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大明当崇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云中怪客
 
第二二二章 倒戈!
随着英国公府的两千家丁临阵倒戈,两万京营在四卫营的包围下跪地乞降,转眼间,丰城侯、宁远侯、镇远侯只剩下三千家丁部将,孤立无援。
此时丰城侯、宁远侯、镇远侯皆面色苍白,哪里还有先前接连攻破内城、皇城城门,兵临紫禁城的那种意气风发。
宁远侯颤声道:“丰城侯,怎么办我们被包围了!”
丰城侯咬牙冷哼一声道:“四卫营只有六千人而已,我们还没有败,只要杀了张维贤那老匹夫,两万京营必定跟随我们攻入紫禁城,胜利还是属于我们的!”
状若疯狂的镇远侯喝道:“人死鸟朝天,不死万万年。传令大军,给本侯杀,杀敌一人即赏银百两!”
丰城侯、宁远侯、镇远侯显然非常明白自己的处境,以他们的罪过,即使投降也得不到崇祯的宽大处理,于是他们干脆破罐子破摔,临死也要拉着所有人玉石俱焚。
诚然,虽然四卫营仅有六千铁骑,但明眼人都能够看出叛军已经到了绝境,即使他们能杀透英国公府的两千家丁,两万京营也再次成为墙头草,跟随他们一起造反。
但四卫营铁骑绝非用数量来衡量战力的,在承天门广场这种毫无遮掩的开阔地,骑兵天生就拥有压倒一切的优势。
一旦开战,叛军除了被四卫营铁骑碾压成渣,绝无第二种结果。
更不用说紫禁城和皇城的城门楼上,还有数千禁军已经张弓搭箭,只要一声令下,便有无数箭矢如雨落下,叛军连躲藏的地方都找不到。
丰城侯、宁远侯、镇远侯手下的三千家丁不是傻瓜,这种形势还要反抗无异于自寻死路,虽然他们身为侯府家丁,是该对三位侯爷唯命是从的,但事关自己满门老小的性命,几乎所有人都迟疑起来了,并未在三位侯爷的巨额悬赏下,向英国公府的家丁部队发起进攻。
“你们……”丰城侯看着不为所动的家丁部将,脸色唰地一下变得无比惨白。
“你们……你们为何不听号令”镇远侯不敢置信,平日里从来就对他忠心耿耿的家丁部队,竟然对他的命令无动于衷。
张维贤迈开了脚步,向着丰城侯等人缓缓走来:“尔等要拉着所有人一起死,还以为三千家丁都是石头做的吗他们也是人,他们也有自己的思想,他们想活下去!”
“我,我……”丰城侯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恼羞成怒下,满脸皆是狰狞之色,冷冷道:“你以为自己有什么了不起的你要做崇祯的忠臣,那就是弃我等勋贵于不顾。
你亲手杀了自己儿子又有什么用你为崇祯平定此次叛乱又有什么好处等着吧,崇祯一旦拿下京营兵权,便是狡兔死走狗烹的时候,你这条老狗绝不会有好下场的!”
张维贤悲哀地摇了摇头:“到了这个时候尔等还冥顽不灵,尔等不但背叛了大明,背叛了皇上,更背叛了祖宗!
尔等先祖百战余生,为大明立下无数军功,方才得到明皇敕封,为子孙后代打下了偌大的基业,可却因为尔等的叛乱谋反,尔等先祖不但蒙羞九泉,更是绝了家族的香火。
尔等自缚手脚投降吧,看在同为勋贵一脉的份上,本公可以为尔等家族求情,请求皇上只处置尔等死罪便罢了,且饶尔等九族一命。”
“哈哈哈!”丰城侯突然大笑道:“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自来,老狗,如果你不自己作死主动走到我们面前来,我等杀你还真没什么机会。
可现在三千人马便在我等身侧,你身边又有几人老狗,你想劝降我等,我劝你还是乖乖束手就擒,跟随我等一起打下紫禁城,或者我等还能留你一条狗命
第二二三章 捷报传来,如释重负
朱由检站在乾清宫门口处,目光向着远处城门方向望了过去,只听到前方一阵喊杀声隐约传来,令得他心中不由为之一跳。
朱由检毕竟不是神,虽然他已经做好了堪称完美的部署,但兵凶战危,任何意外情况都有可能出现,他心里对承天门广场中的战局,还是颇为牵挂的。
不一会儿,喊杀声很快就平息下去,朱由检突然抓住王承恩的手臂,问答:“王大伴,你说英国公他们那里是不是已经平定了叛乱,将张之极、李承祚、刘世安、顾名武等逆贼诛杀殆尽”
王承恩手臂被崇祯抓得生疼,却不敢露出痛苦之色,反而还要装作淡然模样,安慰朱由检道:“英国公老而弥坚,陛下应对英国公满怀信心才对。
即使英国公老猫烧须,阴沟里翻船,可陛下手里不是还有四卫营六千铁骑可以挽尊吗,何况陛下还于城门楼上安排了数千弓箭手。
有这两张底牌,区区数万乌合之众又怎么翻得起浪来”
朱由检重重地点了点头,似乎也在安慰自己:“是啊,区区叛军只是一群乌合之众,量他们也翻不起大风大浪。
朕只是没想到,前两天才刚刚平定了张大奎之乱,竟然又有人敢在这个时候再次发动叛乱,说实话,刚刚听到张之极攻破内城消息时,朕还是颇为担心的。”
不得不说,朱由检正旦大朝会上罢黜百官的举动还是过于莽撞了,当时他并未掌握京营兵权,他能拿得出手的即战力,充其量也就一个四卫营罢了。
而且当时四卫营还未出战过,战力如何还得打上一个问号,在这种情况下便与东林党撕破脸皮,朱由检怎么看都像是脑袋被门夹了。
幸运的是,四卫营没有令他失望,对得起他花费数百万两纹银的巨额投入,首次出战便仅以五十五人伤亡的代价,全歼一万五千叛军。
想到四卫营铁骑的恐怖战力,朱由检心中不由安定了些。
朱由检之前原本以为,只要搞定了张维贤,京营就该稳
稳稳当当当地收入囊中,自己成为继太祖、成祖之后,第三位实掌兵权的大明天子。
但是张之极发起的叛乱险些便击破了他的美梦,好在对方刺杀张维贤的阴谋被自己临时赏赐给他的一架马车给破坏了,否则没了大义名分,即使四卫营战力无双,在敌众我寡的情势下,难保会被对方给车翻。
如今对方刺杀张维贤的阴谋事败,朱由检又顺势把平叛任务交给张维贤,想必以张维贤在京营中的巨大威望,即使不能说服英国公府两千家丁以及两万京营临阵倒戈,也能破了叛军的大义名分,叫叛军阵脚大乱吧。
叛军一旦阵脚大乱,又面对着武装到牙齿的四卫营铁骑,怎么看都是必败之局。
就在朱由检为前线战事而患得患失之际,远处一道身影飞速奔来,远远便高呼道:“陛下!叛乱定矣!”
朱由检闻言大喜,连忙向前走了几步,急道:“快快道来。”
报捷之人兴奋的道:“回陛下,张之极等逆贼率数万叛军兵临紫禁城下,英国公奉命平叛,一出现在两军阵前便令得叛军阵脚大乱。
英国公趁叛军阵脚大乱之际,独闯叛军阵营,怒斥张之极等逆贼,张之极冥顽不灵,英国公大义灭亲,阵斩逆贼张之极,英国公府两千家丁随即倒戈。
李承祚、刘世安、顾名武等一众叛军高层仍负隅顽抗,四卫营铁骑随即出现,震破逆贼之胆,两万京营叛军纷纷争相乞降。
英国公趁势宣扬陛下宽大叛军旨意,逆贼李承祚、刘世安、顾名武账下三千家丁摄于陛下天威,反戈一击,将李承祚、刘世安、顾名武砍成肉酱,叛乱至此定矣!”
&nbs
第二二四章 秋后算账
翌日清晨,在经过了厂卫的一番抄家抓人之后,熙熙攘攘的京城终于恢复了平静。
昨日叛军接连攻入外城、内城,乃至皇城的消息传开之后,虽然老百姓已经有了前几天张大奎之乱的前车之鉴,但本次张之极之乱的阵势,可比张大奎之乱声势浩大得多,老百姓对此还是颇为担忧的。
宁为太平犬,不为乱离人,自古以来,可能老百姓才是最为厌恶战争的群体吧。
细数自古以来的战争,往往战场上士兵死个十万人,那么老百姓就会死上一百万;士兵死个几十万,老百姓就会死上几千万。
中国古代每逢一次乱世,人口都会大幅度下降,任何战争对于老百姓来说都是一场灾难。
可这次京营发动的两次叛乱,却着实让京城百姓大感意外,叛军攻入京城之后,除了一些地痞泼皮趁乱打劫被五城兵马司当场格杀之外,良家百姓几乎没有任何伤亡。
当然了,京城百姓之所以毫发无损,并非叛军是不拿群众一根线的仁义之师,而是崇祯没有采取步步为营,步步阻击的策略,直接就放开了四九城的大门,任由叛军如入无人之境,直接兵临紫禁城下,然后在承天门广场一战定乾坤。
崇祯之所以那样做,除了自信四卫营铁骑有实力镇压叛军外,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避免在京城展开巷战,以免伤及百姓。
从结果来看,崇祯目的达到了,以致于京城百姓几乎没什么感觉,两次叛乱便迅速结束了。
京城百姓提心吊胆了一夜,可却是白白担心了,当第二天天色蒙蒙发亮的时候,五城兵马司的巡检队伍便提着个大喇叭,高声喊道:“奉天子令,晓瑜各方臣民,叛乱已被平定,解除戒严……”
虽然不明白巡检的声音为何这般宏大,但是听到叛乱已被平定的消息,京城百姓还是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自从进入崇祯元年以来,虽然短短几天内便发生了两次叛乱,但每次叛乱皆被天子以迅雷不急掩耳之势扑灭,老百姓习以为常的同时,对崇祯的信心反而增强了。
从这两次叛乱可以看出,崇祯施政还比较稚嫩,不懂得平衡朝堂上的各方利益,以致于各方矛盾迅速激化,叛乱接连发生。
但从好的一方面看,亦同样说明崇祯用兵如神,有足够的武力保卫四方臣民,反倒让京城百姓安心了不少,对崇祯更加拥戴了。
而且据朝中一些可靠的消息称,崇祯已经下达旨意,命天下官府永不加赋,虽然这个消息还未官宣,但也给了老百姓更多的期待。
……
今天是大年初六,按照崇祯制定的朝会召开时间,本不该召开朝会的,但接连的两次叛乱,崇祯认为理应召开一次朝会,以安定各方人心。
这一次朝会,基本上有资格入朝的官员都来了,但朝堂之上,还是显得有些稀稀落落,这无疑是崇祯于正旦大朝会里罢黜百官的后遗症。
虽然在正旦大朝会中,崇祯当场就任命了温体仁为东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命他迅速展开工作,对有资格升迁的官员进行考察,以补上崇祯罢黜百官后的空缺。
但京城连日来的叛乱,令得吏部只能关门闭户,温体仁自然无法开展工作,以致于空缺的百官一时之间还无人填补。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曾经被崇祯明旨罢黜的前东阁大学士钱谦益,居然又重新出现在朝堂之上,只是身上穿戴的朝服由之前的从一品,降为了正三品。
虽然品级已经连降了三级,但相比之前连降九级,无疑已经好上太多。
第二二五 当朝格杀
,
无怪乎朝臣们一脸懵逼,皆因崇祯处置的实在太狠了,李承祚、刘世安、顾名武、张大奎、张功灿、黄德彪等叛军首脑且先不提,跟这些叛军首脑沾亲带故的武勋世家,同样在诛杀九族之列。
如果当真按照崇祯旨意处置叛贼,受两次叛乱牵连处死的人口将在一万以上,几乎可以和动辄处死数万人的明初四大案相提并论了。
一个个名声显赫的勋贵,一家家崛起超过百年的世家,要么满门抄斩九族一体灭绝,要么流放至天涯海角,族人被贬为奴。
崇祯的严厉处置,终于让朝堂上的大臣们清醒地认识到,经过两次政变初步掌握京营兵权的崇祯,羽翼已丰,不再是任由大臣们糊弄的少年郎,而是杀伐果决,一言可断人生死的强势天子!
脑子经过十多个呼吸的凝固后,一些勋贵武将终于反应过来了,作为武勋集团一员,家族之间自然少不得联姻一番,以壮大自家势力。
可原本以为是强强联合的联姻之举,而今却成为一张催命符,按照崇祯的旨意,他们身为丰城侯、宁远侯、镇远侯等逆贼的姻族,岂不是也在九族一体诛杀之列!
“扑通扑通……”
惨遭牵连的一些武勋想通之后,当即向崇祯跪了下来,痛哭哀求,甚至不惜和参与联姻的子女断绝关系,以作切割。
“陛下饶命啊!我孙家虽然与逆贼刘世安有联姻之亲,但刘世安之子常有虐待妻妾之举,微臣之女不堪虐待,已经着手办理和离手续,从此和逆贼家族再无瓜葛了呀!”
“陛下明鉴,赵慧乔不守妇道,与李承祚之子李中基私定终身,微臣早已在族谱之中除去赵慧乔之名,与我赵家没有任何关系!”
“陛下冤枉啊!我家明兰何辜,只因一次偶然,前往天宁寺上香,却不幸被顾名武之子顾廷烨觊觎美色,被其坏了名节,这才不得已嫁入顾家,我家与顾家非但无亲,反而有夺女大仇呀!”
崇祯听到这些姻亲武勋的胡搅蛮缠,不耐烦的挥挥手道:“来人啊,将这些逆贼拖下去,斩了!”
崇祯要杀这些跟李承祚、刘世安等叛军首脑有瓜葛的姻亲武勋,还真不是枉杀无辜,他已经派遣厂卫调查过了,这些武勋世家大多作恶多端,常有为非作歹之举。
崇祯下令将他们全杀了当有会殃及一两个无辜,但隔一个杀一个,必定还有许多漏网之鱼。
在两次叛乱中,他们作为叛军首脑沾亲带故的姻亲家族,虽然没有亲自参与叛乱,但为叛军传递消息,甚至里应外合给叛军大开方便之门,几乎每家都在做。
殿前的大汉将军听到崇祯的旨意,当即走入殿内,欲将这些胡搅蛮缠的武勋拖拽出去,斩首示众。
不过这些武勋虽然带兵打仗大都是酒囊饭袋,但身为武勋,自然也有一些家传功夫的。
他们都非常明白,一旦被大汉将军拖拽出去,等候他们的便是身死族灭的下场,是以他们全都拼了命地挣扎。
而大汉将军们虽然武力比武勋强得多,但还顾忌着武勋以往的显赫身份,动起手来不敢使用全力,是以大汉将军们一时之间竟奈何他们不得,形成了僵局。
“皇上饶命啊!”
“皇上且听微臣分说……”
武勋们一边挣扎一边大叫,在他们的胡搅蛮缠下,朝堂犹如市井一般,杂乱无章,毫无秩序可言。
崇祯看到更加不耐烦了,怒道:“好好好,到了这种地步尔等还要跟朕纠缠不休是吧,老虎不发威,你还当朕是病猫不成大汉将军听令,不必将他们拖下去了,可将他们就地格杀!”
大汉将军们闻言,当即兴奋的道:“遵旨!”
说实话,大汉将军们早就对武勋们的胡搅蛮缠不耐烦了,只是顾及他们以往高贵的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