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训夫攻略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云上的悠悠

    姚飞飞也爽快,随即拍板:“那就开个酒楼。明年年初汇总总银子,钱多就买酒楼;钱少,租店面也能做。”

    计议已定,三人玩了一日,各自散去。

    顾遥先给宋家找女夫子。

    顾同知不在,顾遥便从蒙学馆里头找人问,不过两日,就觅到了合适的人选。这人呢,顾遥也不算陌生,两家店周举人的小闺女。

    小周氏嫁人时,周举人还是个老童生。小周氏的夫婿也是个童生,虽有才名,为人却很刚,折得那叫一个快,才二十就因得罪了权贵,叫人打死了。小周氏年纪轻轻守寡多年,直到周举人中举




第一百三十三章 土生土长
    宋迎春虽不及秋菊待自己忠心,但是这个姐姐真没得说。

    最开始的时候,宋海棠和秋菊一天还能吃一顿,迎春日日做针线,只要不晕就不吃。正长身子的宋迎春,也因这个导致发育不太好,瘦瘦小小的。

    若是生在有钱人家,说一句弱不惊风,便也罢了。可张胜家也不是什么豪门,只能说中农罢了,又有二弟妹做陪衬,迎春这个大嫂就拿不出手了。嫁妆帮衬一点,很过分吗宋海棠禁不住想着顾遥日前说的话,获得父亲的喜爱,那心啊,别提多堵得慌了。

    理智被情绪控制,宋海棠怒道:“没弟弟时爹只想着奶奶,有弟弟时,爹只想着弟弟。既如此,生养我们几个做什么是我们几个上杆子做你闺女的吗”

    宋二郎叫她说得面红耳赤,因道:“我何曾不管了不是允了一半给你姐做嫁妆吗”

    宋迎春虽难受,但到底不愿二妹为了自己同父亲争执,忙拉住宋海棠,劝道:“好女不穿嫁时衣,大姐也该像你一样争气,嫁妆少一点不碍的。”

    眼睛还红红的少女说这这般话,宋海棠极其欣慰,但是,不该退让的,她绝不让。因为她的赏银不是十两八两,而是八十两!

    宋海棠便道:“大姐这话对是对,只是,嫁妆能多一点,为什么不要”

    海棠娘也想闺女好,就低声劝宋二郎,宋二郎委屈道:“不提宝生,就说二丫头,她亲事都定了,又能给这个家攒几个钱还有秋菊也十二了,再给她一份,到宝生,还能有什么”

    宋海棠那个气啊,这个宋二郎,简直无可救药。

    她说:“大姐都想着自己争气,您想给儿子家业,为什么不自己去挣凭什么叫我给家里攒钱我愿意给是我的事,您张口叫我给家里攒钱,却没这个道理的。我把话撂这,您挣得,我们姐妹三个一文不要!我挣的,你也休想拿走。”

    眼看父女俩又要吵起来,宋秋菊摸出一块银子,放到桌子上,立即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宋二郎第一个说话:“你也学你二姐藏私房”

    口气,自然是要多糟糕有多糟糕,宋海棠挺身而出,却被秋菊抢了先,小姑娘说:“前些日子顾家别院找人做衣裳、被褥,我也去了。独我做的,全被顾姑娘挑走了,这是周管事才与我的工钱。”

    这个前些日子,已有许久了,还是顾御史一家到之前,顾遥给他们准备被褥之际的事。

    宋迎春恍然大悟,笑道:“怪道你那些日子整日不见人影呢,原是做这个了。”

    宋海棠呢,就更满意了,拍着妹妹的小脑袋,赞道:“非常不错,有你姐姐我的风范。”

    能得到她的肯定,秋菊脸上的笑容无法抑制。顿了顿,她才又转向宋二郎,道:“爹,我不说比二姐强,也差不到哪去的。大姐夫是个有本事的,二姐夫如今在读书,将来也查不到哪里去。我呢,跟着周娘子读几年书,再让二姐找个读书人嫁了。这样的话,您三个女婿也会很顶用”

    宋二郎默不出声。

    不说别人,就说大侄儿媳妇的娘家。阮里正那边,若不是有个有钱的女婿,阮二那货哪来的本钱经商哎,可怜郑家,只兄弟两个,没个姐夫妹夫帮衬的。

    宋秋菊下面那句,震惊了所有人。

    “爹,你给我们姐三个的陪嫁,决定你三个女婿将来帮宝生的心。还是爹觉得,宝生到时候可以指着五十岁的你帮衬指着大堂哥、二堂哥他们帮衬”

    宋海棠彻底傻眼,原来还能这样跟秋菊一比,她怎么



第一百三十四章 秋菊当家
    宋大郎说:“我们两口子没多大能耐,再这样供着俩儿子读书,非得饿死不可。可是儿子眼看有了出息,哪能中断呢娶个有钱的媳妇回来,不求媳妇拿钱给家里用,供着自家男人读书,这总说得过去吧”

    宋河的娘亲叶氏,听了这番话有些不忍,道:“这很好是不错。我们就这点家底,留下嚼头,下剩的田卖掉给老二娶亲,巧巧的嫁妆,又怎么办呢”

    “卖什么田!”

    宋大郎吼了句,悄然指了指西厢,自己大儿子的屋子,又指了指上房,宋婆子的住所,道:“娘那里我去要,儿媳妇那里,你去。”

    夫妻二人计议已定,便分头行事。

    孙子娶媳妇是大事,宋江娶媳妇时,宋老爷子还在,一把手摸了二十两银子出来给孙子娶媳妇的。这会儿老人家虽不在了,宋婆子再心疼银子,也不会抠着。可她真没多少活钱,抠抠半晌,才给了十两。阮四娘也出了十两,其中还有五两是阮里正贴补她的。

    阮四娘说得很直白:“我也不瞒婆婆,我手里还有些。不说夫君他读书,杏哥儿不用两年也要用钱了。我虽有心帮二弟,也要看自己本事的。”

    大孙子的事也很重要,叶氏只得收了十两银子便归。

    还差了一半。

    叶氏便道:“他爹,卖几亩地吧。”

    宋大郎岂肯,一拍大腿,道:“先前老二一直惦记二小子,虽说他现在有了儿子,可也不能不管二小子,找他去。”

    叶氏忙拦道:“海棠哪丫头在家呢,咱可别招惹她了。”

    宋大郎说:“光脚不怕穿鞋的,他家现在要嫁大闺女,又才受了官府奖赏,最在乎脸面,断不敢像先前那样闹腾了!”

    说着,夫妻二人怂恿宋婆子一道,又去了二房。

    阮四娘知道时,为时已晚,她赶紧跑回娘家,央求阮里正:“爷爷快去看看,别出什么大事才好。哎呦,都怪我,要是知道公婆还敢去二房闹,砸锅卖铁也会把下剩的银子凑上的。”

    “胡说!”阮里正训完孙女,谆谆教导着,“别说我不去,你也不许去,我们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什么砸锅卖铁的,不要乱想!又不是你们做了什么,二房的人,还能找到你头上”

    阮四娘惴惴不安地回到家中,不大会儿,便从窗户里瞧见两层婆婆、公公、并小叔子四个,满面笑容地进了家门。且公公右手里的包袱,似乎沉甸甸的。

    这是,成了

    事实上,这般轻而易举地拿到钱,别说阮四娘了,就是宋大郎也觉得不可思议。

    他们三个到了二房,开口表明来意后,才从媳妇手里得了二十两的宋二郎,面露为难。这时候,秋菊咳了咳,宋二郎立即警醒,咬牙道:“娘,儿子也没银子。”

    这两日,经过和宋秋菊的闲聊,宋海棠发现自己身上的好些不足。不是说性格的不足,而是对时下规矩、观点的一种认同。她没有认同,所以总是会闹不愉快。

    秋菊不同。

    土生土长,又拎得清,才是最合适的掌权者。宋海棠又想着自己常年不在家,用了不两年又要出嫁,秋菊立起来,再好不过的。在与秋菊一番长谈后,姐妹三个默认了耳房将由秋菊当家,两个大的从旁协助。

    对此,宋二郎夫妇也没意见。

    海棠娘在娘家时没管过事,嫁进宋家,也立不起来。老大出嫁在即,也改变不了什么了;二丫头又是伶俐的,不需要练就能掌家。数来数去,就剩秋菊一个要操心的,她怎会不应就算秋菊真有什么失策,她们一家六口,总能承担得住。

    宋二郎的思路就简单多了



第一百三十五章 再见玉娘
    自家孩子藏钱必是要被骂的,别人家孩子藏,藏完了又给自己,宋大郎半点意见都没有。也不能说没有,这王慧娘攒私房的能力,有点弱,只有十两。

    距离四十两聘礼,还差十两。

    是以,宋大郎就说了:“二弟啊,也不要你多出,十两就够了。”

    宋河可知道他爹那里的二十两银子怎么来的,听了这话,急道:“爹,娘,你们——”

    叶氏缩了缩身子。

    儿子还能出去闯,闺女只有嫁妆,能省一点是一点,所以,她唯有对不起儿子了。

    宋大郎则推开儿子,道:“我们什么我们,你成亲的事我们做主。”

    宋海棠瞧出猫腻,笑问宋婆子:“二哥成亲,奶奶出了多少”

    见问,宋婆子庆幸自己没少拿,这会儿腰板特直,她得意道:“不比你们少。”

    宋海棠笑了,又问叶氏:“弟弟结婚,大哥大嫂没出点么”

    叶氏不知她要做什么,到底点了点头,说:“出了。”

    没说出多少,却不妨碍宋海棠猜测。看宋河的样子,八成他爹娘一个子都没出。在别人有困难时搭把手讲雪中送炭,宋海棠立即做了决定,与秋菊道:“小三,你说得对,二哥结婚是大事,肯定要出的。家里钱不够,我去找顾家别院找周管事借一些。二哥,你们等我会儿啊。”

    宋二郎本想说家里有,但一想到这钱宋海棠借了,自己的银子不用动,便没吱声。

    秋菊妆模作样地配合着:“周管事不借的话,家里还有二两银子、一吊钱,大伯、二哥别嫌弃才是。”

    宋海棠常去顾家别院,和顾遥的关系就不说了,和周管事也是老熟人,十两银子,对一般认来说很多,周管事家还是有的。他娘子不等宋海棠解释,便道:“十两可够可要多拿一些”

    宋海棠笑道:“多谢婶子,够的。实不相瞒,十两银子我有,只没和家里大人说。这不,我二哥要娶亲,急得用银子,大伯大娘找上们来,我得让他们知道,我确实没钱不是”

    “你个机灵鬼!放心,婶子不会给你说出去的。”

    “我就知道婶子最好了”

    宋海棠撒娇,若不是知道周管事家的嘴严,她也不说实话啊。再者,她家的糟心事,满庄子没有不知道的,周管事家的也不例外。

    她叹息一声,道:“可怜的孩子,也不怪你耍机灵。罢了,我看啊,宋大家的老二倒还可以,恍惚听见我家那位,说他书读得不错。虽说功名难考,可万一他就是吃这碗饭的人呢你这会又不差这十两银子,帮衬一把,总没坏处。”

    宋海棠却不承认,冲周管事家的挤眉弄眼,还道:“不差十两银子的是婶子,可不是我噢!”

    又闲扯几句,宋海棠揣着银子回家,送走了大房后,夸赞了秋菊一番,又把自己这么做的缘故,和迎春秋菊两个说了一下,也算是婚前教育。

    宋河的亲事很快张罗起来,两家互相有意,年纪也不小了,便将亲事定在了腊月里,赶在了宋迎春的前头。宋家一娶一嫁,两桩亲事在即,着实惹人眼球。

    准新娘宋迎春却有些担忧。

    张胜北上接人,年前还不知道能不能回来呢。

    时间就在宋迎春地担忧中,一点点流逝。

    腊月初九,顾老爷子一行,抵达宛平。望着了无生气的祖父,顾遥心底丝丝疼着,忍不住念叨:“孙女说什么来着说您老了,您偏还不承认!”

    虽是抱怨,却是满满的心疼,老爷子心里有数。

    自己病倒,老大又被撤职后,大丫头那才是真正地抱怨,怪他晕倒,怪他多管闲事,害了老大没了前程。天知道,他关心儿子,怎就成了错

    见老人目露哀戚,顾遥忙道:“爷爷,我爹连升三级,如今是从五品的顺天同知。当年,若非您把他弄到宛平,他哪有今日



第一百三十七章 生不如死
    “你什么时候回来的不对,你怎么在这是和宋海棠姚飞飞约定好的吗你怎么认识她们的啊,对了,你有没有受伤”

    才见面,顾遥一连串的问题问出,原本有些不耐的郑智,忍不住笑了,轻轻做了个“嘘”的姿势后,过来牵着顾遥的手,走进西墙壁,用力一推。

    墙开,房现。

    郑智往前走之际,顾遥却盯着那扇门墙打量个不停。

    古人的智慧,真是太了不起了。比如时下有一种无孔密码锁,是将一百零八块长短不一的长方体木棍,通过各种组合镶嵌组合而成。只有完全排对,才能开锁。倒不是说这是无解的命题,但,确实很难解。

    “过来。”

    见郑智拍的是他身侧的座位,顾遥噘嘴,摆明不想过去。

    郑智挑眉,问:“等我抱你过来”

    分别不过一年,郑智比以前长高了好些不说,这气质也由霸道变为刚硬。顾遥并不怀疑他这话的可信度,赶紧小跑,按照郑智的意思,上炕,坐到了他的旁边。

    顾遥身体听话了,意志上,却还要反抗一下,便指着长方形的炕桌道:“这样的炕桌,我们面对面坐着对食,岂不是更好算了,闲话少说,先说海棠和飞飞知道我在这不”

    郑智并不理她前头的废话,只回了后头的。

    “飞飞是姚姑娘的闺名你这般大喇喇说出,并不妥,她们俩自然知道,我出了二十两的私房呢。”

    一听二十两,顾遥炸了:“怎么又是二十两这顿饭我还要请她们,又是二十两。”

    郑智道:“不必你出,我来会账。这两座小宅特殊,是有银子都不外用的。”

    顾遥问:“那你怎么能弄来”

    郑智指着桌上的菜道:“趁热吃。不知道你喜欢吃什么,我便每样都要了些。放心,不会浪费,你吃不完的,我都吃得下。”

    “拿银子当砖头,还如此能吃……真是个败家爷们。”

    “嗯,缺个管钱的娘子,你什么时候就位”

    顾遥制作听不懂,指着手边的猪耳朵道:“我喜欢吃这个。”

    “嗯,我记下了。”

    记下就行了么!不得表示表示么算了,这货出身太好,不会照顾人,自己先做个示范才是。于是,顾遥反问郑智:“你喜欢吃什么”

    提及这个,郑智颇为自豪,因道:“大哥说我打小就很好养,不挑食,什么都吃。”
1...3334353637...122
猜你喜欢