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大明当崇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云中怪客

    张维贤浑身一震,喃喃的道:“谋逆之人罪当凌迟处死,后满门抄斩。”

    崇祯道:“倘若真要按照大明律处置,英国公府可就不存在了。河间王张玉、令祖张辅为大明战死疆场方才得




第二一四章 起兵反了!
    紫禁城中,崇祯正不厌其烦苦口婆心对张维贤晓以大义,妄图以和平的方式逼迫张维贤上交兵权,以解决困扰历代明皇多年的天子无实际军权的问题。

    与此同时,惶惶不可终日的张之极,却在一处秘密据点中接见了正被崇祯全天下通缉的张溥。

    按理说英国公府已经被禁军包围,张之极无论如何也走不出英国公府的,但是英国公府能够成为大明两百多年来的第一勋贵,又岂会不为自家准备后路

    于是张溥派卧底向张之极传递消息之后,张之极便通过早年英国公府挖好的密道逃离了出去。

    张之极虽然在张大奎政变一事中犯了糊涂,但他绝不是个蠢人,相反他还非常聪明,否则也不可能几十年来一直稳坐英国公世子之位。

    通过崇祯兴师动众派出禁军、东厂、锦衣卫将其父张维贤强请进宫的举动,张之极已经判断出他在张大奎政变事件中做的小动作已经被厂卫察觉。

    崇祯之所以强请张维贤进宫,很可能是跟英国公府摊牌,逼迫张维贤处置自己,并交出京营兵权。

    张之极牵涉谋逆之事,即使是用屁股想,也该明白这样的大罪处罚一定不会轻,轻则流放海外,重则一杯毒酒了账,对外就称自己染上急病猝死。

    无论是被病死还是被流放,这都是张之极无法接受的后果,毕竟他已经有五十岁了,且向来身体不佳,一旦流放海外,跟处死并没什么两样。

    所以当张之极接到张溥递来的消息时,他立马就逃出了英国公府。

    即使张之极明知张溥不安好心,跟他会面约谈无异于与虎谋皮,但形势败坏如斯,已经轮不到他作选择了。

    张之极便以身体不适回房歇息为由,带着一个心腹家将,通过英国公府的秘密通道,偷偷溜了出来。

    来到约好的一处秘密据点,果不其然,张溥正在其中等候着张之极。

    “堂堂的英国公府世子,如今看来却颇为狼狈啊,倘若令尊和崇祯谈妥条件,想必世子爷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了。”张溥看着狼狈不堪的张之极,戏谑笑道。

    张之极从秘密地道了偷溜出来,由于地道里面没有日常维护,以致于他在地道内沾染了满身灰尘泥巴,形象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哼!张天如,这次是你派人传信,约我来此相谈大事,为什么还要对我说这种讽刺话,我张之极虽然一时不慎做下了糊涂事,但我现在还是堂堂的英国公世子,可比你这个全天下通缉的要犯强多了。”张之极冷冷的道。

    看到张之极发怒,张溥倒是不再打趣他了,神色一正看着张之极,拱手道“世子爷,想必你已经非常清楚,形势对你非常不妙,你在张大奎政变事件中留下的马脚,已经被厂卫抓到,崇祯得知你做下的事情之后大为惊喜,如今正拿着这个把柄要挟令尊,逼迫令尊处置你并交出京营兵权呢。”

    张之极闻言心中一突,他也正是因为担心此事,所以才急急忙忙从英国公府里逃出来,和张溥会面。

    只是在张溥面前他不想堕了英国公府的威风,眼睛一寒捋着胡须冷笑道“要挟家严处置本世子并京营兵权凭崇祯也配!

    本世子向来深得家严喜爱,且京营兵权又是我英国公府安身立命的根本,家严无论如何也不会交给崇祯的。”

    其实这话张之极说出来自己也不相信,只是中二病发作死要面子罢了。

    张溥何等精明,岂能听不出来张之极



第二一五章 紧锣密鼓
    张之极虽然已经动心,却不无担忧的道:“我虽为英国公世子,但威望却没有家严这般大,如何能令京营上下归心,跟随本世子走上谋反之路”



    “哈哈哈!”张溥大笑道:“世子爷却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了,令尊不还在皇宫吗,只要世子爷跟京营将士说令尊已经被崇祯害了,以英国公府两百年来京营中的偌大影响力,京营将士必群情激奋,反了崇祯为令尊复仇的。”



    “什么!”张之极大惊失色道:“你叫我弑父不行不行,此事我是万万不会做的!”



    为了活下去,张之极起兵造反弑杀崇祯根本毫无压力,可若去弑父,那他就是一个弑君又弑父的背德小人,即使造反成功,也会被万世唾骂的,这样的后果,他承担不起。



    “世子爷多虑了,在下并非让世子爷弑父。”张溥摇头失笑道:“想必世子爷已然明白,在下是福王府的人,以福王府在皇宫留下的人脉,于皇宫中劫持令尊并非难事。



    只要把令尊保护起来,世子爷便大可以为父报仇为名,登高一呼,号召京营将士反了崇祯。



    而且世子爷莫要忘了,张大奎政变事件中,掌有京营部分兵权的丰城侯、宁远侯、镇远侯等也留下了手尾,只要联络丰城侯、宁远侯、镇远侯一同举事,又何愁大事不成呢”



    对啊!老子并非孤单一人呀,崇祯倒行逆施,京城对他不满的勋贵多了去了,以自己英国公世子的身份,肯定能联络一大批勋贵武将,一同造崇祯的反的。



    张之极眼睛大亮,一反之前的患得患失,自信果决重新回到他的身上,他拱拱手向张溥诚恳的道:“天如兄当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于本世子而言,不啻于救命之恩啊!这个恩情本世子领了,可不知天如兄如此苦心为本世子谋划,又所为何求呢”



    张溥笑道:“明人不说暗话,世子爷联络诸位勋贵一同起事,虽然军力雄厚,但还缺了大义名分,即使事成,也会令得天下板荡不安,九镇边军甚至有可能会群起攻之。



    可若是推翻崇祯暴政之后,世子爷和诸位勋贵再联名推举福王世子登基为帝,那便天下立安,九镇边军也会听从福王世子号令的。



    如此,天下安顿,世子爷顺利继承英国公爵位,京营兵权仍然在英国公掌握之中,一切不都是回到正轨了吗”



    张之极点点头,诚心正意道:“很好,就这么说定了。推翻崇祯之后,本世子必号召各方,迎立福王世子为帝。”



    “哈哈哈!”张溥闻言,畅快地大笑了起来。



    ……



    虽然张之极离家之时只带了一名家将,但英国公府在京城经营两百多年,能量自然不可等闲视之。



    大隐隐于市,一处热闹的茶楼中,张之极、丰城侯李承祚、宁远侯刘世安、镇远侯顾名武以及十多位武将齐聚一堂。



    看到这么多人给英国公府脸面齐齐赶来赴会,张之极掩藏不住喜色,热情的道:“好好好,诸位都来齐了,大事可成矣!”



    一名武将闻言脸色一变,问道:“大事敢问世子爷,欲做何大事”



    张之极目光从李承祚、刘世安、顾名武等十多人身上一一扫过,一字一顿,缓缓的道:“本世子欲尽起大军,即刻起兵,为父报仇,清君侧,除阉宦,解救大明于危难!”



    “什么!”



    “你欲造反”





第二一六章 张之极遇刺
    【妈蛋,标题取错了,应为张维贤遇刺】

    京营虽名为京营,但大部并未驻扎在京城内,而是驻扎在京城北郊,驻扎地称北郊大营,又称北大营。

    此时北大营偌大的校场之上,张大奎把银子堆成银山的一幕再次重现,只是相比张大奎扣扣搜搜拿出的二十万两,英国公世子、丰城侯、宁远侯、镇远侯无疑要大方十倍还多,竟搬出了三百万两来收买军心。

    三百万两纹银堆成的银山,白花花的银子与天上落下的雪花交相辉映,分外震撼人心。

    这三百万两,一半是由张溥背后的福王所出,另外一半则是英国公世子和三位侯爷平摊,每一家都下了血本了。

    南边校场上只稀稀疏疏站立着大约两万兵卒,显然张之极等人有些失算了,京营虽然号称三十万大军,但大明军队吃空饷的情况特别严重,实际上京营总兵力只有十三万,连满额的一半都不到。

    而且张大奎才刚刚发动过一次兵变,京城内的京营部队都被看管了起来,无法和城外的北大营部队汇合;再加上此时正值春节期间,京营大部分军士都放假归家了,留守北大营的部队自然就更少了。

    看着南边校场上仅仅聚齐了两万军士,且军士们皆衣衫褴褛、面黄肌瘦,张之极的脸色自然好看不到哪里去。

    丰城侯李承祚安慰道:“世子爷不必担忧,虽然京营才聚齐了两万人,但世子爷账下有两千家丁,本侯和宁远侯、镇远侯各有一千家丁,加起来就有五千家丁了。”

    张之极摇摇头道:“即使有五千家丁,加上两万京营,也不过是两万五千兵马而已。我英国公府和三大侯府联手,聚集的兵力仅仅比张大奎多一万,这叫本世子如何甘心”

    李承祚笑道:“世子爷还未掌过军,可能还不清楚家丁在大明军队中的意义。

    众所周知,大明军队是由天下各地的卫所军组成的,可时至今日,常规的卫所军已不堪战,主要战力唯有依靠只听命于将领军头的家丁。

    当年戚家军何其强大,但主要战力仅靠戚继光手下的三千家丁而已,而英国公府在大明屹立两百多年,三大侯府也是百年勋贵,想必战力是不会逊色于戚继光手下那三千家丁的。”

    宁远侯刘世安点头笑道:“然也,兵贵精不贵多,别看北大营有两万军卒,可当真面对面厮杀起来,我等账下的五千家丁只需半个时辰,便足以将他们击溃。”

    张之极点点头,可随后又不解的道:“既然我等账下的五千家丁就有如此战力,为何还要花两百万两冤枉钱去收买两万废物”

    虽然张溥身后的福王府拿出了一百五十万两军饷,但英国公府和三大侯府也拿出了一百五十万两纹银,单单英国公府就拿出了五十万两,这对于早已把英国公府视为己有的张之极来说,还是颇感肉疼的。

    倘若真如李承祚、刘世安所言,攻下皇城只需要五千家丁就足矣,那张之极宁愿把福王府出的一百五十五两军饷拿出一百万两来,给五千家丁每人发两百两。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省下一百五十万两军饷,还能贪污福王府五十万两呢。

    李承祚摇摇头道:“两万京营虽然战力不佳,但拿来唬人还是不错的,毕竟京城那么大,五千家丁是不可能将整个京城控制住的,可有了两万京营,就能震住京营各方势力。”

    张之极听闻此言,终于恍然大悟,明白五千家丁是主力,专门用来攻坚的,而两万京营可以起到辅助的作用,两者缺一不可



第二一七章 马车建功
    “保护老爷!”

    车夫看到城门楼上,一个长得跟铁塔一般高大的壮汉正一锤子砸在三弓床弩的机括上,如同标枪大小的三支弩箭呼啸着飞向了马车车厢。

    车夫身家性命皆与英国公府息息相连,高呼一声示警后,便毫不犹豫的返身冲入车厢之内,意图用自己肥硕的身体挡住弩箭。

    听到车夫惊恐的喊声,跟随张维贤入宫的四名家纷纷拔出长刀,护住车厢疯狂舞动,准备将弩箭格挡下来。

    但三弓床弩又名八牛弩,顾名思义,形容此弩有八牛之力,又岂是家将们能够格挡得住的

    弩箭呼啸着飞向了挡在车厢前面的几个家将,两个家将没有躲开,被弩箭射落马下,生生的钉在地上,另一只弩箭虽然被家将挥动长刀格挡住了,但那名家将也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

    弩箭在长刀格挡之下,贴着马车带着风声钉在一个巨大的水缸里面,“哐啷”一声,当场便把大水缸轰得粉碎,缸里面的水倾斜而出,流了一地。

    而那名英勇的家将,虽然长刀格挡住了弩箭,可手臂在弩箭的巨大力量拉扯下,当场便直接扭断了,家将亦是连人带马,倒在地面上,身体如受雷击,五脏六腑皆移了位,肯定活不成了。

    突逢惊变,皇宫大内无数的人影从四面八方里冲了过来,向着城门楼蜂拥而去,不料那铁塔巨汉竟视若无睹,又是一锤砸在八牛弩机括上,又是三支弩箭飞了过去,目标直指马车车厢。

    仅存的家将虽然明知上去必死无疑,但还是勇敢地打马冲了上去,意图用自己的身体挡住弩箭,但这不过是螳臂当车罢了,一支弩箭射穿他的身体,再贯穿屁股下的骏马,竟连人带马,直接钉在地上。

    奉命护送张维贤回府的卢九德眼看英国公府四大家将已经全军覆没,再无人上去保护张维贤,只觉得遍体生寒,不禁喊道:“快挡下来!”

    可卢九德身边的大内侍卫毕竟不是英国公府家将,冲上去阻挡八牛弩发射的弩箭只是自寻死路,他们是决计不会牺牲自己去保护英国公的。

    说时迟那时快,卢九德大喝一声,可身边的大内侍卫却装傻充愣指挥不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两支弩箭往张之极的马车飞去。

    “不……”

    卢九德惊恐喊道,他深深明白,张维贤什么时候死,死在什么地方,都可以。

    可偏偏就不能在这个时候死,而且还死在皇宫之内。

    张维贤一旦在这个时候死在皇宫内,这个京城可要变天了,会有无数的人人头落地。

    而卢九德作为护送张维贤回府的直接责任者,即使皇上再怎么宠信他,也必须拿他的人头给世人一个交代。

    此时天色已经微微黯淡下来,卢九德一动不动地看着那两支弩箭射中车厢,只感觉一阵天旋地转,连血液都停止了流动。

    城门楼上,看着无数人举刀向自己冲杀而来,铁塔壮汉嘿嘿一笑,视若无睹。

    他本就是一个死士,只要完成刺杀张维贤的任务,即使身死,家人也会得到妥善的安置,一生衣食无忧。

    所以铁塔壮汉根本就不怕死,他带着笑意,咬破了口中暗藏的毒药,坦然赴死。

    然而下一霎那!

    “当!”、“当!”连声,只见到两支弩箭呼啸着射中马车车厢,却并未如所有人预料那般,直接将马车贯穿,将里面的张维贤射死,而是在发出金属碰撞的声音后,就无力的弹向两边,掉落地上。

    “不可能!”铁塔壮汉大叫一声,眼里满是不可置信和大失所望。

    如果不是他射出的弩箭曾经射杀了英国公府四大家



第二一八章 父子至亲,兵戎相见
    当崇祯告知张维贤,他儿子张之极和丰城侯、宁远侯、镇远侯狼狈为奸,以替他报仇为名,打出清君侧诛阉贼的旗号发动政变时,张维贤再次出离了愤怒。

    麻辣隔壁的!

    你个畜生,看来你是非要害死你老子才甘心啊!

    老子当年为什么不把你射到墙上去
1...5051525354...8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