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堂归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只今
说完躺到床上和衣而卧,梦周公去了。
谁想刚躺下没多久,韦兰珊带着韦兰琪韦兰珥来找她玩儿,卫宜宁急忙起来。
“正月里做客讲的就是不请自来,”韦兰琪猫儿眼泛着狡黠的光:“我就猜宜宁一定偷懒睡觉呢!再不会猜枚打手板就是了。”
卫宜宁一边笼头发一边笑道:“几位姐姐好雅兴,只是怎么没全来大姐姐不到是有缘故,可三姐姐四姐姐和七妹妹怎么没来”
韦兰珮很快就要和邵桐成亲,卫家是邵桐的外祖家,她不便前来。
“老七那个女学究是死活不肯出门的,年纪越大越是如此,我们也懒得叫她。”韦兰珊快人快语:“三妹妹前儿去杨家着了些风寒,四傻子是吃多了闹腹痛,所以也没能来。”
韦兰珥接着说道:“有我们三个来闹你还不够吗不如我们打双陆,再不玩儿叶子牌也行。”
“六姐姐的赌性这么大的,”卫宜宁笑道:“只可惜我一儿这些就发困。”
“不如玩儿抽花签,”韦兰琪道:“依规矩罚酒。”
“这个好!”卫宜宁笑道:“反正我不醉。”
“怎么不见宏安”韦兰珥问道。
“你不知道吗一大早就跟应爵走了。”魏一宁道。
卫宏安也是在府里待得百无聊赖,好在韦应爵邀他一同去钟野府上,到那里可以尽情的玩儿。
加之燕肯堂也在,卫宏安恰好有许多问题要请教他。
因此每次去了就要待到掌灯时分才回来。
“春娇,把这几位姐姐请出去玩儿吧!”卫宜宁让春娇把韦家姐妹的丫鬟们领出去:“把咱们的点心果品都端上来,叫姐姐们别拘束。难得有闲暇,不要再跟着我们伺候了。”
“宜宁说的对,你们不在跟前儿,我们玩的更好。”韦兰琪笑道。
春娇含笑过来,把韦家的几位丫鬟的请了出去,就在外间玩儿。
包氏只是走过场一般去了几家吃年茶听戏,她没什么心思消遣,因此也只是走马观花似的便回来了。
丫头们都躲懒,以为夫人出去要到晚上才回来,因此包氏一进门发现屋子里连个人影儿也没有。
国妈妈也恰好从外头进来,见此情形不禁抱怨道:“这起懒货!夫人才不过出去这么一会儿,就都跑到不知哪里养汉去了!茶是凉的,碳也不生,越发没了规矩!”
好在包氏出去的时候带了几个下人,忙生火烧水。
包氏倒不甚在意,说道:“有她们几个也够了,国妈妈你随我进来。”
国妈妈随着包氏走到里间,包氏退下外裳坐在椅子上。
&nb
第四百一十一章 借一步说话
火树银花不夜天,玉壶光转似流年。
上元之夜最是一年当中繁华不堪的日子,香车宝马熙熙攘攘,仕子佳人花团锦簇,不论男女老幼皆在春寒料峭中畅然嬉游。
烟花彩灯与头上的圆月相映,衣香鬓影之间笑语嫣然,直教人感叹人间恍似天上。
这是观音保来京城的第一个上元节,卫宜宁不爱热闹却也不能免俗地带他出来逛逛。
姐弟两个带着春娇和小舍儿出来,坐的是府里的一辆驯骡车。
“宏安,你若是看中了街上卖的什么东西就告诉姐姐,我买给你。”卫宜宁对观音保说道:“有许多东西只有上元节才有,过了这日子你想要也买不到了。”
“是啊少爷,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你不要不好意思,”小舍儿说道:“便是买些烟花来放也好玩得很。”
“又怂恿少爷玩儿这些火啊炮的,忘了去年你自己放烟花烧着裙子的事了”春娇虎着脸对小舍儿说:“每个正形儿。”
小舍儿吐了吐舌头不说话了。
“把车靠到墙边停好吧,”卫宜宁道:“前头狮子街只能步行了。”
众人于是下了车,车夫把马车停放到路边在那里等着。
昭邑的上元节俗称不禁夜,这一天城里城外不宵禁,十二个城门大敞,街市灯火通明,各家店铺全部营业,百姓们可游玩至凌晨。
只是这一天禁军、羽林卫,连同京城周边的防守兵勇比往常都要严密。怕的是有歹人趁着这样的机会作乱。
所以这一天邵楠等人是不能休息的。
“不知韦家的姑娘们可到了”春娇在人群中四处张望:“这人也太多了。”
“找韦家的姐姐们最好找。”卫宏安笑道:“你只要看街上的男子们都盯着哪里看就好了。”
“宏安少爷的话不假,”春娇听了掩口而笑:“的确就是这个样子。”
上元节游玩是历来的风俗,朝廷也一向鼓励,就连公主郡主们也会不带面纱上街,又何况是一般的贵族女眷呢
这时卫宏安看到路边摊子上有卖纱罗和通草做成的老寿星灯,便小心地挤过去挑选。
“宏安少爷一定是要给老太太买,”小舍儿砸吧着嘴说道:“难怪老太太疼他。”
卫宜宁担心弟弟被人挤倒,紧跟在他身后护着他,春娇看着两个人的背影,忍不住喃喃自语道:“看五姑娘和宏安少爷的长相人品,总觉得二老爷不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来。”
虽然没有人当着卫宜宁的面提起她父亲卫宗钊,可人们都知道他是犯了国法被流放的。
且是在国孝家孝期间调戏逼死宫女这样的不堪罪名。
“哼,这世上黑白颠倒的事儿还少呢!”小舍儿听了在一旁撇撇嘴:“反正我是不信。”
很快,卫宏安选好了灯笼,卫宜宁替他付了钱,姐弟两个从摊子前离开。
“还没见韦家的姑娘们,宏安少爷那么聪明,不如咱们去猜灯谜吧。”春娇难得出来玩儿,兴致很高:“咱们也赢些彩头回去。”
卫宜宁在人群中一眼看到了燕家的车马停在不远的路边,便对春娇等人说道:“九姑娘应该也出来了,我过去看一看她,自从过了年还没见。你们就去那边猜灯谜吧,我一会儿回来好找你们。”
“要不叫小舍儿跟着姑娘吧,防有人挤着。”春娇听了还有些不放心。
“就这么几步路有什么可怕的,我又不是弱不禁风的大小姐。”卫宜宁听了觉得好笑:“你们两个看好宏安就是了,不必管我。”
春娇和小舍也知道卫宜宁不是普通的女子,且
第四百一十二章 贫妇寻子
上元节的时候,每一个街角都有灯谜摊子。
摊子有大有小,谜面有俗有雅,彩头一般都不贵重,大多是彩灯香囊之类的小玩意儿。不过是图个乐子罢了。
卫宏安从一个灯谜摊子挪到另一个灯谜摊子,春娇和小舍儿手上拿了许多的彩头,几乎要拿不过来了。
但两个人兴致极高,依旧怂恿着卫宏安继续猜谜。
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贫妇人在乞讨,她佝偻着腰,伸着枯瘦的手,向来往的行人喃喃乞求。
有的人会掏出一两个铜板丢在她脚下,有的人则嫌恶地躲开,更有甚者会大声的叱骂。
小舍儿的心最软,见到这女人可怜,便忍不住把自己身上的铜板都掏出来,有那么二三十个都塞在她的手上。
那女人千恩万谢,跪在地上就要磕头。
小舍儿赶紧扶住了她说道:“不过是几个铜板,谁还没有为难的时候”
“谢谢姑娘,谢谢姑娘。像你这样的好心人,老天爷一定会保佑的。”那女人叨叨咕咕的说道。
“你没有亲人吗快回家去吧!”春娇说道:“万一遇上吃醉了酒不讲理的人可就糟了,打你一顿都没处说理去。”
“姑娘,多谢你提醒我,只是能不能……”那妇人期期艾艾的,目光略带躲闪的看着春娇和小舍儿手里拿的东西。
“你想要”春娇举起手里的东西问道:“我们多的是,你想要哪个拿去就是了。”
那妇人听了十分的高兴,把手在衣襟上抹了又抹。从春娇手里拿了一只玉兔的灯笼,说道:“我小儿子病着!嚷嚷着要灯笼。”
“这个就给你了,我这还有些铜板也给你吧,买些吃的回去。”春娇见这女人不忘惦记自己的孩子,觉得她很是可怜,便把自己身上带的铜板也拿出来给了她。
那女人感动得落了泪,一边道谢一边说道:“我大儿子丢了,只剩下小儿子相依为命。我们走了好多个地方找他哥哥,身上的钱都花完了,又没有亲戚可投靠,只能一边要饭一边找了。”
这妇人说话的时候,卫宏安忍不住回头看了看她,谁想这女人一见到宏安,先是木雕一般愣住了,而后疯了一样扑上来抱住他哭嚎道:“禾郎!禾郎!你让娘找的好苦啊!”
卫宏安当即就愣住了,春娇和小舍儿也吓了一跳,缓过神来赶紧上前,拉住那妇人说道:“这位大婶,你认错人了,他不是你的儿子,是我们府里的少爷。”
谁想那女人死也不放手,紧紧的抱着卫宏安哭叫道:“这就是我的儿子!这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我绝对不会认错的,儿啊,娘从江北找到江南,又寻你到京城,这一路不知吃了多少苦!真是老天开眼啊,让我找到你了!”
她这么一哭闹,有许多人便都围过来看热闹,很快就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春娇和小舍儿急得眼里冒火,一边拉扯这妇人一边说道:“你快些起来,这像个什么样子这是我们家的少爷,你快些松手!”
围观的人见了这场景,忍不住议论纷纷。
就在春娇和小舍儿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人从人群中挤了进来,是韦家的几个姐妹。
春娇见了就像见了救星一样,赶紧抓住韦兰珊的衣袖说道:“二小姐,快快帮我们解围。”
“她想必是丢了孩子神情恍惚认错了人,”韦兰珊道:“把她赶走就是了,只是别弄伤她。说起来也是个可怜人,给她二两银子。”
这番话既是对众人说,也是对她身边跟着的丫鬟们说。
第四百一十三章 代为管家
上元节的第二天,全京城的人几乎都晚起。
街上到处都是硫磺火药气,满地的纸屑残烛。
早饭吃罢都已经日上三竿,狂欢过后的人们显得有些无精打采。
卫宜宁姐弟两个都没有出门,都陪在朱太夫人身边。
午后邵楠三兄弟来探望外祖母,坐了大约有两个时辰。
临走的时候,朱太夫人说道:“宜宁,你替我去送送三个哥哥吧。”
恰好包氏也走进门来,见三兄弟要走,忙说:“我正过来问问你们晚上有什么想吃的呢怎么就走了呢左右如今正月里大家都闲着。”
“多谢舅母了,我们就不多打扰,改日再来。”邵楠礼貌的说道。
邵桐对包氏不待见,因此只是拱了拱手就走了。
卫宜宁送他们三兄弟出来,邵桐小声地问她:“最近这府里没什么事儿吧那包氏有没有搞什么阴谋诡计”
“多谢二哥哥还惦记着,现在看应该没什么事情,就是不知以后会怎样。”卫宜宁道。
“你之前跟我说的是可行动了需不需要帮忙”邵桐问卫宜宁。
“昨日我已经对燕大人说了。”卫宜宁如实相告:“他这几日就要动身。”
“燕七办事向来是很稳妥的,应该不会有纰漏。”邵桐道。
“但愿如此。”卫宜宁垂眸道。
“依我看,你最好隔三差五敲打敲打那个姓国的老婆子,”邵杨在一旁插了句嘴:“总觉得她不是个安分的主。”
“三哥哥放心,我会留意的。”卫宜宁道。
“我听说何姨娘被关起来了。”邵楠道:“宜宁,你可知道包氏要打什么牌”
“我现在还说不好,包氏的心机一向深沉。”卫宜宁道:“但我觉得她早晚会朝我们下手,只是不知道我和她到底谁快。”
“你自己要多加小心,有需要我们的地方只管开口。”邵桐说道:“不过仅限于我大婚之前,大婚之后我可就没有多余的功夫管你的事了。”
邵楠听了气得直笑,说道:“前半句听着还像人话,后半句实在欠打。”
卫宜宁也跟着笑,把三兄弟送上了车,自己又转身回来。
朱太夫人房中,包氏正在跟老太太说话。
“我这些日子一直睡不安稳,一晚上要醒好几次。大约是我自己心不静的缘故,想着现在没什么事,去宜宓修行的庙里住几天。”包氏有些疲倦地说道。
“你去住住也好,有她陪着你总是要好一些。”朱太夫人表示理解。
“所以我来跟老太太商量,我不在家这些天就劳烦宜宁代我管家吧。”包氏这话既对朱太夫人说,也对刚刚进门的卫宜宁说。
“她还是个孩子呢,哪能管的了家。”朱太夫人说道:“不如让桑姨娘管吧。”
“这有什么不能的宜宁也已经十五岁了,况且她的性子一向沉稳,我没什么不放心的。”包氏道:“又何况总共也没有几天。”
“也好吧,就让她先盯几天。”朱太夫人说道:“只是他毕竟是个小孩儿,家有个一闪二错你要多担待些。”
“瞧老太太说的,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个道理我还是明白的。”包氏笑着说道。
卫宜宁站在一边,神色如常。
但心里却觉得包氏让自己当家这件事似乎不太妥当,但老太太既然已经替她答应下来了,自己也没有办法再推辞。
又何况自己,如果推辞的太坚决,只怕还会引起包氏的警觉。
晚饭后卫宜宁回到自己的院子,叫春娇悄悄的把国妈妈叫来。
“夫人叫我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