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红楼出才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晴了
礼毕之后,赵煦便迫不及待地朝着王洋道。王卿你可知晓,这位马御史弹劾你这些日子一直都没有回衙门公干,更没有到那御街的改造工地去巡查,有懈怠渎职之嫌疑
而王洋便下意识地顺着那赵煦的手指的方向望了过去,就看到了一位年纪接近四旬,看起来个头不高,三缕长须倒是打理得十分精致的中年官员一脸吡了狗的神情,有些呆头呆脑地正看着自己。
王洋的心情瞬间变得很不美丽,看了一眼那位坐在御案之后,脸上露出了兴灾乐祸笑容的赵煦,实在是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
这位少年天子是啥子鬼意思?想要自己现在就窜上前去暴打那货一顿让你还有满朝文武看热闹不成?
还好,这个时候高滔滔有些不悦的干咳了一声。小王卿家,哀家听陛下言,你这段时间,准备要为我大宋的百万将士研发一种新式的铠甲。不知可有此事
禀娘娘,确有此事,目前,微臣已经完工了,研制出了比那西夏瘊子甲更轻更坚固的铠甲。原本还想着明日就入宫将元祐炼焦术元祐炼钢术和大宋元祐铠进献与陛下和娘娘,没想到今日王洋嘿嘿一笑之后点了点头大声地道。
满朝近百文武勋贵都一脸吡了狗和难以置信的模样,看向这位扮像很是风流倜傥的英俊状元公。心说好嘛,之前弄出了个元祐印刷术,之后弄出了元祐水泥,你特么的现在就跟疯了似的一下子又来三个元祐。
元祐是你妹啊?天天拿这玩意来拍马屁好吗?就连那一向看好王洋的苏东坡也深感腻歪,甚至感觉自己现在听到元祐这两个字,就感觉好像自己的耳朵被强奸一样难受。
而那些旧党重臣们更是一个二个咬牙切齿,能不能不要这么不要脸?居然说自己研制出了比那西夏瘊子甲更精良的铠甲,你真当这满朝文武都是瞎子还是傻子?干货,干货在哪里?
那位马御史就直接在第一时间跳了出来。休得胡言乱语,莫要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使用我大宋天子的年号。
乱七八糟的东西?王洋一个狮子摆头,双目如刀,恶狠狠地瞪在了那位马御史身上,吓得这货连退数步,都有些不知道该说些神马了。
马大人言之有理,小王大人,年号乃是我朝天子所使用的,怎么可以随随便便如此,简直有如儿戏。
不错,黄口小儿,成日张口元祐,闭口元祐,这成何体统
看到一票旧党大员纷纷跳出来刷存在感,王洋脸色一沉,春风吹,战鼓擂,这个世界谁怕谁,你们要跟我叽歪,难道王大爷我还能怕了你们这帮子只会耍嘴皮子的老菊花不成?
那依诸位大人之见,那元祐印刷术,当不当得起元祐之名?那元祐水泥,当不当得起元祐水泥之名?王洋冷冷一声,开口朗声喝道。
这些自然是当得起的。哑然半晌,宁尚书闷哼了一声之后,却也只能硬着头皮承认,不然,太皇太后和天子肯定会心头极度不美丽,甚至还会惹到那些因为元祐印刷术受益的读书人以及因元祐水泥而受益的天下百姓以及边关将士们。
他可不傻,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顶牛。不过嘛,承认那些,并不代表本官就认同你现在的作为。区区不过半月余,你居然自称你已经研发出了比那西夏的精锐铁鹞子所穿戴的西夏瘊子甲更加精良坚固的铠甲,你真把我等当成傻子不成?
旋及,宁尚书清了清嗓子,侃侃而言。本官曾经在军器监任职数载,不敢说对于军器监的事务样样精通,但好歹皆有涉猎,例如我大宋的将士们的制式铁甲,一副铁甲,需甲片一千八百余片,每块甲甲,多冶炼裁剪锻造回火退火,诸多工序,皆是缺一不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一千五百名工匠,就需要耗时一年之期,方可制得一百五十副铁甲。
而你王洋,不过奉了天子之命不过半月,便在此大言不惭,研制出了比那西夏瘊子甲要更加精良坚固的铠甲呵呵,小王大人,这里可是朝堂之上,说话还需谨慎,不然,小心欺君
不知道是王某欺君罔上,还是你这位宁大人心妒大材,在这里大放厥词
听得此言,宁尚书眼角直接就立了起来,差点让王洋这话给气炸了肺。指着王洋,脸色铁青的厉喝出声来。好你个黄口小儿,休得胡言,本官,本官何等人物,岂是嫉贤妒能之人。
若你非嫉贤妒能之辈,那又为何在此处处针对于下官?王洋撇了撇嘴,满脸不以为然地道。
看到王洋这位小小的八品官居然这么跟堂堂的六部尚书,三品大官正面硬刚,范纯仁和那梁焘这二位相爷整个人都不好了,你特么的就是屁大的小官,怎么就不知道什么是收敛吗?
第446章 元祐炼焦术,元祐炼钢术(第一更)
第446章
而那苏东坡却看得眉飞色舞,笑意盈盈,唔这小子果然飞扬跋扈,不愧是身负惊世才华的无双国士,很像老夫当年啊。既然有才华,为何不嚣张一点?正所谓人不风流枉少年,人不风流不羁,岂不是浪费了这青春与热血?
那边厢,赵煦这位少年天子笑得相当的不厚道,唔一开始还以为王洋把那个叽叽歪歪令人生厌的马御史给怼了。
结果呢,这货干脆就直接跟那工部的宁尚书正面硬刚起来,而且嘴皮子之刁毒,实在是让人心旷神怡。
端起了跟前的香茶,美滋滋的啜了一口,继续欣赏着宁尚书那张黑得发青的脸庞,实在是太让人欣慰了,让你们这些家伙方才攻讦朕,现在你们算是遇上对手了吧?
住口,你个小小的八品官,居然敢在这朝堂之上,对朝庭重臣如此无理,你太放肆了!又一位重臣站了出来声援工部宁尚书。
我大宋有哪条律法规定,上官有过,下官不可质询?又有哪一条规定,八品官不可与三品官进行友好的交流与讨论?王洋指了指自己那张显得那样热情洋溢的笑脸,散然笑道。
卟哧一声,赵煦被一口茶水给呛得脸红筋涨的,吓得旁边的宦官赶紧上前轻抚其背给位位少年天子顺气,省得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呛死在朝堂上的皇帝。
朝堂之上,至少有过百的文臣的脸色都瞬间一黑,看看人家宁尚书那张快特么的黑成锅底的脸,你丫居然还好块脸皮说你们是在友好的讨论。
好吧,这些并不是重点,重点是,宁尚书啥时候就变成有过了?
你,好你个王洋王巫山,居然敢如此埋汰老夫!宁尚书顿时感觉自己这张老脸都快要挂不住了。
够了,都给哀家闭嘴!这个时候,竹帘之后一直想要低调的高滔滔忍不住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你们这些家伙怎么就那么闹腾?还有,王洋那小子是不是身上有什么古怪,似乎自带群嘲功能似的。
喝止了两人之间的口角之争后,高滔滔的目光透过了竹帘落在了王洋的身上,语气渐缓。王洋,你唉,你方才所言可是实情,这里可是朝堂之上,的确不许妄言。
王洋朝着高滔滔的方向潇洒从容的一礼之后,昂首而立。娘娘,臣身为大宋的臣子,自然就更不敢有半句的虚言,不然,岂不是又要被某些妒忌微臣才华学识,身材容貌的别有用心之徒大加攻讦?
你!宁尚书直接就让王洋这货给气得三尸神暴跳如雷,特么的你这家伙怎么说话就那么混帐!老夫啥时候妒忌你了,还身材容貌。
不过死死的被身边的同僚给拽住,这个时候跳出去干嘛,跟这么个区区八品小官一般见识,非但不能出气,还得在满朝文武前闹笑话。
虽然被制止了,可是宁尚书的目光就跟那看到了肉骨头的恶犬似的,恶狠狠的盯着王洋眨也不眨。
高滔滔听得此言,险些失手把那在手中把玩的玉如意给掉落在地板上,一脸黑线地隔着竹帘瞪了这家伙一眼,这家伙,还真是耗子搁不得隔夜食,有仇就想当场报。
休得胡言乱语,那你既然说你之前的话并非是在敷衍哀家与陛下,那可有证据?
皇祖母,证据都在殿外摆着呢站在王洋旁边看了半天戏,内心乐开了花的赵佶这货也回过味来了,赶紧站出来开口说道。
那还不赶紧让他们弄进来。高滔滔砸了砸嘴,心里边,隐隐有些期待,可是,却又担心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而坐在另外一头的赵煦这个时候已然站起了身来,走下了玉阶。王卿,你真的已经弄出来了?
正是,幸得陛下天恩之佑,微臣的确已经完成了陛下您的嘱托,而那里边,微臣与端王殿下还有这二位军器监军员,以及数十位平民工匠这半个月来努力的成果。王洋点了点头之后,抬手一引。
赵煦扭头望过去,看到了四位精壮的禁军抬着两个大箱子迈着沉重的步伐进入到了大殿之内。
最终,两个吸引了所有人目光的沉重木箱被摆到了大殿中央。而王洋还很挑衅地冲那宁尚书扬了扬下颔。宁大人,不知你可愿意与王某打个小小的赌?
宁尚书原本差点就被王洋给激得点头,可是一想到了那位交好的同僚赵挺这的命运,再看王洋似笑非笑,却又一脸笃定的神情,脑中顿时一清。
你!哼这里可是大宋朝堂之上,老夫乃是朝庭命官,岂会与你一般见识。
真是可惜了看到那位堂堂的六部尚书居然毫不要脸的秒怂,这让王洋的心情不禁有些遗憾,原本还以为还能够狠狠的恶心一下这个老不要脸,老喜欢跟自己作对的工部尚书,结果谁知道他居然会这么老奸巨滑,并不上勾。
王某似乎听闻,诸位大人对于王某是否能够在短短的半个月之内做出成绩而深感疑惑,甚至认为王某不过是哗众取宠,又或者是在
王巫山,够了,还不快快让哀家也见识见识你所说的那些好东西。高滔滔不禁有些嗔怒地低喝道。
这臭小子,典型的一副要登鼻子上脸的节奏。
被高滔滔这么一打断,王洋也只能很无奈地翻了个白眼。走到了那些箱子跟前,抬手打开之后,朝着身边一引。陛下请看,这便是采用了元祐炼焦术炼制出来的焦煤,有了这种焦煤,我大宋再也不用担心烟煤冶炼,不容易得到精钢良铁了
这,这是焦煤,为何这么的轻?
那是因为使用了元祐炼焦术之后,可以将这烟煤之中所含的杂质几乎完全清除掉,如此一来,用于冶炼钢铁之时,不再会让烟煤之中的杂质再掺入到铁水之中,影响到钢铁的品质。
还有这些使用元祐冶炼法,直接利用生铁和铁矿石冶炼出来的上好精钢王洋又从箱子里边取出了一块块亮铮铮的钢片。
怎么可能?!惊呼出声来的却是几名工部的官员,还有那位身为军器监的负责人,而那位宁尚书也同样在惊呼之列。
只不过看到王洋投来的似笑非笑的目光之后,宁尚书虽然恶狠狠地不甘示弱的瞪了回去,但是却也不敢再出声置疑,怕这个混帐小子又要跟自己打赌。
诸位卿家为何会如此惊讶?高滔滔忍不住开口询问道。这个时候,身为军器监的负责人,不得不硬着头皮站了出来。
第447章 冶甲技术哪家强?来到开封找……(第二更)
第447章
禀娘娘,自古以来,冶炼之术,向来只能得到生铁,然后经过炒铁或者是灌钢之法后,方能够得到熟铁或者是少量的精钢,从未听闻,直接可以用生铁与铁矿石可以直接冶炼出精钢
这实在是太,太让臣震惊了。这位军器监的负责人满脸不可置信地看着那站在场中拿着钢片笑意吟吟的王洋,要不是这家伙怼人的胜率太高,这位负责人都很想怼一怼王洋这货是不是在吹牛逼。
这位大人,您有这样的想法很正常,在下官没有研发出这元祐钢术之前,的确几乎是无法能过冶炼出钢。不过,有了这元祐炼钢术之后,对于下官而言,不论你想要硬钢还是软钢,下官都有办法直接冶炼得到
顿时,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冶炼基础知识的朝庭大臣们都不由得集体哗然。特别是那些喜欢耍刀弄剑的武将们,更是激动的想要跳到王洋的跟前去问这货到底是真是假。
别说是那些人,就算是对王洋充满了信心的赵煦也感觉有些肝颤,主要是这个消息实在是太惊人了些。
诸位大人,孤愿意为王大人作证,他所说的句句是实,因为小王这些日子一直追随在王大人的身边,亲眼看到了王大人是怎么在那里呕心泣血的日思夜想,设法的改良我大宋历时百年来的烟煤炼铁之法。
并且,真的只需要用生铁与铁矿粉,便能够按照所需,冶炼出高碳钢,就是我们过去所说的精钢,或者是低碳钢,也就是我们过去所说的软钢
还有那两名军器监的绿袍官员也同样跳出来,激动的愿意用他们的项上人头作担保,王大才子的确发明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冶炼术和炼焦技术,未来大宋的钢铁冶炼必将会走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有了赵佶这位王洋的忠粉在这里替他摇旗呐喊,再加上那两位军器监官员愿意用性命做保证,这下子,真正还心有疑惑的人则是越来越少了。
拈了拈手中那沉重而又铮亮的钢片之后,赵煦目光一扫。这些便是直接用生铁与铁矿粉冶炼出来的精钢?呼延卿家杨卿家,还有潘卿家,你们都过来看看,这是否是上好的精钢。
这几位武臣早就忍耐不住,听得此言,直接就快步来到了那大木箱子跟前,纷纷从那里边拿出了一块块沉重的精钢片,都不由得两眼放光。
这,这似乎真是直接冶炼的,你看这上面,完全就没有过去所见到的那种炒钢或者是灌钢常出现的纹路
这也太神奇了吧,这位小王大人,你真的是直接用生铁和那铁矿炼出来的?
这是自然,下官怎么敢在这样的问题是拿来开玩笑。王洋自信十足地答道。
而那些其他的臣工们虽然不好意思凑上前,可也都努力地伸长了脖子,然后小声地在那里交头结耳不已。
自有宦官取了两块焦碳,还有一块精钢钢片,然后恭敬地送到了帘后,交给太皇太后欣赏。
打量了几眼,高滔滔倒是不懂得,可是,听了那些臣子们的议论,似乎看起来若王洋所言真实的话,似乎他又真的做了几件相当了不起的事情。
就在这个时候,赵煦指了指另外一口尚未打开的箱子朝着王洋问道。巫山,这里边的东西
陛下,这里边,乃是微臣与端王殿下,还有这两位军器监的官员,以及近五十名能功巧匠,花了不过十日的光景,研发出来的我大宋最坚固最轻便的大宋元祐甲。王洋朝着那两名依旧守在箱子旁边的禁军点头示意之后,大声地宣布道。
大宋元祐甲?这名字,倒实在是比那西夏瘊子甲有气势多了。听闻此言,高滔滔花白的双眉不禁一扬开口言道。
这个时候,一名禁军从箱子之中,先是取出了一顶头盔,与一双铁质战靴,而另外一位,则取出了上身所穿戴的胸甲。
看到那银光铮亮,十分耀眼的胸甲,赵煦与殿中的一干文武都不由得下意识地微微眯起了双眼。
咦,这这就是咱们大宋元祐甲?赵煦看着那顶铮亮而银光闪闪的头盔,以及那同样银光铮亮的胸甲,目光亮得惊人。
为何这甲片如此之大,难道就不怕损坏吗?那位年过七旬的呼延大人忍不住走上前去手指轻弹那块胸甲,只听得一声金属的清鸣在殿中响起。
这位老大人,这副大宋元祐甲不仅仅防御力超过了西夏瘊子甲,而且其总重量只有五十斤出头的样子。
这不可能吧?我大宋最轻的全身甲都最少要在六十斤以上,方可抵御两份石硬弓的射击,而最重的枪兵步人甲更是重达七十斤以上。那西夏的瘊子甲的全重也在六十斤左右,你居然说你的这套铁甲的防御力还胜过西夏瘊子甲?那几位老将军用一种看神经病的目光打量着跟前的王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