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混世魔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凭鱼跃
只是本时空的染坊规模都不大,就是手工业作坊,他们的产量无法满足工业化大生产的需求,折可求无奈之下,只能是来一样用一样,所以就搞出了五颜六色的一堆衣服。
还好,折可求知道军队和百姓不同,所以军队的铁青色是严格要求的,绝不能走样。
这样近卫团才整体看上去威武一致。
眼见着又要到年关了,秦牧在微山湖开始了兵工厂的建设。
枪支的核心部件是无缝钢管。
无缝钢管要用到穿孔机。在无缝钢管生产中,穿孔工序的作用是将实心的管坯穿成空心的毛管。整个生产过程一般包括穿孔、轧管和定减径工序。穿孔作为金属变形的第一道工序,其作用非常关键。
管坯的穿孔方式大概有三类,压力穿孔,推轧穿孔和斜轧穿孔。
秦牧结合本时空的情况和能得到的技术支持,选择了压力穿孔。
这个穿孔方式的最大特点是能得到几乎无限延长的圆形毛管。这样秦牧就不只是可以造枪管和炮管,水管也能这样造出来。
西北的自来水系统,就是用微山湖生产的水管建造的。
只是当时刚刚能生产水管,还不能生产枪管。
枪管的参数要求可比水管严格的多。毛坯圆管需要经过大量的后续处理,而且使用钢坯的型号也不同,这样才能得到一支合格的枪管。
兵工厂的人员正在
全力以赴的解决枪管和炮管的制造问题。
秦牧一边和众人进行攻关,一边在策划着一件事。
过了这个年,可就是宣和六年了。
再过一年,金兵就要大举南下,靖康耻就没多远了。秦牧来到这个时空,自从知道自己身世和任务之后,开始时期是打算利用靖康之变的。
借助金兵的手,扫清自己法理意义上的敌人。老赵家不倒,凭什么自己上台呢
可是随着秦牧在这个时空浸淫越深,越是对这个时空有感情。
这个时空的一草一木,都让秦牧难以割舍,更何况那么多无辜的百姓。
他打定主意,不再让靖康耻发生,要拯救这个时空。
这样一来,人格是伟大了,但是困难就翻着倍的增加。
虽然现在汴梁城里粮价飞涨,百姓都有活不下去的了,但是这毕竟只是一个很短的时间段才出现的现象。
汴梁号称百万人口,这么多人,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里可是过得很舒服。大宋京城就是本时空最好的地方,是人间天堂。
这个地方是谁给百姓
第三百九十二章 谣言制造者
年关难过年年过。宣和五年的年关更加难过。飞涨的粮价并无半点降低的迹象。
往年家家户户年底最少要吃顿好的,也算给一年的辛苦来点奖励,可是今年年关,能吃一顿饱饭就算很不错的家庭了。
至于吃好,那似乎是很久远的记忆了。
于是汴梁城里处处充斥着不满。而这时候,一些流言也随着百姓的怨气开始四散传播。
这是一个女人和两个男人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不是女人,是男人,这俩男人还是兄弟。
传说这个女人美貌如花,兄弟中的老大给她抓回了家。
这个美女自此就每日每夜饱受虐待。
有一天,深爱着她的弟弟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半夜三更,在和哥哥喝酒的时候,一斧子砍死了哥哥。
于是弟弟就霸占了哥哥的家业。
可是他又怕这个女人把自己杀害哥哥的真相讲出去,于是就又杀了这个女人。
这个故事充满了百姓喜闻乐见的情节。
男女感情,三角恋,虐恋,兄弟仇杀。有残忍,有血腥,还有香艳。
百姓们大部分都不知道这故事讲的是什么,只是知道兄弟俩姓“赵”,而那女人姓“花”。
本时空可和后世不一样。本时空的人民绝大部分是文盲,文盲很少能知道历史。
这个故事就是大宋开国太祖太宗的故事,烛影斧声,讲的就是赵匡胤兄弟的事。那女人就是花蕊夫人。
赵匡胤死的这一天,晚上找赵匡义来喝酒。(赵光义,字廷宜,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又改名赵炅。)
这件事发生在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壬午夜,太祖赵匡胤大病,招晋王赵光义议事,左右不得闻——把人都赶走了。席间有人看见宫内烛影摇动,仿佛赵光义离座退避,又过片刻,听到斧子戳地击物的声音。
当夜,太祖驾崩,赵匡胤死了。
然后赵匡义才得了帝位。
这件事的确是宋史上的疑案,但是这个疑案,是在后世才广泛流传。因为后世文盲没了,都强制义务教育了,然后才有大把爱好历史的人关心这些。
在大宋这个时空,哪有钱养那么多只学习不劳动的人呢
识字的就没几个,知道这段历史的人,那就更少了。
实际上即使汴梁的老百姓也不知道皇上家里发生了什么事,反正一代一代就是赵家人坐天下。
一直以来,汴梁的生活都非常好,在本时空来说,已经是好的不得了的存在了。
汴梁人当然有资格这么说。不说别的,就是全天下哪里有养老院都没有,但是汴梁有。
皇上设立了安济坊养民之贫病者;置居养院以处鳏寡孤独。安济坊是由寺院僧人负责管理,而居养院则设有专职官员管理。
史载,居养院最初碰到极寒天气只是“给纸
衣及薪”,到后来“冬为火室给炭,夏为凉棚,什器饰以金漆……”
这都是大善事。汴梁百姓生活又富足,朝廷的安民措施又给力,所以汴梁的百姓对赵家皇上是很满意的。
可是现在不满意了。因为粮价涨的已经饿死人了。
无论是谁,一天到晚吃不饱饭,他绝不会说统治者是好人。
反正我没错,错的都是朝廷!
大宋百姓也是一个路子,错不在自己,错的是别人。
而且他们这次还抱怨的对,因为这个错误的确是赵佶一手造成的。
他虽然通过西城所弄回来大量的田地,然后转手卖给了各家权贵换钱,但是买城的钱还是差的远,所以他才大量印刷交子来抢劫民间财富。
纸钞多了,自然就引起通货膨胀,最终导致粮价飞涨。百姓自然怨声载道。
所以这个流言就在怨气的驮载下越传越广,而且有聪明的人,已经从只言片语中猜到,这说的就是皇上的祖宗。
民间的流言顿时让赵佶紧张了起来。
这事,说的可是真事。就是自己的祖宗杀了他的亲大哥。
当然,赵佶嘴上绝不承认,可是心里不得不承认事实也许就是如此。
如果按照官面上说的,是赵匡胤把皇位传给了赵匡义,也就是自己的老祖宗,那为什么赵匡义把赵匡胤的后代差点杀绝了呢。
赵匡胤的儿子,德昭自刎,德芳暴毙。这都是赵匡胤死后没几年的事。
赵匡胤被赵匡义杀死,这个事赵佶是相信的。可是正因为他相信,所以他害怕这个流言——因为这是真的,是事实。
现在大宋的局面不比从前了。
之前辽国虽然强大,但是每年几十万岁币就打发走了,和打发叫花子一样,一点不费劲。
现在没了辽国,换成了金国,这个钱可就翻了十倍都不止。
这不是打发叫花子了,这是要跪拜大爷了。
若是只有金国,赵佶还算能稳得住阵脚,可是还有正一道,还有天师军呢。
如今韩世忠和武松只能驻扎在江宁,守住长江最后一段,确保江南不失,再多,他们就做不到了。
折家军不能依靠。韩世忠说折家军全跑了。这让赵佶非常恼火,可是恼火归恼火,他一点办法也没有。
因为士兵哗变逃跑,是很正常的事情。他绝不能以这为理由追责折家。要是按照正常来说,折家跑了这么多军队,他们比赵佶应该更肉痛。
当然,赵佶也猜这些人不是逃跑,只是不想再打了,跑去西北回老家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前线上没了西军,真的打不动天师军。
内忧外患几乎压垮了赵佶,现在再来这么一本流言,赵佶简直要崩溃了。
赵匡胤的子孙并没有死绝,现在还有后代就在汴梁。若是有人阴谋作乱,借着现在的局势,也给自己来个烛光斧影,那真是很可能的!
自己的皇位
似乎不那么稳了。而且老赵家祖宗这点狗屁倒灶的丑事,暴漏在全天下人眼前,自己这皇位似乎也不那么光彩了。
赵家人都为了这则流言心神不安。
太子赵桓变得尤其不安。因为最近赵佶身体不太好,似乎被持续不断的压力压垮了。这样看来,似乎自己有望提前当上皇帝。
可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汴梁流传起这样的谣言,这对老赵家的声誉是有致命的打击。
赵桓可不想自己当上皇帝之后就被人泼一身脏水,所以他立刻吩咐自己能用上的势力去扑灭流言。
李纲就受了太子私下的嘱托。
他上次因为儿子的事,需要联系开封府尹,走的是太子詹事的路子,这也算是和太子多少搭上了关系。
赵桓是关心则乱,这件事关系到自己,所以他就托遍了能托的人。
李纲也不知道这则谣言最开始出自哪里
第三百九十三章 第一次问卷调查
收音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微山湖这一片地区的生活方式。
就算是滕县的知县,都每天守着收音机不放——反正他也没别的事干了。
房知县算是彻底看明白了,滕县这块地方,算是成了另一个府州。西军在边疆事实上就是割据状态,朝廷拿他们根本没办法。如今微山湖这一片地方,包括滕县以及周边,也成了一块国中之国。
近卫团已经彻底的掌握了这片地方上的一切权力。
宗族势力不能说完全干净彻底的被拔除,也可以说被大大的削弱了。
两个族长已经被愤怒的百姓打死——当然,动手的不会是百姓。近卫团谨记着秦牧的指示,杀人这样的权力,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他们只是让百姓告发族长的犯罪事实。这样的事情,简直是不用找都有的是。
欺男霸女,横行乡里,草菅人命,秦牧想都不用想,随便一划拉就是一堆这样的事情。
在皇权不下乡的时代,靠什么来约束族长的行为呢靠道德吗这能靠得住,母猪也上树。
靠法律吗族长本人就是法律。
既然什么都无法约束这些人,那他们做出任何犯罪的行为秦牧都不会奇怪。
近卫团只是按照团长定下的流程走了一遍,就收集到了两位族长充足的犯罪事实,于是剩下的就是顺理成章。犯人枪毙,财产充公。
解决了乡里,折可存再来到滕县找知县聊天,房知县立刻就明白多了。
行,开仓放粮,你要什么我给什么。反正除了这个县衙,自己也管不了什么。
滕县至此彻底的落入了近卫团的手里。
也有两位族长的至亲族人来县衙告状,但是无一例外全被房知县打跑了——这事别来烦我。
他们还不死心,有的就去了京城告御状。可是现在汴梁都饿死人了,谁会管乡下土财主的死活。
这些人根本找不到庙门,别说见皇上了,就连开封府他们都进不去。
开封府尹现在真没空管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汴梁城闹饥荒呢,一天死好几十口子,这可别出大乱子。万一饥民暴乱,那就麻烦大了。
聂山是新上任的开封府尹,他绝不能让开封府在自己手下出乱子。这不但是自己面上不好看,更是会让太子丢人。
秦牧充分的预计到这点,所以才让近卫团发动百姓斗地主。
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不同。赵佶没有工业社会强大的组织能力和应对风险的能力。
眼前的事情,金国,西夏,天师军,还有西军,都够赵佶喝一壶的了。何况自己还给他加了点料——烛影摇红,慢慢去品尝吧。
赵佶的大脑真理不顺这么多麻烦,毕竟他不是编程序的,那么多参数,常量变量,
算法结构都可以一一想明白。
他就是一个艺术中年,脑袋里面全是风花雪月。
就看他不计后果的玩空手套白狼——玩命印刷交子,就知道他不明白国家经济应该怎么运营。
国家破败如此,我等皆是有罪之人。
秦牧很希望赵佶自己能明白这句话,但是显然赵佶是不会有这个觉悟的。
他不会觉得自己做错了,只会把一切责任都丢给别人。
秦牧准备再加点料,不能让汴梁城里面的百姓寂寞。
于是幽州城的秘密就开始流传在京城的西面八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