过江之鲫,但每一个人来看过的人都唉声叹气,表示爱莫能助,至今尚未有人能破局。
谢氏无意挑起苏家众人的伤心事,看了一眼端坐在下侧的苏知娴,便开始转移话题,慢慢引导进入到今日她前来的主要目的。
“五小姐近前来让本夫人瞧瞧,许久未见,你这孩子风姿更胜从前了。”
谢氏握着苏知娴的手,见她越发沉静稳重的模样,心中更是欢喜。
“贵人谬赞了,民女不敢当。”
苏知娴不知道为什么话题会突然转移道自己身上,遂故作害羞状,笑着低头,余光却是看向沈慕庭,对他投去一个疑惑的眼神。
第八十六章 想通了
谢氏和沈慕庭母子三人在苏家坐了不到半个时辰便走了,留下了几盒补身的药材,都是上百年份的人参和灵芝,十分珍贵。
沈慕庭大概也是怕惹恼了苏知娴,一直躲着她,不敢私下与她说话,收获了好几个白眼,最后讪讪地离开了。
出了府门,谢氏就用一根手指点着自家蠢儿子的脑门,骂他没出息。
“瞧你在娴姐儿面前那副怂样,想跟人家求亲都不敢明说,就知道来折腾你娘。这回遂了你的愿,苏家两位老人也有意愿与咱们家结亲,回去后该安心备考了吧”
沈慕庭连连作揖,没脸没皮地笑道:“多谢娘亲为孩儿出面,孩儿一定努力争气,到时给您考个二甲庶吉士回来。”
沈慕庭这次是真着急了。
他哪里会想到自己闭关苦读期间,苏家却传出了几位小姐欲要说亲的消息。
得知消息之后他哪里还坐得住,软磨硬泡地求着母亲赶紧来苏家传达两家结为秦晋之好的意思。
本来他是想让母亲直接叫了官媒上门提亲的,可母亲非得要他春闱考取了功名之后,再去提亲,他执拗不过,只好暂且应了下来。
如此,才有了今日在苏家的那一幕。
谢氏没好气的把儿子谄媚的俊脸推向一旁,“还庶吉士呢你若能过了会试,给娘考个贡士回来,届时凭着你祖父他们当年在朝中尚存的那点关系,给你弄个候补官位,谋个正差当着,娘就谢天谢地了。”
大乾朝举人考会试,考过了便是贡士,可以接着参加殿试。殿试由皇帝和主持会试的几位考官共同监考,最后取一甲进士三等,即状元、榜眼、探花,这三等由皇帝钦点。
二甲进士共九十名,这九十名进士则被赐予庶吉士之名,在经过吏部半年至两年的考核过后,朝廷便可授予其官职。
三甲同进士二百零八名,这些人也被称为朝廷的储备官员,同样也要在吏部接受考核之后,再授予各地方合适的官职,不仅地位要比二甲进士矮上一截,就算吏部考核期满之后,被授予的官职也会比同期进士低一等。
但能被授予同进士出身就已经是天大的能耐了。
此次春闱全国共有五千多名举人来京城科考,个个都是才华横溢,想要挺进前一百名是何其艰难,谢氏对儿子根本就不抱任何期望。
之前沈慕庭能考中举人,谢氏就已经觉得是沈家祖坟冒青烟才得来的运气,哪里还敢奢望再有这样的好运气。
沈慕庭狭长的凤目闪了闪,没有反驳母亲的话,而是笑得“老奸巨猾”。
有他那个天纵奇才的大哥在,自己还怕考不上一个庶吉士吗
最近两三个月他可是被大哥关在屋子里昏天暗地地做题,他那位大哥把几位主考官的生平、偏好、行文风格、学究心态研究地透透彻彻,再结合朝堂政事,不仅会试押好了题,甚至连殿试都押了题。
大哥可是连皇帝老儿的心思都揣摩过了,就是不知他押的题准不准了。若是此次会试和殿试大哥也像去年的乡试一样押准了题,那他这揣摩人心的功力就太恐怖了。
其实沈慕庭对科举当官真的无甚兴致,他更希望的是能像祖辈一样扬刀立马,驰骋于沙场之上,用赫赫军功为沈家正名。
如今他参加科举入朝为官,不过是为这个目标迈出的第一步罢了。
他们沈家沉寂了太久,也是时候振兴它了。
大哥在幕后出谋划策,他在朝堂游刃周旋,总有一天,他们要恢复辅国公府昔日的荣光。
这厢沈家人离开之后,国公夫人的话却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苏家砸起了阵阵涟漪,久久无法平静。
虽说之前来府里提亲的人家有很多,可无论哪一户都比不上沈家的门楣高。
尤其是在苏家人接二连三地病倒,外界流言不断之时,原先有意结亲的那些人家个个避之不及。然而沈家却毫不避讳地在此时上门,透露了结亲的意向,可见其诚意。
当日有事外出的苏承与关氏夫妇回府之后,老太爷与老夫人便迫不及待地将这个好消息告之了儿子儿媳,毕竟苏知娴的婚事,要由父母做主方可。
苏承沉思了半饷,将苏知娴招到了书房单独问话。
“娴姐儿,爹当初答应过你,将来你的亲事由你自己做主。如今沈家似乎有意要为沈二公子求娶于你,这桩亲事,你是怎么看的”
苏知娴一点儿也没有女儿家谈起婚姻大事的扭捏害羞,十分淡然地说:“爹不是答应了女儿十六岁之前不议亲的吗如今说这事是否早了些”
之前苏家放出结亲的风声,其实是为苏知瑄和苏知颖两姐妹造势的,谁知道无意争锋的苏知娴却成了一时疯抢的对象,着实把她郁闷坏了。
如今沈慕庭也不明就里地插上一脚,她能高兴就怪了。
苏承看着面前个头长高了一截,气质愈发沉稳内敛的女儿,十分欣慰的笑了。
“若是往常,爹自然不急着为你说亲。以娴姐儿的聪慧,应该也看得出来,我苏家如今正值风雨飘摇之际,爹尚且不知能否护得你们周全,当然要早早为你们姐弟安排好退路。”
苏知娴抬起头,坚定地看着父亲:“爹,女儿不怕,女儿要与苏家上下共进退。”
苏承轻抚她的发顶:“这是爹和大伯的责任,你就别来抢我们的功劳了。只说沈家这门亲事,你乐不乐意”
苏知娴咬着唇,一脸地纠结为难。
虽然她是有和沈慕庭试处对象的打算,可这不是还没试吗一下子就要跳到定亲结婚的阶段,这也太突然了吧
万一两人不合适咋办还能结了再离不成
&n
第八十七章 是中毒不是中风
三月底,开平十五年的春闱终于开始了。
关澈与沈慕庭一起下了场,在此前苏知娴陪同关氏一起去报国寺上了几株香,希望两人都能金榜题名。
府里的事已经走上正轨,那些下人被震慑过后都比较老实,需要苏知娴操心地并不多。
她正好抽出空来,操办碧青与麦冬的亲事。
早在苏知雅出嫁过后不久,苏知娴便为碧青消了奴籍,将她与麦冬的亲事订在了四月初八,眼见就是对方出嫁的日子了,她这个主子便开始着手准备嫁妆。
碧青出嫁之后,依然会留在苏知娴身边为她办事,只不过由明面转到地下,一方面是为了掩人耳目,另外也是以防万一,免得拖累碧青小两口。
除了之前早早送出去的那座当婚房的宅子之外,苏知娴另为碧青准备了一套纯金头面,十匹中上等的丝绸布料,二百两的嫁妆现银,加起来也有一千两的价值,堪称大手笔。
新房这个最大头的嫁妆并没有摆在明面上折算在内,只有她们主仆二人知晓,否则必定会惊掉一地的下巴。
饶是这样,苏知娴为碧青准备的嫁妆也引来了阵阵惊叹,个个都夸她这个主子大度重情,对在她身边伺候的那几个大丫鬟更是羡慕地眼睛都直了。
府里的下人都明白,白翘等人同样身为五小姐身边的大丫鬟,做主子的不会厚此薄彼,将来她们出嫁时的嫁妆必定也会十分丰厚。
一时间,来苏知娴面前为家中子侄求娶白翘等人的管事、嬷嬷们更是层出不穷,个个都是在府里有头有脸的,让她烦不胜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