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闺逆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不倒先生
最后这个问题姜泓霜纠结了许久,最终给出的答案仍然是,不悔。
三个斩钉截铁的不悔,让关澈大为震动。在那一刻面对姜泓霜坚定深情的眼眸时,他的心中柔软一片。
关澈知晓,自己这辈子便是这个女子了。
既然对方认定了他,那他必定也不会辜负姜泓霜。
两人走出那扇门时,关澈为姜泓霜许下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诺言。
苏知娴听罢对姜泓霜的勇气十分佩服,在这个朝代,敢于挑战礼教,为自己的将来奋力一搏的女子实属凤毛麟角。
哪怕在现代社会,像她一样为了心中所爱而奋不顾身的女子也不多见了,更重要的是她心胸坦荡,哪怕被拒也不会心生怨恨,自怨自艾。
姜泓霜是幸运的,因为她有爱女(妹)成狂的父兄为她撑腰,所心仪的男子又是一个正人君子,二者缺一不可,否则赔上的何止是名声和姻缘,恐怕还有后半辈子的人生。
不过像她这样的女子终究是极少数,生活在这个朝代的女子,大多数还是要遵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安排,嫁给一个被指定的对象。
至于夫婿好坏,只能是全凭运气了。
新晋探花郎关澈在放榜之日,被护国将军府的姜家小魔王“掳走”的消息不胫而走,随后没两天便传出了关探花与姜泓霜不日即将定亲的消息,更是把那些人气得捶胸顿足,直言一朵好白菜被猪给拱了,暗中不知诅咒了多少回姜泓霜。
然而即便是这样,关家依然是门庭若市,上门拜访关澈的人依然是络绎不绝,连同之前消失不见的那些媒婆也重新活跃了起来,不仅有要为探花郎说媒的,苏家三位待字闺中的小姐的亲事也被重新提上了议程。
此前有关苏家触犯太岁,招惹邪祟的流言一夕之间不攻自破,相反坊间又多出了许多对苏家的溢美之词。
雪中送炭难,锦上添花易,人情冷暖,莫过如此。
这些事情苏知娴并不放在心上,她关心的是沈慕庭的殿试结果。
再次出人意料,在众人眼中学问平平的沈慕庭不仅金榜题名,更是成为了二甲第十一名进士,御赐庶吉士之身。
昔日的纨绔子弟,真正的脱胎换骨,一鸣惊人!
沈家大喜,一改往常低调作风,决定大摆宴席连庆三日,苏家当然也接到了请帖。
苏知娴考虑再三,还是随同父母和两位兄长一起去沈家参宴。
不过沈家那日来宾众多,据说连从前久不曾走动的一些族人和亲戚都开始恢复了往来,众目睽睽之下,苏知娴也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同沈慕庭说话。
最后还是托了他的嫡妹,沈八小姐,将自己准备的一份贺礼转交给了沈慕庭。
苏承夫妇今日来沈家的主要目的,则是试探沈家是否还有与苏家联姻的意愿。
毕竟如今沈慕庭已经是进士出身,与举人相比身份是大大不同了。
庶吉士相当于半只脚已经踏进了仕途,将来势必要入朝为官,而苏知娴不过是最低微的商女出身,哪怕她背后有一个探花郎的亲舅舅,但是对沈慕庭的仕途实则是弊大于利。
这几日,沈家门外也有众多媒人徘徊进出,几乎都是来为沈慕庭说亲的。
此一时,彼一时,苏承夫妇心里着实没底,国公夫人与沈二公子是否会反悔当日之事。
宴席那日人多口杂,两家人并不好当面提及此事,故而谁都没开口表态,但是国公夫人谢氏一如既往的热络态度,倒是叫苏家人吃了一颗定心丸。
沈慕庭虽然一直被四面八方的宾客缠得脱不了身,心中却一直惦记着苏知娴,两人虽未能见上面说上话,他还是想方设法地让胞妹沈钰祺给苏知娴带去了一封亲笔信。
信上只有短短的四个字:
等我,娶你!
他也担心那些上门说亲的媒人会让苏知娴起了误会,赶紧上表忠心。
苏知娴看罢微微一笑,心里说不上是什么滋味,但高兴是肯定有的。
看过书信之后,她就直接把它烧了毁尸灭迹。这种烫手的东西若是留着,将来保不齐哪天就要惹出祸端来。
苏家人高高兴兴地来,开开心心地回,就等着沈家派媒人上门提亲了。
原本家里也有意为关澈办一场登科宴,无奈关澈死活不同意。
随后只在府里与自家人吃了一顿好的略作庆贺,又在京城最繁华的酒楼包了几个雅间宴请恩师与同窗,便将此事揭过不提了。
毕竟他是关家人而非苏家人,如此光宗耀祖的大事确实不宜由苏家出头来办。
关澈决定回老家莱阴一趟,由族中出面办宴,并告知父母要与姜家结亲一事。待他从莱阴回京之时,便带上父母一起,共同商办关姜两家的亲事。
莱阴与京城相隔千里之外,来去需要月余时间,这也是他为何要将亲事放在一个月之后再下定的缘故。
在苏知娴认知的有限的熟人中,除了沈慕庭高中二甲进士之外,周缙也不负众望地登科及第,名次比沈慕庭还要高上三名,同样是御赐庶吉士之身。
威远侯府和沈家一样,大喜过望,同样决定在府中大摆宴席,宴请八方。
苏家与周家无旧,两府之间也无甚往来,自然没有这些人情关系,但苏家的三姑爷吕樵与周缙却是世交好友,登科宴当日便携带新婚不久的娇妻苏知娴上周家庆贺。
原本该是大喜的日子,但主人公周缙脸上却无甚喜色,眉间隐有忧愁。
酒过三巡,人走茶凉之际,喝得已经神智不清的周缙硬拉着吕樵不松手,非要对方留在其府中过夜。
吕樵推脱不过,又有心想要留下开
第九十章 打上门去
每次恩科过后,便是京城媒人最活跃的时候。
因着关澈高中探花之故,前来苏家说媒的人家本也不少,老太太和苏鼎母子正好也想趁着这个好机会,为苏知颖和苏知瑄说上一门好亲事。
然后不知为何,近来那些上门说亲的媒人态度却十分冷淡,全然不如之前热情,打量苏家几位小姐的目光也带着怪异的神色。
老太太不明就里,给几位媒人塞了不小的红包,这才打听到,原来近日外界传出了一些对苏家姑娘们不利的流言。
这股流言的根源主要还是出自苏知雅和苏知娴姐妹身上。
不知为何,当初田守望假冒他人欺诈骗婚一事又被旧事重提,然而这一次被攻讦的对象却是已经嫁作人妻的苏知雅。
外头都在传当初苏知雅必然与那真正的丁昊辰之间有些暧昧关系,否则那田守望为何不冒充旁人却偏偏要冒充那丁昊辰,分明是苏知雅与他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这才被人利用,毕竟空穴不来风。
当初田守望的诬蔑陷害,如今却被传成了事出有因,一个个言之凿凿,硬生生地把苏知雅说成了是一个不守妇道,贪慕虚荣的女子。
即使有大理寺判决的真相摆在面前,那些人还是视而不见,流言依旧猖獗,苏知雅被气得险些病倒,暗中不知哭了多少回。
好在夫家人都比较明理通达,没有为难与她,公婆和丈夫都对苏知雅给予了支持,但府里难免还是传出了一些闲话,让她这个刚嫁进来不久的二少夫人颜面尽失。
紧接着,又传出了一个论断,说是什么有其姐必有其妹,让这股莫名的妖风又从苏知雅那儿吹到了苏知娴头上。
先是将她和赵稷的那点芝麻陈谷子烂事扯出来再说一遍,然后又把她当初在吕家赏梅宴上的那段誓言拿出来说事。处处讥讽她是故作清高,实则欲擒故纵,一副狐媚子的做派,更是暗中指责她凭着一张好脸,在私下勾搭名门贵公子,行为十分不检点。
到最后这股流言就变成了苏家姑娘家教不堪,个个难等大雅之堂,导致苏家好不容易回暖的名声又再次一落千丈。
突如其来的流言来势汹汹,若是无人在背后推波助澜,打死苏知娴都不信。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有人在故意针对苏家姑娘,有意要毁了她们的名声。如今苏家几位待嫁的姑娘正在相看说亲,流言一出,自然吓退了不少人。
众人也觉得苏家姑娘们的姻缘可谓是命途多舛,几次起起落落,都未能修成正果,实在是有些邪门。
然后此事终究与他们无关,大多数人只是看个热闹罢了,苏家毕竟不是可以轻易得罪的人家,没必要因为嘴碎而招惹麻烦。
尽管流言疯传了几天之后,慢慢平息了下去,然而该听到的人都知道了,对苏家姐妹造成的伤害和对整个苏家的不良影响也已经形成了。
可以说,暗中散播流言的人,这个仇已经与苏家彻底结下了。
苏知娴不是被挨打了却不还手的人,这股恶气她若忍下了,那就不是她了。
无论如何,她也要找出幕后黑手,还以痛击。
这股恶意分明是冲着她和苏知雅两姐妹来的,但鉴于胞姐已经嫁人,且后期又有许多为苏知雅平反的言论抵消了之前的不良诋毁,对其影响倒不是很大,反而是自己的名声被越抹越黑了。
经过一番抽丝剥茧,苏知娴不由深深怀疑,苏知雅的事只是个烟幕弹,幕后之人的真正目标恐是自己,大有不将自己毁了不罢休的架势。
苏知娴简直郁闷地快要吐血。
这真的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自从掌管府中庶务以来,她已经许久不出门,未与人交际,更遑论得罪他人了,也不知是谁突然发了疯似地要对付自己。
苏知娴让麦冬派出了几个得力手下去帮她查探流言的出处,借助他如今的身份,许多商户都会给麦冬面子,一句令下,暗中帮忙的人不计其数。
沈慕庭那边更是被气得七窍生烟,他原本打算在登科宴之后,便请媒人上沈家提亲。结果因为去吏部报道之事耽误了几天,就突然闹出了这么大的幺蛾子。
倘若他在此时上门求娶,难免会落入他人口舌,坐实了苏知娴勾搭外男、行为不检的流言。
为着苏知娴的名声着想,也为着两人的亲事将来不必受他人诟病,沈慕庭只得暂缓提亲一事。只待查明真相,还她清白之后再上门求娶才更理直气壮,旁人也无法挑剔说道。
沈慕庭憋着一口誓要为小媳妇出头的气,在听到流言的当天便调动了老国公留给沈大公子的一支暗哨帮他查明真相。
也多亏了沈慕庭反应及时,手中的暗哨皆是受过专业培训的精锐,实非麦冬后来培养的那些杂牌军可比,前后不过花了五六天的功夫,便揪出了撒播流言的幕后黑手。
当看到案头上那沓薄薄的证据上,写着“威远侯夫人”五个大字的字样时,沈慕庭心头涌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怒气。
周缙对苏知娴的心思沈慕庭一直都看在眼里,威远侯夫人为何要费尽心思去毁掉苏知娴的名声,除了为着她的宝贝儿子周缙之外,还能是为啥
想必是威远侯夫人发现了周缙的小心思,为了断绝自家儿子的念想,这才对苏知娴痛下狠手,简直是岂有此理。
沈慕庭都快气疯了!
威远侯府的人管不住周缙的心,却拿一个无辜的苏知娴来撒气,为此甚至不惜毁掉她的清誉,实在是可恶至极。
见到自己放在心尖上的小媳妇被人如此欺辱,沈慕庭哪里还坐得住,当即在周缙回府的路上把人拦住,硬是以喝酒的名义将人拖进了附近的一家酒楼里,不由分说地给揍了一顿。
在沈慕庭看来,周缙就是罪魁祸首,不揍他一顿难消自己心头之恨。
周缙打小就文质彬彬,别说是跟人打架了,连脸红吵嘴的时候都没有过,又如何能是练家子沈慕庭的对手。
当他被周家的下人护着拉开时,已经挨了沈慕庭许多拳脚了。
周缙眼下的境况不太好,不仅被打得鼻青脸肿形象全无,心中更是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羞辱和难堪。
他在小厮的搀扶下,顶着一张青黑的脸,不失风度地质问沈慕庭。
“不知在下何曾得罪了沈二公子,你竟敢如此折辱于周某人。如若沈二公子今日不给在下一个交待,那我便上贵府去找国公大人讨个公道了。”
沈慕庭犹不解气地看着他:“怎么周小侯爷是还没断奶吗小辈之间争吵,打不过我你还要哭着回家找爹娘做主不成小侯爷莫非就这点本事”
周缙一向与人为善,风光霁月,哪里会是沈慕庭这般什么话都敢说的混不吝的对手,被他的话气得浑身发颤,差点就要呕出一口血来。
这简直就是明晃晃的羞辱!
“沈二公子究竟意欲何为你我之间到底有何纠葛,还请你今日划出个道来,周某人必定奉陪到底。”
周缙几乎是咬牙说出这番狠话,可见他真的是被沈慕庭激怒了。
沈慕庭凉凉看了他一眼,带着轻蔑的笑。
“周小侯爷,被人欺辱的滋味如何想必很不好受吧你不过是受了在下两句闲话罢了,便气得要与我拼命,那被你们威远侯府欺辱几乎要毁了名声的仇,又该怎么算”
周缙怔住,看着沈慕庭愤恨难平的脸,疑惑道:“沈二公子,你我之间是否有什么误会”
虽然沈慕庭是个混不吝,却不是个不讲道理之人,也不会无故去做得罪人的事。周缙深知,只要不惹到对方头上,沈慕庭平时还是比较好说话的一个人。
但对方今天把自己当作杀父仇人一般对待,这当中恐怕就不是误会那么简单,而是周家或者说自己无意间真的得罪了沈慕庭却不自知。
“没误会,打的就是你!”
沈慕庭恶声恶气道。
“你简直不可理喻。”
&nb
第九十一章 上门提亲
苏知娴上门敲打警告了一番威远侯夫人之后,便将流言一事抛诸脑后了。
她收了人家的封口费和补偿,就等同于私下了结此事,双方银货两讫,从此再无纠葛。
当然,若是威远侯夫人和周家再敢暗中使坏,那她保不齐就要闹得对方鸡犬不宁了。
到那时,苏知娴可是谁的情面都不会给了。
凭白得了十万两银子,苏知娴心里还是挺美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