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侯门闺逆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不倒先生

    在她看来名声这种东西,远没有拿到手里的好处实在。

    当然值得高兴的事情并非只这一件,小舅关澈的任职已经下来了。

    作为一甲第三名的探花郎,关澈毫无意外地上任翰林,担任了代正六品的翰林修撰一职。

    虽然前面加了个“代”字,但其实不过是走个吏部官员考核的过场罢了,半年之期一过,只要没人给关澈下绊子,他这个六品翰林修撰之位就会坐得稳稳当当的。

    周缙也入了翰林,职位与关澈相同,然而同为二甲第十一名庶吉士的沈慕庭,本也应该够资走进翰林院,却被吏部指派到了御史台,当了个从六品的侍御史。

    御史台乃是朝廷设置的监察机构,主要负责监察事务、弹劾官员、肃正纲纪,是个吃力不讨好又容易得罪人的清水衙门。

    御史台的官员个个以清流直臣自居,行事严谨迂直,一板一眼,就沈慕庭那个作天作地,老子谁也不服的性格,入了御史台,简直就是格格不入,不被那些老家伙磋磨就怪了。

    只怕届时三天一弹劾,五天一奏请,他这位从六品的侍御史搞不好连半年审核期都过不了,就要被打道回府了。

    可见开平帝是有多不待见沈家的人,偏偏就要给沈慕庭指了一个与他性情最不相契的地方当差,用心可见险恶。

    苏知娴并不清楚朝堂上的那些弯弯绕绕,但是听小舅这么一说,也明白了皇帝给沈慕庭安排的这门差事没安什么好心,对这个心胸狭窄的皇帝更没好感了。

    朝廷的委任状一下来,关澈就收拾了行装离京回莱阴处理私事,朝廷给了两个月的期限,一来一回时间正好足够。

    关澈一走,苏家又恢复了门口罗雀的状态,苏知娴却是高兴地多吃了两碗饭。

    总算是清静下来了,不然每天都要安排接待那些到访的宾客,快要把她这个新上任的“当家主母”给累瘫了。

    沈慕庭的委任状下来之后,他只摊开任命书看了几眼,便扔到一旁不管了。

    反正他早就知道落到自己头上的不会是什么好差事,去哪儿当差都无所谓。

    他如今最在意的一件事,便是该派遣媒人到沈家提亲了。

    提亲的第一步自然是要让媒人出面到女方家说亲,男女双方都同意这门亲事之后,两家便交换庚帖,合八字。

    若八字相合可结亲,那便找个黄道吉日由男方家前来下聘,两家正式小定,签下婚书,这门亲就算是订下了。

    定亲之后,双方再择个好日子成亲,一桩亲事就算是圆满完成了。

    国公夫人谢氏知道自家儿子心急娶媳妇,调笑了一番之后,便着人去请了京城有名的一位官媒上沈家说亲去了。

    这个时候男方是不便出面的,因为若是女方不同意结亲的话,男方在场只怕要失了颜面,于双方都难堪。只有女方应下结亲事宜,双方交换庚帖时,男方才需出面。

    听闻官媒是辅国公夫人亲自安排上门的,苏承夫妇当然是亲自接待,不敢怠慢。

    两家本就有结亲意向,是以,说亲一事进行地十分顺利。

    答应了沈家的求娶之后,苏承还封了那位官媒一百两的赏银,喜得那媒人在外头为苏知娴说了许多好话,倒是挽回了她的一些名声。

    没过两天,国公夫人谢氏便带着沈慕庭连同那位官媒,再次登门,与关氏交换了苏知娴的庚帖,随后要把二人的庚帖送入报国寺找大师合算八字。

    这会儿,苏承与关氏夫妇正陪同谢氏在落棠院的正堂说话品茶,苏知娴便带着沈慕庭在自家后花园瞎逛。

    看了看自己尚在发育的小身板,想想自己以后也是要有未婚夫的人了,苏知娴的心里不由一阵酸爽,这种感觉实在是难以形容。

    换作前世,这会儿她应该是名初一的女学生吧,如今却要订亲嫁人了,巨大的心里落差一时半会儿她还是转变不过来。

    沈慕庭倒是高兴地跟个傻子似的,站在她身旁一副故作矜持冷漠的样子,但嘴角一直往上翘,时不时地傻乐一声,整个人就跟个二愣子似的。

    苏知娴看他那傻样,心里的不甘和茫然陡然消散了许多,也跟着笑起来。

    “你是捡着金元宝了还是发大财了,一直咧着嘴傻乐什么呢”

    苏知娴轻轻踢了他一脚,调笑道。

    “没乐什么,就是心里高兴。”

    沈慕庭挠挠头,冲着她露出一口白牙,随即又是一个傻笑。

    真是没眼看。

    苏知娴嫌弃地翻了个白眼,嘴角却是弯出了一个愉悦的弧度。

    算了算了,虽然眼前这人跟自己的择偶标准相差甚远,但也很不错了。看在对方有成为忠犬的潜质上,她就“勉强”接受了他吧。

    “之前我同你说过,苏家可能招惹了大麻烦,得罪了大人物,你与我结亲,恐会拖累沈家,你真的不怕吗”

    沈慕庭的神情温柔且坚定,“管他什么牛鬼神蛇,来一个我杀一个,来一对我杀一双,断然不会叫人欺负了你们苏家去。”

    &nbs




第九十二章 提亲风波
    沈慕庭心里是这么想的,嘴上便也直接说出来了。

    苏知娴只是淡淡一笑,并未接话。

    年轻情热时,谁又不是山盟海誓,永不变心呢誓言和承诺这种东西听听就罢了,唯一能够证明深情不悔,忠贞不二的东西就是时间。

    一年,两年,五年,十年……深爱一个人不算什么难事,若能做到相爱一辈子,那才叫真正的本事。

    她答应了沈慕庭的求亲,就相当于给了对方一个机会,就看他能做到什么地步了。

    苏知娴向来是感恩图报之人,别人对我八分好,我便还以十分,沈慕庭若能做到他所承诺的“一世一生一双人”,她也绝不吝啬给出自己的真心。

    两人在苏家的后花园有说有笑,神态自然又透着一丝亲密,前来看见的苏承夫妇和国公夫人谢氏心中自是宽慰不已。

    两情相悦的亲事,总是要比因利结合的联姻要叫人更舒坦放心些。

    沈家母子呆得并不久,双方在交换庚帖之后,便皆大欢喜地拜别苏家众人,带着庚帖直接去报国寺找高僧测吉合算八字去了,竟是一刻也不愿耽搁。

    当日报国寺的高僧便为苏知娴与沈慕庭合了八字,卜出的是上上吉的卦象。

    “天作之合好姻缘,高官禄位一世昌,子孙兴旺家富贵,福禄双全万万年。”

    这当真是好的不能再好的大吉之相,喜得谢氏直接为报国寺添了三千两的香油钱。

    至于苏、沈两家定亲的日子,报国寺那边也给出了三个最近的黄道吉日供他们选择。

    因着五月中旬,是沈大公子与杨阁老家的孙女定亲的日子,沈慕庭不好越过兄长去,便将两家小定的日子订在了六月初七那日。

    距今还有一个半月的时间,倒是给了沈家充足的时间准备聘礼。

    既然两家已经合过八字,订好小定的日子,自然也就没必要再瞒着外界了。

    一时间,辅国公府的沈二公子与国子博士苏家的五小姐定亲一事,传得沸沸扬扬,尤其是消息在被两家人证实之后,更是引起了一片哗然。

    许多人都在暗骂沈慕庭色令智昏,好不容易考中了进士,大好前途在望,却要自降身份去求娶一个商户之女,尤其是名声还不太好的苏五小姐,简直是在自毁前程。

    这下众人更是认定了苏知娴是狐媚子的说法。

    不管外头如何纷纷扰扰,苏知娴与沈慕庭都不是会被他人看法左右的人,照样过着自己的小日子,随那些无聊的小人蹦跶去。

    辅国公沈榷却是气得在屋里摔了一个梅瓶,而后怒气冲冲去找发妻算账了。

    “长衍是我的嫡长子,将来是要承爵国公府的,他的亲事岂可草率为何儿子就要与人定亲了,我身为父亲却是不知谢氏,你究竟有没有把我这个丈夫放在眼里”

    儿子要定亲了,自己这个做父亲的却是最后一个才知晓的。妻子和儿子都不把自己当作一回事,沈榷确实是被气狠了。

    谢氏拨了拨手中的账册,抬起头极淡地看了一眼丈夫。

    “老爷别忘了,你这国公之位是怎么坐上的。辅国公的爵位将来是属于宗儿的,谁也没有资格与他争夺,哪怕是庭儿也不行。老爷日后不要再说这些莫须有的话了,免得影响了他们兄弟间的感情。”

    沈榷一时气梗,想到自己便宜捡来的爵位,一时间羞愤难当。

    别的府上为了一个爵位兄弟相残,打生打死的,偏偏自己的儿子唾手可得却又看不上,还要将它拱手让人,简直是混账。

    “爵位的事暂且不提,今日我来找你,就是要你出面去澄清外头那些流言。反正两家尚未签订婚书和下定,这门亲事就此作罢。”

    “无论如何,我都不会同意庭儿娶苏五小姐的。她不过是一个小门小户出身的商籍之女,即便有个当官的伯父和舅舅又如何,她的出身到底是低了些,如何能配得上我堂堂一等公府的嫡公子。”

    沈榷难得硬气一回,却是要摆严父的款,谢氏不由冷笑一声。

    “老爷不必在妾身面前摆谱,这事我说了不算,庭儿说了才算。老爷这话不如亲自去跟庭儿说,他那副犟脾气你也是知道的,我可说不动。”

    沈榷不由想起多年前,嫡子在他面前亲手把自己的小妾削成人彘的一幕,顿时毛骨悚然,好不容易攒起来的气势一下子就泄没了。

    对于自己的嫡长子,沈榷从前也是爱护有加的,可如今只剩下了又恨又怕又欣慰,总之是五味陈杂。

    “哼!我不管,反正此事是你与长衍闹出来的,需得尽快退还了庚帖,罢了这么亲事才是。回头再给庭儿寻一个门当户对的千金小姐,不能由着他胡来,以免耽误了大好前程。”

    沈榷认为自己是没错的,他所做一切都是为了儿子的将来和前途考虑。

    谢氏低头继续打理账册,爱搭不理道:“我是应了庭儿的请求,特意上苏家求娶的。他好不容易相中了一个姑娘,有了成家的心思。你若敢坏了他心心念念的亲事,别怪他将来不认你这位父亲。言尽于此,还请老爷考虑清楚再做决定。”

    沈榷气得满脸通红,却又无可奈何。

    换作别的父亲,还能以“不听话就不准承爵”的把柄做威胁,逼迫儿子答应老子的要求。

    可沈慕庭压根就没想要这个爵位,对他这个父亲也是无半点敬重和畏惧,反倒自己被他拿捏得死死的,连重话也不敢说一句。

    沈榷毫不怀疑,若他敢从中作梗,坏了儿子和苏五小姐的亲事,只



第九十三章 朝中生变
    谢氏蹙了蹙眉,仔细回想小姑子口中的那位程家七小姐,突然就变了脸色。

    “小姑子这是想埋汰谁呢那程家七小姐不就是去岁被退亲的那位吗你将她说给庭儿,又是置庭儿于何地”

    沈慧仪赶忙赔笑道:“虽是被退亲了,但错却不在七小姐身上。是那万家小子与他的表妹珠胎暗结,背信弃义在先,而后又倒打一耙,诬陷七小姐与人有私,实则是天大的冤枉。”

    接着沈慧怡又为程七小姐说了一箩筐的好话,直把她夸得天上有,地下无。

    话里话外的意思皆是,沈慕庭就算是娶一个被退过亲的高门嫡女,那也比商女出身的苏五小姐要强上百倍。

    谢氏冷笑一声,若非郡主大嫂手段通天,对各家内宅的情况摸得通透,她还真要被小姑子给哄骗过去了。

    “旁人不知,小姑子也当我这个嫂子好欺吗万家小子背信弃义是不假,可那程七小姐深夜与人私奔,后被关入程家庵堂禁足反思也是真吧你好歹也是庭儿的亲姑母,却帮着外人来算计坑害自家亲侄子,良心何安若是被老国公和老太君泉下得知,只怕真的要从棺材里跳出来找你算账。”

    沈慧仪大惊失色,万万没想到程家隐瞒至深的秘辛却被自家嫂子轻易得知。她刚想反驳否认,在看到谢氏嘴角那抹讥诮的笑容时,却生生止住了口。

    “我知道小姑子你在夫家的日子不容易,此行必定也是被逼而来,实属无奈,我谅解你的苦衷,此事只当你没提过,我没听过。小姑子回去之后,只需言明我苏沈两家结亲一事板上钉钉,无可变更,想来他们也不能因此再为难与你。”

    谢氏没有咄咄逼人,反而给了沈慧仪一个台阶下。

    不管对方是自愿还是被迫的,她始终都是沈慕庭的亲姑母,自己的小姑子,该留的脸面和情分还是得留。

    沈慧仪翕动着红唇,开了又合,合了又开,最终没再说出什么难听话。

    此事本就是她和程家人不占理,若闹将开来,丢脸的只会是他们,最后一脸铁青地离开了娘家。

    她是收了五房的好处,上门游说不假,然而她也是真心为着自家侄子的前途考虑。

    若是沈慕庭有了一个强硬的岳家做靠山,在朝堂上才能走得更远更轻松,将来才有望复苏辅国公府的荣光。

    而苏五小姐能帮上他什么忙凭她那点嫁妆吗沈家又不缺这点银子。

    沈慧仪怀着满身怨念走了,谢氏却是松了一口气。

    这些天不仅是自己的丈夫和小姑子连番来劝说她退亲,就连那些沈氏族老也相继出面干涉,个个都是打着为了儿子好的名义来劝说,弄得她是烦不胜烦。

    谢氏只希望一切顺顺利利的,让儿子早日抱得美人归。

    沈慕庭从母亲口中得知了此事,脸色阴沉地去了一趟沈氏宗亲,也不知他说了什么,总算将那些人打发走了,再也不敢来谢氏面前指手画脚。

    至此,苏、沈两家结亲一事造成的轰动慢慢平息了下去,虽偶有人谈及,但也不会那么不开眼地说难听话了。

    毕竟那些对苏五小姐出言不逊的人,可都是莫名奇妙地受了各种伤。不是骑马摔断了腿,就是游湖溺了水,甚至好端端地走在路上,也会被人套了麻袋暴捶一顿……

    总之,祸出口出。

    众人心知这都是沈慕庭的报复,可又找不到证据,只能吃了这个哑巴亏,但自那以后再也没有人敢说苏知娴的风言风语了。

    沈慕庭以未婚夫的身份,光明正大地为自己的未婚妻抱不平,谁又能指责他的不是呢即便闹上金銮殿,沈慕庭也是占理的。

    随着天气的逐渐炎热,江州、南江两地的水患传入京城,震惊了朝野上下。
1...3536373839...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