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自古红楼出才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晴了

    一股子呛人的浓浓的煤烟味道充满了鼻腔。王洋揉了揉鼻子,眺目望去。里边到处都能够见到一堆堆堆积如山的煤,还有那些同样堆积如山的矿石,不过每家冶炼厂都有自己的围墙,毕竟自家的煤和矿石那也是花钱购来的,总不能让人半夜给偷了去不是。

    乖乖,这里怎么那么大怕是怎么也得有三五十家吧?

    因为咱们官府有令,所有搞冶炼的都只能在这里做事,毕竟冶炼需要燃烧大量的煤,很是呛人了,那些矿渣什么的也不能堆放在城里边陈老铁匠笑呵呵地解释道。

    王洋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看来古代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要把工业留在城市外面,而不是任由其野蛮生长,破坏环境还污染生存空间。

    那条所谓的路,完全就是要矿渣和煤渣铺就,从主干道旁边一直往里延伸到尽头,看到了这些矿渣,王洋不禁又冒出了一个念头。这些矿渣,平时都没什么用处吧?

    当然没用,不信您瞧那边,都已经快垒成大山了都,可是这东西都是炼矿之后的废品,根本没用,只能堆在那里,包括煤渣也是一样。

    若是有人需要的话,能白送吗?王洋不由得两眼一亮。

    白送?陈老铁匠看了一眼自家主子,翻了个大大的白眼。公子,这玩意根本就没用,谁会要这些东西?若是有人愿意要,相信他们肯定巴不得白送出去,不然堆在那里还很碍眼,有时候官府还能寻个由头来罚钱。

    那好,到时候倒可以跟他们谈一谈。王洋不由得大喜,用来铺路的细砂和碎石的价值虽然不贵,可好歹是要花钱的。

    先生,你要这些东西有用吗?身边的赵佶忍不住小声地嘀咕道。

    殿下你想,如果能够有这么多的矿渣和煤渣,绝对可以用来替代大量的细砂,既经济,又还能够减少环境污染,这简直就是好用到令人发指好伐?

    乘着休沐,随着王洋窜到这边来,一心想要看王洋这位才华横溢的大才子想要搞什么鬼名堂的赵佶只能朝着王洋一脸崇拜地道。先生您这脑子,实在是太活了,看到这些别人不要的玩意你都能够想到省钱的新点子,实在是让小弟佩服。

    不过,先生你今日来这里倒底是要做什么,能不能先给小弟透个底?好歹陪您走了这么远的道。

    王洋无可奈何地解释道。之前我不是答应了陛下,要做八轮马车吗?但是做八轮马车需要弹簧,而需要弹簧就需要优秀的高碳钢,而想要高碳钢就需要有良好的冶炼技术,所以,咱们就来这里看看喽

    听了一长串的话,着实让那赵佶很是不明觉厉。我说先生,不就是造辆马车吗,需要这么费神费力?

    马车虽小,但是,多一对轮子,那就需要多很多的零件,而且如果你希望能够让马车能够轻便耐用的话,最好就别想着省时省力。

    王洋与赵佶一边吹牛打屁,一面朝着里边走去,轻车简服的他们很快便来到了那间位于吴老板的冶炼厂。

    规模还真是不小,光是进了厂区之后,就能够看到那里足足耸立着五座不大的冶炼炉,数十名工人正在卖力的搬运着煤和矿石,往来,还有些正在拉动着鼓风机,也有老匠人蹲在窑口,吆喝着什么。

    吴老板听闻是陈老铁匠的东家,堂堂今科状元王巫山亲自来访,自然不敢怠慢,亲自过来迎客。

    看到王洋兴致很高昂的想要参观他的冶炬厂,吴老板自然是欢迎之极,领着王洋一行人在这间占地足有三亩地大小的厂区里边溜跶了一圈。

    不禁暗暗砸舌,这样一间冶炼作坊,一天的产量,居然能够生产五千斤左右的生铁,三千多斤的熟铁,但是,钢产量却低得令人发指,一天也不过五六百斤左右,不过是生铁的十分之一。

    另外就是,生产出来的铁料,都被垒在一旁,甚至还有一些铁料,因为含杂质太多,直接扔在了一边,等到再开炉的时候,再扔进去回炉再造。

    看得赵佶倍感新奇,怎么也没有想到,原来钢铁之物,居然就是用这些石头炼制成的。




第431章 又准备要以技术入股的老司机(第二更)
    第431章

    而王洋的目光则落在了那些燃料,也就是用来作为冶炼燃料的煤堆上,那里的煤块都快堆成小山了,不过,王洋的眉头不禁深深地皱了起来。你们不用焦碳?

    焦碳是什么鬼?年过四旬,看起来十分壮实的吴老板一脸懵逼地打量着站在跟前的这位状元公。

    他家干冶炼这行营生,干到他这一辈已经是三代了,可是冶炼过去用的是木碳,由于木碳量的发热量太低了点,后来开始改用煤碳,至今怕是也快有数十年了,可从来没有听说什么焦碳的。

    站在王洋身边的赵佶摸着自己光溜溜的下颔喃喃自语道。木碳竹碳煤碳,这些我都听说过,可是这焦碳,还真是第一回听说。

    你们都不知道?王洋有些发懵地看着周围的人们,看到所有人都在摇头,不禁有些错愕,难道自己记错了吗?明明自己记得很清楚,焦碳的历史是从宋朝开始的。

    而且在南宋时期,已经开始有记载使用焦碳冶炼钢铁了,为啥现在还没有?难道说还没有人把这玩意给发明创造出来吗?

    看来你们都不知道。焦碳,是一种用这种烟煤来制作的更优良的燃料,可以让冶炼的温度更高,获得杂质更少的钢铁成品。

    敢问状元公,不知这焦碳哪有?那位吴老板虽然不敢全信,但是,好歹也是汴梁本地人,对于这位今科文状元那牛逼哄哄的事迹早已经是耳熟能悉。

    再加上,经常来他家工坊采购铁料的陈老铁匠又是王洋这位状元公铁匠坊的负责人,自然更是卖力的吹嘘自家公子绝对是牛逼得天上地下少有,几乎可以说是无所不能的奇材。

    何况于什么《东京侯报元祐印刷术,元祐水泥,以及状元桶等无数令人眼花缭乱的新生事物都与这位状元公脱不开干系。

    所以,吴老板这才显得有些冒失地问出了这么一句。

    看来是还没有,不过这倒也没关系,这炼焦之法,王某倒是有,只是现在拿出来还不是时候。王洋呵呵一笑,目光落在了这位吴老板的身上。

    对了吴老板,不知道你这冶炼厂,愿不愿意让人入股?王洋端起了吴老板让下人奉上的茶水抿了一口之后问道。

    就像当初我入股陈老哥的铁匠铺一般,咱们按股份大小分红,你怎么经营那是你的事,只不过,有些时候,我会需要你生产一些我需要的东西

    状元公您想要入股吴某的工坊?吴老板不禁一愣,这是什么样的节奏,这位状元公这才逛过来,在自己的工坊里边溜跶了一圈,居然就想着要在自己的这冶炼工坊投资入股。

    当然,只是王某的想法罢了,若是吴老板不愿意也没关系,毕竟这里还有不少家冶炼工坊,王某只是听老陈说过吴老板你这个人办事沉稳,而且一向讲信用

    状元公,您不会是跟小老儿开玩笑吧?这冶炼本就不是什么好活计,您真想要入股?

    老吴你啥意思,我老陈就一打铁的,状元公还不照样在我那里入了股,你看看我现在跟过去有什么差别没?虽然还是铁匠铺的老大,但是现如今,陈记铁匠铺的规模可是扩大了数倍。

    王洋给他提供的那些新点子,可是让他短短不到一年的功夫,就赚了过去十年都挣不到的钱。

    想到了这位陈老铁匠的际遇,再看一眼这位才名显于汴梁的状元公,想想吧,怡红楼在他的指点之下,现如今绝对可以算得上是首屈一指的一流青楼。

    而陈老铁匠那个就几个小帮工的小小铁匠铺,现如今光是网罗的老铁匠还有帮工就差不接近五十之数,每次来自己这里购买的铁料数量都是在往上涨。

    还有那什么万红精品成衣店,自家的小妾也从那里购买了那些漂亮的内衣,而现如今,但凡是爱美,又不计较价格的女子,都喜欢往那万红精品成衣店里边钻,而那里,据说这位状元公也有股份在。

    并且很多的内衣款式,都还是状元公当年在当怡红楼教习时设计的。

    还有那什么万红水泥厂,眼看着那原本只有八个窑的万红水泥厂现如今又以超英赶美的速度正在修建着一个个新的窑口,而且每天的产量都供不应求,让他们这些同样是搞工业生产的冶炼工坊也很是眼红。

    而现如今,活生生的财神爷状元公就坐在了自己的工坊里边,问自己愿不愿意让他入股。而且再说要入股之前,状元公还提及了一种可以提高冶炼效能和钢铁品质的焦碳。

    吴老板终于从震惊之中回过了味来,之前,老陈来拿生铁料的时候,经常跟自己吹牛逼来着说自己怎么怎么幸运,才会得王洋这位状元公看中,才能够发达起来,可是现如今,他实在是没有想到,这个机会居然也会落到了自己的脑门上。

    若是其他人的话,那吴某肯定会回绝掉,可若是状元公您,那简直就是白送的财路,呃,那什么吴某的意思是说当然愿意了吴某人眼巴巴的看着王洋,反倒是一副生怕王洋反悔的模样。

    吴某人痛快得不要不要的,只要王洋能够拿出三千贯,那就给王洋三成股份,另外还会给王洋两成的技术股份。

    当初王洋跟那陈老铁匠的入股协议是三百贯入股,然后两成的技术股,不过,吴老板的这冶炼工坊,的确要比那陈老铁匠的铁匠铺大上十倍不止,而他要的这个价,绝对很低廉。

    难得你吴老板这么看得起王某,你都这么大气,若是王某再娇情,那也就说不过去了,这样吧,这个炼焦术,就当是提前交给吴老板你的订金,等过两日,王某会再派人过来与你接洽。

    炼焦术吴老板怎么也没有想到,王洋做事也如此痛快,而那份炼焦术到手之后,他便迫不及待地打开来看,只草草的浏览了一遍,吴老板就意识到了这东西的珍贵之处。

    烟煤的燃烧持久虽然要强过木碳,而且火力也强过木碳,但是有一点,那就是杂质太多,而且不会像木碳一般中间充满孔洞,利于冶炼。

    而据状元公的这份炼焦术显示,只要能够照此法冶炼,便能够得到一种内部充满孔洞,而且杂质减少到最低的优质冶炼用焦。

    而除此之后,王洋还特地提及了吴氏冶炼工坊所生产的成品,就是那些软钢。



第432章 你可以打造出西夏瘊子甲?!(第一更)
    第432章

    相比起高碳钢而言,低碳钢更容易获得,而且一般这些软钢会用来包夹生铁或者是稀少的高碳钢,之后反复捶打,以获得十分锋利的武器或者是刀具。

    所以,这些低碳钢都被刻意地生产成长条状,以便于到时候用在包钢和夹钢工艺上。

    而王洋看着这些厚度不超过半公分,宽度也只有不到两寸的软钢条,心里边不禁泛起了一丝古怪。你们能不能帮我个忙,给我生产一些大约有三分之一寸厚度,而宽度大约两寸,然后呈这种拱桥形状的软钢条?当然,若是能够生产得出来的话,我会另外付给你们工钱。

    状元公你尽管放心吧,我们老吴工坊,到我这一代已经是第三代了,这么多年一直都负责冶炼,肯定能够生产出您所需要的那种软钢。吴老板拍着胸口答道。

    看到这位吴老板答应得这么痛快,王洋也不客气,干脆就着人拿来了纸笔,画下了自己所需根据钢板的形状,虽然厚度和厚度以及弧度都一致,但是长短方面则有区别,另外,最长的四块软钢板的头部要卷成圆形,中间空心。

    状元公,您要那种软钢来干嘛,难道您是准备让小的给你打造几柄防身的宝剑?离开了吴家工坊之后,陈老铁匠便迫不及待地询问起来。

    当然不是,我那是准备用在八轮马车上面的,不过在试做八轮马车之前,我会先试制出四轮马车,来测试各种零部件王洋摆了摆手道。

    不过这才走了十来步,忍不住又转过了头来看向陈铁匠。你会制作唐刀吗?在王洋看来,中国古代最精美,也是最精良的制式武器,非唐刀莫属。

    唐刀?这个小老儿可没听说过,不过过去倒是有人曾经让小老儿给他们打造过倭刀。

    想不到陈老汉你居然连那倭刀也会打造,看来技术还真是不错嘛。旁边的赵佶听得此言,不禁夸了陈老铁匠一句道。

    殿下夸奖了,小老儿这辈子也就打过那么几把罢了,说起来,那倭刀需要反复锻打,很耗功夫。

    倭刀就是唐刀的变种,那些倭人早年在唐朝之前,将我华夏的冶炼技术和包钢法都学了去,而且还是按照唐刀的工艺去打造。作为优秀的爱国青年,王洋忍不住吐槽了两句。

    而且他很快又想到了一个新的疑惑。对了殿下,咱们大宋是不是不重视武备,为何像唐刀那种削铁如泥的直刀居然会置之不用?

    赵佶听到了这话,赶紧申明道。先生切莫说这样的话,我大宋可是一向都十分的重视武备,光是研造武器之所,在开封就有东西作坊东西广备(又称广备攻城作)万全作坊器甲所御前军器所制造军器所弓弩院弓弩造箭院鞍子作斩马刀局

    而且,光是东西作坊,就有兵校工匠五千余人,而最盛之时,东西作坊就有工匠兵校近万。而万全作坊也有三四千工匠。

    王洋直接让赵佶口中崩出来的这一大长窜的名字给惊呆了,特么的居然有这么多?

    怎么有那么多的部门?而且还有那么多的人

    没办法,光是东西作坊之内,就有木作漆作马甲作大弩作鞍作剑作器械作皮甲作枪作猛火油作皮作麻作等五十一作

    也就是说,里边足足有五十一个部门,那么这么算下来,一个部门也才百来名工匠,的确不算多王洋砸了砸嘴。

    好吧,自己果然**了,没有想到,大宋的武备居然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锋,怕是这些目前都归属在军器监下面的各衙的工匠们归拢到一块,怕是没有三五万人还真不行。

    咱们大宋,所生产刀剑,仍旧是秉承汉唐的环首刀,不过,咱们的敌人,现如今都武备精良啊,北辽的铁林军,西夏的铁鹞子,都是身披重铠,刀剑难伤。我大宋也不得不转而开始制作一些沉重的重武器

    王洋的表情也忍不住沉了下来,是啊,北宋面对的敌人,绝对是远远的超过了过去的朝代,重要的是,过去所面对的,完全是以游牧为生,缺铁少盐,只能造掠劫为生的游牧文明。

    而北宋所需要面对的,而是都有着自己的地盘,矿产,都可以大量的开采和生产铁器,拥有着精良的护甲和武器装备的异族之国。

    小弟家中都还有一套西夏的瘊子甲,质地十分的精良,箭矢难伤唉。说到了这,赵佶这位得瑟小王子也难得的,很忧国忧民的叹了口气。

    呵呵,不就是冷锻甲嘛,这有什么难的?王洋撇了撇嘴,不以为然地道。难道咱们大宋的铁甲还比不过?

    先生,您,您说什么?冷锻甲是什么意思?

    冷锻甲的意思就是,西夏的铠甲,用的是厚铁片,反复锤打,减少了大约三分之二的重量之后的甲片拼接而成的。不需要经过退火或者是热加工的一种制甲工艺。

    后世不就经常有这样的科学节目吗?天天在上面讲解各种武器以及铠甲的制造工艺以及防御力等,王洋这位纯爷们可是一集不拉的全部都刷过好几遍。

    王洋显摆完自己那渊博的知识,正要继续朝前迈步,哎哎哎特么的赵佶这货居然拽着自己的袖子不撒手。先生,您不是开玩笑吧?

    有必要为了这样的事情跟殿下你开玩笑吗?王洋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无可奈何地道。

    那先生您的意思是,您可以打造出西夏的瘊子甲?赵佶突然之间觉得自己有些口干舌燥起来。
1...176177178179180...55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