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大明当崇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云中怪客
听到徐应元还在卖关子,崇祯不悦道:“你就直说吧,到底抄没了多少银子”
看到崇祯不耐烦了,徐应元自然不敢再作死,直言道:“回禀陛下,小人此次抄没乱臣贼子之家产,一共抄没了一千四十八万两纹银!”
“什么,竟然超过了一千万两!”
听到这个数字,朱由检惊得豁然起身,连身后的椅子被带倒了也未察觉,脸色竟开始变幻莫测起来,他的面色先是一阵惊喜,继而又是一阵怒不可遏,最后化作一片悲天悯人。
旁人看着崇祯的脸色觉得摸不着头脑,可细究起来,其实朱由检的心路历程并不复杂。
朱由检听闻从乱臣贼子族中抄没得来一千多万两纹银,心中首先是欢喜无限,有了这么一比偌大钱财,改革事宜就可以大刀阔斧地推进了。
但他很快又想到,乱臣贼子聚敛了如斯庞大的家财,由此可知这些乱臣贼子平日里是如何千方百计来盘剥周遭百姓的,他自然感到无比的愤怒。
而周遭百姓在他们的盘剥下,又处于怎样的水深火热的环境中呢朱由检光是想想,就能知道肯定是生不如死的,他为那些百姓感到深深的悲哀。
看到崇祯的神色变化无常,徐应元心中一个咯噔,还以为自己贪小便宜的事情被发现了,“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道:“陛下饶命啊!小人一生从来没看到过这么多的钱财,整整一千多万两啊!
于是小人以为偷偷自取一些并没什么关系,所以便将一万两的银票藏起来了,小人发誓,这一万两小人一个铜钱都没花,小人祖祖辈辈都是贫农,穷怕了。小人发誓,小人当真一个铜钱都没敢动,银票全在这里。”
说罢,徐应元战战兢
第二三五章 开银行,铸银币
,
“什么!一百万亩田地”
啪的一声,朱由检愤怒地一巴掌拍在茶几之上,连手掌拍得红肿起来也不自知,怒不可遏道:“真是一群人渣败类,一百万亩田地,可以养活多少百姓啊,他们却还不知足,非要百姓腿无立锥之地方才善罢甘休!”
徐应元连忙叫人拿来消肿的药水,给崇祯敷上,劝道:“陛下息怒,这些乱臣贼子已经得到应有的报偿,陛下大可不必为这些乱臣贼子气坏了身子。”
手掌涂上药水,崇祯的脾气也渐渐平息下来了,心中甚至还有一些喜悦。
从乱臣贼子手中抄没来一百万亩田地,再加上崇祯本身拥有的四百万亩皇庄、官庄,那么他掌握的土地便有五百万亩了。
有了五百万亩田地,在大明北方接下来的十数年连绵天灾中,他可以救下多少百姓的性命
以明朝比较普遍的十亩土地便能养活三口人来计算,五百万亩土地,大约能养活一百六十六万人。
而且郑芝龙过完年后,还将从广东、福建等地运来玉米、土豆、番薯良种,只要培育得当,将这些耐寒的粮食推广耕种,想必还能养活更多人吧。
陕西在明末大约也就四五百万人,如果能把一百多万衣食无着的贫民迁徙来皇庄种地,那绵延不绝的流民之乱,也就成为无水之源了,绝无可能再重复历史上那般声势浩大的起义。
想到这里,崇祯心中已经初步酝酿了一个大计划,便是在派遣新军平定陕西乱贼的过程中,同时组织地方政府,把陕西广大的贫民迁徙到分布在北直隶的五百万亩皇庄。
不过此事太过重大,牵连甚广,不是朝夕之间就能做成的,还得跟内阁好好商议一番才是。
徐应元看到崇祯喜怒变幻无常的神色,心中不免再次打起鼓来,小心翼翼试探道:“陛下可是龙体不适”
朱由检反应过来,摇摇头道:“朕无事,你先下去吧。对了,把王之心叫来见朕,朕有事吩咐他做。”
徐应元得知雨他无瓜,连忙松了口大气,如逢大赦道:“小人这就去叫王之心过来见陛下。”
……
崇祯把王之心叫来,自然是为了处理自己那多达两千多万两的庞大内帑。
原本上次彻查皇庄之后,通过抄没贪墨太监、官吏的家资,崇祯的内帑一下达到一千多万两。
司设监生产的玻璃、香皂、香水等商品投入市场之后,每个月入账大约一百万两,扣去每月宫中日常支用和支付边军军饷,居然还略有盈余。
如今再加上徐应元此次抄没而来的一千四十八万两银子,崇祯的内帑达到空前的两千三百五十万两,简直富得流油。
这么庞大的身家,崇祯可不会让这两千多万两放在内库里发毛,他打算用它来以钱生钱。
而在后世,以钱生钱最好的办法无疑是开银行发行纸币了。
碍于当代印刷技术的落后,崇祯并未妄想能一步登天,马上就把无法仿造的纸币铸造出来。
所以崇祯打算先铸造银币,待银行、银币取得广泛信用以及印刷技术过关达标之后,方才考虑发行纸币事宜。
王之心以为崇祯叫他过来,是为了询问两个月前崇祯曾交代过他的铸币事宜,是以他一完成陛见大礼后,还未等崇祯发话便把铸币厂铸好的一枚银币递上来。
朱由检拿起这枚雕刻着“一元”的银币仔细端详了起来,这枚银币,显然是按照崇祯抄袭墨西哥鹰洋的设计铸造而成的。
银元起源于1
第二三六章 绞尽脑汁,费尽唇舌
面对王之心的劝谏,崇祯心里有些哭笑不得的同时,亦不由感叹古代人对于金融理财的知识实在是匮乏得紧。
王之心在明末时期,可以说是最为杰出的理财能手之一了,不然也不会在崇祯朝里混出个太监第一首富的名号。
正是因为王之心理财能力出众,崇祯才把内廷的所有生意交由他来打理,可如今看来,崇祯不由怀疑自己是不是所托非人了。
不过崇祯还是耐着性子解释道:“你忘了银行除了吸储之外,还可以铸造和发行钱币吗
储户一两银子存进来,我们把银子铸成一枚银币,而一枚银币的重量只有一两银子的七成左右。
即使扣掉铸币的成本,银行仍然有两成以上的赚头,而银行付给储户的利息跟铸币所赚取的利益相比,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
至于银行支付给储户的利息高低,则要看储户是选择活期存款还是定期存款了,如果是活期,那么利息便低一些,如果是定期,利息则高一些。”
听到崇祯这番闻所未闻的奇谈怪论,王之心的三观受到严重的冲击,不由问道:“陛下,何为活期存款何为定期存款”
崇祯说道:“活期存款,便是储户把银子储存在银行里,办完储蓄手续后,他随时可以把银子支取出来。www
但由于活期存款存取频繁,手续复杂,办事成本较高,我们支付给储户的利息自然要少很多。
定期存款,则是银行与储户双方在存款时事先约定期限,到期后支取本息的存款,因为定期存款的时间一般在一年以上,银行付给定期储户的利息便高一些。
但如果定期存单在到期前储户坚持要银行提前支取钱银,银行可无需支付给储户利息。”
王之心也是个聪明人,崇祯解释的又非常浅白,他一听就明白过来了,不过利息的高低可不是他能决定的,王之心问道:“陛下,活期存款利息多少定期存款利息又是多少”
朱由检想了想,道:“活期年利率为千分之一利息,定期年利率为百分之一,存款时间越长,则利率越高。
比如储户在银行存了一万两纹银,时间同为一年,那么一年之后活期储户本金加上利息,能支取出一万一十两出来定期储户能支取出一万一百两。”
王之心听明白了,可他又好奇的道:“陛下,小人听明白了,储户在银行存银越长时间,则银行向储户支付更高的利息。
可如此一来,储户一直不支取银两,则利息累积越多,年深日久之下,甚至十年几十年后才来支取,我们银行可不是亏本了吗”
朱由检不屑的道:“银行除了吸储这一功能外,还可以向民间借贷呀,民间的高利贷利润有多高,朕不说你也明白吧。
当然了,朕开银行,可不会像高利贷那般对借贷百姓敲骨吸髓的,而是会把贷款利息定在一个低的位置,嗯,年利息就定在一成五以内吧。”
王之心不无担忧的道:“可借贷百姓逾期不还怎么办或是借贷百姓已经破产,无法支付本金和利息又怎么办”
朱由检道:“哈哈,你忘了朕是什么人了吗天下还有欠朕钱不还的老赖至于借贷百姓破产无偿还经济能力,可以用提高银行贷款门槛解决。
百姓向银行借贷,百姓必须向银行提供经济担保,比如房屋、田地、商铺等与高出贷款本金价值的不动产抵押才可以申请贷款。
如此一来,借
第二三七章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说到创刊号,朱由检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民众日报里“为民众服务”的办报宗旨,可他很快又否决了这个想法。
毕竟明朝可不是社会主义国家,号召民众觉醒不就是给自己这个明朝最大的封建大家长找不自在吗简直就是自掘坟墓啊!
朱由检皱着眉头,迟迟不能下笔,直到他想到最近接连发生的叛乱,还有韩爌、周延儒、霍维华等胆敢弑君的乱臣贼子,当即下笔如有神,洋洋洒洒,很快一篇将近五百字的文章便新鲜出炉了。
这篇文章,通篇都是揭露乱臣贼子恶行,及号召百姓拥戴自己,坚决和乱臣贼子划开界限并与其作斗争的文字。
如果后世人看到这篇文章,估计还以为回到了嗡嗡嗡时期,文章里满满都是歌颂崇祯英明伟大,乱臣贼子罪大恶极无可饶恕的理念。
冯铨接过文章一看,不禁汗颜以极,心想自己拍马屁的功力还不如崇祯自吹自擂的无耻程度呢。
这篇文章里崇祯所表现出来的形象,充满着伟大、光荣、正确,即使是冯铨这个文化造诣极高的读书人,也想不出这么多的彩虹屁可以拿来吹。
只是一看崇祯的文笔,冯铨就更加汗颜了,这通篇的大白话是怎么一回事,难怪东林党人敢当面iss崇祯没文化,这还真是没iss错啊!
冯铨赧颜说道:“陛下的文章还是非常不错的,立意高远,发人深省,只是文字过于浅白了些,若不找人润色一下微臣自认胸中还是有几两墨水的,倘若陛下信得过微臣的文字,臣愿毛遂自荐,为陛下代笔。www”
朱由检闻言,也有点不好意思,后世他只是个初化的臭吊丝,想想锦鲤少女初化就被全网暴黑文盲、没文化,在后世人眼里,自己也是个没文化的文盲罢了。
只是到了明朝当了皇帝,还要被读书人iss没文化,朱由检可忍不了了,他强行挽尊道:“不必润色了,就这样一字不改全文刊发上去。
冯铨啊冯铨,看来你还是不明白朕办大明旬报的深意啊,朕之所以开办大明旬报,并非为大明的读书人服务的,而是为了全天下的百姓。
当今天下百姓,识字率不超过一成,可正是因为百姓不识字,所以他们才会被东林党人牵着鼻子走,东林党人说朕是昏君,那朕便是昏君东林党人说你是奸臣,那你便是十恶不赦的奸臣!
这种情况决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舆论阵地你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所以朕才决意创办大明旬报。
其用意便是启发明智,引导百姓,令得他们相信朝廷,相信朕,不要老被东林党人带节奏。
冯铨你不妨想想,可对于百姓而言,到底是满篇之乎者也的酸腐文章通俗易懂呢还是朕这看似粗俗浅白却一目了然的文字”
不知是真心,还是假意,听到崇祯这番奇谈怪论,冯铨顿时作恍然大悟状,极意奉承道:“陛下创办大明旬报的初衷立意高远,发人深省,实在叫臣佩服得五体投地,微臣拍马也万万不能及也。”
崇祯心安理得地接受了冯铨的无脑吹捧,道:“冯铨你一定要记住,想要大明旬报成功占领舆论阵地,那边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报社采风记者一定要了解群众的想法,理解他们遇到的困难,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如此一来,总站在云端高高在上的东林党人,就休想再次占领舆论阵地了。”
冯铨赞叹
第二三八章 围剿龙虎帮
随着两次叛乱的硝烟散去,京城的百姓终于找到了以往过大年的几分快活。www
首先是元月十三的菜市口上,多达数百乱臣贼子被杀得人头滚滚,让平常就非常喜欢观看杀头戏份的京城百姓一次性看了个够。
不过杀头戏份看的太多也有后遗症,以致于京城在杀头戏后的几日内,京城的肉类生意竟变得萧条起来,这显然是京城百姓看了太多的血腥,以致于看到肉类便反胃。
和肉类市场的萧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京城的蔬菜市场却突然火爆起来了,大白菜、小白菜、萝卜、菠菜、胡萝卜等冬天的时鲜蔬菜全都卖断货。
围观杀头戏过后,京城街头市井最多人议论的便是与京城百姓息息相关的五城兵马司的拆分了。
五城兵马司,即中、东、西、南、北五城兵马指挥司,为负责京师巡捕盗贼,疏理街道沟渠及囚犯、火禁等事的衙门,相当于后世的首都公安局、消防局和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
五城兵马司隶属于兵部,明初五城兵马司初设时,街区凡有水火盗贼及人家细故之或须闻之官者,皆可一呼即应,救火、巡夜,清廉为政,不取分文。
但是到后来日久弊生,始而捕盗,继而讳盗,终且取资于盗,同盗合污,不得人心。闪舞www
对于五城兵马司的弊端崇祯也是看在眼里放在心里的,于是崇祯掌握兵权后,便大刀阔斧地把五城兵马司给拆分了。
五城兵马司被崇祯一分为五,即京城巡捕局、京城城市管理局、京城消防局、京城武装巡捕局和京城交通管理局五个部门。
五大部门除了京城武装巡捕局和京城消防局仍归兵部管辖外,其余三大部门都分到顺天府辖下。
值得一提的是,京城巡捕局因为抓到的犯人还要交给刑部审理,所以京城巡捕局又受顺天府和刑部的双重管辖。
这五大部门对于现代人来说很好理解,只看字面就知道这五大部门对应的是后世共和国里那威武霸气的五大部门了。
不过对于明朝的京城百姓来说,要理解这五大部门到底是干什么的还真有点难度,甚至连五大部门里的吏员,也有很多人根本不了解自己的职责是干什么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