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之史进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怕起重复
史文恭抱拳点点头:“我们明日就出发。”
史进摆摆手:“不用那么着急,刘赟兄弟还没有从江南回来,估计还有十多日到时一路辛苦,你们多休息两日再去不迟。”
王寅就直接说道:“不用休息,到时就跟史……史文恭大哥一起出发吧,他还年轻着呢!”
史进又看了看王寅笑着说道:“王大哥也请辛苦一套,在大名府的时候我跟师兄商量了买马的事情,马匹现在应该在我卢师兄那里了,我想请王大哥和史定波兄弟加上朱贵兄弟跑一趟,把马运回来。”
王寅抱拳道:“好!”
史进想想又说道:“这次马匹要是多了,就先运一百多匹过来,不要引起别人的注意,分批运送,还有定波,这运马的线路还有马匹对我们都很重要一路上不许惹是生非,出了问题看我回来不揍你!”
史定波憨厚的一笑:“大哥你放行吧!”
王寅奇怪的问道:“那个史兄弟,这马匹有多少”
史进想想说道:“今年刚开始,还是比较少的,不过师兄答应过应该不会少于一千五百匹,你们要多辛苦几趟了。”
王寅倒吸一口冷气:“一千五百匹这么多”
不怪王寅吸气,这么多马已经不是一般土匪武装的规模了,史进这趁机看了看大家的反应,见大部分人都是一脸震惊和兴奋,只有王进史文恭等人脸上有些忐忑。
史进笑笑解释道:“这可不多,大哥有所不知,我们西北商队用马已经超过两千匹了,既然我们要打通从东京到大名府,东京到江南的商路这马肯定要用的更多,后面还有东京到湖广,东京经过延安府到成都府的商路,这些都需要马。”
果然史进这样一解释王进和史文恭的脸色就好看多了,两人刚
第八十八章大宋灭亡诱因之三易回河
那时候正好赶上方腊起义,但是北方为了收服燕云可是一直在调兵遣将,这调兵遣将可不是嘴一动就行的,可这兵将可是要吃喝的,而这吃喝一般也都是按照就近输送的原则。
所以整个北方几路那都是因为禁军的驻扎赋税加重了数倍导致大量百姓无法生存,这是梁山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还有一个就是所谓的三易回河事件,当然这三易回河并不是宋徽宗干的,历史上北宋中期宋仁宗时候,一位名叫李垂的人给皇上打报告,说黄河可能会转向北方流,要是黄河流向辽国入海,辽人就可以乘船南下一路开船道汴梁,汴梁的黄河天险就不复存在啦。
然后满朝大臣就慌得一匹,这北宋能跟辽国打平手,国都一直稳定,那完全就是依靠着黄河天险,要是黄河流向辽国那不是相当于天险不复存在了。
坐船打汴梁还是其次,毕竟水战大宋还是占优势的,关键是人家在自己家过了河,沿着河南下你怎么破那淮河以北还不任他们驰骋
于是在宋仁宗时代,黄河改道工程终于开始了。但是以那个时代的技术力量是不能支持这么一个工程的,所以就造成了,河堤奔溃黄河恣意流淌。
历史上形容:“塞商胡北流,入六塔河,不能容,是夕复决,溺兵夫、漂刍藁不可胜计”
黄河所在的地区在当时也是北宋的经济核心地区,也是粮食的主要产区之一,养活着大量的人口,黄河这一肆意流淌,就直接导致了宋朝黄河下游大部分地区的毁灭,就连梁山泊都是黄河肆意流淌的产物。
你知道,河北是北宋抵抗辽国的前线。起初有几十万禁军驻扎在这里,这里土地肥沃,百姓依靠种地上缴税收,完全能够养活这些军队还有富余,但是黄河这么一闹就全完了。
不管产不产粮食,军队还是要养的,所以这钱国库出了,宋仁宗干了一次不敢干了,但是等他走了,他儿子宋神宗又干了一次。
这次更倒霉黄河倒是南流了,但是流的太狠了,直接改道入淮河了,这次行为直接导致江苏和山东等大片良田被淹没。
苏轼就差点被淹死在这次改道中,他评价这种行为是“汝以有限之材,兴必不可成之役”以表示他的气愤,这次好了,河北、山东、江苏这可是天下心腹之地,让大宋朝廷都作了一遍,国库还是要大把的花钱。
宋神宗也接受教训,不敢干了,但是等到他儿子上台宋哲宗又来了一回,接下来的日子那黄河就如同脱缰的野马,那是想往哪流就往哪流,大宋也是每年花费巨量的钱财加固河堤,但是黄河还是每年决堤。例如岳飞他娘就是受到黄河泛滥的影响。
当时有人评价自永静以北居民所存三四,自沧州以北所存一二,......千里萧条间无人烟......河北朝廷根本,密迩强敌。居民流散仓廪空虚,城郭不修甲兵不利,万一有警何以为计。
苦难到什么地步呢历史上有一个观点就是三姓家奴郭药师拖垮了北宋,简单的说就是郭药师本来是辽国将领,后来投降北宋,最后投降了金国。
这个郭药师在投降北宋这段时间驻扎燕山,然后朝北宋朝廷要粮食,当时他号称三十万人,北宋自然要给他三十万人份的粮食,但是北宋竟然给不起。
这个就侧面说明了北方凋弊到了什么地步,三十万军队都养不起了当
第八十九章海贼王的男人们
大宋海上贸易发达胶州专门设立的有市舶司,而商船码头等设施都设立在市舶司周围,所以造船作坊也大多在附近。
史进带着李俊童猛还有阮小五三人先到码头转转,看到来往进出的船只一片繁忙景象,李俊不禁感叹:“以前在浔阳江边混始终以为长江就是最大的河了,而长江上的船就是最大的船了,今天到了海边看见大海才知道船竟然可以造的这么大!”
史进笑着说道:“这个还不是最大的,你看这船是三千料的,江南还有五千料八千料的更大的船,不过那些船都是跑远洋贸易的,这边好像看不到。”
李俊惊讶道:“哦还有更大的真想去看一看啊!大哥说的这远洋贸易又是什么”
史进指了指这些船说道:“你看这些船大多是跑辽国高丽还有倭国的船,距离近的只有几百里,远的也不过几千里。而远洋贸易动不动就是万里之外,那远海上风高浪急非大船不足以航行。”
李俊点头:“我也听说过泉州有大秦来的客商他们的皮肤惨白没有一点血色,还有蕃人漆黑如碳,但是一直没有机会见到。”
史进笑笑:“会有机会的,以后都会看到的。”
既然转了一圈先找了一个客栈住下,史进吩咐童猛和阮小五在客栈看着马车上的银子,而他则和李俊一起去了附近的茶馆,打算打听一些有用的消息。
大宋市井文化里,喝茶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行为,大宋的茶和现在的不同,简单来说就是把茶叶碾碎,然后倒入一点沸水调成浆糊状,然后再冲入沸水快速搅拌成粥状,以汤色浓白为佳品。
还有一种点茶拉花的手艺,类似于现在的咖啡拉花,史进进到茶馆点了杯茶慢慢的喝着,仔细的听着周围的谈论。
只是听了一个早上一条有用的消息也没有听到,茶馆里聊的都是些,谁家娘子偷人,哪家青楼的姑娘活好之类的话题,偶尔有高雅的聊诗词歌赋史进更是不懂。
看到自己并没有那种走到哪哪就有消息等着自己的运气史进干脆直接了当一些,转身和李俊出了茶舍直接去来了就近的一家牙行。
若论消息灵通自然是牙行里的牙人为最,一地各种买卖消息全是他们的吃饭家伙,他们自然会用心打探,史进到了牙行立刻有个伙计为过来:“两位大官人这是要买还是要卖还是要开具保书文约”
史进打量了他一下问道:“你是正式的牙人么”
那伙计嘿嘿一笑:“客人说笑了,要不是正式的牙人谁敢在牙行门口抢活干,您看那不正式的都在墙角蹲着呢!”
顺着伙计指的方向望去,果然几个人蹲在墙角朝四周探头乱看,史进又看了看伙计问道:“你是这里的坐地户么”
那伙计连忙说道:“是啊!我家祖籍就在这胶州府,人面熟着呢!”
史进点头:“那好,你先跟我走,我有话问你。”
那人跟史进转过一道街,史进找了一家酒楼上去点了些菜一壶酒,那牙人也是伶俐立刻给史进斟酒,史进端起酒杯问道:“我打算再这买个船作坊你知道谁家船作坊要卖么”
那牙人眼睛一亮,这可是大买卖啊,牙人眉开眼笑的问道:“这船坊急着要转手的我知道有个,不知客人要买多大的船坊。”
史进直接问道:“最大的有多大”
 
第九十章买船厂
牙人开口道:“既然客人喜欢听,我就给你们说说,首先这商人也不是都是好人,不仅被海盗劫,要是碰到比自己差的船来了性子也劫同行,还有这海匪也不一定都是海匪所不定人家摇身一变就成了海商。”
史进想想确实是这样,这大海上只要不被人看到收尾处理的干净那还真是为所欲为了,不要说古代就是后世被抢劫的也不少啊,黑吃黑更是常见。
牙人凑近说道:“而且我听说,有些海匪根本就是大商人养的打手,专门对付那些不听自己话的,抢自己生意的同行,这个老康的同乡好像就是得罪了王……,哈哈不说了喝酒,喝酒,我这酒一喝多嘴就碎两位客人千万别往心里去啊。“
史进微微一笑无所谓的说道:“行,喝酒,咱们先吃饭,吃完饭去那个老康的船坊去看看,对了他打算卖什么价啊”
牙人放下酒杯说道:“因为他那里有个造了一半的五千料大船要一起卖船作价一万五千贯,船坊作价两万五千贯合计四万贯。”
史进邹邹眉头:“这么贵么”
牙人立刻说道:“贵不贵喽,客人您不知道,他那船已经造了三分之二了只要再出个一万多贯就能下水了,他这完全就是贱卖啦。”
史进不屑的说道:“你少蒙我,他那船坊可是第一次造这种大小的船,谁知道他找的工人技术怎么样又不是老船厂生产的船,又出了这事,这船谁还敢要”
牙人尴尬的笑笑,史进接着说道:“再说,这造船都是找自己熟人买船,这北方用大船的本来就少,到时候卖不掉在船坞里泡上几年那就是一堆烂木头,清理都费劲!”
牙人笑着说道:“您说的都对,所以他才把原来值三万贯的船作价一万五千贯就卖了,这个价格您还可以去跟他慢慢谈不是。”
史进点点头:“行!那就先吃饭,吃完饭再说其他。”
三人把酒喝完吩咐店家上了十几个馒头三人吃罢饭,牙人找了一辆驴车招呼史进跟李俊上车,史进看罢摇摇头,谁让大宋缺马呢!驴车就驴车吧。
三人坐着驴车晃悠了半个多时辰才到了地方,史进下车看到一个船坊立在海边,船坊里只有最大的船坞里有一艘造了一半的船,而且整个船厂已经完全停产,看不到一个人忙碌。
倒是船厂后面的一个小院围着一大堆人,显得非常热闹,史进三人朝那边走去,远远的就听到吵闹声,史进仔细的听了片刻才知道,原来是这些扬州来的船工讨要工钱回家。
史进心中一乐,正好人好没有走省的自己再去江南找了,穿过人群看到一个老头无助的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周围围着一大帮人在那有谩骂有苦求的吵着要钱。
史进看了看牙人,牙人挠挠头喊道:“行啦!都别吵啦!买船坊的来了,你们都退出去,等康坊主把生意谈好不就有钱给你们开工钱了么!都散了!”
牙人的话立刻在人群中炸开,大家这才注意人群里的史进,史进朝大家微微一笑,也不说话,那无助的老头听说有人来买船坊眼睛一亮站起来。
看了看人群康老头喊道:“各位先回去吧,等买卖谈成了,少不了你们一文钱,大家先回去吧。”
这些人看着真像是谈生意的,相互看看就逐渐退出了院子,康老汉擦擦桌子说道:“客人坐不哎呀莲儿快准备茶水,莲儿!茶!”
史进摆摆手:“不忙!我们去走走看看,边走边说。”
老康摸摸衣服说道:“成!那咱
第九十一章小人物的狡猾
老头算了一下,感觉怎么算怎都是自己赚便宜了,有些不理解的看着史进,史进微微一笑说道:“我是刚入行的,就缺你这种懂造船的老师傅,没有你在,这船到我手里一年半载也未必能造好,造好也指不定造成什么样,所以我不要这船是为了我自己好。”
老头点点头,确实是这个道理,这半拉子工程最不好接手,史进接着说道:“而你对这里最熟悉,又喜欢这里,我就算买下来也是要从新找以为坊主,既然如此用新还不如用旧人方便。”
老头激动的说道:“这样最好,既然这位客人这么信得过老汉,那咱们这就写下文书,我保正三天内船坊就能从新开工!”
史进看了看牙人说道:“今天的事情你不许说出去,这五两银子赏你了。”
牙人接过银子欢天喜地的说道:“哎!您放心吧,今天的事情我一定拦在肚子里,那你们聊着,我先走了。”
牙人走后史进笑着说道:“官面上的文书就算了,马上咱们回去写个契约,至于钱一个月内会陆续送到,先期的一万两银子明天会送过来。”
康老头只当史进是想省立契约的钱点头说道:“好,好,那明天我就把文书准备好。”
史进接着说道:“这大船要接着造,这船坊里扬州请来的船工也不要放走,我这位李俊兄弟会带人过来学习操作海船船,到时候你不用管他们。”
康老头笑咪咪的说:“好,那这账房先生您要不要派合用的”
史进想了想说道:“你这边先把帐做好,过几天我的账房先生就会过来,还有你这边上的地都是你的么还有你那个小码头也是你的么”
康老头看了看史进指的方向说道:“这边都是我花一千贯买的,都是盐碱地不值钱,那个码头是我下货用的,你想用只管用。”
史进想了想又问道:“你们这里从哪能招募些会操作海船的伙计,最好能买一条小点的海船。”
康老头指了指码头方向:“市舶司那边有个人市,那里各样人物都有,跑船的伙计也不少,至于买船你刚刚应该问那牙人,要不我帮你问问吧,那您是要多大的船呢?”
史进想想说道:“五百料的就行,主要就是让我兄弟学学怎么操船,不用太新,要是买船时船上有现成的伙计更好。”
老康听了史进的要求之后直接开口说道:“既然是这样,那不如直接买大点的渔船,一样可以学习操船还能得些渔获。”
史进一想还真是这个道理就点头道:“好!就渔船,你费费心。”
史进抬脚要走康老汉拉住他问道:“那个客人,你还没有告诉我你高姓大名,还有我该去何处找你”
史进看了看船坊说道:“你准备几间屋子,明天一早我就要搬过来,至于我的姓名我姓史名进家中排行老大,你唤我一声史大郎就是。”
说完史进盯着康老头的眼睛,见他听到这个名字神色没有丝毫变化史进也是暗暗松了口气,看来不是不是一个行当史进果然还是没啥名气。
康老头点头记下说道:“那老朽名叫康老实,就住在那里,您明天来了直接去找我就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