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闺逆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不倒先生
苏昭玥痛心疾首道,一副诚心忏悔的可怜模样。
“除此之外,兄长苏鼎为了巴结其上峰赵大人,暗中贿赂其金银无数,赵夫人在云州的许多店铺也是由我二哥苏承打理,每年为赵家赚取几十万两的纹银。赵家给予的回报,便是在回京之后,保送了民妇的大哥一个五品的京官。几位大人若不信的话,自可前去苏家搜查,民妇是在无意中知晓,他们之间的利益往来,都记在一本账册上,只要搜到那本账册上,自可证明民妇所言为真。”
苏昭玥跪在堂中,流着泪,神情哀戚地看着苏鼎:“大哥莫要责怪妹妹狠心,实在是你与二哥做得太错了,妹妹良心难安,兄长还是坦白交待,为我苏家后代积个福德吧。”
苏鼎嗤笑一声:“谁是你兄长,还请梁夫人不要乱认亲戚,胡乱攀咬。我苏家没有似你这等狼心狗肺之徒。”
说罢,苏鼎转身三位主审官拱手作揖,义正言辞道:“本官和胞弟早已与梁苏氏断绝兄妹关系,大理寺府衙内还存放着我三人的断亲文书,三位大人自可命人前去核实。下官与梁苏氏断亲之后,她一直怀恨在心,伺机报复。不仅收买外人造谣陷害我苏家女儿的名声,如今更是变本加利地构陷诬蔑朝廷命官,这等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恶妇所言,岂能当真还请三位大人明鉴,切莫被小人蒙蔽。”
大理寺卿韩大人点头应和:“苏国士所言确有其事,当初苏家姑娘被人陷害一事,正是本官亲自受理的,元凶正是这位梁苏氏。只不过当初由于苏老太爷求情,苏国士念在父亲的面子上,并未对其究责罢了。但卷宗还在府衙里存放着,那位从犯也尚在狱中服刑,两位大人若是想看的话,本官可以命人取来。”
刑部侍郎陶潜笑道:“既然有韩大人作证,本官与郝大人自是信的。如此说来,这梁苏氏的证词恐有夹私报复的嫌疑,不应采信。”
御史大夫正想开口,却被堂下突然发出的一声尖厉叫声打断。
“青天大老爷呀,苏昭玥这个毒妇的话你们可不能信啊。我儿与我梁家,就是被这个毒妇害成这样的啊,她才是真正该死之人。”
“放肆!公堂之上,何人胆敢喧哗”
有官差威呵道。
一位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老妇戴着镣铐,手脚并用地从犯人堆中爬了出来。
“民妇梁齐氏,乃是苏昭玥的婆母,有冤要诉。三位大人,您们是不知道这个女人有多狠毒啊,当初她屡次谋算陷害自家侄女不成,我儿得知之后,深以为耻,羞于和她为伍,但碍于两个孩子的情面上,并未休了这个毒妇,只是将她送到了一处田庄上静养思过。”
“可是苏昭玥她死性不改,在我儿妾室怀胎八月之际,竟命人在她的补汤中下了催产药,最后害得那母子二人一尸两命。我儿寒了心,本欲与这个毒妇和离,可她以死要挟,誓不答应,我儿怕家丑传扬出去之后,会影响家中小辈们的前程和姻缘,便暂且忍了下来。”
梁齐氏嚎哭不止,面上带着深深的悔意,骂道:“但那毒妇却丧尽天良地在我儿的吃食
第一百四十七章 搜查
被众人怒目而视,指着鼻子骂丧尽天良的苏昭玥,此时看着躺在冰冷的霜地上,没了呼吸的老太太,一脸地愣怔茫然,眼中透着不可置信的神色。
母亲死了是被她活生生气死的
怎么会这样
她恨的只是苏鼎与苏承,却从未真正对父母起过怨怼之心,她想报复的也不过是两位兄长罢了,可是却害死了自己的生母。
苏昭玥瘫坐在地上,脑子一片空白。
事情不该是这样的,事情怎么会变成这样
苏昭玥揪着胸口,心里一阵钝痛,不知不觉中已是泪流满面。
看到苏家人弄来担架,要把老太太抬走,意识到自己可能永远都见不到母亲,甚至都不能前去送她最后一程,苏昭玥突然哀从心起,大哭出声。
“娘啊……”
苏昭玥起身跌跌撞撞地跑向堂外,想看老太太最后一眼,身前一人却挡住了她的去路。
“滚!”
苏知娴满是杀气地说道,目露恨意。
苏昭玥被她狠厉冰冷的眼神吓倒,略带迟疑地止住了脚步。
随即眼露哀切,低声恳求道:“娴姐儿,让我见老太太最后一面吧。”
“我苏家人不需要你来猫哭耗子假慈悲,你害死了自己的生母,这辈子都活在地狱中忏悔去吧。我倒要看看,似你这般的人,天下间可还会有你的容身之地。若是有,那就是老天不开眼!苏昭玥,等着看你的报应!”
苏知娴冷声道,转身只留给她一个漠然的背影。
“苏昭玥,母亲因你而死,你休想再打扰她的英灵。回去之后,我会命人开宗祠,将你苏昭玥从我苏家除名驱逐,从今往后,你再也不得以我苏家女自居。我苏家莱阴一脉,与你老死不相往来,你最好改了这个苏姓,莫要让天下苏姓之人以你为耻。”
苏鼎双目通红,恶狠狠盯着苏昭玥,恨不得亲手掐死她。
他恨从前自己和胞弟太过心软,几次轻饶这个狠毒的女人,结果却放虎归山,为苏家招至如此横祸,还害死了母亲,他真是悔不当初。
“好!苏大人做得好,这种恶毒的女人就该除族,我呸!”
“黄蜂尾后针,最毒妇人心,颜某走南闯北,从未见过如此恶毒心狠的女人,苏家与梁家人真是倒霉,遇上如此煞星。”
“咱们得离着煞星远些,免得被她害咯……”
围观百姓纷纷对苏昭玥唾弃不已,避之不及,仿佛她是洪水猛兽。
“驱逐,除名……不配姓苏……呵呵呵……”
苏昭玥蓦然诡异大笑,而后像失了魂一般怔怔呆立当场。
看着围观百姓一个个对她破口大骂,厌恶鄙夷的样子,甚至有人朝她吐唾沫,让她这个毒妇赶紧去死……
苏昭玥心中只觉得一片茫然悲凉。
自己所求不过是想争口气罢了,想让苏鼎与苏承后悔当初对她那般无情,可如今却落得众叛亲离,举世唾弃的地步,这莫非就是自己的报应
或许苏知娴说得对,恐怕从今往后,这偌大的天下,再也无她苏昭玥的容身之地了。
苏昭玥深深看了一眼盖着白布被抬走的老太太,失魂落魄地往回走,直直跪在堂中,双眼空洞盯着地板,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公堂上的气氛一时间既沉重又诡异。
苏老太太当场吐血而亡,老太爷又惊怒之下昏厥过去了,苏家这边陷入了兵荒马乱之中,苏鼎哪还有心情与人对簿公堂。
他一心只想着尽快回府,安置好两位老人,操办母亲的身后事。
三位主审大人脸色严峻,面面相觑,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停还是该继续。
“两位大人,你们瞧,这事如今该如何是好”
案子才刚开审就状况频频,这让御史大夫脸色很难看。
“法外不乎人情,苏国士家中有丧,今日不宜再审,不如先让其回府安置老夫人遗体吧,过两日再传召问话也不迟。咱们先审赵大人收受贿赂,卖官鬻爵一案吧。”
陶潜沉吟片刻,想出了一个折中的法子道。
“陶大人所言有理,本官亦赞同此举,不知郝大人以为呢”
大理寺卿附和道。
“今日可以先放苏国士归家处理其母的后事,然而该办的还是得办,否则你我三人便有负皇恩。那苏昭玥既信誓旦旦地说苏家藏有苏鼎行贿贪赃的证据,咱们不如就派人去苏家搜一搜,万一他们趁机毁了证据,那我等就是办案不利了,回头恐乌纱难保。”
御史大夫低头思索了片刻说道,谁也没注意到他眼中闪过的一抹幽光。
陶潜和韩大人对视一眼,均点头应下。
他们有心想给苏家一点人情不假,但此案乃是皇上钦点三司会审,理当以办案为重。
“苏国士,念你母亲不幸病亡,我等商议之后,决定今日暂且对你网开一面,先放你回府办理老夫人的身后事,过两日再传召你重审此案。但为免被人诟病本官三人徇私包庇,刑部官差将随同你前去苏家搜查证据,你可有异议”
苏鼎一脸木然,心灰意冷地回道:“多谢几位大人开恩,下官自当遵命。”
说罢径自走向苏家的方向,离去的身影悲壮而苍凉,看得人直叹惋惜。
苏家人走了,来的时候齐齐整整的,走的时候却是哭声一片,愁云惨淡。
围观百姓有些也跟去苏家看热闹了,大部分的人还是选择留下来,关注此案的后续。
“娴姐儿,你和长衍去瑞春堂,把你祖母的事告知你父亲一声并接他回府吧。我先送老太太和老太爷回去。”
上马车前苏鼎交代道,这事如今满京城都知道,就算想瞒也瞒不住。
“嗯!”苏知娴逼退眼泪,沉声应道。
人死如灯灭,一切恩怨从此两消。
她以前是和老太太相看两相厌,但自从林氏出事,苏家由她掌家以来,老太太与她的关系已经缓和了许多,老人家虽然常犯糊涂,但也并非不知好歹之人。
苏承出事之后,老太太不顾身体老迈,尽心尽力照顾儿子,确实是慈母之心,苏知娴对这位祖母更是改观良多,待她也有五分真情。
如今老太太突然就这么去了,可以说是死不瞑目,苏知娴心里异常难受。
上了马车,苏知娴忍不住窝在沈慕庭怀里默默流泪。
自从上辈子父亲和母亲离世之后,她又再一次感受到了亲人离去的悲伤。
“对不起,我说要护好你家人的,却没能做到。”
 
第一百四十八章 入狱
不多时,关老太爷、老太爷,已经两位舅父舅母带着一众关家人也匆忙赶来帮忙打理老太太的身后事,关澈和姜泓霜也把小八小九从军事场上带了回来。
两兄弟回府之后,红着眼直奔老太太的厢房而去,不多会儿,里头便传出了两个小孩压抑的哭声。
关氏直到日暮时分才姗姗回府,看到苏家大门口挂着的白幡吓得险些跌倒。
“这是谁过世了”
她惊恐地看着门房问道。
苏家如今就苏承一个病号,关氏一想到自己马上就要成为寡妇了就眼前一黑。
门房抹着眼泪道:“是老太太过世了。”
关氏惊讶的同时,心里也不由大大松了口气。
“老太太身子一向康健,今日还陪着大老爷去刑部问话了,可是大老爷出事了”
随即关氏想到这个可能,心里又不免紧揪了起来。
门房把事情缘由一五一十地说了,关氏听闻是苏昭玥要害两个兄长,却把老太太给气死了,心里也是对她愤恨不已。
进了府之后,关氏正欲去福鹤堂探望老太爷和老太太,却被一脸阴沉的关老太太直接拉去了一旁的花厅。
“给我跪下!”
关老太太冷喝道。
关氏愕然:“娘,您这是干嘛”
“跪下!”
关老太太眼似寒冰,怒喝一声,吓得关氏花容失色,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你去哪了为何现在才回来”
关氏看着打扮精致的女儿冷声问道。
“女儿还能去哪自是去瑞春堂照顾夫君去了。”
关氏气呼呼道。
“撒谎!女婿早就回府了,是娴姐儿和外孙女婿接回来的。如今苏家正是危难时候,女婿也正要人照顾之际,你不在府里呆着,也没在瑞春堂,究竟去哪儿了”
关老太太厉声逼问。
关氏缩了缩脖子,眼神闪烁道:“女儿没说谎,去过瑞春堂之后我便去报国寺上香了。娘要是不信的话,可以找瑞春堂的伙计和报国寺的僧人问一问,他们总不会骗您吧。”
关老太太闻言神色和缓了一些,“胡闹!苏家眼下忙乱成这样,你不在府里帮衬着点,还去求什么佛拜什么神,不怕别人戳你脊梁骨吗”
关氏露出委屈的神情,“女儿在府里有什么用反正什么忙也帮不上,不是有娴姐儿管着庶务嘛,府中内外之事她一直都打理得很好,不需要别人操心。”
关老太太用食指点着她的脑门,恨铁不成钢地骂道:“府里的事你帮不上忙,那女婿呢你不留在他身边照顾他,成天往外瞎跑,成何体统”
关氏叫屈道:“女儿哪有乱跑,我是在照顾夫君之后,才去报国寺求佛上香的。最近家里发生了这么多事,女儿也是为了求个平安和安心,何曾有错”
话是这么说,但关氏根本不敢与母亲对视,怕她看出自己的心虚。
关老太太不耐道:“行了,行了,求神拜佛有什么用从今天起你就呆在家里好生帮忙料理你婆母的后事,报国寺不必再去了,若想求个安心,派丫鬟去添个香油钱,让寺里的僧人帮你上香也是一样的。”
关氏急道:“那怎么行这种事得自己做才虔诚,菩萨才会保佑,让别人代替那不就显得不诚心了吗只怕菩萨会怪罪的。”
关老太太冷冷地看了她一眼:“你若不想和苏昭玥一样被人骂不孝,尽管出府去,看我到时候不打断你的腿。”
关氏瑟缩着肩膀,不敢反驳,不甘不愿地应下。
她心里不免有些焦急,不能出府,若是因此耽误了太后娘娘的寿礼可怎么办
“起来吧,现在跟我去福鹤堂给你婆母殓妆,送她最后一程。我知道你婆母不喜你,你也不喜她,但如今她过世了,你好歹也要哭几声,哪怕是装也要给我装得伤心一些。”
关老太太见女儿脸上一点难过的神情也无,心里微寒,出言警告道。
关氏起身,心不在焉地答应了下来,母女俩便若无其事地离开了。
直至半夜,老太太的灵堂终于搭建好了,除了伤心刺激过度而无法起身的老太爷,以及尚在病中的苏承之外,苏家上下都来守灵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