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堂归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只今
因此一边道谢一边退下去了。
卫宜宁这才上前像,平常一样给包氏请安。
包氏睁眼看了看她,有气无力的说道“你不是去别业了吗,老太太也回来了”
卫宜宁躬身道“祖母还在翠微别业住着,我只是这两天去义母家住了几日,后日还要到山上去的。想着有好些日子没见到夫人了,特意过来看看您,顺便送些那府里的点心过来。”
包氏听了略微点了点头,叹道“多谢你还想着我,只是我如今病着,也实在没有胃口。”
卫宜宁道“如今天气还好,夫人不妨到院子里走一走。越是这么躺在床上,其实越不容易好病。”
包氏闻言苦笑道“我现在不过是熬日子罢了!我又不想要长命百岁。”
卫宜宁听了她的话,悄悄给小舍儿使了个眼色,小舍儿会意转身走到外面去了。
卫宜宁道“夫人本是女中豪杰,怎可因为一场病就意气萧索了呢!”
包氏此时早已没有泪了,说道“你到底还是个孩子,哪知道心死的滋味。”
她的三个孩子,两个死了,剩下的一个也出了家。
丈夫和婆婆都怪她持家无方,新来的姨娘有孕正得宠,她已然是画扇见西风注定被丢弃到脑后了。
包氏心里不是没有不甘,可那又怎样她终不能跳出智勇公府去,又何况倘若她还年轻的话还有必要争一争,可自己已经不能生育了,拿什么去争呢
卫长安的死对她的打击太大了,让包氏彻底伤了元气,往事的绸缪打算,全都没了用场。
就算自己一直在当家主母的位子上又能怎样也不过是给那些庶子庶女作嫁衣裳罢了。
又何况她和朱太夫夫人的情形不同,朱太夫人还有个亲生女儿,嫁的又好。
自己虽然还有卫宜宓这个亲生女儿,可连她自己也难以翻身了,自己又哪能指望上她
卫宜宁坐在一旁的椅子上,说道“夫人想要与世无争,只怕树欲静风不止。”
包氏看她一眼道,脸上的神情高深莫测,但一句话也不说。
卫宜宁也不急,继续说道“听说太夫人头几日中毒,把这笔账算在了您的头上。夫人难道就甘心坐以待毙吗”
包氏依旧不说话,反倒翻身向里,似乎要休息了。
卫宜宁道“夫人如此麻木,莫非是已然认命了可从来没有什么退一步海阔天空,只怕不久后就要被逼上绝路了。”
包氏这才冷笑道“原来你竟知道里头的内情,看来我之前是小瞧你了!你往日里不声不响,众人只当你是个安分的,谁想你竟然也掺和进来了。你到底是为着什么别以为你来看看我送几样点心就能打动我。如今我在这府里已然失势,一般人都去讨好太夫人和何姨娘了,你为何来找我”
第三百五十五章 谁的主张
包氏质问卫宜宁,她才不相信卫宜宁对自己有什么好心。
虽然她没有真凭实据,但就凭卫宜宁和她皮肉不相干却来提醒她这一点,就足以说明事有可疑。
再加上卫宜宁平时就从来也不喜欢搬弄是非,若是换做别人,包氏的疑心还不会这么重。
卫宜宁的行为越反常,包氏内心的疑惑也就越深。
她是个心机深沉的人,经历过的事也多,所以她绝不可能轻易相信卫宜宁。
面对包氏的质问,卫宜宁的态度没有丝毫变化,她从容地站起身,拿起竹剪来把桌上唯一的一盏灯剔亮。
“夫人你问我的目的是什么,我尽可以讲明,”卫宜宁淡淡道“太夫人把二姐姐和三姐姐都许配了人家,这件事想必您是清楚的。公允来讲,这实在算不上是好姻缘,虽然于公府而言,的确能获得短暂的好处,可惜那两位姐姐却如同掉进了火坑。且智勇公府的名头也会受损,这其实于长久无益处。我想倘若是夫人持家,必然不会如此。兔死狐悲物伤其类,我怕将来自己也难幸免。”
“你是要替那两个出头”包氏问道“我怎么从来不知道你和她们如此姐妹情深何况你现在还小呢,远不到谈婚论嫁的年纪,再者,你的亲事自然有老太太做主,太夫人想必是不过问的。”
言下之意是卫宜宁说的这个理由她压根就不信服。
卫宜宁道“夫人领会差了,我的意思是有人不赞同太夫人的治家之道。”
包氏一听立刻听出了其中的意思,低声问道“是老太太让你来的”
她所说的老太太指的是朱太夫人。
卫宜宁含笑道“自然是老人家的意思。”
“可老太太”包氏有些犹疑道“她去了别业不就表示她不参与这些事吗”
“老太太的确是不打算过问的,”卫宜宁道“只是张太夫人的手段实在让人看不下去。”
包氏听了低头不语,张氏回府以来手段极是凌厉,但未免太不厚道。
这么多年来她们婆媳见面极少,多数时候都是她和朱太夫人相处。
按理说应该是她和张氏的关系更亲近,可卫长安一死,她们之间的最根本的东西就不存在了。
包氏原本以为碍于自己这么多年辛苦持家,张氏应该会给自己留有一席之地,可是却又出了张氏被人下毒的事,自己无法自证清白。
倒是朱太夫人,对这府里的人和事还算公平。
“夫人,太夫人中毒你可知道是谁所为”卫宜宁问包氏。
“我不知道。”包氏说的斩钉截铁“那天太夫人忽然身体不适,老爷当即命人去请了郎中来,我都不知道究竟是怎么了就被关了起来,国妈妈她们也都被带了出去。此后太夫人稍稍好转,就把我和何姨娘等人都叫过去问话。”
“这番问话可有结果”卫宜宁问道。
包氏苦笑“先是各打五十大板,并没审出真凶,谁想宓儿耐不住,擅自对何姨娘动了手。”
不是说到这里便不再往下说了,之后的事情卫宜宁也知道,卫宜宓被送去出家而自己被软禁在这里。
“夫人,你有没有想过,这件事自始至终是给你设的一个圈套”卫宜宁问包氏。
“你有证据”包氏问卫宜宁“我当然知道这件事情不简单,别人不相信我的清白,我自己是知道的。”
“太夫人中毒的细节,想必你也知道一二。”卫宜宁道“那装药的瓷瓶被人动了手脚,这人心思缜密手段也算高明,因为糯米糊相隔,使得下毒的时间不确定,如此一来就使得很多人都有嫌疑。”
“你说的没错,这些我也都想到了。”包氏道“可从出事开始我就不自由了,很多事情没法查。”
“这件事看似很多人都有下手的理由,但每一个人也都有可能是清白的。”卫宜宁道“端看最后谁的结局最惨,如果这人不是元凶,必定就是被陷害的人。”
“那你可知道究竟是谁要害我”包氏问。
“夫人您觉得是谁”卫宜宁不答反问。
“我也曾想过这府里最有可能的是何姨娘,但如果真是他这也未免太冒险了。太夫人是她的靠山,何紫云不太可能自毁长城,又何况这件事若是漏了底,太夫人第一个饶不了她,为了扳倒我而冒这么大的风险其实是犯不上的。”包氏幽幽道“只要她稍微有点儿耐心等肚子里的孩子生出来,她的年纪又比我小那么多,只要老爷给她做主,早晚会取而代之。”
“夫人料的一点儿也不差。”卫宜宁道“那么除了何姨娘,这府里还有谁视你为眼中钉非出去不可呢”
包氏又忍不住苦笑了,这府里看她不顺眼的多了去了。比如卫宗镛,比如那对双生女,还有那几位姨太太,甚至如果卫宜宁知道自己对她父母兄弟做的事,也一定会恨不得自己死。
“夫人无论你想到多少人,也要想一想这些人就算有这个心思,又是否能够做到不动声色给太夫人下药呢”卫宜宁提醒道“况且就算有的人能做到也不会去做。”
包氏暗暗点头,卫宁说的很有道理,比如卫宗镛和何紫云都可以做到,但这两个人却不太可能下手。
至于其他人则没有机会,因为张氏跟前伺候的就那么几个人,都是跟了她几十年的老人,张氏为人多疑性狠,处处都要防着有人害她。
所以回府之后,府里的仆人们轻易不能到张氏屋子里去,更别说接近她放药的地方了。
“夫人,答案已经很明显了。”卫宜宁道“国妈妈当初护主心切口不择言埋下了祸根,你又失了势,变成了无用之人。公爵府元气大伤,须得尽快重振旗鼓,势必要大破大立。你自然变得碍事了,既然如此当然要当机立断把你踢到一边去。”
“你的意思是这是太夫人一手安排的”包氏瞪大了眼睛。
卫宜宁点头。
“不对,”包氏否认道“太夫人如果安心要除掉我,又为什么只是软禁她不过是为了安抚事态,不想家丑外扬而已。”
第三百五十六章 难辨
灯火忽地暗了一下,明灭的烛光映在包氏憔悴干枯的脸上。
卫宜宁的声音平和沉稳,不见丝毫波澜“夫人本是聪明人,怎么会连这点都想不通留着你,不是因为念旧情,如果老太太和老爷念着往昔又怎会在你如此愁苦之际雪上加霜”
“那为何……不干脆要了我的命”包氏干噎了一下,喉咙干渴像是火在烧。
卫宜宁起身替她倒了一盏残茶,包氏接过来喝了下去。
卫宜宁款款坐下,眉眼低垂,似有一丝怜悯闪过。
包氏知道如今这屋里这茶是凉的、灯是旧的,伺候自己的也都是些粗笨愚蒙的下人,和当初实在是天壤之别。
卫宜宁轻声道“如此薄待,夫人当真愿忍”
“这也是老太太叫你问的”包氏冷眼看着卫宜宁问,到此时她还是信不过卫宜宁。
“不,只是我自己的感慨罢了。”卫宜宁道“二姐姐三姐姐婚期不远,据说太夫人打算安排她们同一天出嫁,这两桩婚事是太夫人一力主张的,想必是十分想要顺顺利利的。因此近期不会让府里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所以夫人尽可高枕无忧。”
包氏紧盯着她,问道“你刚才说的话意思是他们不治我于死地,是不想那两个丫头为我守丧不能出嫁”
包氏虽被软禁,但对外名头还在,张氏不欲家丑外扬,所以对外不可能夺去包氏的诰命身份,那样就有可能传出“智勇公府宠妾灭妻”的流言。
包氏的儿子为国捐躯,她痛失独子,本就十分可怜,若张氏卫宗镛再公然夺去她的名分,那么是十分不明智的。
包氏是双生女的嫡母,她死了,那两个要依例守丧三年,哪里还能出嫁了
如此一来张氏联姻这步棋可就走不成了。
如果真是如此,那么他们暂时留着包氏,而不是像平常那样尽可能干净利落的斩草除根也就讲得通了。
包氏沉吟了片刻,还是不相信卫宜宁,逐客道“我自问没什么对不起卫家的,凡事总得有个理,我问心无愧。”
卫宜宁听了站起了身,向包氏告别道“宜宁来了颇久了,也该告退了,夫人既然心意已决那就多保重吧。”
卫宜宁转身出去,没有再多说,包氏很多疑,说得多只怕会适得其反。
卫宜宁有把握包氏最终会和张氏决裂,因为张氏和卫宗镛是真的不会留着包氏。
相信意包氏的心智一定会想明白的。
凉风透窗,月色入户,院子里响过几声乌啼。
包氏看着被角上的一块污迹出神,她虽然赶走了卫宜宁,可她的话却不断在耳边重复。
难道真是张氏自己演的一出戏就是为了除掉自己
如果卫宜宁说的是真的,倒也算顺理成章,事情前后并没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张氏之所以以身犯险服下毒药,为的就是给自己安一个莫须有的罪名,且能对内服众。
而正是因为这一切都在张氏的掌握之中,所以她能够掌控服毒的时间和剂量,让自己虽中毒却不会致命。
以张氏的心性,听了国妈妈的那一番话是极有可能动杀心的,而自己的确已经没有什么用了,虽然留着也未为不可,但只怕也不会再像以前一样为智勇公府殚心竭虑。
毕竟儿子长安已死,只剩那些庶子庶女,她自然以保养自身为主,把那些个争荣夺耀之心收敛了。
可张氏却不会甘愿如此,她当初宁可去家庙清修也要让儿子承袭爵位,为的是得到朱太夫人的全力支持,毕竟张氏自己身份低微,娘家也衰微。
而如今何紫云很是要强,张氏若是看好她,打算扶正她,也定会先把自己除掉。毕竟自己的娘家不够显赫,不能辅助卫宗镛以及将来出生的孩子。
可是她真的不念一点旧情吗毕竟当年她们婆媳曾是那样的亲和无间,一起度过了多少难关啊。
至于卫宜宁,她真的是朱太夫人叫她来的吗真的就像她所说的那样是因为朱太夫人看不惯张氏做事狠绝才要出手的吗
包氏此时很是无助,她的身边如今一个可靠的人也没有。
陪伴她半生的国妈妈已经命丧黄泉,仅剩的女儿卫宜宓也被迫出家。她真是尝到了孤掌难鸣的滋味。
卫宜宁回了自己的院子,洗漱宽衣,安然入睡。
弟弟宏安虽不记得自己了,但血脉使然,依旧对自己很是亲近。
卫宜宁并没有跟他挑明,这中间的事情还没完全理顺,不必急于一时。
第二日一早,卫宜宁吃过早饭就收拾着准备动身回别业去。
眼看就是中秋节,她要去陪陪祖母。
马车出了城,走了三里多地,就见钟野在路边的草地上放马,卫宏安跟在他身边。
卫宜宁叫停了车,但并未下车,只是隔着窗子跟钟野问安。
钟野笑呵呵道“卫姑娘,我怕兰小哥儿气闷,特意带他出来散散,姑娘这是要去别业”
此时卫宏安也上前行礼,卫宜宁不敢流露真情,只是对他笑了笑点了点头。
片刻后,马车继续赶路,卫宜宁在车上沉默不语,但心中着实感念钟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